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浊者清也 于 2016-4-19 18:51 编辑
鹧鸪天 十忆老土房
一
一忆柴门老土房,心酸如梦落愁肠。两间陋室土坯炕,三面通风木制窗。
春挡雨,夏遮阳,朝南坐北是泥墙。合家共挤同铺睡,欲想分居哪有床。
二
二忆柴门老土房,几多感慨内心藏。一双赤脚春秋踏,半袋糟糠反复量。
挖野菜,捡秋荒,不因饥饱怨爹娘。天灾致使民罹难,人祸招来瓦上霜。
三
三忆柴门老土房,眼含热泪觉迷茫。几床薄被难遮体,一盏油灯伴夜长。
荒岁月,淡时光,不求上进又何妨。春求风雨经年顺,冬盼天公送暖阳。
四
四忆柴门老土房,倚栏怅惘梦山庄。门前老柳红绳系,屋后田园绿菜香。
多奢望,少夸张,胸怀远志过平常。有朝一日惊雷动,困鸟腾飞向远方。
五 五忆柴门老土房,胸怀敞亮少彷徨。春风化雨长流水,蚌病成珠自远航。
田到户,地分详,山村无处不风光。合家老少舒心过,致使新衣换旧装。
六 六忆柴门老土房,心无二意谱华章。一双臂膀擎天柱,两个明眸看路长。
无节制,有闲忙,篱笆不见换砖墙。多元养殖增收入,笃志萦怀奔小康。
七 七忆柴门老土房,不因小富享安康。打拼岁月蓝图拟,戮力时光寄梦长。
寻出路,觅良方,开挖山地扩池塘。逢年过节餐丰盛,远荡田歌笑语扬。
八 八忆柴门老土房,购台黑白进农庄。满园蔬菜葱心绿,一树桃花荡粉香。
龙起舞,凤雕梁,拆除故旧换砖房。山村渐树新风尚,政策扶贫沐艳阳。
九 九忆柴门老土房,勤耕历练始成梁。栉风沐雨根基稳,淡饭粗茶体魄强。
天不负,路还长,出人头地远离乡。一腔热血心潮涌,两翅舒张去远翔。
十 十忆柴门老土房,热情高涨路修长。回眸不忘千般苦,现实涂成两鬓霜。
小成就,大文章,一枝秃笔叙炎凉。乡愁未减常如梦,最想当年那套房。
鹧鸪天 忆老土房【三部曲】犁夫先生原玉
一
不忘从前老土房,一窝松木泥巴墙。四间屋舍容三代,十口人家挤两床。
冬季暖,夏天凉,通风透气见阳光。逢年过节团圆饭,猪肉粉条回味香。
二
乐在农家老土房,蜂针蝶翅过篱墙。娇莺抱杏枝头闹,酥雨织帘油菜黄。
割韭菜,种茄秧,闲暇早晚小园忙。黄瓜煎蛋烧芸豆,绿色佳肴格外香。
三
迁住新城念故乡,一山一水总思量。楼盘蜗居人情短,门锁春秋密码长。
葡萄紫,菊花黄,金风催雁去南塘,今宵遥望一轮月,梦里合家醉老房。
略评浊者清也先生【鹧鸪天 老土房】十首
十忆老土房,写来不易,时间跨度大,聚集焦点多,农村的历史发展曲折,如果没有亲历过,是写不出来的。这十首小令,浓缩了农村、社会、家庭的几十年贫穷、发展的缩影,具有史诗般的沧桑、凝练与庄重。诗人借一斑而略知全貌,从农村几间不起眼的老土房写起,并以此为线索,紧紧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家乡的一草一木和生活中中的小故事,把它们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鲜活的画卷,这个画卷,也正是共和国半个多世纪走过来的艰难历程。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一组小令,并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立意深远、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主题,它告诉人们,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西方有人把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极力推行自己的价值观,金钱至上。回过头来再看看当今社会,嫌贫爱富、腐化堕落、享乐之风日盛,特别是有一些年轻人,对过去知之甚少,不学无术。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不闻不问,对无数先烈用生命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并没有珍惜。和平演变,警钟长鸣!这十首小令,诗人在告诉人们一段用血、泪、汗水写成的艰辛的历史。 过去的老土房,今天的瓦房、楼房、别墅是多么大的差别。当今诗坛,又有几个人能写出主题这样深刻,历史这样厚重的农村变迁史诗。尽管小令还不是十分完美,但是,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表达、这样的回忆,体现了诗歌反应生活价值所在。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一种升华,一次炼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