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6

七绝 感于乌镇互联网是

[复制链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发表于 2016-1-30 13: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  感于乌镇互联网是

水乡欸乃和音远,四海朋来古镇痴。
笃定石桥接广宇,丹青再写大同诗。
                2015-12-18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味堡人 于 2015-9-21 15:19 编辑


再读冯玉祥斥汪精卫丘八诗临屏口占

上世纪1974年读过冯玉祥将军“丘八诗”,当时喜“丘八诗”可爱。此回又读大侠转来冯基督将军的斥汪精卫,尤觉有力,而对汪精卫尤厌恶,遂成顺口溜如下:
              一、
战地绚花黄,诗兴正气扬。
丘八真愤怒,精卫好荒唐。
千载持节美,百年砍鬼慷。
一生多易帜,绝不向东洋。              
              二、
战地论花黄,诗思解佞良。
贰臣汪鸟卫,上帝倒戈祥。
戎马直节苦,庙堂曲线忙。
由来遭外寇,人鬼各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待改:

诗歌之贵族、平民与人民
        对文学的贵族与平民划分 ,国外较早。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几位骁将对此有过争论。改革开放后,这论题多见。
        对贵族文学的界定,概念不一。有的把只限于皇室即帝王、皇妃、诸侯王、王妃、王子和公主们的文学作品,称为贵族文学。有的专指统治阶级文学,即即帝王和臣僚们唱和、祭祀、应制而产生的宫廷文学、庙堂文学和台阁文学。与贵族文学相对应,即平民文学,后来是人民文学。
       诗歌起源“吭育”,当属平民,那是劳动的产物。最早的诗歌,公认的是《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的是远古时代的人类狩猎生活。
       将“吭育”简单加工,配上音调,即为民歌。民歌属于平民,不同民族都有本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歌。民歌而后文人介入,记录于文字,形成平民诗歌,在平民诗影响下诞生贵族诗。此后,几千年如是,相生相伴,互为作用,此消彼长,各有千秋,不可替代,直到新中国成立。
       《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初期后延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此间为封建领主制,贵族文学突出,平民文学辉煌。“三百篇”贵族与平民济济一堂,相映生辉。“风”几乎都为平民,“雅”居多贵族,“颂”皆为颂神颂圣。《伐檀》、《硕鼠》、《芣苢》、《风雨》、《木瓜》,平民化翘楚;《駉》、《青蝇》、《鹿鸣》、《裳裳者华》,贵族化佳什。《诗经》之“雅”“颂”,是贵族诗歌鼻祖。《毛诗序》对“颂”的解释是:“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风”收录了十五国地方民歌,这是平民文学。就文学审美意义来说,“风”的价值更高,它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发端。
       屈原是贵族式的,不仅在于他的身份,也在于他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他开启了诗歌由集体合唱而转为个体独吟为主的时代,但不要忽略,他是在借鉴民间楚歌基础上发展而来。他的《离骚》是其贵族血统欲美政而不能的愤懑奔突,而《沧浪之水》闪烁的平民智慧又被屈子吸收应该看到。屈子创作与诗经相呼应,他竖起了诗歌的浪漫主义旗帜。屈子的贵族精神,还在于他的死,那是一个高贵者给予灵魂的尊严。
       汉乐府民歌,是平民的原创,贵族介入设乐府整理。汉代逞辞大赋,《上林》、《子虚》等,则属颂圣的贵族文学代表。赋作为一种文体,基本是为歌颂而存在,有“劝百讽一”之说,这也是贵族文学的主要特征。东汉末以至魏,建安文学大放光彩,贵族文学与平民文学同在,诗歌重在反映现实生活,五言诗成熟,七言诗由此开始。
       晋是贵族文学发达时期,晋门阀势力的强大,决定了其贵族文学的兴盛,太康文学是晋文学的繁荣显示。接下来的南北朝 ,是宫廷文学的重要时期,齐梁体与徐庾体,是其主要标志。而骈体 ,则是这一时期贵族文学的符号性形式。此间叙述荒淫,描写情色,诗风浮艳,是贵族文学的堕落。隋代诗歌,延续了南北朝宫廷诗的绮靡柔媚而别无建树。
       唐代新乐府运动,是平民化诗歌运动。其与唐代贵族化诗歌并驾齐驱,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也让唐诗在干预生活上有所作为。群星灿烂的歌者,更把华夏诗歌推向最高峰。李杜贵族与平民情结都有,元白侧重平民化。晚唐五代 贵族文学集中表现在花间词和南唐君臣词,李后主后期词真挚婉转,“感慨遂深”。
       宋西昆体、江西诗派,是贵族话语。元代,特定社会原因,无论戏剧还是诗歌,多为平民生活,元杂剧曲词压过传统诗词而独占文化鳌头,通俗性开一代文学之风。明台阁体是贵族化文学 ,历时百年。清没有形成大的贵族流派,乾隆诗多无好,沈德潜一己闲情自然难以造成影响。
         中国文学传统虽然以平民文学为主流 ,但贵族文学以《楚辞》发其端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独立 ,提高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品格。作为异端文学传统 ,在文学发展中起到了先锋文学的作用 ,与平民文学一道 ,创造了中国文学的辉煌。贵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资源 ,有助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提高文学的审美品格 ,以培育我国现代高雅文学。



族文学的含义是可以归纳为6点的,是品格的高洁、精神的雄健、心气的高傲、理想的卓越、道德的完善、艺术形式的精致。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把贵族文学定义为优秀的作品了,事实上真正的贵族文学的条件非常简单,就是具有贵族气息的作品。

