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47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767

帖子

901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8
贡献
321
金钱
6448
发表于 2015-12-5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作业截止下周四

23

主题

370

帖子

22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8
贡献
572
金钱
848
发表于 2015-12-6 1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初言 于 2015-12-6 10:59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组 非初言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草木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漫天作雪飞。韩愈

  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3  一夜雨声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

  别致精彩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

4   好雨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入夜,无声    杜甫
       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再读几次,仍然觉得每个字都无可替代,出了点赞,别无他法。

5  白云回望,青霭入看。王维
   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合 无 两字的运用,尤其是无字,把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景描述的恰到好处,初言觉得,换任何字都不能表达的这么的淋漓尽致。

6  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圆    王维
   这句诗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千古名句,此处初言不在赘言,清代有学者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圆”字之佳。”这就是从用炼字上说。

7  露从今夜,月是故乡明。 杜甫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先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而这个白字更加突出的感受到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8  谁家玉笛暗飞声,入春风洛城。

   “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想追寻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此“暗”字,十分恰当。
     再看“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正因为散所以才有后三的满。

9  寒雨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10  林暗草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林暗草惊风”,这一“惊”字,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林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点评

句中所炼的字眼找的准确无误,解析的相当透彻!  发表于 2015-12-9 11:49
首先向组长学习!  发表于 2015-12-9 1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8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9
贡献
210
金钱
334
发表于 2015-12-6 16: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灵若尘 于 2015-12-6 20:43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10-海洋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2.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打起的“打”字,起意突兀给人以悬念;莫教的“莫”字,进一步设问,莫教枝上啼;下一句的“惊”
字用的最好,把上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啼时惊妾梦。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6.独在异乡为异客,
  用了一个“独”字,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9.“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
1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  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

点评

你把所有都说了就没重点了,太多反而意不明,如9就言减意hai赅,重点突出!  发表于 2015-12-9 05:58
海洋你的作业完成的很棒,按要求完成的。不仅找出了字眼,还针对每组字眼加以说明,如果语言再精炼些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5-12-9 0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5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45
金钱
225
发表于 2015-12-6 2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26-仰望圉福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句中惊字用的好,为什么惊,因为又大又圆的月亮让鸟儿以为已经天亮了,纷纷起来欢唱,一个惊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月色的明亮。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这里的浮字用的好,诗人没有用卧,覆一个浮字表明了云气的升腾,也表明了山的高峻.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的锁字好,诗人没用关、困、这些都是暂时的,而锁却是永恒的,满庭的秋色一如潇潇的离愁,深深锁在心里,不能排除。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有诗情到碧宵。这里排字好,万里晴空,一鹤不是腾云,而是双翅扇开云朵,显示出鹤直冲霄汉的气势。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字好,藏、隐等字你不会感觉出高高的野草将牛羊隐藏,一阵疾风将草吹底牛羊乍现的形象来。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字重叠,尽显诗人心中万千的凄凉苦楚终成千古绝唱。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忽如表现出春雪的突兀。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一个蒸字写尽洞庭云雾升腾的景色,一个撼字写尽洞庭波浪的汹涌澎湃。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向轩辕台。一个席字让我们感觉出燕山雪花很大,诗人用我们最常见的物品,让我们在直觉中知道了大雪纷飞的样子。
10、感时花溅泪,
一个溅字直觉中可以感受到雷雨滂沱四溅而起。

点评

仰望围福好! 真让你说中了,又轮我评你了。拍狠点哈。不对我们再交流。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字眼选择“来”和“开”是不是好一些。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向轩辕台。 “大”字在这里名词动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1 15:28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6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38
金钱
238
发表于 2015-12-6 20:4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然 于 2015-12-7 19:57 编辑

