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14-7-15
威望1019
金钱15351
贡献5241
金牌会员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威望- 1019 点
贡献- 5241 次
金钱- 15351 枚
 
|
板桥先生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765),终年七十三岁。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称为“三绝”。
郑板桥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到他出世时家道已经衰落。他少年时虽家境贫困,但能刻苦攻读,学识渊博,应科举试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成年以后,曾在仪征教书、扬州卖画、镇江读书,并漫游过大江南北、燕、赵等地。出任过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历时十二年。他不仅为官清正,且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后因开仓救灾,触忤权贵,得罪了豪绅大吏,因病休乞而抛官封印。离任时两袖清风,囊空如洗,回归扬州、兴化,卖画到老。他善写兰、竹、菊、石,以草书中长撇运笔,浓淡疏密,风睛雨雪,情态逼真。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秀劲潇洒,自创一体,称“六分半书”,亦称“乱石铺地”。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板桥体。他还擅长篆刻,所制形式多样的印章,古朴不俗。他一生撰书过很多对联,与独特的书法、印章,形成三美结合的艺术珍品。他所著诗文甚多,汇编成《郑板桥集》问世,内容多描写入民生活的疾苦,颇为深切,所作《道情》自然真率,为后人传唱,历久不衰。其对联作品主要收集于《郑板桥集》。
郑板桥生长的清代康雍乾时期,正值我国楹联发展到鼎盛时期。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郑板桥,他不仅热爱诗书画、印章,而且积极参与当时的对联创作和书写活动。他所撰书的对联,和他传世的诗词文学作品一样,不落旧窠,别具一格。其对联作品,成为我国人民的一份精神宝贵遗产,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
郑板桥一生喜爱对联。他从青少年读书起,到教书、卖画、漫游、做官、罢官、卖画终老,可以说在他一生中,撰书对联的活动一直没有间断。
郑板桥的对联作品,无—不是崭新的内容,配亡独创雅善“六分半书”的书法,加盖“古朴不俗”的印章,而凝成三美结合的艺术精品。正是这些别居特色的艺术精品,展示了我国对联艺术的新面貌。
云驶月晕;
舟行岸移。
山奔海立;
沙起雷行。
山随画活;
云为诗留。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山门外台榭
打松算盘;
得大自在。
赠某商人
交忠朝廷;
因赐百姓。
横批:金修前程。题莱州黄金府台,意为“効忠朝廷”不肯出力,“恩赐百姓”尚缺一心
泪尽数行;
诗留千古。
述怀联
停画百日;
戒酒三春。
移花得蝶;
买石饶云。
题扬州勺园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江苏苏州网师园撷秀楼
人贫双月少;
衣破半風多。
述贫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答李啸村
上山拿蚂蚱;
下河捉螃蟹。
警戒地方丑恶势力联
无事此静坐;
有福方读书。
题兴华李园静坐亭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月来满池水;
云起一天山。
题扬州瘦西湖月观
为善无不报;
读书当及时。
赠郎一鸣
风篁类长笛;
流水当鸣琴。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江秋逼山翠;
日瘦抱松寒。
花香蕉露重;
茶熟竹烟轻。
束云归砚匣;
裁梦入花心。
赠李方膺(晴江)
伴我书千卷;
可人竹一丛。
自题书斋
径幽花气聚;
波定月光圆。
松枝留古骨;
梅花无艳情。
洗砚鱼吞墨;
烹茶鹤避烟。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题镇江焦山别峰庵
顿餐不离盏;
书画伴终身。
自嘲联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栽培心上地;
涵养性中天。
黄山云似海;
天姥日如丸。
题安徽黄山。天姥:山名,在浙江嵊县新昌间
深心讬豪素;
努力爱春华。
豪素:豪通毫,指笔,素指纸,此处为写作的意思
静检羲轩册;
浓薰班马香。
题静检书斋
以八千岁为春;
之九万里而南。
东邻文峰古塔;
西近才子花洲。
兴化郑板桥故居门联
打草藁用全力;
说闲话无慢心。
花落家僮未扫;