        
要有高贵之气,笔者在以往帖子里提过,没有成篇。
       这一观点,最早见于散文家周国平,在光明日报,谈的是素质与修养,配合国家的和谐国策,对大众而言。当时印象很深,以为提法新,观点好,大有益。
       后来中国著名诗评家谢冕,在2008年左右也讲过,他之观点专用于诗人。他讲诗人是小众,要有高贵之气。对谢冕观点,我只同意一部分,有一部分以为不妥。
       周国平的提法,在当时,是颇具创建性的。面对全民族,面对文化科学还不够先进的国情,从完善心灵、培养人性、增进和谐、提高民族素质来谈,很有针对性,振聋发聩。而尤其,是在近百年来尤建国以来的反封建和强调人民史观的政治文化大背景下,提到高贵,会很容易使人与帝王将相、蒋宋孔陈、资本家与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这与老百姓的思想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一段时间以来,没有人提到高贵,有的只是对它的批判或轻蔑。“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泥腿子好得很”,“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英雄”——这些思想,与大禹的“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是一致的;与历史长期以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贱官贵等,是反动、逆向,当然是进步。周国平在历史提出和谐的转弯处,重提高贵,要泥腿子们和一切阶层都要讲高贵,是思想家的思想启动,大胆而意义非凡。
       谢冕説诗歌是小众,从创作来说,可以这样讲,从受众来说,小众是不妥的。文学如果只是象牙塔的东西,如果只是小圈子的沙龙行为,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如果不能为大众接受或喜爱,这文学是失败的。如同哲学,在人们有了一定的文化以后,在全民族文化得以提高以后,哲学不该是哲学家课堂和讲义里的事情,当是人民大众认识生活、改造世界的常规武器。
       而诗人的高贵,文学的高贵。是要求诗人们为诗,首先做人。须是有追求、有抱负、有思想、有高洁、有格调的人,要远离无行。有了这,文学才可以是载道言志的,诗人的劳动才有可能是高级劳动,才有可能与时代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有纯洁、善良和高尚。才有可能接近思无邪,接近屈子,接近老杜,接近苏辛,接近闻一多······
       讲高贵,是精神气质文化修养胸怀见识骨气风度和为人素质,不是物质,不是权势。高贵,不是贵族,贵族一词有与高贵一致的东西,但毕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意义有很大不同。
       讲高贵,是讲诗人或作者精神领域的某些方面的完善培养,是讲创作中的某些内容需要用高贵做指引。讲高贵,是视点要高,身份是大我;立意要高,有大局观,有民族性;格调要高,此其主要,是高雅,圣洁,拒绝世俗、鄙夷低俗、仇视丑恶;情操要高,乃其重要,是不可撼动的正义感和真理观,是尊重与悲悯。
       高贵不是诗人思想与境界之全部,高贵不能代替一切,高贵之车所载内容有限。不是有了高贵,其他的什么就都有了,其他也统统不必要了。
      讲高贵,不能忽略接地气,不是轻视草根。高贵不是拽着自己头发要离开地球的人,高贵之母是地气。高贵离开生活,离开地气,离开大众,离开民族,高贵也就不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 洲 一 瞥:巴黎印象

      任何一座美丽的城市,几乎都是与一泽美丽的水域联系在一起的。与松花江之于哈尔滨,黄浦江之于上海,伏尔加河之于莫斯科,多瑙河之于维也纳,尼罗河之于开罗,莱菌河之于科隆,爱琴海之于雅典,特韦雷河之于罗马一样,巴黎的美丽,是离不开塞纳河的。
       塞纳河滋润养育了巴黎,没有塞纳河,可能也就没有了巴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塞纳河自法国东部郎格勒高原漂逝而下,而后款款走进巴黎,法兰西民族的心腑自此便注进了生机和灵性。骁勇好战的高卢人来了,与不断丰满的河水同步两岸的建筑像积木一样不断矗起来了,无以数计的大片绿色的栖息地盎然起来了……塞纳河给野蛮的高卢人(康有为在《法兰西游记》中言:“夫轻喜易怒者,野人之性也,法人犹未离之耶”)带来了诗意的生活。
       塞纳河与巴黎的密切已经到了不可分。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测量巴黎市区距离,以塞纳河为基准;巴黎市区的门牌号,与塞纳河一起排列;巴黎市内行政区域的界定,以塞纳河顺时针方向划分;整个巴黎市区的所有最重要的建筑物,都建在塞纳河沿岸。
       塞纳河的桥,是连结岸与岸区与区的纽带。导游孙博士告诉我,塞纳河流经市区这一段,不同质地、不同风格的桥有30多座,每一座桥上,都铺满了故事。
       在巴黎,连乘车带步行我走过了八九座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富丽堂皇,恢宏开阔。桥头两端各有两座四棱形高塔,塔身为石头构造,上面雕刻着人物和花饰。塔的顶端是镏金的人和飞马的雕像,在较远处即可领略到它的金光大气。亚力山大三世桥与19世纪末法国与俄国的一断“交往”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名为“新桥”的桥其实是年令最长的桥,它的新,是因为没有顶棚。在过去,巴黎的桥都是有顶棚的,这座“新桥”之所以没加顶棚,是享利四世怕挡了在桥上观看卢浮宫的视线而特批的。“交易桥”,是在巴黎唯一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桥,高级、贵重的器皿、珠宝和钱币都可以在这里商讨交易。塞纳河上很多桥的饰品十分珍贵,“阿尔玛”桥旁的一座雕像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珍品,“格赫内桥”身上矗立着的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原作。
     “桥是巴黎的发簪”,这是中国画家黄永玉对巴黎塞纳河上的桥的贴切比喻。在巴黎,桥不仅仅是纽带,是“不断的路”,还是装饰,还是艺术。
       在塞纳河旁漫步,不仅是老年人的休闲嗜好,更是年轻人的浪漫所爱,也是旅游者缓解鞍马劳顿的一种诗意调整。塞纳河是平缓的,漫步人的心情便是平和的;塞纳河畔的草坪绿草茵茵,漫步人的心头便惬意盎然。老人牵手的姿态,情侣深吻的画面,孩子嬉戏的场景,画家描绘的专注,永远都是塞纳河畔固有的生命特写。
       在塞纳河上看巴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那就仿佛在你面前打开了一轴多彩的艺术长卷:伟大的卢浮宫,秀美的杜伊勒里公园,典雅的奥塞美术馆,华丽的协和广场,堂皇的香榭里舍大街,高大的埃菲尔铁塔……一幅幅、一帧帧的在你眼前展开。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禁惊叹,甚至会怀疑:如此众多的世界级的文明和艺术,居然可以在一条河道上一一领教?一览无余?这时候,你会对塞纳河是“眼睛会笑的金发女郎”的比拟,心生讪笑。

