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2

日记:活着便活在琐事中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447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792
贡献
961
金钱
10813
发表于 2014-8-22 0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记:活着便活在琐事中
    (2014-8-22早1点半-早4点)
    1.钱荒
    8月21日,热到了极限,城头上雄云堆叠,一列列冲刺状,喷吐状,汹涌状。老天好像在弹棉花,大朵大朵,匍匐浩荡。这是蘑菇云,遍天冒出来的,疯狂冒出来,雪崩一样扩展开去。
    下午4点半,下机。原打算北小门去西街菜市,下楼之前改主意了,忽然拿出工资卡,打算看补发了工资没有。楼下还很闷,今个零上26度呀,不热怎么能长庄稼呢。
    我这栋楼单元门上,新贴了通知单,白纸黑字,是小区物业弄的,在催缴住户的物业费呢,责令8月31日之前到后门卫交齐,包括陈欠,不然就31日之后停水。停水是小区物业的杀手锏。这事情很急了,我本月25日开资,才三千块啊。我约略记得去年的物业费还没交,加今年的,就得两千多块了。而且,取暖费又临近了,那可三千多块啊。小区物业也是一只喝血的大蚊子,越是秋天,叮的越紧了。
    电费可能又要欠了,买一次电,少说也得四五百块钱,我用电量很大。买少了,还不够磨鞋底、塞牙缝的呢。还有网费,我是包年的,也在11月份到期。最近小区里,可哪块儿张贴小广告,是联通优惠活动,放低了宽带身段,把手机和固话和宽带捆绑到一起,并深入小区现场办公,真是服务上门,服务到位啊。这年头,商家们赚钱真够用心的,真人性化了啊。
    于是,看看补发工资了没有,很是件翘首以盼的事。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秋天了,所有人家都在收紧银根。日子总是一具真实的老虎,血盆大口,吞噬着我们挣来的钱财,生命是这样被耗掉的。
   
    2.烤包米
    绥化小城好晴啊,大太阳暖暖挂着。
    从小区南门徜徉而出,径直东去,这段时间啊,审计局胡同南出口那,烤包米的小地摊很火了。很多人簇在那,不惜直着身板久久等着,因为都是现场熏烤,需要时间啊。
    有的捏着包米,站在那吃,成了一大街头风景。小地摊上的食客都这样,站着吃——是啊,城市越发达,就连小地摊子也没了撑棚子的地方,他们都一台电动三轮,以车为摊子,实在是新风尚。
    每次路过那,都散着一股烤包米的原香,那是久违的味道,是发自烤炉的,发自食客满满的欲望的,是弥散在那儿空气里的。
    还有啃烤土豆的,也乐此不疲。瞧啊,那个大老爷们儿,毫不害羞,跟个小孩子似的,当街捏个火热的大土豆,烫嘴还执着的啃着。他正啃开土豆皮,冒出了金黄的瓤,金黄的土豆香啊。
    记得乡下时候,灶膛里烧土豆,都趁热吃的,凉了就回生了。瞧,那男的烫得嘴巴歪歪着,哈,他一定很爽,成爽歪歪了嘛。烫得他受不了了,就挤眉瞪眼,一只眼眯着,成独眼龙了嘛。他一只眼,尚且这么贪吃,那两只眼还能了得!
    是啊,一只眼看的都这么透,两只肯定是了不得,我就缺乏这种精神和锐利。
   
