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雅香 于 2016-1-12 23:58 编辑
拜读友人樱花雨《谒李校长故居》有感 文 · 雅香 怀着尊崇与沉重的心情拜读完《谒李校长故居》。可以想象,我的友人去谒李校长故居和撰写这篇文章时敬意中的那份不平、那份纠结、那份哀戚。
李校长 ,李达老先生,湖南祁阳人。文革前任武汉大学校长,文革初期被所谓的“善于紧跟”陷害,含冤去世。
李老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缔造者和创始人 之一;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李老服从真理,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他和陈独秀首次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却因观点看法不同,争吵脱党;他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友谊,私交甚笃,见面总是以“鹤鸣兄”、“润芝”相称。之间也有争论、也有分歧;对反右冷漠,拒绝写文章;不参与批判杨献珍之战;反对林彪的“顶峰论”等等。不趋于环境形势所逼,鹤立鸡群,可钦可佩。真可谓:风过不折,雨过不浊!
李老37年出版的《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称之为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毛泽东三十年代称他是“真正的人”;五十年代称他是“理论界的鲁迅”;郭湛波在《近代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中写道:“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以李达最早。最有贡献、成绩之佳、影响之大,也首推李达。”我国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则称李老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老师”(吕振羽);“我国哲学界泰山北斗”(杨献珍);“一位普罗修斯式的播火者”(侯外庐);张霞主编的《当代中国十哲》,也把李老排在第一位。李老被同界的认可,看好;被晚辈的尊崇,不就是“凌霜见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吗?
我悲!这样一位虚怀若谷、平实谦和的学者;这样一位对党对国家有着卓越贡献的伟人;这样独立不阿、具有高尚人格精神的哲人,在那个所谓的“善于紧跟”的人眼里,怎么就成为“眼中钉,肉中刺”,非要费尽心思拔掉呢?
我还悲!李老先生其人其事只是个缩影,建国以来,那些真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老前辈、学者、哲人、仁人志士、清官,不也是如此这般吗?
我尊崇李老像梅一样“酷寒傲雪开”的品格,像竹一样“抢节宁攻,贞心自束”的高贵。我尊崇李老那“悒露静,和烟绿”般谦和的为人。
李老先生的一生,正是:“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生来不为己,只求把身献。”
我还尊崇友人樱花雨的妙笔神韵;文章谋篇布局的巧妙,逻辑清楚,扣人心弦;前有伏笔,后有议论,脉络清晰;节节衔接紧凑,使得拜读者无法放下,一气完成。
古人有一对联云:“交友应学人长,处事当克己短。”我庆幸有樱花雨作为诤友之一。他,他们学识渊博,善言谈。常常给我于点拨,促我不断学习,不断长进。丰富我的学识,丰富我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