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5
注册时间2014-6-20
威望4792
金钱10813
贡献961
金牌会员
 
威望- 4792 点
贡献- 961 次
金钱- 10813 枚
|
日记:晚市悠悠
(2014-8-20拟题,写于21日早5-6点)
8月18日半下午,就是下晚班的时候,去菜市。啥都是贵的,可啥都不舍得买。最便宜的算是西瓜了,那叫地雷西瓜的,小号的5毛一个,不过,比上一天一块钱一个的小一半,分明是西瓜球子了。球子就是最小的,没长开的那种,比如俺这有一种鸟,叫牛粪球子,似乎是俺这本土的蜂鸟。再如,我初中同学曹球子,当然是外号了。今天,一块钱一个的,是稍大一些的。一个老娘们蹲在路牙子上,摁着几个路牙子下的西瓜,叫卖“一块钱一个了”。北头棚子下,也有挂牌的,三块钱一个,是更大一轮的大西瓜。俗话不是说,货到地头死嘛,小城今年西瓜真是难卖。
最北头,天天这时辰,总能赶上公交车一辆辆下班,返回驻地。停车场就在西市街北头,道西,原来是柴油机代卖点,一个三角形大院子。院门外,两尊小狮子还在呢,镇守着这最后一片贫民窟。这个三角形的孤岛,正处于两条街的夹角,突出来,是最尖的部位。尖角外侧,是一家废品收购站,矮矮的低棚子,门窗全封闭。白天从早到晚,门口摆着一台大王八秤,来此卖破烂的络绎不绝,营生真红火。一个老娘们穿着破衣喽嗖,土唧唧的,她可能叫秀梅,牌匾上的字号就这俩字。最多的是矿泉水瓶了,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那种灰色专用大号编织袋,超级的大,装满了鼓囊囊,像一头大象的肚子。这种集装箱式的东西,各个收购点上很流行。除此,最多的是钢筋了,是城市拆建带来的产物,还带着水泥渣子,弄不掉的,一根根弯曲巴柳的。从废品站往回转,那三岔口是菜市的尾巴。除了几辆卖沙子的,农用车、小四轮、三驴子、小卡,什么也没有。
停车场门外,街两侧,很多公交车停在那。这一带卫生不好,被市场弄的脏兮兮,没谁及时来收拾。与此不远,北头路西,小柿子也便宜死了,一块钱3斤的,一块钱一方便袋的。中部道西,卖青包米的,一个男的卖不动了,就谎称什么包米老了有嚼头,吃着有味,煮了开花。他那三轮车斗,满满的包米棒子,都老了,从包米皮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很多人挨个挑,扯开皮,用指甲盖儿剋呢,察看籽粒的老嫩。他吆喝着,一块钱三穗了,我徘徊了一下,抽身走开。再不走开,生怕耳朵起茧子,那吆喝声很磨人。生意不好做,卖不动,见了一个似乎能咬钩的,就饥不择食,拼命叫卖。是啊,小生意有时也萎靡不振,这时候,天太热了,青菜蔫吧了,人也成瘪茄子了。再不提振一下士气,那他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真就肩膀扛不起脑袋来了。这是可怕的心态,然而,他又实在无法伪装出一种热情,来招呼顾客。这种尴尬,已成为人际交往的真实写照。这座城市,人口风靡而至,是挤入的,这是个被生活压扁的时空。
北头道东,一老太太,外表长得有些酷似吕凤务老伴。吕凤务是俺那的村民,当过生产队小队长,没等当过瘾呢,就联产承包,小队解体了。他老伴是个烟鬼,虾米的,爱打麻将,爱看小牌。没事时候,喜欢满屯子的沟啊坑啊的,捡一些破烂,屯子里哪来可卖钱的东西,除非一些掉了瓷的破铁盆,什么也捡不到。反正就当溜达,遛弯了呗。俺屯子这类风格的老年人,还有吕洪真、孙庆斌。吕洪真,在他二儿子吕宝泰那过呢,也猫腰了老了啊,每年夏天他拎镰刀屯子四外转悠,打些蒿子柴禾,反正当锻炼了。孙庆斌,猫腰了啊,驼背了,但还能四处走动,2012年4月我回薛家屯见过他,在老赵家院子里。薛家屯的老年人不多了,吕凤务都70多了(不知他还否健在),有哮喘病,09年我搬来绥化那年,他每天还房前屋后溜达,到大街上来打哈凑气,与人闲聊。他我很熟悉,他老伴,见面我常递给他俩烟卷,甚至是旱烟。他老伴就在这菜市上,摆了个小地摊,赚不赚钱的,反正当疏散筋骨了。
而道东这个老太太,和吕凤务家里的,简直孪生姐妹。在她摊上,买了两块六的刺黄瓜,正常的大,不超标。因为,菜市最近冒出来一种蟒蛇黄瓜,像是转基因的东西,难吃,做猪饲料还可以。她那地摊,旱黄瓜一块钱三斤,不怎么好了,晒蔫了,起初她说5毛钱一斤,那我也不买。还有一大堆茄子,块头真够大,满身疮痍,“胖pang1种”一样。这等烂茄子,一大堆谁愿意要呢,所以啊才两毛钱一斤。她那苦瓜成色好,一个白发老女人要全包了,砍价,说给一块钱。她不卖,喏喏的说:“明个早上一块五,轻松卖了”。她恐吓她,再不卖就烂了,但还是不卖。卖菜和买菜也很微妙,是一门有趣的艺术。
我打算回来买大馇子,可丁丁面店收摊子了。去的时候,在三岔口,买了上次那老汉的葱,四棵一斤一块钱。这两天,菜价徘徊在一个基线上,一块钱。秋香菜一块钱一袋,粘包米一块钱一穗,大毛葱一块钱一斤。小菇娘也掉了一块钱,三块钱一斤了。出现一块钱的倾向,标志着价格底线的到来和结束。靠山吃山,大山就是山民的超市,尽可去拿,无须结账。呼兰河中游一带没有山,春天里从南方菜开始,一路吃下来,几乎没什么山货。因为山货都在山货店里,这座城市,山货店越来越多,里头的确是山货,不过大都打了包装,贵得很。
回来,途径老西门,那些歌厅天黑之前,舞女小姐们坐在门前,招风,兜揽生意呢。这是旺气之所啊,情色正从门缝里沁出。小城里,夜夜笙歌之所,大而有之。文化广场倒是没有,一些老年人扎堆之所,很随意,一些死角,一些大商店台阶上。这二道街口就是,那聚集了一大堆人,露天剧场已经唱起来了,免费观看,多半是老年人,他们享着天伦之福。看着人间烟火,遍地所谓的美景,我也未能免俗。每个人渴望遍地黄金,都期待时间把财富带给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