       巴黎圣母院在西岱岛上,它是巴黎和雨果一起向世界发出的较早的一张关于法国和巴黎的名片。
       巴黎圣母院宽近50米,深近130米,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60米,里面可容纳近万人。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从兴建到完工历时87年。
       巴黎圣母院为哥特式建筑,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形体修长的立柱簇柱,色彩绚烂的花窗,给人一种飞升入天、神秘梦幻的感觉。
       巴黎圣母院是中世纪的产物。在宗教主宰一切的年代,巴黎圣母院更像是一个政治舞台,法国历史上很多大事件,相继在这里上演。国民会议,登基大典,公主婚礼等等,都在这里举行。这种状况到了近代仍在延续,拿破仑的皇帝加冕,戴高乐庆祝二战胜利的感恩仪式,也仍然在这里举行。
       巴黎圣母院的声名远播,起了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作家雨果,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让人们不但知道了宗教的虚伪,专制的落后,也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知道了巴黎塞纳河边有一座圣母院。艺术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不是没有道理。
      举目凝望圣母院的塔楼,我想像着单纯美丽的吉卜塞少女艾丝米拉尔达无辜凄美的死去,想象着貌丑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舍身救美为美丽而献身的情景,想象着虚伪邪恶的黑衣主教被正义之手从圣母院楼顶推下的那一幕……克洛德被摔死了,邪恶自此终结。这是浪漫主义的必然结局,它很能满足普通人群的审美愿望。
      圣母院广场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得多,广场上的设施也很简单,几株小树,几只铁椅。石头铺砌的地面上、树枝上和圣母院的房顶上,到处都挤满了鸽子。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安详地坐在铁椅上看着走动、跳跃的鸽子,一个金发少女靠在椅背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不同肤色的游人或伫足、或凝望、或竞相与圣母院合影……自由和祥和象一个巨大的气场,笼罩着整个广场,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应该是法国浪漫主义旗手雨果文豪曾经向往的吧?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一张宗教名片,那么卢浮宫,就应该是巴黎的一张艺术名片了。
       端庄大气的卢浮宫当然不能不依傍塞纳河,是塞纳绵绵不断的河水,蓄足了卢浮宫丰富的艺术馆藏。而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玻璃体金字塔,则如天外来客飞落在卢浮宫的建筑群之中,与卢浮宫一个古典,一个现代,相反相成,相映成趣。贝聿铭自信金字塔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完美形式,它放在哪儿都合适。说老实话,我实在有些“认识”不上去,我觉得反差大。但在卢浮宫这一端庄的建筑面前,在这一块着实过于狭促的空间内,建造任何一个别的什么建筑立在卢浮宫面前都确实难以适宜,都要成为一个蹩脚的“障碍物”。我以为,玻璃体金字塔在卢浮宫面前不是最合适,是没有不合适。
       俯瞰卢浮宫,呈“U”字形。它有3个展馆,近200个展厅,藏有6千多座雕像,6千多幅油画,4万多版画,9万张素描,15万件有关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品。
       细说卢浮宫内的馆藏是办不到的,也冗长锁细。只说3件,它们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一件是出土已近200年公元前2世纪的理石雕像女神阿芙罗蒂德,雕塑家为维纳斯。这雕像后来被人们以雕塑家的名字来称谓,就是世人皆知的“断臂维纳斯”。维纳斯是公认的现存雕像中最美的一个,她胸脯丰满、双肩浑圆、腰肢柔软、肌肤光滑,通体给人一种成熟的女性美。尽管雕像出土时双臂就已经没有了,但仍然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设计了多种造型为她还原双臂,但怎么做都与现有的雕像不协调。
       一件是“展开双翼的胜利女神”。“胜利女神”是在19世纪中叶才找到的,女神像的头和双臂也已缺失,但从雕像现有身体和衣物的造型上看,胜利女神的美丽绝对是超常卓群的:迎风而立的姿态,后掠的双翼,溥纱似的衣裙,飘动的衣带,让你感到它完全不是一块石头、一尊雕像,而就是一个质感的飘逸的美丽的英姿的女人。
       一件是达芬奇的名作油画《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展室,这样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居然置于如此一间小小的空间里,太让《蒙娜丽莎》受委屈了!更令人不能满意的是,为了争睹《蒙娜丽莎》的芳容,这里集聚了太多的慕名者,以至于这间展室总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要完成一个与《蒙娜丽莎》合影的“到此一游”,立此存照,都十分困难。
       但是,不论观者有多少,不管你是什么心情,《蒙娜丽莎》总是那个样子:以半身75度端坐在那儿,平静的、安祥的、温柔的、矜持的向你微笑。而不论你在哪一个角度去观望她,她都在微笑的注视着你。她一头长发自然的垂挂在脸旁,长圆而有一点儿尖下颌的脸上表现着平静,直挺的鼻子与微闭的嘴显示着矜持,处于极其自然状态下的一对大眼睛放射着美丽,丰满的手腕与细长的手指裸露出安逸,深褐色的低胸衣裙(没有达到现在的“低胸”程度)透露着沉稳。这是达·芬奇用了整整4年创造出来的震憾世界的美丽,蒙娜丽莎当时的年令是24岁。
       蒙娜丽莎的美丽应该是可以公认的,这里面就出来一个对女人美的共同认同问题。对于《蒙娜丽莎》美的认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在这里找到了一致,那就是:美而不艳,丽而不华,娇而不贵,贵而不俗,矜而不持,持而不重,稳而不滞,灵而不浮,简而不褥,纯而不憨,娴而不讷,慧而不黠,柔而不弱,含而不露,雅而不奥,真而不伪……
       对于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居然找到了一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却在《蒙娜丽莎》身上发生了,答案可能有二:一、人类对于美的认知有其一致性和共同性;二、《蒙娜丽莎》的美是世界级的她统一了人的审美。
       从卢浮宫走出来已经是下午15点多了(当地时间)。展厅太多,路程太远,不可能一一细看,只能是走马观花领略大概而已,这也是短暂考查固有的局限。孙博士说,整条线路要完整走下来,仔细看下来,得40多公里,得半个月。我们只是走了一部分,看了一部分。只能如此,美是不能胜收的,总得留有余味,以待来日再品。