    3.铁饼
    (路过靖宇胡同,也没了兴趣;从早上到这半下午,我还没吃饭呢。昨儿半夜吃了,我太安逸了,连饮食习惯都颠倒了。我直接去工行电子取款机那,那只有一个拎包的,女的。我插卡,只有70多块钱,看来还得等。)
    这两天,我忽生出去创业城胡同的念头,所以就没去西市街。那已经是条主街了,北口西角那菜摊子,卖干豆腐的早没了影,也下班了。那儿,挨着农行办理贷款的地方,农行也老早关门了。清洁工的大扫帚,居然在那玻璃门的夹层里,里头是铁皮卷帘门,显然,他们之间搭上了简单的关系。
    之所以来这,是因为那胡同中部道西,有一家做玉米饼子的。知道那很久了,愣是没尝过,最近越吃越乏味,就把那惦记开了。那门脸不大,就一间小屋,敞着门。撩帘,进屋,我像是闯进去的,没有人。我刚进去,忽然跟进去一个男的,50来岁,扎着大围裙。他说,只有大饼子了,别的都没了。他话语干练,所谓别的,当然是指豆包和酸菜包。
    这小店间量巴掌大,几乎是转不开身呢,不像西市街那些门市前堂后厨,比如日日升面食店有前后屋。这里实在简陋,进门即是空地,靠门南侧临窗有一个大锅台,估计不烧什么燃料,是电气化了的。空场地西侧有个破帘子,烟熏火燎的,早看不出什么颜色了,估计那幕后便是卧榻了,店主在此住的。店里店外,他一人连轴转,也怪够辛苦的。
    我脱口而出,“买仨块”,也没看什么货色,因为他用词是“块”。果然,他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玉米饼是切开了的,就是所谓的大饼子。这哪跟哪啊,绝不是乡下我家那种大饼子,那可是发面的啊,金黄金黄的可口,是老家鲁西南的风味。母亲擅长这个,大铁锅四周贴上一圈,锅叉上溜上小米饭,锅底炖上笨笨菜,豆角淖土豆了,茄子焖窝瓜了之类的。那样的味道再也没了,故园荒芜了,我后悔,不该迟滞在这座陌生的城市。
    再有,当年奶奶擅长做死面窝头,那可是个技术活,爷爷喜欢吃死面的,咬着筋斗。再喝上两碗棒子面糊糊粥,加了野菜,呛汤爆锅的,可谓美哉至极了。这种老味道再也找不到了,我怀念倍至啊。
    想到故园的这些,我拎了拎递到我手的大饼子,隔着一层塑料袋,沉甸甸,直烫手,简直要烫化了薄膜。试想闷在热锅里,岂能不烫手。那东西很重,我的第一感觉,当回到家一吃,大失所望,实在硬朗,石头子啊,硌牙。
    记得2011年夏,我大病不起之前,紫华曾帮我做过一顿窝头。在金鹏粮店买的包米面,两块钱一斤,首次仅蒸了4个。电饭锅,铝帘子小小的,弄了很久才熟。一出锅就傻眼了,那窝头坚硬如铁,铁疙瘩啊,金刚石啊。我吃了一小捏,应是掰下来的,她吃了半个,之后就撇在一角,石化了,成了化石。后来,2012年母亲来这,说,原因是没用开水烫一下,要烫面的。此后,再也没蒸过窝头。
    2013年以来,我喜欢上了吃窝头,起初贪恋豆包,棒子面大芸豆的豆包。主要从西市街日日升面店买,他家做的好吃,后来走马换将,专嗜于窝头了。因为窝头重量大,比豆包实惠。这是我进补粗粮的主要渠道。
    就跟有个红军将领那样,我也是有名的斋公。简直素到了极限,味素等调味品一律不吃,似乎专好辣子,烤青椒、油爆红椒等等。正因为素食,脑细胞才像年轻时候那样活跃。正因为粗粮和豆类,才支撑了我苦苦临屏涂鸦。我所写的东西不是什么正规,所以从不投稿,不热衷那个,更不热衷什么征文之类的。那些灰色的东西能阉割掉天性。假如我指望文字改变命运的话,不如去当捡破烂的,去当民工,去当农夫,那样来钱才实实在在。
    也许有人会问我,你太素了,一点荤腥不沾,兴许有肝病吧。现在中国文人们正患了肝病啊,没了肝胆,没了文胆,又何谈文学风骨呢,这才是最要命的肝病。天下文胆!

