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5|回复: 2

周慧珺:也谈书法

[复制链接]

70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北国风雅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097
贡献
16939
金钱
18758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2-6 2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慧珺:也谈书法
0.jpg

本文作者:周慧珺,生于1939年,浙江镇海人。现为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会员、上海文联副主席。

        中国书法以一种特有的艺术样式,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几乎是在先祖们发明文字的那一刻起,书法也随之产生了。从那时开始,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经历了甲骨、金文、篆、隶、楷、草等发展阶段。优美而丰富的形体,给中国人利用毛笔性能,创造书法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中国书法的价值越来越超出汉字使用的范围,书法己成为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抽象艺术。用有形的线条来表达无形的复杂的意境情趣,这几乎是任何其它艺术都难以企及的。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把书法艺术称为“无声之音”。诚然,一幅用笔跌宕起伏、用墨浓淡淋漓、点画抑扬顿挫、整体和谐统一的书法作品,犹如一曲余音绕粱的美好音乐,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世界绘画大师毕加索也曾感叹:中国书法的线条是艺术中的艺术,并宣称自己的作品是受中国草书的启发。中国书法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0.jpg   
周慧珺《行书·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2005年
0.jpg 周慧珺《行书·心经》1989年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古往今来为之奋斗一生的人何止千万?有人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书法,多少年来,书法己经形成一座连绵不绝、雄伟壮丽的山脉。一代代书法家在探究这座山脉的奥妙的同时,不断地增加了这座山脉的高度、厚度和广度,可以说,没有人能穷尽这座山脉的全貌。我们所追求的,只是希望能窥见其中的某些角度而已。
0.jpg   周慧珺《行书·王阳明诗》2004年
        书法也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我从幼时接受庭训,不自觉地拿起毛笔开始,至今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半个世纪的时间从笔尖里流逝过去了,然而,我一直处在寻寻觅觅、似懂非懂之中,从来没有一天是大彻大悟的。也许,书法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她始终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我潜意识里的追求。我从1962年进入沈尹默等名家执教的上海市青年宫学习书法,到文革后期进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之前的十几年里,基本上是以学帖为主,打下了用笔的基本功。然而真正意义上对书法的探索是在进入画院以后,接触了大量的汉魏碑版、简牍帛书,使我大开眼界,并以高涨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创作,书艺日进,作品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有人说我在七、八十年代引领了书坛的潮流,现在已落在了潮流之后,我坦然面对种种善意的评论,也常常自行反省。我想: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生都站在潮头何其难。对我来说,穷己一生能为书法这座雄伟的山脉上添加一撮土.便觉得不枉此生了。
0.jpg 周慧珺《行草·王文治论书诗》2002年
0.jpg 周慧珺《篆书四言联》1998年
        传统与创新的话题,波及所有的艺术领域,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不继承传统,何言创新?不创新又何来发展?综观中国书法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一种新的文艺观念的产生,必与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意识形态相吻含。今天,时代变了,观念也变了。书法除了风格创作之外,形式表现也变得至关重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新异的样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寻找一些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东西,以帮助我们发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慧根”,去诠释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书法艺术的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