       埃菲尔说:“应该说我对铁塔是嫉妒的,因为它比我出名”。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但确也说出了事实:设计铁塔的埃菲尔似乎没有人去注意他,而由他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在世界却享有顶顶大名。
       埃菲尔铁塔在塞纳河左岸,它崛起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塔高324米,重7000吨。在巴黎市内建筑一般只有20米左右的当时,它真的是鹤立鸡群,玉树临风。它的高度占居世界第一达半个世纪,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后,埃菲尔铁塔的这一纪录才被打破。
       我是上午九时多开始接近这座久负盛名的铁塔的,先是在远处一个专供游人照像而临时搭建的木台子上(似乎在修缮)与铁塔合了个影,尔后用10分钟时间走到了塔下。铁塔的底盘之大,令我吃惊。它有四只“脚”,而两只脚之间的间距就有50多米。在它四只“脚”之间,便是街道,车辆、行人穿流不息。它的颜色也让我一愣,过去一直以为是黑色的,在远处看也是黑色的,其实不是,它是黄褐色的。
       有两条“道路”可抵铁塔顶端,一条为阶梯,有1711级台阶,一般人拾级而“爬”得半个小时;一条为电梯,三五分钟即可上去。我是乘电梯上去的。那日阴天,放眼望去,视觉中虽不够光亮,但在半隐半露于茫茫之中的巴黎仍然可以尽收眼底,也别有一番景致。极远处雾霭苍茫,然后可见塞纳河由远及近蜿蜓蛇行而来,协和广场那块来自于埃及的方尖碑像根小方木桩,凯旋门像个礼品盆,巴黎圣母院像一方微雕,街道上爬行的轿车像甲壳虫……
       2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在电视里看到了为庆祝千年之禧而不断四射着烟火和灯光的埃菲尔铁塔,那多彩多色和通体透明,使我想起了小时看的一本连环画叫珍珠塔。
       就是这样一个足以代表法国、曾经占据最高被世人称道的建筑,一个经过装饰像一座晶莹剔透的珍珠宝塔,在建成之初,它很是不被一些人所看好,在寻规蹈矩的巴黎贵族群,几无例外地贬斥埃菲尔铁塔为“粗鄙的铁架”。就连写过《羊脂球》和《菲菲小姐》的“短篇之王”莫泊桑,对埃菲尔铁塔也厌恶至极,他用文人的幽默表达了他对铁塔的讨厌——常常跑到铁塔的咖啡屋,长时间地坐在一隅喝咖啡。他说:只有在这里,才可能看不到埃菲尔铁塔。
       对埃菲尔铁塔的这种偏见,100多年里只停留了短暂的片刻,埃菲尔铁塔以其自身的钢筋铁骨,不管日出日落,无意云卷云舒,缄默镇定,卓然挺立,巡天遥看,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与喝采。这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怎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都有可能不被人们真正认识或看好。

       从协和广场端踏上香榭里舍大街步行几分钟,便可以远远望到凯旋门了,这时它很小。及至走到近处,依然没有感觉到它的高大。
       在香榭里舍大街的西端是戴高乐广场,这一片广场很大比天安门广场略小,有12条大街辐射开去。在广场的中心,凯旋门在这里突兀而立。
       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用石头砌成,形似门楼,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门,皆可出入。
       站在凯旋门下,才感到凯旋门其实不小,它在你面前赫然而立,威武逼人。
       凯旋门的内壁刻载着追随拿破仑南征北战的500多位将军的名字,外墙四面是浮雕,形象表达了拿破仑以来的重大军事史实。
       旋门内有电梯可至门顶平台,在平台可远望协和广场、卢浮宫以及拉德芳斯新区的新凯旋门。
       凯旋门的“设计者”为天才军事家拿破仑,灵感来于托尔期泰在《战争与和平》里记录的那场法俄战争。拿破仑在那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下令在巴黎建造一座与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那样形式的凯旋门,用来纪念他在对外军事交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
       巴黎凯旋门因为拿破仑后来的对外作战不断失败而建建停停,从1806年到1836年,用了整整30年才总算建成。
       对于拿破仑自己来说,也许这个凯旋门根本就不应该建。自打建设这座凯旋门开始,拿破仑就连吃败仗。在有生之年,这位咤叱欧洲的风云人物居然不能来到凯旋门下,无缘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接受凯旋门的隆重祝贺和虔诚洗尘。
       本来是作为迎接英雄、欢庆胜利的凯旋彩门,却完全变成了表示哀悼、缅怀逝者的肃穆墓碑。1840年,人们把早已病逝于流放之地的拿破仑一世的遗体运回法国,巴黎人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陪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默默地、悲痛地走过了凯旋门。
       巴黎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拿破仑虽然兵败滑铁卢,但巴黎人仍然把拿破仑视为法兰西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就像我们对待走麦城的关云长。

