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妪 联 趣 我与老伴同时退养在家,无所事事,在县诗词协会主席王春和县楹联协会副会长张希民两位老师的推荐和帮助下,我们双双加入了县诗词协会和楹联协会,老伴还成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步入文坛,开始创作,这给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带来了很多欢乐,在这里,我们对二位老师表示感谢。 写作融入我们生活,常常遇事必有联想,家里有朋来访,问老伴:“你们的身体好吗?”老伴说:“老妪能行身尚健”,我接着说:“愚翁可走体还行”,朋友笑道:“真不愧是楹联夫妻”。 由于搞创作,需勤学习、勤动脑,我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老伴戏说:“身强体壮夕阳乐”,我便答道:“妪唱夫随历日甜” ,有时遇见高兴的事情,老伴来了灵感,一会的功夫,就写出几副对联草稿,然后再细细推敲,我笑赞:“不大工夫,翁填韵律楹联撰”,老伴回道:“吟来顺口,妪写诗词翰墨扬”。 为了拓宽思路,学到更好的写作技巧和知识,我们不但向书本学习,也经常上网查资料、向文友学习、欣赏诗词佳对,老伴的联技经常受到网友、联友的好评,我的楹联亦有偶被赛事评为奖项,我便有一上联:“翁填翁撰翁联好”,老伴赞道:“妪写妪思妪韵鲜”。这次就不是在写作中互相挑毛病了,而是互相鼓励了。 当我收到得奖证书时,老伴说:“不怪张老师说你源于生活,随俗,真是:雅妪楹联扬特色 ”,我回说:“愚翁翰赋展功夫”。说到生活,我偶来灵感,便写了一联:买菜加工蒸煎煮炒刷锅净碗,日出日落 缝衣做被洗涮擦拖掸室清窗,年复年廻 几年来,只要有时间,就看书、学习、上网、写作,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们也互相学习,有了新作品,念给对方听,有疑点就会毫不留情指出并纠正,同时也有妙句共赏,互相切磋,逞心如意了、高兴了,我们拍手称赞,于是我又有一联: 撰写楹联,老妪求翁勤拱手 研瞧笔记,痴翁看妪乐抬头 我写楹联没有老伴来得快,有时同题,老伴已经写出来,我还在思索未下笔,于是我赞老伴:“妪作新联还探索,翁成妙对已精通”。 我们是:联海痴翁,妙撰楹联经日景 书山傻妪,复兴翰赋展时缘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写的还不好,特别是我,不如老伴勤恳细心,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还得认真学习。我们写作不求名利,只求情趣,俗语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居盛世,古稀之年犹如晚霞,虽近黄昏,却也灿烂,情趣融于国粹,我们感到快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