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别梦难寻 于 2016-3-9 08:33 编辑
七律 九九艳阳天即事书感 作者:溪畔苍篁 六九迎春雪未消,今逢九九展多娇。 减衣稚子添欢快,增晕芳姝秀窈娆。 茵遍郊原缘梦暖,芽萌林表趁风骄。 苑笙或识余心乐,时为衰翁奏九韶。 丙申孟春九九第一天,苍篁先生于昌江河畔“邻苑斋”宴请三五好友,余有幸陪添末坐。推杯把盏前,诗翁苍篁先生将打印好的七律“九九艳阳天即事书感”给在坐诗友鉴赏,并期望大家提点意见。其时拜读之后,感觉非常好,当时就很想说几句,由于去时已经临近午餐,加上有自己几首拙作想请先生和诗友指正,就没有点评。午餐时,因自身工作忙,酒逾三寻后,即匆匆离席。回来后一直萦绕此事,但缘于连日春晴,一心扑在建设中,没有及时阐述心声,甚为愧疚! 今日天公“作美”,喜降甘霖,得闲再次细细品味先生佳作。 此诗首联信手拈来,首句放,次句收,两相呼应。由九九之际感慨立春时(六九)前些天下的雪还没有融化掉,而今已是万物争葱,春意盎然,给人勃勃生机,也令诗人心情大好。虽是说明物候变化,却为后面作者的心情做了很好的铺垫,自然而流畅。 颔联以写实的手法,由室内转向室外,叙述风和日丽,春暖花开之际,在明媚的春光下,天真的孩童脱去笨重的棉衣,在阳光下开心地玩耍,青春活泼的少女脸上泛着美丽的红晕,伸展着窈娆迷人的风姿,展示青春的活力,由此寓意春天的无限美好和惬意。这里几个动词(减、增、添、秀)用的非常巧妙,显示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炼字技巧。意象丰盈,意蕴饱满,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憧憬和期待。 颈联诗人将眼光放向更远,由实转虚,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春光图。是啊,春天确确实实来了,可以想象茵茵的小草已经遍布郊原,山上细细的嫩芽也开始破土而出,是那么的欣欣向荣,那么的富有生机!另外,在这句当中,作者联想到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抒发了对两会的寄予和美好的祝愿!比兴手法佳妙!遍、萌两字用得漂亮,缘梦暖、趁风骄不仅对的生动、漂亮,而且含义深远,寓寄作者对春风化雨、神州奋起的期盼,蕴含作者对民族复兴梦想的寄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尾联直抒胸臆,在这充满诗意的春天,苑中飘来笙的清音,好像知道我心中的快乐,不时为“衰翁”我(作者自谦)伴奏优美动听的音乐!这里巧妙化用程颢“时人不识余心乐”诗句,化用无痕。同时用“九韶”这个典故(上古时期的乐曲名,后泛指高雅的音乐)收笔,意义深远,既抒发内心对春天的赞美,又吐露对四海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 由于时间仓促,评析恐违诗翁雅意,还请多多原谅! 最后,用韵和一首赠于先生! 芝兰吐秀晴空碧,桃李争妍莺语娇。 九九初临人不寐,雅斋置酒友相邀。 书山久览情犹在,诗海长游志未消。 但使暮年躯体健,频将翰墨诵春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