       巴黎是美丽的,是文化的,是艺术的,是浪漫的,是现代的,是发达的。它之于我的印象甚至无以言表,而短期的造访及其如上点滴的表述只能是一鳞半爪,要准确的表述巴黎印象,还是让名家们来说吧。
        徐志摩说:“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想去了”。康有为说:“要而论之,巴黎博物院之宏伟繁伙,铁塔之高壮宏大,实甲天下”。海明威说:“如果你够幸运,年轻时在巴黎呆过,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肖邦说:“巴黎有你希望的一切”。
    (2001年5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一瞥 :宁静的波恩  
                                                                              
       导游(华裔比利时国籍)孙博士亲自驾车,我们一行7人下午14时抵至德国的中西部城市——波恩。
       波恩很小。人口不到30万,大街上行人稀疏。1969年划进附近10个镇之后面积也不大,市区幅员则与我国非常普通的地级市或大一点的县城所在地差不多。这只能算弹丸之地。比不了科隆、汉堡,更比不了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与这些大而名噪世界却同为一个国度的兄弟城市相比,波恩纯粹是个小弟弟。虽为城市但却很小的波恩,因而常被人们称之为“德国小镇”。
       波恩还土。国会大厦旁边有牧人在悠闲的牧羊,市政府的邻居是一家弥漫着酸甜辣咸气味的酱菜铺,欧洲列车在波恩火车站只停一分钟,空中来往波恩只能在30公里之外的科隆起降……如此乡村韵味仍存而现代氛围还不够劲的波恩,自然免不了被人调侃,说英国驻德国使馆是“女王陛下唯一设在庄稼地里的外交机构”。
       这,就是波恩吗?是又不是。是,它的“小”和“土”都千真万确的存在着;不是,它有更多的真货色其实是藏在它的不露声色之中你还没有看到。
       波恩是古老的。作为“小镇”,波恩已经在斑剥的岁月中走过了2000多年,在城市档案中调出慕尼黑比较一下年轮吧:波恩,公元1世纪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要塞;而慕尼黑,迟至公元12世纪才建立。搭眼可见,波恩应该是慕尼黑爷爷以上级别的。领教波恩的古老,一定要去老城区,那里有古典的巴洛克建筑,有古雅的市政府广场,有古朴的面包房。不能不去乡村光顾,那里有年代久远的驿站,有狭窄弯曲以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有响了九百多年钟声的教堂……
       波恩是丰富的。从13世纪到18世纪,这里一直是有权选举皇帝的地方。而挺拔的龙岩峰,在中世纪就已经成为名篇《尼伯龙根之歌》主要描述的对象。波恩在现代也是辉煌的。从1949年到1990年,波恩是西德的首都,与华盛顿、莫斯科、北京和巴黎等并立。40多年里,由波恩发出一道道治国指令发展了德国。而德国总理为德国在二战中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常跪谢罪的情景,已经让世人感受到了日尔曼民族知耻知善、过而能改的认真诚实性格。
       波恩是伟大的。因为很是有几位影响了世界的伟大人物与波恩有关,只举三例:一位是贝多芬。在并不很大的明斯特广场,矗立着贝多芬铜像。离铜像有10分钟的路程,便是贝多芬的故居——波恩巷20号。一代音乐巨子,就出生在这里。贝多芬的生活一生都是苦难的,穷困、孤独不离左右;贝多芬的追求一生都是执着的,反封建、争民主矢志不渝。他轻视权贵,厌恶世俗,他的音乐就是他高尚人格的诠释。看看他不无高傲的天才宣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的音乐涵义,谁便能超脱常人难以自拔的一切苦难”;听听他无与伦比的天才创作:《英雄》、《命运》两大交响曲让你震憾,给你力量;而《月光》奏鸣曲,则会把你带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境界。
       再一位是海涅。与贝多芬不同的是海涅并非出生波恩,而是求学在波恩。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而著名的海涅,在德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他最著名的诗作是短诗《西里西亚织工》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德国哲学家尼采对海涅给予了高度评价:“是海涅使我懂得了抒情诗人的最高意境。上溯几千年,在所有古老帝国里,都无法找到像他那种悦耳而热情奔放的音乐”。
       另一位是马克思。马克思当年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23岁获哲学博士学位;24岁任《莱茵报》主编;26岁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此后成为终生战友,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提出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29岁与恩格斯一起发表《共产党宣言》;40岁撰写《资本论》,同时参加创建第一国际。马克思的家庭原本是殷实的,为了改变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的窘态,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试图寻找改变世界的办法。这使他一生颠沛流离、备受艰辛、饱尝贫疾以至屡遭驱逐。好友恩格斯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研究而用了近20年时间专门从事商业活动以便在经济上来帮助他。勤奋和天才也同样帮助了马克思,他获得了成功并给人类带来两大发现: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找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也因此,世界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也从19世纪中叶以后成为人类一项崇高的社会实践。
       到现在,也许波恩的速写全景算是画出来了。但还是要抽象一下,波恩深沉内向缄默不语,我作为游者必须说点什么。波恩是个怎样的城市呢?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但并不以老大自居摆谱端架,它做过大国之都富贵风光一时但并不以此为荣炫耀自夸,它哺育了若干影响世界的优秀儿女但并不自满自大小视邻家。即便如无知小童、幼稚小囡、轻狂小生、偏执老者般不知高低、不知深浅、不懂礼数、不控理智的轻视、孟浪、嘲谑甚至污蔑,波恩依然故我。不去辩解,不去计较,不事张场,不争高低。不浮不躁,不愠不火,不蔓不枝,不亢不卑。举止优雅,落落大方,有意无意,自然澹定。
       莱茵河水一如平镜,广场雕塑垂首沉思,大教堂里当然虔诚,歌德斯山顶古堡屏光敛气,凯思尼里的艺术品等待慧眼,石子铺砌的街道一任冷瑟秋雨拍打……既使是豪华甚至有些浮华的巴洛克建筑在这里依然嵌满了含蓄,而1000多座花园和大片大片的毛毯般的草坪早已给市民的心底铺上了绿色的厚重。
       这便是波恩。夕阳下,大片绿地和重重绿树掩映下的呈现草绿、金黄与嫣红色调的波恩——辉煌而宁静!
    (写于2001年5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3: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风扶摇双城堡



