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5-1-24
威望1377
金钱41109
贡献1619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威望- 1377 点
贡献- 1619 次
金钱- 41109 枚
|
发表于 2016-4-28 0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16-4-28 10:07 编辑
古风绝二第五讲作业枫组-夕阳燕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答 : 五言通常是“二三”式,即分上二字下三字两个较大的单位。从意义上看,上“二”有时可分为“一 一”,下“三”常可分为“二一”或“一二”。因此,五言句式有多种。
七言通常是“四三”式,即分为上四字下三字两个较大单位。上“四”往往又可分为“二二”“三一”。下“三”如同五言,往往又可分为“二一”、“一二”。所以,七言句式更多。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答 ;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 : 律诗的对仗变格,有下面几种形式
第一种变格叫 丝绦格;
这种变格,采用 首联,颈联,颔联三联对仗,古人称之为’“前三对格”又称为 “垂绦格”。
诗句好像上边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一样。
第二种变格叫,垂绦变格;
全诗只是首联对,其余不对,古人称为 “垂绦变格”诗篇结构好像上面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
第三种变格叫 偷春格;
这种格式是,首联颈联对,而颔联不对,就好像首联先抢了颔联的对仗一样。古人形容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因此叫 偷春格
第四种是 雀屏格
首联颔联不对,颈联尾联对仗,诗句就如孔雀开屏的样子
第五种,雀屏变格
颔联,颈联,尾联 对仗,古人称之为,“后三对格”也称“雀屏变格”
第六种变格 叫 蜂腰格
整首诗只有颈联一处对仗,被称为 “蜂腰格”,原本是 腰部颔联颈联对仗,但这种格式只是颈联对,颔联不对,如同瘦了腰,
因此叫 ,“ 蜂腰格”
第七种 是扇面格
这种对仗的形式,在很多词谱里经常能遇到,所谓 扇对,指的是隔行对仗,犹如摺扇一般,扇骨与扇骨之间是相隔的。
5、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 这首诗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是对仗联。
这首诗的韵字有: 哀、回、来、台、杯
入声字有 : 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副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要求用韵一东,平起平收,做此题者以上5题可免做
作业截止日期;下周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