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4

[七绝] 七绝·梅子黄落时(《诗经》摽有梅改写)

[复制链接]

22

主题

88

帖子

2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75
贡献
420
金钱
819
发表于 2016-1-19 0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弄个长的给你 于 2016-1-20 22:11 编辑

七绝·梅子黄落时(《诗经》摽有梅改写)
摽有梅原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改写:
七绝•梅子黄落时
一树青梅色转黄,延枝展果待情郎。
三成七份看凋落,满地寻君究可伤。七绝·梅子黄落时
一树青梅色转黄,延枝展果待情郎。
三成七份看凋落,满地寻君究可伤。

22

主题

88

帖子

2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75
贡献
420
金钱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0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不到后面的内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8

帖子

2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75
贡献
420
金钱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0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跟贴发?改写:
七绝•梅子黄落时
一树青梅色转黄,延枝展果待情郎。
三成七份看凋落,满地寻君究可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8

帖子

2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75
贡献
420
金钱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1.思春求爱祖诗浅解
青春是美好的。“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高尔基)。“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俄屠格涅夫)。“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 朗费罗)。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奥斯特洛夫斯基)。“刚刚进入青春时期的两三年是生活中最充足的、最优美的、最属于我们的部分”( 赫尔岑)。
青春是短暂的。人生苦短,青春更促。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但“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罗丹艺术论•女性美》)。“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莎士比亚)。“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青春因其美好而让人怀念,又因其短暂而令人惋惜。爱情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于是,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吟唱不绝。《金缕衣》“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牡丹亭》中杜丽娘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红楼梦》里林黛玉叹惜“花谢花飞飞满天”;闻捷《吐鲁番情歌》中“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无不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恋及时。而这种抒情模式的祖诗就是——《诗经》之《摽有梅》。
《摽有梅》,摽:落也;有:语助词;梅:果梅也。直译诗题就是“梅子坠落时”。梅子黄熟到纷纷坠落,时间极短,以此比喻人之青春易逝恰如。
《摽有梅》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全篇三章。一章言梅子成熟刚有掉落时,树上绝大部分还在(“其实七”),正是采摘佳期(“吉”);二层是梅子掉落大半,枝头仅剩三成(“其实三”),还勉强有得新鲜摘食,但必须抓紧当前(“今”);最后全部掉落了,你拿撮箕(“顷筐”有说为簸箕,似不当,我理解为撮箕)撮回去,又有什么用(有何意义)、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谓”)。 三复之下,层进紧急。而“庶士”(小伙子们)三呼,迭为迫切。若汝当之,能不欣然惜然心动身动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8

帖子

20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75
贡献
420
金钱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5: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2.我为“剩女”代言(《摽有梅》改写原由与思路)
说起改写《摽有梅》,最初是看到中华风雅颂第一届诗词大赛题目:取材于《诗经》里的任意一首诗,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写一首律诗或绝句。觉得有意思,就随便从网上点阅了一下年轻时曾经纸质书阅读过的《诗经》。只看了几首,就选定了《摽有梅》这个比较熟记的篇目。
看似无意,其实别有一番情由。不说“提倡晚婚晚育”之国家大计,也不说各种原因造成的婚姻高龄化态势等等,单就“剩女”说事。“剩女”,广义上是指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剩女”在当今颇为常见,在中国几个一线城市,情况还相当严重。研究表明:中国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父亲在30-34岁,超过最佳生育年龄则不易受孕或难产,而母亲在22-25岁时生下的孩子则相对易于成才。“剩女”很多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但多数择偶要求比较高,或者喜欢“宅”,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然夫妇为人伦之始!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也往往被亲友逼迫游走于一场场相亲中,处境尴尬。因“剩女”人数的增多,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呼吁社会多多关心。此作有意为“剩女”代言,希望“庶士”爱之惜之求之。
    具体写作中,我理解征稿要求“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写一首律诗或绝句”这话的意思就是“翻译”,所以在写作时,尽量忠实原作,也就是附1我对原诗的理解。而较长的诗要化成短短几句,自然是要浓缩了:将原作三进咏唱落梅的内容融合成为一句“三成七份看凋落”,其中的“三”和“七”保留了原作“占比”的意思却与原作所指恰恰相反,视角完全放在了地下而不是树上,却都是“看凋落”进程,不逆原意,更显沉重。起句平叙入题,次句借果树成熟时节枝低果露的自然景象比兴熟女坦露心迹、大胆求爱。将重点放在结句,欲表达思春女孩眼见青春流逝、求嫁却无可意郎、满世界呼唤寻找的无奈与伤感。“满地”是为承接“凋落”终局而又转意为“放眼”找寻进而暗揭参加一场场相亲会的尴尬现实 ;“可伤”首先是表达“剩女”的自我伤感,同时委婉希望男人怜而垂爱从而主动前来示好,体现女性的天然羞涩,也有激励“庶士”努力“达标”的意蕴,语间预留遐想余地。“满地” 、“可伤”二词力求进一步切合原作哀伤而不消极、大胆而委婉的求爱韵调,并求切合当今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9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