       在京哈铁路沿线,有一座火车站你搭一眼便会在心中呼好并深印记忆中。
       它与京哈铁路沿线任何一个火车站都迥然不同而独具特色。它殿宇式的构造于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中颇有古韵,它的金墙翠瓦、阁楼抱厦在高大垂柳掩映下尽显典雅。而尤门楣上方那站名中的一个“堡”字,更给这个车站以及它身后的小城平添了几分神秘。
它,就是双城堡(堡,发“保”音、“补”音均可)。


       说到城堡,古今中外名城固堡可谓多矣。
       欧洲城堡年代最久远的,当属建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雅典古城堡,它的伟大在于它几乎可以担当起欧洲文明的起源。
       紧随其后,阿勒颇城堡便已傲然耸立于地中海的北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传承古巴比伦文明的孑遗。它高俊豪华,有通天塔几可通天,传说耶和华对此极为不屑,指责其为“人类虚荣的象征”。
       负有“王冠之宫”之称的克隆堡宫精美华丽,它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崇尚。莎士比亚以此为背景,给人类留下了《哈姆雷特》这部比“王冠之宫”更有价值的悲剧极品。
       建在苏格兰中心卡斯特山顶的爱丁堡,极具个性品味,有“北方雅典”的美誉,其文化传统明显滥觞于古希腊和罗马文明。
       中世纪以后,城堡在欧洲如星罗棋布。它们一般都建筑在山顶或海岛的险峻处,像孤傲、冷漠的雄狮蹲卧在高秃的山岗。
       中国的古城,历史最早的是殷都,也就是后人称之为殷墟的那个地方,又叫安阳,有文字可资证明为公元前13世纪所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都”。
       而商丘古城,则可以上溯至商朝,是中华发祥地之一。现在仍存的商丘归德古城建于明代,其以五行相克相生理念而建,外圆内方,城形如龟背,俯瞰如棋盘。与其同时代的才子侯方域与金陵名妓李香君在这里演绎了一段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孔子后裔孔尚任的一部《桃花扇》,让不知历史的人们着实恨杀了背信弃义降敌变节的软骨头侯方域,真实的正直才子侯方域因此一直被善良、不明就里的人们所唾骂。
       中国的名城大邑太多,咸阳城、长安城、洛阳城、汴梁城、张掖城、太原城、邯郸城、临安城等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至于堡,当然也为数不少,但大都名不见经传,这可能与堡的建设和居住基本都是在集镇以至于村属于底层有关。
       最有名的堡是富有“东方古城堡”美名的福建永定安家土楼。它们或圆或方、有大有小、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地散布在几条长长的山川之中,集大气、精巧、多样、实用于一体,淳朴敦厚、典雅神秘。据说,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卫星拍摄到这些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奇异影像后,很让白宫的主人们吓了一跳,惊恐中国的核反映堆居然如此之众!后来经一再观察并没发现有核反映堆的具体征侯,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此外,宋帝后裔的赵家堡、九边重镇的大同堡、马家堡等等,也都颇有名气。
       中国城堡与异域尤欧洲城堡有同有异。这里只说同,就是都有安全防护作用,因此也都有封闭性。


