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11

[品读古典] 题图(画)诗漫谈

[复制链接]

3

主题

17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9
金钱
30
发表于 2016-3-20 15: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岩野裔风 于 2016-3-20 16:46 编辑

       现代网络诗坛上非常流行题图诗,甚至一些诗词论坛已开设了专栏,而多数诗词初学者也乐此不彼。我粗略地分析了一下原因:所谓诗缘情或言志,在这个迷失的年代,志之一说多流于空泛,情之一说也流于泛滥,连苍井空跑到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都能冠之于老师之头衔。正是因此,我不爱将我所尊敬的人称之为老师,因为这个词儿太滥了。在情与志都迷失了,而写诗多要有所触动,一些唯美的画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同时,题图诗可以写得很意境,也可以写得很泛滥,很意境的万里挑一,很泛滥的却是拈之即来,可以满足一下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成就感,于是,大家都乐此不彼了。

      题图诗,是脱胎于题画诗的。古之诗人,不少都是诗、书、画三绝,如东坡大家、唐寅才子。有人给题画诗下了几个定义:1、在序言或诗题上说明是题画诗;2、吟咏的对象必须是画作或画家本人;3、诗的内容是用来表现画的内容或抒写画家的身世才华,或揭示画或画家的思想境界。现在的题图诗,似乎只限于用来表现画的内容,至到图画的作者,知是谁人,而对于作者的思境界,干卿何事。所以,本文只谈表现图画内容的诗作这一点。

      我读过最早的题画诗是出自王维之手的《画》,记得儿时就能倒背如流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应该是介于题画诗和咏物诗之间的吧。沈德潜曾撰文就说过最早的题画诗起始于杜甫,的确,杜甫写过不少的题画诗,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他写的题画马,画鹰、画松等诗作,据统计达22首之多,不过,我只能数出二十首,还有两首就不知道了。(羞涩一笑)

      不过,题画诗最早出自于杜甫这论调,已经被人推翻了,据说在六朝时就有写过,而且唐朝的上官仪、宋之问等人也写过,可惜,都没读过。我想,题画诗即使不是起始于杜大官人,也是在他手上发扬起来的,功不可没啊,必须赞一个,送朵鲜花。

      题画诗,应该算得上是世界诗歌中带有浓浓中国色彩的东东。中国画不像西方画,不求真实,而求意境,且有留白的“恶习”,而古之文人,又很追求诗、书、画的3p连欢,于是,题画诗成了画的小三。能写一首好题画诗的,往往是那些能画得一手好画的人。

       到了现代,连写铅笔字都歪歪扭扭,何况毛笔字?画画也只画小人儿了,这个美再也美不起来了,但是,网络的发达,使得一幅幅唯美的图画,感人的画面进入了视野,于是,题画诗开始被题图诗给取代了。我真想知道,是谁写的第一首题图诗,天才啊,开创一个里程碑的人物。

     题画诗还在某种程度上是画的附庸,但题图诗却可以算得上是站起来,自已当家做主了,这翻身的农奴要把红歌唱了。

      无论是题画诗也好,还是题图诗也罢,在艺术上其实是一样的。任何一首好的题画(图)诗,在艺术上都要有独立的观赏性,也就是说,它是可以离开画独立存在的。像杜大官人的题画诗,那些画已经不在了,但通过那些诗,我们能感觉到画的存在,同时,又能超脱画的存在。所以,题画(图)诗是非常讲究技法和艺术性的。

      题画(图)诗首先要与画形成互补,所以,在立意上就要先超脱图画。立意上或要展现某种哲思、或要表达某种情感、或要论述某种观点、或要加深画的意境、言在画之不到之处。

      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画有留白,中国诗词同样有留白,而题图诗就要在留白处做文章,要补其空处,但不余补满,而是要将这处留白留得更大,引发更多的深思,这就是坑死人不偿命。

      其次,在状摹图画之景时,愈粗笔勾勒淡淡而过,绘其神,而不画其形;不愈工笔细描,层层渲染,只有其形,而无有其髓。

      如东坡的《题惠州灵惠院》: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相逢莫怪不相辑,只见山僧不见公。
   
     画讲究点睛之笔,而题图(画)诗就是要把这点睛之笔给找出来就行了,余者鳞甲,窥其一二足矣,若鳞甲俱现,便索然无味。

       再次,要时空转换,不要将图画看成死物,只有图画先活了过来,题图(画)诗才能活。要把画中之景当成现实之景,自己置身其中,将最强烈的感觉和情感记录下来。
       如杜老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最后,便是那记录下来的感觉和情愫加于沉淀。任何一首空喊或狂轰乱炸的诗都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的,像郭大部长的《女神》,满篇除了啊哦哟外,其他都记不住了。

       再啰嗦一句,题图诗终究被图画所限,而观图画来的情感往往来自于瞬间,短而促,固题图诗愈短写,不愈写长篇,绝句最是合适,这也是题画诗多短篇之固,当然,若君有杜老苏老之才情,完成可以一赋五百字,来一个荡气回肠。不过,荡气回肠是个很危险的事,因为,一旦气未荡出来,便成屁话了。(笑笑)

395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453
贡献
13899
金钱
27197

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3-20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见地,读后收益多多!

点评

谢谢,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09:38
壯懷自未輸幷俠,浪跡人曾慕楚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9
金钱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掌付 发表于 2016-3-20 18:18
很有见地,读后收益多多!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30
贡献
33012
金钱
530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3-21 11: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頂起來,好貼。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主题

361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81
贡献
3877
金钱
5520
发表于 2016-3-21 1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9

帖子

4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3
贡献
1435
金钱
1577
发表于 2016-3-22 09: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新作,别有意境。赏赞问好,春褀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80
金钱
290
发表于 2016-3-22 1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来学习,问好方家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主题

26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69
贡献
2686
金钱
3992
发表于 2016-3-22 22: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网络诗坛上非常流行题图诗,甚至一些诗词论坛已开设了专栏,而多数诗词初学者也乐此不彼。我粗略地分析了一下原因:所谓诗缘情或言志,在这个迷失的年代,志之一说多流于空泛,情之一说也流于泛滥,连苍井空跑到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都能冠之于老师之头衔。正是因此,我不爱将我所尊敬的人称之为老师,因为这个词儿太滥了。在情与志都迷失了,而写诗多要有所触动,一些唯美的画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同时,题图诗可以写得很意境,也可以写得很泛滥,很意境的万里挑一,很泛滥的却是拈之即来,可以满足一下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成就感,于是,大家都乐此不彼了。
     分析的好,有理有据,学习收藏了,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主题

402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79
贡献
4313
金钱
5727
发表于 2016-3-27 11:2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出意境的题图诗,才是真的好。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9

帖子

4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3
贡献
1435
金钱
1577
发表于 2016-3-28 13: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诗笔丰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