鸟啼山客犹眠。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嘲某势力僧
前身应是明月;
几生修到梅花。
一面楼台三面树;
二分池沼八分田。
题济南浴室
一庭春雨瓢儿菜;
满架秋风扁豆花。
二三星斗胸前落;
十万峰峦脚底青。
赠顾万峰
七宝庄严才学座;
万花飞舞圣人书。
才短自知能事少;
礼疏常觉慢人多。
自题客室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千家养女先教曲;
十里栽花算种田。
讽扬州时弊
乡里鼓儿乡里打;
当方土地当坊灵。
题江苏如皋土地庙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人和万事和。
题春联
不过奢华不过俭;
也知稼穑也知书。
六七月间无暑气;
二三更后有渔歌。
题兴化绿波亭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古高僧爱斗茶。
题扬州青莲斋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风吹柳絮为狂客;
雪逼梅花做冷人。
风度如联寒水淼;
秋空还接野云平。
切齿漫嫌前半本;
平情只在剧终头。
题潍县城隍庙戏楼
民于顺处皆成子;
官到闲时更读书。
赠景翁先生
白沙泉煮穿心罐;
黄连香烧索耳炉。
赠僧人
白菜青盐粯子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赠白驹老友,白驹即今大丰县白驹镇
司靴搔痒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
龙虎山中真宰相;
麒麟阁上活神仙。
题江西龙虎山
半湾河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
题兴化蜈蚣湖
吐有扬雄书无价;
梦到江华笔有神。
老屋挂藤连豆架;
破瓢舀水带鯈鱼。
题昭阳古宝筏寺藕花居
自舍黎民归北极;
长依少嗥作西流。
题兴化竹泓镇火星庙神台
各人自扫阶前雪;
莫管他家屋瓦霜。
赠堂弟郑墨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汲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此地从来有修竹;
为师真可立梅花。
题镇江焦山自然庵
有才子如不羁马;
知君身是后凋松。
赠君谋父子
多读古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过眼寸阴求日益;
关心万姓祝年丰。
阶下青松留玉节;
夜来风雨作秋声。
性溶海月波常静;
身露金凤树不凋。
苍茫海水连江水;
罗列他山助我山。
题江苏镇江汉焦公祠,即汉三诏焦隐士祠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练人。
赠邻居打铁工人
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赠焦山长老
作画题诗双搅拢;
弃官耕地两便宜。
贫不卖书留自读;
老犹栽竹与人看。
宝鼎沉香浮柏子;
玉壶春水浸梅花。
饱暖富豪讲仄雅;
饥馑画人爱银钱。
嘲戏某盐商
拈来旧稿花前改;
种得新蔬雨后肥。
《有年》诗联
其人如碧梧翠竹;
此志在流水高山。
求学时撰联述志
怜莺舌嫩由他骂;
爱柳腰柔任尔狂。
题扬州常书民园
种竹似培佳子弟;
拥书如拜小诸侯。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物诱才归健笔;
夜歌牵醉入丛杯。
秋江欲画毫先冷;
梅水才烹腹便清。
秋风秋雨双微树;
江南江北个道人。
赠个道人,即丁有煜(丽中),善画竹
秋老吴霜苍树色;
春融巴雪洗山根。
赠啸江大师,焦山寺院的法师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
题故居大厅
茶亦醉人何必酒;
花还耐雪况于松。
草因地暖春光翠;
燕为花忙暮不归。
题扬州江秩文园
除却诗书无可好;
独有山水不能怜。
临流口吸西江水;
隔岸拳擎北固山。
题镇江海西庵。北固山:在镇江市区,为镇江名胜
浮碧一川思训画;
硬黄半榻右军书。
浮碧:即青绿山水画,为思训独创山水画风格;思训:即李思训,唐代杰出画家;硬黄:纸名,用以写经和临摹古帖,唐宋时最为流行;右军: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与韩生镐论文联
室藏美妇邻夸艳;
君有奇才我不贫。
赠袁枚
柳线软拖波细细;
秧针青惹燕飞飞。
赠李鱓诗联
烹茶活火还温水;
洗砚余波好灌花。
读书从剸齿而入;
作文以生辣为先。
赠韩梦周
欲除烦恼须成佛;
各有前因莫羡人。
题兴化某寺庙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寒山万里寻梅鉴;
古渡千秋见板桥。
赠海陵长老,海陵位于江苏泰州市
黑漆衙门八字开;
有钱没理莫进来。
题潍县衙门联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志在心。
琢出云雷成古器;
辟开蒙翳见通衢。
摇到四桥烟雨里;
拨开一片水云天。
题扬州锦湖行舫匾
