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精华18
注册时间2014-6-1
威望281
金钱933
贡献417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威望- 281 点
贡献- 417 次
金钱- 933 枚
|
谈谈陆游 3.12
谢要。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来答一下。
中国诗史源远流长(词曲都算诗的近亲),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至少有数十万人之多,因为据学者称:有清一代有作品传世的诗人就超过10万人。作者数如此庞大,要流布众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这样的幸运儿。陆游就是一位。这样的人一般头上都有些特殊的标签或者光环,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而属于陆游的标签呢,有:爱国诗人(如铁马冰河、示儿等)、钗头凤等等。当然陆游的实力配得上他的头衔与名声。不夸张说,陆游是诗史上实力最强的作者之一。实际上,唐以前大量作者是无名,杰出而知名的不过屈原、曹植和阮籍以及南北朝的几位,唐代相对多些,而宋代不过半山东坡山谷后山以及诚斋等。放翁就是宋代最后一个大家了。当然,很多批评者说放翁诗太多,重复不少,这当然是可能的,不过他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这样的量除了专门的研究者,一般人根本看不过来的。就个人阅读视野来看,真不愧是大家,其佳作佳句随处可拾,如:
假日放翁诗杂览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到此听江声!
残荷按:转结轻笔、重笔搭配得好。然草草失承平处实大有文章可做。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
残荷按:结得厚,今人作此种,往往多躁厉之气。
雪中寻梅
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只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残荷按:典用得贴切。
村女
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采桑饷饭无百步,至老何曾识别村!
残荷按:此诗可见命运之力量。
冬夜听雨戏作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残荷按:今昔对比,笔法简妙。
阿姥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锺七十强。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残荷按:倒社,谓全村社的人都出动。下湖忙,不知是什么活动。东涂西抹不成妆,这份心意令人感动。
哀郢(二首)
其一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七句甚是。
其二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首联好。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爱闲(二首)其二
今日先生病体轻,爱闲犹有旧心情。帖看贞观行间印,琴记中郎爨下声。
衣焙温温香欲透,雪檐滴滴日初晴。客来一笑明窗底,枉道为农事耦耕。
通篇大好,一腔不甘。三联颇温润。一笑背后,竟有几许苍凉。
庵中独居感怀(三首)
其一
身愈龙锺发愈稀,流年冉冉迫残晖。读书十纸勤虽在,上树千回事已非。此联好玩。
仗马曾鸣宜取斥,牧羝虽乳亦忘归。余生自笑知何似?万里辽天老令威。
八月九日晚赋
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风经树杪声初紧,月入门扉影正方。
一世不知谁后死,四时可爱是新凉。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三联大好。
巴东遇小雨(二首)
其一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起句活,从对面写起。牢骚写得轻便。四大家中,杨诗胜在敏捷轻便,陆诗胜在厚重豁达。
白发(五首)
其一
白发今年一倍增,闭门养此老无能。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连云岁事登。
未午舂炊余脱粟,乍寒包裹有粗缯。自怜未废诗中业,父子蓬窗共一灯。
次句字字苦涩,跌宕可喜。
百岁
百岁纷纷易白头,一年鼎鼎又清秋。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屠钓论交成酒隐,山林高卧得天游。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结得跌宕。
半丈红盛开
满酌吴中清若空,共赏池边半丈红。老子通神谁得似?短筇到处即春风。清若空,没看懂。
安乐本因无事得,功名常忌有心求。常忌,下得切。
北窗(十三首)其一
北窗无俗物,三伏有余凉。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床。四句大好。
盏分新作茗,炉拨欲残香。却岸纱巾去,翛然野水傍。
半世蝉嘶坐北窗,耄年依旧守残缸。买书安得黄金百,觅句如求白璧双。
老气尚思吞梦泽,壮游曾是钓巴江。寒生事业秋毫尽,笔力终惭鼎可扛。
真是豪壮可喜。
北窗病起
一饥可忍万缘轻,况复幽窗疾渐平。更事天公终赏识,欺人鬼子漫纵横。首联句法可学。
道边尘起频障扇,门外波清剩濯缨。不为褊心憎薄俗,客星祠下是归程。
北窗微阴
露滴林梢花送香,风吹池面雨输凉。蠹书一卷作老伴,麦饭半盂支日长。
学道莫如心自肯,杜门真与世相忘。君恩不报虽知媿,稊米安能益太仓。三联真是学诗妙法。
而且,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陆游诗题材很广泛,不管是豪放、闲情、咏物还是民俗类,他都有很好的作品。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说钗头凤这个话题。相关故事想来已是街知巷闻,但从现有作品来看(研究者一般认为有七八首诗和唐婉相关),陆对这段情事着墨还是很少,和清代诗人朱彝尊对其与妻妹的恋情极尽渲染大为不同:《静志居琴趣》 [清]朱彝尊
尽管陆号放翁,但这种处理方式还是暗示出陆游思想的相对传统的一面,这大概也是他得以高寿并且有大量闲适作品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有限涉及这段恋情的佳作还是不少,如: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时年63岁
沈园二首 南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时年75岁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南宋·陆游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时年81岁
楼上有人说:真理解深了,就幻灭了。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看到这样深情的词句,生发的情感难道不是对当下眼前之人更加珍惜吗?最后,以两首拙作向放翁以及他的爱情致敬:
雪梅
消息年年探不违,空山还似沈园非。清寒饶有缠绵意,伫看梅花抱雪飞。
沈园
翁去予来伫夕晖,一园花影暗苔衣。诗墙同忆钗头凤,只有殷勤燕子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