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玉墨丹青 于 2016-2-3 03:36 编辑
竹枝词;十二月 一 正月烟花绕宇寰,流光溢彩耀新天。 冬梅吐蕊含情笑,华夏冰城雪壮观。 二 二月阳春化雪绵,和风细雨醉如烟。 霓虹闪烁华光丽,火树银花不夜天。 三 三月桃花映满山,娇容粉黛醉神仙。 劝君莫把红颜恋,踊跃高峰拜圣贤。 四 四月农忙把地翻,插秧播种在田间。 莺歌燕舞蛙声亮,布谷咕咕谚语传。 五 五月端阳踏绿山,龙舟摆渡祭屈原。 彩葫挂在屋檐上,粽子飘香熏艾烟。 六 六月荷塘雾漫川,霓裳仙子舞蹁跹。 鸳鸯浅唱长生乐,紫燕低吟吻睡莲。 七 七月初七雨漫天。牛郎织女鹊桥仙。 月宫来个猪八戒。惹恼嫦娥下广寒。 八 八月中秋月饼圆,他乡父母念儿男。 一杯老酒穿肠过,醉梦游魂故里还。 九 九月枫红似火燃,菊花绽放斗风寒。 甜橘蜜枣枝头俏,稻谷金黄细浪翻。 十 十月惊雷震九天,张灯结彩庆华年。 康庄大道秧歌扭,网络平台捷报传。 十一 冬至封江停运船,北风呼啸雪绵绵。 银装素裹洁如玉,翡翠冰花耀眼帘。 十二 数九隆冬腊月天,杀猪宴客贺新年。 太平盛世人心悦,政策随心万众欢。 竹枝词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学习四川民歌“竹枝”和“杨柳枝”,并效仿屈原的离骚而创造的富有民歌风味、类似七言绝句体式的歌词。有些标题为“杂咏”、“风土吟”和“杂事诗”的七绝,事实上也是竹枝词。
竹枝词是传统诗中的一朶奇葩。它的奇,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歌风味。施蛰存先生研究刘禹锡的竹枝词,认为它表现出了民歌乃至民间文学的五个特征: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不讲究平仄粘对;三是语气大多是自白,代言的是少数;四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喻;竹枝词有四大特色:一是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二是格律较宽,束缚较少;三是格调明快,诙谐风趣;素材贴近生活,语言通俗鲜活,易懂、易作、易传。竹枝词的特征和写法,可以医治当前诗坛中的一种顽症――“格律溜”,写竹枝词,要求你向群众,求你注重形象,运用比兴,要求你写得诙谐风趣,通俗晓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