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0 10:09 编辑
康熙词谱的失误与缺陷
宋词律句的顿间相替律,是调四声而不是调双声。四声平与非平的二元化,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内部的辩证矛盾难以凸显了,对立统一规律就此消失了。导致如此错误,究其原因,大概是对于真空“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的错解或误用。例如,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所列举的句例:依平仄,是失律;依四声,则合律。如原文:“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上——平上】(陆 游)
在六字句中,将原本是调四声,改为调平仄。从声律加强节奏音乐悦耳感的角度来论,依照正常几率,音乐感将会自动丢掉1/3。为了保证节奏的声律美,酌情调整平仄声律点,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为我辈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尝试。至于是否能够得到专业部门或权威人士的相应认可,则另当别论了。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水调歌头原谱的声调格式)
〇仄——〇平——〇仄,〇仄——〇平平,(毛主席调理后的声调格式)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游泳 词句》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重上井冈山 词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