    4.“辣妹子”
    这大饼子店门外,马路牙子上,南北一溜小地摊。落地为摊,铺一块小苫布或丝袋子,随意摆上一摞黄瓜了什么的。茄子嘛,就那么随便往那一堆。小旱黄瓜,一块五一斤,正是开始贵的时候,也是贱到谷底的时候。
    半下晌的太阳,好烫,晒得人懒洋洋。一个老太太地摊前停下,她那左一堆右一堆,左边板正正的,右边佝偻偻的。她说,这边一块钱一斤,那边散乱的5毛。她迟疑一瞬,故意顿了一下,思忖了什么,才推口而出“5毛”。这两个字是生硬的,生硬“推”出来的,从嗓子眼从舌尖推搡出来的。她小本生意,怕赔本,可又怕卖不动,才犹豫了一下。
    我贪婪的瞅了瞅,那一块钱的很可爱,绿油油,就跟漂亮女人呢一样招人,顺心顺眼。但退一步,都是穿着皇帝的新装啊,人到了澡堂子不都一样了么,赤身裸体的,谁不是披着一件外皮呢。人间所谓三六九等,三教九流,九流里又有上九流、下九流之分。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皇帝老大不大,那才三流啊。当官的有没有权势,那才四流啊。我呢,这小贩儿呢,都弱势群体,活着自由自在。
    想到此,我当然选择5毛的了。这是一道缺项选择题,是道无解的填空题。我蹲在那,扒拉来,扒拉去。摊主后边,俩老太太坐在椅子上闲拉胍,她们穿着刮净,看样儿是附近小区的,闲人,来此打哈凑气,消磨时间罢了。她们看风景,这是条忙碌而安静的短街,并不喧嚣。除了出租车奔跑,行人稀稀拉拉,没什么风景可看。摊主是个忙人,土里土气,不像住楼的,住楼的也不卖这个,都一大把年纪了,还风餐露宿,风吹日晒当小菜贩子,不容易。
    那俩老太太,一个对我说,还挑啥,喏——这边的“多履瓜”(就是品相好)。她一连磨叨了三遍。摊主解释说,别看弯弯巴巴的,才5毛钱。我说挑大的。在这买,路确实过于远,但西市街上没这般便宜的。一大拎兜才两块钱,值个!旱黄瓜——再不买,过两天就罢园了,这是本地货;那种绿黄瓜已经涌进来了,外地货。
    这摊子,还有小绿尖椒,俗称辣妹子,一块五毛钱1斤。这种小辣椒,霸道的辣,酷似朝鲜朝天椒,人们赐它一个美好的名字——辣妹子。这是川妹子的别名,这是湘西细妹子的别名,它辣的火烈,辣的缠绵悱恻。湘西的苗族女人很美,头戴着冠饰,特别水灵,大概像歌行宋祖英那种风格。
    湘西,茫茫十万大山,出产土匪,也盛产美女,还有神奇的苗药。那有一种蛊毒,金庸武侠小说里引入了,一些电视剧里也有什么蛊毒,见于谍战,见于土匪内斗。那还有一种奇怪的土风,赶尸,湘西赶尸匠是一群神秘人,九寨沟野人一样神秘。有一部剿匪连续剧,就有关于赶尸匠的情节,土匪利用赶尸匠作乱。但是,与我们最直观的,便是湘西女人了,从那直到恩施州,风水都神奇得惊人。恩施州有女儿节,那是个盛大的节日,善男信女们在那天对山歌,喜择伴侣。
    湘西民风,我喜欢,那出了个沈从文,只可惜建国后,他弃文了。湘西有的,呼兰河没有;湘西没有的,呼兰河有。呼兰河出了个萧红,我喜欢这条河,故乡的河。东北女人更粗犷,更泼辣,可以土匪一样大碗吃酒,大块吃肉,人称土匪婆。可以大棵的卷叶子烟,过去老太太吸那种大烟袋,东北三大怪之一。据紫华说,今年6月份她来呼兰河,列车上检票之后,她问一女乘务员“下一站到哪了”。因为她刚刚问过,所以被搡了一句,那乘务员厉声呵斥,你刚问过,还问。旁边两个女人看不惯了,对紫华说,你骂她,该骂。
    事后,紫华反复说那俩黑龙江女人胆大,厉害,泼辣,野性。是啊,这年头人们太疯狂了,生存压力大,活着实在压抑。可是,人心总喜欢返朴归真,野性的原汁原味的太少了,所以,这种小辣椒才风靡开去,充斥于城乡、柜台和地摊。我天生喜欢吃辣的,那其中有一种魔力,不足为外人道也,有些习性的微妙是超越感官的。
    于是,我毫不犹疑,买了一大斤。也只是一斤嘛,因为辣椒这东西不压秤,一斤很大一堆。摊主嫌乎我挑剔,她说佝偻的才辣,又说这“辣妹子”都辣,天生的品种。
    回途,我在想,上次还完贷款还剩500块,可不知不觉,竟花掉三百了。这不,这次出来又带上一百,眼瞅着断炊了。在这陌生的城市,一粒米一棵菜赊不来的,不像屯子俺有一块地(菜园子和大田),大田里可以种些土豆白菜。还可以去食杂店赊账,干豆腐水豆腐可以赊到老秋的。乡下还保持着一些淳朴,可也在渐变,是啊,我们都在变!
    今夜,小晴,夜空模糊,但能看到星星,睡熟了似的。午夜起来,记下这些琐琐碎碎,日子就是鸡零狗碎嘛。许多年以后,我不能打字了,老眼昏花了,就让老伴,让儿孙,都给我听。



256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907
贡献
9156
金钱
170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8-22 0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赏佳作,祝您天天愉快,事事顺心~

1010

主题

69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2
贡献
5837
金钱
9190
发表于 2014-8-22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