      与这些通都大邑、古城坚堡相比,双城堡当然没名儿得多,弱小得多。但这并不妨碍双城堡在时空壮阔、历史悠远、民族众多和情节纷呈的这个大千世界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历史提供给双城堡及双城堡人民的这个特定的舞台上,双城堡人民充分释放和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个性。
       拂去历史烟尘,800多年前,双城这块土地就升腾弥漫过女真血性崛起的气息。在马背王朝忽哨渐远的蹄声中冷寂了600年后,女真后裔携纨绔与不纨绔的八旗子弟,坚韧的用马粪和榛榛的炊烟,孵化了“双城堡”的诞生……
       100年后,兴起于荒蛮之上的双城堡,以年轻的活力劈荆斩棘,嬴得了“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的赞誉……
       60多年后,朝阳般的五星红旗取代了颓废的“青天白日”,双城堡“意气风发”的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那是一段令人难忘和想往的日子:风和日丽,大地清新,人际友善,健康向上,绝少邪欲,视金如粪,一心劳作……但是……
       又30年后,小冈村18个农民按下的“生死手印”掀起了改革风暴。而此时,人们说到“双城”的时候,已经把它们后面的“堡”字,省略了。
       好风已临双城堡。
       中国的城堡是栖息老百姓的,老百姓在这里是要劳作的。
       得富俊真传、富有开恳种植天赋的双城满族八旗后裔,在他们真正主宰了土地之后,灿烂的思想政策之花在实事求是的大地上结出了丰硕的理想改革之果。1978年以前,粮食每亩单产最多只有178公斤,改革之后每亩最高产出611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9.3亿斤,1988年达到30亿斤,2007年新创34亿斤。在全国产粮县(市)排行榜中,双城在1988年就夺得过第5的好名次。
       芸芸众生以食为天,莽莽世界无粮就慌。在中国,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和粮食问题都必须发“一号文件”!
       粮食的稳定增长也影响、带动了畜牧业和加工业的迅猛发展。2007年末,双城奶牛存栏27万头,生猪饲养量100万头,家禽饲养量1800万只,这些数字在全国各县(市)中均居前列,这项收入已占双城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以粮食和农牧产品为生产原料的加工业也应运而生。食品业、乳制业、饲料业、酿酒业等等挂牌而起,与粮食生产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形成了良性发展。即便放在全国县(市)范围去比较都可以占前几位的奶牛拥有量,坚挺起跨国乳制品企业雀巢公司的不断扩大再生产,它已成为双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在它的引领下,千家万户的私民营加工企业在改革的春风、春雨里生长如雨后春笋,进展呈昂首阔步。
       30年来,双城农业的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为两大优势产业,给双城农民带来了福音,为双城打出了名气。而近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同为农业门类的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与双城的城市建设相比,毫不逊色。它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变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它提供给农村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广阔而光明的。
       在回顾双城农业30年的时候,有很多人应该提及,我这里只想提醒人们不可忘记谭忠义、刘文斌。他们以非凡的思路和有力的领导,使双城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不断攀升,这为后来的双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对双城农业所付出的精力、智慧及其贡献,在双城的历史上少有人及。
       工业化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科技能力、富强水平和先进程度。双城工业的发展,在30年改革中是一个由高而低而又高的过程,呈现一种前赴后继的态势。建国29年兴办起来的集体、国营企业曾在改革的10多年后一夜之间轰然倒下,但改革的春风又很快尽吹其更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扶摇升空。这有些像狮群里决定狮王,是要通过决斗而让最强者戴上王冠的。双城工业是怎样进行内部决斗的这里略而不提。但强大的外资、外部以及民营、私营企业以空降的姿态在双城实施了“强着陆”,堡人是有目共睹的。
       双城工业目前已形成了食品、石化、纺织制药、机械电子、饲料和印刷包装等7大产业。其中雀巢公司、娃哈哈集团、汇源集团等10几家规模较大、效益可观。2007年末双城工业总产值实现181.8亿元,是1978年的18倍。
       双城东门外,曾经一片空旷的土地现已矗起一座工业园区。双城的工业化腾飞将从这里起程。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形态定将被这块工业园区的工业化推进所取代,它应该是双城经济的“狮王”。
      60多年前尤清末民初期间,双城工业兴隆红火,不可小视;30年前,双城工业门类齐全,不容否定;改革30年来,双城工业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创造价值上所斩获的辉煌成果,无愧于先人!
       在30年的双城工业化推进中,卓有建树者可以列出几十位,最为卓著者非李树森、李学良莫属:树森独栖雀巢一鸣惊世,学良遍引凤凰百鸟闹林。
       第三产业是近些年或者说是改革以来的叫法,来于西方。建国头一个30年以及这之前,人们还不可能知道或很少知道这个专业概念及其理论,更不知道怎样为此制定战略战术。但就像吃饭一样,可能很多人并不懂得“营养学”,但在往嘴里添塞各种食物的时候,可能有意无意地添塞对了并获得了所需要的“营养”。很长时间内,在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双城经济,有意无意懵懵懂懂的幸运的让“自己的身体”获得了“所需要”的这份“营养”。
       而近30年来第三产业成长壮大之所以很快,是因为开放的双城已经明明白白懂得了“营养学”。
交通发达。双城修路难,最不利的因素就是没山没石头。用了10几年的功夫,双城人先是拓宽重修了双城镇的街道,接着又铺通了由市到乡镇再到村的通乡通村白色公路。在修路上,仅新农村建设这几年,就投入了1.5亿元。双城现有市乡村公路1003.9公里,是1978年的5倍。
       金融业为此间双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它是双城经济崛起的杠杆。
       通信、广播电视是现代城市的基本设施,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标志。改革以来,两项产业应时而动,抢占潮头,创新务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0年前没有一部手机。改革确如一夜春风,手机像千树万树的梨花一样,一下子开满在人们的手上。
       30年前没有一台电视机,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10几年来,广电人凭创新和艰苦奋斗这两个巨翼,让广播电视铺满城乡,飞入寻常百姓家。广播电视是30年来双城各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其对生活的影响不可估量。
       医疗卫生和饮食业同样不负时代。前者,提高了医疗水平,建成了医疗中心,解决了看病难有关医疗设施方面的问题。后者,在市场经济的张力下,纯粹民间自然发展,全市各类饮食企业有1000家,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皆可烹饪,给八旗和非八旗子弟的饮食文锦上添花。
       城市建设关乎一地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存质量。城市建设也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20余年来中国的县市级公务员们深谙此理,双城几届党委、政府当然是非常清醒的、一以贯之的花气力抓了这件事。双城在这方面尽管从改革的第12个年头才开始起步,但对于这属于后来者的脚步,完全可以用“飞速”来比喻。看看街道两旁的排列吧,丈量一下城镇版图的变迁吧,问一问漫步街头广场的市民们的居住吧,所有一切都会告诉你:双城的城市建设不但成功,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单街道变了,楼房矗起来了,城市规模也比原来扩大了4倍。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得原来意义上的“双城堡”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那个“堡”,它本来就有“不大”的意思,取而代之的,是满有现代化味道的“城市”。
       为了表彰在双城新城区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新城区立有一功勋碑,其上镌刻着几十个人的名字。他们以及众多没上功勋碑的城市建设者是双城城市建设的功臣,功绩不可磨灭。如果长焦广角的审视改革以来的城建工作,有两个名字尤为辉煌而更应该让历史铭记:一个是何忠学,另一个是朱青文。
       人类所进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实践的终极,是让人类自身活得好,活得文明。改革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这一目的。
       30年的改革,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达到8,622元;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007元,比30年前增长57倍。由货币化为物质,先是在住房上有了显著改善。普遍由土坯草房住进了砖瓦房,很多乡镇所在地的农民和市内职工住上了楼房。按建国初期我们一些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双城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因为很多人早已拥有了“楼上楼下”和“电梯电话”。
       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也给人们的就业增加了更多的机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在计划经济时不可能登上而现在却可以十分轻松跨上的时代舞台,“能人们”在这里尽显身手,大展宏图。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只要你愿意劳动,你有能力,你就可以有自己的位置。双城现在有各类私营、民营企业、公司2390家,每年创造产值200多亿元。
       改革首先使有形的物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一场无形的观念上的变化甚至是颠覆已经悄然来临。
       生活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着装上,清一色的兰、清一色的草绿、清一色的灰和单一的干部服、单一的学生服以及区别不出性别年令的服装模式被改变。着装追求丰富多样,追求个性化,已经能够体现人体美、性感美和气质美。与其说这是物质进步的成果,不如说这是观念革命的成功。
       在饮食上,普遍解决了温饱,绝大部分人比较讲究。人们愿意为吃得好一点、吃得有利于身体需要上用心思。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以玉米为主食,现在是以大米为主食。人们已经不认为多吃猪肉就对身体有好处,更多的是选择了疏菜以至绿色食品。逢年过节一般都要在饭店搞家庭聚餐或与朋友聚餐。家宴要用酒,朋友聚餐要用酒,联系办事要用酒,酒文化已经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对待家庭和社会关系上,人们比以往更注重亲情,比以往更注重搞好人与人的关系,比以往更依赖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这种处世心态的准确注解。从积极角度看,这非常有利于社会和谐。但倘若人与人相处不带功利目的或不要有太强的功利目的,就是心怀友善去结交,那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期盼的那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将会让我们更值得期待更觉得幸福。
       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人们从30多年前高远的天空中回归现实土地,追求境界已从远大理想变为珍视生命、注重自我。很多人似乎猛然间发现了自我。“80”后的人生观念则更是为了不枉人生一回、及时行乐。社会个体能认识到自我并不错,社会也会为任何一个个体提供和保护应有的尊严和权利。但在珍视生命、好好活着的时候,能够抬起头来看看别人,看看社会,看看天空,看看远方,仍然坚持一下否定鸠山引用的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语,这样的活法似乎更崇高一点。在汶川地震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这一点,非常欣慰。人是需要无私的,人间是需要大爱的。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谷糠,猪永远只认得嘴巴前的食槽子。人,不应该这样!一 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就会变得庸俗;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追求,就会陷于庸俗化。