古风联七期中级三讲作业:   
杏5-素然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一)
紫气东来三万里,
函关初度五千言。
上句:  
‘’来”字,让紫气浩荡了三万里。“来”字是字眼。
下句: “度”字,让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
在度‘’函关‘’时问世了。“度”当之无愧是字眼。
(2)
双手包罗天地外,
腹安五岳共须弥。
上句:
“包”字好有气魄呢,囊括了宇宙。字眼是它了。
下句:
“共”字,体现出海纳百川之肚量 ,五岳成了小菜,竟然可以装下所有的山脉。这个“共”字是字眼。
(3)
我体本同天地老,
虚弥山倒性还存。
上句:  
“同”字把人的命与天地等同了。好厉害的字。
下句:
“还”字让此人的品性,众山倒了也不能改变。
这个“还”字是字眼。
(4)
混元初判道如仙,
常有常无得自然。
上句:
“判”字是字眼。天地自然而然的判定“天人合一
”是仙道。
下句:
  “得”字是字眼。然与非然是自然秩序,
真实、平常、 简单。
(5)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联:
这一声“鸣”,诗变动画了。真美。
下联:  
“上”字,又让白鹭飞上了青天。动而生灵。
(6)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联: “含”字装进了千年的雪山,
下联: “泊”字停留了要去东吴的那么多的船。
好厉害的两个字 ,是字眼。
(7)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上联:
“生”字,冒出来了一派祥和之气。“生”字牛!
下联:
“挂”字,河像布一样被竖挂在了山崖上,
牛不?嘿嘿!字眼是“挂”啦。
(8)
飞流直下三千尺,
凝是银河落九天。
“飞”字与“落”字是两个字眼。 三千尺的银河
之水飞落到了凡间。好气魄!
(9)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一个“杯”一个“催”,将一静,一动表现出来了
送别之情,身心两处。两个字眼是它们了。
(10)
春潮带雨晚来急,
夜度无人舟自横。
上句的“急”,下句的“横”是两个字眼。
一个气势汹汹,一个闲散自在。   


点评

虚弥山倒性还存。体同天地,身化自然,这是道家的最高追求;“存”说的是道家在修行过程中不能忘记道家修行的目的根本。存字是个字眼  发表于 2015-12-8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143
金钱
239
发表于 2015-12-7 16: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28-子卿

1.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流、照、露和立使得整个诗句由静态的自然状态一下子转入活力四射的晚春,生机盎然又   带几分俏皮。试想一下把“露”改为“出”就不会如此生动。

2.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的美景并不是一年四季相同的,此时的六月天,宽阔的湖面被整片的荷池覆盖,远处望去碧连天。“接”字在这里作为炼字非常合适,如换成“连”和后面的词语不好衔接且绕口,古人的诗句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平仄相携。

3.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容易识别的春风,万紫千红的春天好一派自然风光。这里的等闲用的简洁干练又概括的全面

4.叶绍《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句小叩柴扉久不开,主人爱惜青苔,怕被别人踩坏,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的心情被形容的淋漓尽致。一个“叩”得重音字和“不开”很好的衔接了下句

5.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振”好重的一个音,在这里形容清脆的歌声贯穿着整个树林,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感觉看诗句就已经身临其境了。

6..龚自真《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恃”虽然在这里是平,但从字眼里理解狂雷炸响般的声音滚滚而来震九州。

7.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趋车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登”由此可见并非平原而是地势较高的游览胜地。

8.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主旨是思乡,身在异乡,与家乡只隔了一水数重山,可又是一个春天来了,何时才能回故乡呢?“又绿”“何时”说出了作者的无奈的心情。

9.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绿”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也不景隔。

10..胡令《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映”重音字,在这里足以说明夏天的景色,“应”在这里也做了很好的解释 如用“回”就没有这么生动。

点评

10“应”比“回”换不得。就全诗来讲,我以为 “学”字,是这首诗的诗眼,形像生动逼真描述了一个初学钓鱼小孩子那个特别小心样子。  发表于 2015-12-7 19:33
6.题.说的对,“恃”字,准确,含义深。7. 驱车登古原。我觉得“好、近”是诗人练字处,两字给人充足的遐想空间。8.“绿”显示春的来临。也透露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   发表于 2015-12-7 19:32
5.“振”字间接点出牧童的心情。但还有个“骑”字,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发表于 2015-12-7 19:31
2题.我认为“接”不是此诗的精练的字。3题.你没指出练好的字。 4题.说的对,“叩”字用的准确。  发表于 2015-12-7 19:31
1题. 说的对,露,逼真地描绘出小荷初长的情景。“惜、爱”字,也是诗人精心安排的字。  发表于 2015-12-7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7
贡献
213
金钱
320
发表于 2015-12-7 16: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 于 2015-12-7 17:12 编辑

古风七期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杏12-潇潇雨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游东湖黄处士园林》唐 刘威

“带”、“生”
“带”字、“生”字,使 渔舟、樵客、山、水、雨、风 等画面赋予了生机!

