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精华76
注册时间2014-8-9
威望4527
金钱17278
贡献16081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威望- 4527 点
贡献- 16081 次
金钱- 17278 枚
  
|
阴丽华,汉光武帝第二任皇后,百度上关于她的介绍如下:
阴丽华(公元4—公元64年),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王朝开国之君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尚未发迹的没落皇族之时,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曾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亦于家乡起兵。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氏为妻。东汉王朝建立,阴丽华受封为贵人。建武十七年(41年),皇后郭圣通被废,身为贵人的阴丽华受封为皇后。在位二十四年,永平七年(62年)去世。死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据《后汉书·皇后纪》记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
再来看诗友月麒如的作品:
凤翎华缎。——“凤”为百鸟之王,暗喻后位。同时,美丽的羽毛和华丽的锦缎亦是帝后仪仗的标志之一。
看金吾执戟,护鸾随辇。 ——很多人看到“金吾”就想到光武帝,其实这里真的只是一个官职的名称,不过因刘秀当年“作官何如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而闻名。“鸾驾”指帝、后的车驾;“辇”是两人拉着走的车,后来渐渐专指王宫内的轻车。
羡此际、怎忆前尘,伴铜马戎幡,斗移星转。 ——“铜马”是指刘秀灭了铜马军之后,一度被称为“铜马帝”,这是他发迹之重要关节。
淑毓名门,为君故、关雎无怨。 ——阴丽华名声在外,秀出名门,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刘秀对她爱慕已久,但还是在新婚不久就出于政治目的娶了郭圣通(后来的第一任皇后)。这里说为了刘秀,阴丽华无怨无悔的忍耐着相思之苦。“关雎”是《诗经》名篇,说的是男女相恋、相思之情。
奈玲珑社稷,逆浪溯潮,昆水愁断。——这里有个漏洞就是“铜马”在“昆阳大战”之后,“昆阳之战”是刘秀以少胜多、扬名天下的一战,战得苦、守得惨、赢得凶险,但毕竟是赢了。此句为上片作结,亦是为刘秀戎马半生的“创业”历程作结,阴丽华一路相伴,酸辛倍尝。
今朝九州正冕。——登基为帝了,“冕”是“大夫以上之冠”,后来渐渐成为帝王专用。
愿玄纁不服,媵嫔钗钿。 ——“愿”字是绝对的扯淡,谁愿啊?不愿不行罢了“玄纁”是古代最为尊贵的两种颜色,分别是“墨黑”与“赤黄”,代表天与地的颜色,这里指皇后的服饰。“媵”是正妻陪嫁的女子,将来可能成为侧室,地位比“妾”要高一些,比如《红楼梦》里的平儿,就是典型的“媵”;“嫔”则是帝王的女人中第三等的,后之下是妃,妃之下是嫔。这句是说阴丽华自愿的不穿皇后的服饰(不当皇后),佩戴侧室的首饰。以示其宽厚、谦让之德,太过拔高,失真。
奉阙庭、盟誓依言,问郭娣中山,鬓华何眷。 ——“娣”字相对的是“姒”,过去数女共事一夫,先入者为“姒”,后来者为“娣”。所以这里“郭娣中山”就是指郭圣通皇后,她嫁与刘秀在阴丽华之后,故曰“郭娣”。她被废去后位之后,贬到中山跟她儿子一起生活,被称为“中山王太后”,故有“中山”之说。她中年被废,终老于儿子的封国里,鬓生华发,又有谁心疼你?(不过扯远一点,刘秀对郭圣通和她的儿子们相当不错,并未因废后、改立太子等事就伤害他们性命,反倒是郭圣通在有生之年便成为“太后”,她的儿子更是因为母亲被封为“太后”而进封王爵。刘秀爱的应该是阴丽华没错,他娶郭圣通很可能完全只是为了她的家族背景,但刘秀还算有良心的。难能可贵的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对这些兄弟们也都不错,比起历史上常见的踩着兄弟的血肉走向皇位要好得多。)
几度悲欢,笑谁怪、齐人无践。 ——“齐人”指的是“齐人之福”,指一妻一妾的生活,后来发展为妻妾成群的样子。
倚青柏、后陵并侍,北邙永隽。 ——“后陵并侍”是不准确的,郭圣通死后并未与刘秀合葬,她单独葬于“北陵”,刘秀与阴丽华合葬在“原陵”。原陵北依黄河、南倚邙山,故此处说“北邙”。
点评与赏析:
此作以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作传,词作篇幅有限,要在有限的文字里叙述某人生平,则必须提纲挈领、高度概括、适当跳跃,这点小月把握的很好,特别是上片,摘取了刘秀称帝之前两个重大节点:昆阳大捷、击败铜马(不足是这两个节点的顺序不对);下片则是以臆想的形式,将刘秀称帝后立郭娘娘为后写成了阴丽华的“谦让”,后面又提“后陵并侍”之说,极力美化“齐人之福”,作为我个人,并不接受此等观点,但从词作本身而言,思想、情绪是贯通的、统一的。
总之,此作理解起来因为一些典故与特殊字词的运用而略显吃力,但用典是准确的;选用的一些特殊字词也没问题,如“金吾”“铜马”“冕”“玄纁”等等。气韵贯通、意境古雅、内涵蕴藉,作为咏史长调作品,是相当不错的。
不足之处在于用典密了些,有失流畅;另外观点上亦确是“非主流”,非我所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