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17 11: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剑赋夫 于 2015-12-17 11:50 编辑
[附件一]
中国诗赋学会对56个民族赋创作艺术的倾向性建议
1、谋篇
主题突出,谋篇得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过渡自然,通篇文脉流畅,张弛有度。
2、用韵
除发叹收送等散语外,正文皆需押韵。押韵遵循原则:全文古今韵不能混用;段落内平仄韵不能混押。段间、段内均可转韵,提倡韵随意转。尽量避免段内重韵。为后续应用计,提倡使用今韵(如《中华新韵》),不反对使用平水韵、词林正韵。
3、造句
【句式控制】句式忌单调、呆板,提倡灵活、变化,顺应文意、气格。句式种类建议参照唐人的《赋谱》。单句字数以3-9字为宜,提倡在四六常态的基础上,间以三、五、七、八句式变化;单、复骈句适当相间,句式转换畅而不滞。复骈句最好少用或不用三句及三句以上的单句。为使诵读感觉更佳,用复句时,如无排比需求,一种句式尽量少连用。散漫句使用得当且数量不宜过多。
【节奏控制】节奏包括行文节奏与骈句句中节律两部分。行文节奏通过句式变化体现,并以顺应文气为上;骈句的句中节律,要体现赋句的顿逗特征。除赋骈句节律的自然顿逗外,可杂以虚词、助词、连词辅助顿逗。以顿逗自然、呼应句式者为上。正文不反对偶插五七言诗句调谐。提倡用绝句、律诗、词(60字以下)开篇或收尾。
4、骈对
骈句分单句相骈与复(多)句相骈两种形式,数量应占全文的80%以上。
相骈二句,不严苛对仗与声律,但以达到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为佳。除发送语、散漫词外,以尽量满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为上。发送语及散漫词、虚词、三音节以上的数量词、个别技巧对句(含对联传统对格)、摘集对句等不拘此囿。
位于句中节奏点的词脚字及复骈句之句脚字,依序以平仄交替为上;除虚词外,相骈二句句脚要避免声韵相冲;骈句要避免合掌;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一个节奏内同声调字连用超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情况。
因民族赋中涉及的人名与地名多有译文汉字、重字等,在引述时可考虑灵活运用人物字、号、世称、别称等,但勿因文废义或造成歧义,以表述准确为第一要素。
5、遣词
用词宜通顺简洁,精准洽当,生动形象,典雅绮丽,力求通而不俗,炼字精警。避免牵强拼凑,罗列堆砌,古奥生涩,存疑生歧,俚俗白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