雷文古鼎八九个;
日铸新茶三两瓯。
题浙江绍兴日铸山。雷文:古时宫殿庙宇陈设的宝鼎,其外形所铸刻的一个个方块,内有秀丽多彩图案,称之为雷文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集杜甫《登楼》诗句
漫扫白云看鸟迹;
自锄明月种梅花。
舞文弄墨千般重;
种草养花一场空。
慧眼聪明长奋跃;
静中滋味真甜腴。
醉题蕉叶成诗稿;
闲折花枝当酒筹。
墨兰数枝宣德纸;
香茗一杯成化窑。
蝶欲试花犹护粉;
莺初学啭尚羞簧。
题江苏苏州留园
操存正固称完璧;
陶铸含弘若浑金。
完璧:完好无损的白玉,借指个人操守
老圃老农吾不如也;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古鼎藏书,百年相伴;
名花美酒,四季皆春。
吃墨看茶听香读画;
吞风卧露喝月担云。
对恶霸张老虎
爱君之才,悲君之命;
先我而死,后我而生。
挽内弟
身无半亩,心通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鹤矫云中,霞飞天半;
竹明水际,松挺岩阿。
题扬州杏花楼
柜内银钱如春虱越捉越多;
店中顾客似秋虫挤进挤出。
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
题浙江余姚严子陵钓台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题北京白云观华室
奸佞当朝焉能安其身;
蒺藜满田何以措禾苗。
题李鱓我适居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题兴化李园静坐亭
愿与不解周旋客饮酒;
难为未识姓名人作书。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
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
遗韵满江淮,三家一律;
爱才如性命,异世同心。
题扬州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真
志欲光前,惟有诗书教子;
心存裕后,美乃勤俭持家。
题郝氏宗祠
仪凤箫诏,遥想当年节奏;
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滛哇。
利欲除刀,凡尘半点不染;
金炉剥火,锁住意马心猿。
斥武英殿和尚,拆拼为“秃驴”。另有高凤翰、金农各一联:“禾熟填口不为丢;常借一巾去遮丑”“佳墨不梁尘土;相思苦无良田”,分别拆拼为“和尚”“黑心”,意为“秃驴和尚黑心”。秃驴和尚是潍县南关得大财主的儿子,俗名胡兴凤,他从小娇生惯养,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父母双亡后,家财一败如洗,生活无着,才出家拜武殿寺方丈北海长老为师,但不改前非,经常玩弄女性,受北海长老多次教育不改,反借为长老治病,用毒药毒死了老法师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题镇江焦山海若庵
世道不同,话到口边留半句;
人心难测,事当行处再三思。
嘲喻时弊
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题兴化城隍庙
咬定几句有用书,不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题扬州小玲珑山馆
除旧布新,明知往者非来者;
改天换地,始信今人胜古人。
题春联
视民如伤,潍邑苍生皆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题潍县大堂
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
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搆湖山。
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
云从雨势,黑漫大地没多时。
题兴化城隍庙
遵祖宗一脉传流,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派正路,唯读唯耕。
题兴化施耐庵神牌
南商行,北商行,南北商行通南北;
东集市,西集市,东西集市卖东西。
咏集市贸易
遗爱遍山东,一字一画一诗人间堕泪;
宏才感天阙,赐果赐茶赐饭地下衔恩。
挽李鱓
北迎拱极,西接延青,共分得一池烟水;
春步柳堤,秋行蔬圃,最难消六月荷风。
题昭阳(今兴化)柳园
无不开之船,打桨扬帆,老先生脱离苦海;
有未完之戏,停锣歇鼓,吾小子收拾坛场。
挽李鱓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某教书先生告某东家不付酬金,郑板桥以联试其才
尧舜生,汤武末,桓文净丑,古今来多少角色;
日月灯,江海油,风雷笛鼓,天地间一大戏场。
题某城隍庙戏台
官要虚心,总能发作厘奸,须识我得情勿喜;
民官安分,若到违条犯法,可怜汝无路求生。
题潍县二堂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