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2|回复: 7

[其他] 于无字处读诗-----读丁若水七绝四十年来梦一场有感

[复制链接]

255

主题

1109

帖子

49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57
贡献
1066
金钱
178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1-25 0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是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的座右铭
七绝  四十年来梦一场
文:丁若水
四十年来梦一场,也曾豪迈也曾狂。
而今依旧红尘里,懒向菱花觑鬓霜。
  前日打开香港论坛诗词版块。几行精致小诗跳入眼帘,初读使人觉的亲近。因为没有华丽的词句,又平实易懂,所以读来亲切。再读时,却又感觉到几份忧伤,感慨人生短暂,叹息光阴虚度。进而才品出几分重量。是什么呢?
   正如诗中所言:这四十年来呀,就象梦一样。什么样的梦呢!有过豪迈也有过轻狂,至于怎么豪迈的,怎么轻狂的,诗人没说透,也没必要说透,也不可能说透。这就是诗人的高妙之处,也是笔法凝练和老道的地方。讲到这的时候,愚不得不说两句题外的话。常见有些刚刚写诗的诗人,恐怕读者不理解他的意图,非要把自己的想法写的明白透亮,好像不说明白了,就不是诗一般的反复强调自己的主张。其实呢,这就不对了,这是没理解诗的本源。诗,是写出来让读者去品的,不是让读者看明白什么,是让读者去悟到些什么才好,所以,有时的点到为止,留大量空间给读者,是妙笔。也是真正的为诗之道。故此,再下也不赞同把一首诗,加上无数的注解(当然必要的注释还是可以的),这样看着好像很负责任,其实有时破坏的读者的想象力。反而费力不讨好,有时候还让读者以为自己被低估之嫌。就不好了。
   我们的若水诗人,在这里就是把空间留给大家,任读者去想象,所谓“涉浅者得虾,猎中者得鱼,探海者的蛟龙。”读者自有读者的机缘和读者的创造。
  “四十年来梦一场,也曾豪迈也曾狂。”诗人把空间拉开,把读者请进来,让你的思想在这空间中任意驰骋。然而又不是拉个空架子,就到此为止。而是把内核装在里边,这就区别于有些说空话的诗了。怎么镶嵌的内核呢,看下边的句子。
  “而今依旧红尘里,懒向菱花觑鬓霜。”作者马上把一个自我,具体的形象拉到诗的空间里,用凝聚的内涵,如原子核般,把整个原子的能量都居中我的“红尘”,乃至于我的“鬓霜”上。于此,小诗的开张和凝练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虚实相间,相互作用,阴阳互补,相得益彰。进而成了这首我们能读到的“感慨人生莫虚度, 珍惜光阴趁华年”的好诗。这些都是大家都能感受的来的,我就无须啰嗦下去了。呵呵,好象我也低估了读者想象力了。
  我要阐述的重点是:如果我们把这首诗,再进一步读下去的话,也就是更深入的读,你会有更大的收获,这就是“从诗词外边入手,于无字处读诗”。那么这首诗的无字处在什么地方呢?我仅举三处为例:
一、首句“四十年来梦一场”平平常常的几个字,要有深厚的背景。此句是由南唐后主词帝大神李煜的诗《渡江》中化来滴,诗文如下:渡  江
江南江北旧家乡,  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榭亦荒凉。
烟迷远山愁千点,  雨打孤身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  不堪回首细思量。
   显然“四十年来梦一场”是从“三十年来梦一场”化来的。要探讨这首诗的背景时,我们不免有些唏嘘,这首诗是李后主被大宋军破城后,往开封押解时所作。当时是这样的情景:
《渡江望石城泣下》是李煜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所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心情。
写诗人失国失家后的落魄景象和凄凉心境。山重水尽、绝望无依的兄弟四人,都已不堪愁苦闲坐,再仔细思量,更是令人窒息的绝望。 直到国破家亡,李煜才从梦中醒来,才体味到了做俘虏任人宰割的痛苦。梦醒了, 国亡了, 思量追悔也无济于事了。与北宋誓死抵抗未必能取胜,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得多。李煜尚拥有南唐半壁江山,如能发愤图强,还不知是谁做一统帝王。可恨的是他没有这种雄心壮志,只能坐在飘舟里“细思量”,去为自己家族的处境哀愁了。这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和抒发,不粉饰,不矫造,有很强的感染力。
  愚引来这一段,并不是想说若水诗人有意把四十年来的人生写的如此悲惨,只是想阐明我们读诗时,有时更进一步去读,会有更大的收获。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达到的吧。
二、“也曾豪迈也曾狂。”诗人只是概括的在这四十年里,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望,具体是什么“豪迈”怎么“狂”的没说,这就是让你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吧!你想怎么“豪迈”就怎么豪迈,你想怎么“狂”的就怎么狂。诗人有诗人的境地,读者有读者的空间。仅此而已,如我前边所说。是另一种“字外”的方式。把空间留给读者,让读者去想象,也是诗者高妙所在。
三、“而今依旧红尘里,懒向菱花觑鬓霜”诗写到这里,落到的实处。那么我们是不是觉的没有“字外”可读了呢?有的!除去句子的本源和涵盖量,起码我们可以查一下“红尘”。再百度一下“菱花”。你会发现那里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概念和信息。方才感叹。读诗更细一点,对我们会带来更大的帮助。至于百度,各位比我要会的多,在下就不一一赘述。
  最后感谢若水诗人,写了一首好诗,是这首好诗作为平台,才给我们带来这一点启发。在下有必要再重复一下,“诗要从无字处读”。
    今晨发稿时在若水诗的启发下,得一首临江仙,一并奉献给大家;
      临江仙·天命难知
   五十年来如梦,几曾放浪轻狂。而今只觉鬓添霜。菱花焉可对,唯恐又心伤。
   拾掇愁肠摆好,爱神供奉身旁。推开新酒拒滥觞。登高当用力,稳步别彷徨。
                                 2016、1、23晨练有记

3117

主题

10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雪域情怀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839
贡献
109389
金钱
1212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25 09: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文共赏,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   诗评  发布!飘红共赏,试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6689
贡献
107105
金钱
116728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25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好评论
深邃
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6689
贡献
107105
金钱
116728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25 1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也非常好
赏读
问好
助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3

帖子

1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
贡献
322
金钱
342
发表于 2016-1-25 1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0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雪域情怀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839
贡献
109389
金钱
1212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26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佳作,点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33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8Rank: 8

威望
7656
贡献
48226
金钱
60900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26 1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当时咋没看着呢  无论若水的绝句还是花版的再次创作 都是让人赏心悦目啊

点评

你如果把当天的帖子都看一遍,就不会 遗漏 了,要负责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0万

帖子

3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雪域情怀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839
贡献
109389
金钱
1212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26 1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赐玲珑 发表于 2016-1-26 10:09
这篇文当时咋没看着呢  无论若水的绝句还是花版的再次创作 都是让人赏心悦目啊 ...

你如果把当天的帖子都看一遍,就不会  遗漏 了,要负责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4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