       双城堡变了。城堡变了,人变了,“山乡巨变”!好风凭借,凭借好风;好风扶摇,扶摇直上……
       看一下双城30年来一路走来的足迹吧:1978年实行土地承包,“分田分地真忙”;1989年着手城市建设,大兴土木;1994年施行工业改革,“国”将不“国”,1995年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不再倒贴;此后又尝试政治体制改革,“摸石头过河”……一场针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手术”就这样开始了,效果当然明显:1995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1997年,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1-2002全国食品工业强市;2001至2004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5年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2005年,全国牛奶产粮第一县;2005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第77位;2006年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


       欧洲的城堡孤立而封闭,那是因为没有民众,只有孤家寡人,只有淫逸和恐惧。城堡陷落、王冠落地是注定的。
       雅典城堡,在公元前431年被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攻占,又在1687年被威尼斯城王国重炮击垮,现在是一片废墟。
       阿勒颇城堡为成吉思汗后裔元世祖忽必烈所破,其残状与现在的意大利斗兽场一般模样。
      “王冠之宫”,于1658年被雅典人征服,后来变为军营。
      爱丁堡还在,但已经不是王宫,只是在有游人的时候,它才会被人们提起。


       双城堡是人民的,在世纪的风雨中挺立了194年,它依然美丽;双城堡是开放的,移民文化本就善于博采众长,又幸遇改革春风,它生机无限!
       双城堡作为一个行政区的称谓,早已不存在了;作为此时此地的“这一个地方”的称谓,也不够准确了;而以开放的时代意义上来要求,“堡”字已经尤其不合适了。那么,“双城堡”火车站上的那个“堡”字是否可以除掉呢?尽管,这样做我们可能会很感伤。但简洁而有力度、脱去甲壳而尽显轻松的“双城”,不是更让我们感到有活力有信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4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贡献
204
金钱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军乃故入门难,亭下屈身冷月寒。霸尉小儿虚长眼,英雄不辨向黄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