2
.梨花淡白柳深青, 苏轼《东栏梨花》
“淡”和“深”
诗人以柳“深”青衬梨“淡”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

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的《锦瑟》

“珠”、“玉”
诗人自喻,诗人借这两个形象,更确切表示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哀

4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晚登古城》唐 李百药
“余”、“晚”
“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5.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就”
【杨升庵诗话】:“用醉、赏、泛、对诸字,含意只局限于游赏,情趣不够,而“就”字却可包涵上面四字之意,且使菊花与我有相亲之意,能使雅人之怀抱,高士之风情,充分显现,特含潇洒流逸之情致。

6.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鸥。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阴阴”
  用叠字摹景传神,韵律感增强。

7.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雨晴》王驾
   “纷纷”
叠字写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增强韵律感。

8.
满城钟磬初生月,隔水帘栊渐吐灯。《移居道院纳凉》清 查慎行
“吐”
化静为动,造语奇特。

9.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五十弦”、“一弦”、“一柱”
数字词,在诗人的笔下富于诗意。

10.
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轼《东栏梨花》
“飞”
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中“飞”来加深了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

点评

潇潇雨学友您好!很荣幸在您楼下分享并学习您的学习心得。您挑的句子除了炼动词形容词的,还有名词叠词数词等,十分丰盛的一道菜!赞赞赞!...  发表于 2015-12-7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4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6
贡献
109
金钱
165
发表于 2015-12-7 19: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杏31-木木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写出春意盎然的姿态
2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横,把山的静态变得动感十足。绕,把水的灵动尽现人前。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尽,与依字搭配绝妙,换别的任何字如落,下,沉等均无此句的气场。
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斜,一斜字足见风势浩大!
5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尽现春的生机。
6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
闲,静绘就禅意无限的画面。
7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拟人得恰如其分。
8大漠孤烟直,银河落日圆。
直,更见烟之孤,圆,又显日之静谧。二字均把气氛宣染到极致。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把雨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反衬得高大上。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力度强大,让人读来感同身受,伤到极点恨到惊心!

点评

木木好,很荣幸在你的楼下,欣赏你的经典选句,一起学习,你找的字眼很好,分析的具体,深刻。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8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

帖子

6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58
金钱
249
发表于 2015-12-7 21: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13 临溪辞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李白)

句中的(织)用的很妙,把作者看到的平林,寒山,云雾联系在一起了
还有这里的(空,急)把当时的孤独感,和思归的心情深刻地表露出来了。

2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句中的(吼)把海潮暴涨骤落的壮观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3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句中的(空)(鲜)把湖中的水形容的清澈见底,天地一色,才能引申后面的一句。疑是湖中别有天。

4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句中的(壕)用得别致(城)把数量之多表达出来了,(暗)把作者的心情联系起来

5
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咽,)突出了雅   (惊)道出了寂静,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6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埋幽径,成古丘)给诗中的愁绪做了铺垫

7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拥)大气,豪迈展现一种洒脱气节

8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和。入)把别绪渲染的何其忧伤,伤感

9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漏,照)(缺月,一灯)把孤独,寂静的夜渲染的甚是凄凉

10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破。散)把当时的欢快气氛渲染出来了

点评

欣赏临溪辞的选句,对炼字的解释简单明了,作用分析很深入。  发表于 2015-12-8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44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4
贡献
178
金钱
257
发表于 2015-12-8 10: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20-念奴娇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和又。本来以为前面再也无路了,哪知道一转角,生机盎然。。。看似非常平常的两个字,却给往往使人又意想不到的收获。。。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就是诗眼,夜晚了不是推门,而是敲门.让人把思想都集中在这里,为什么是敲,这就让读者感到好奇。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一个“闹”字,用拟人手法,把春天写活了。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5“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李白《相和歌辞 丁督护歌》
歌声一起,就惹来伤心泪水无数,一个“摧”字,更能够体现作者那种悲痛之感。一“唱”一“摧”,照应连贯,承前连后,浑然一体。


6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个“破”字,“弄”字最妙,侧写出有风,为下联的‘遮灯,落红'铺垫。

7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8“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扶”字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9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明”字是形容词用为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

10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点评

念奴娇你好,我来点评你的作业,有说的不对的,请多谅解。 1 联眼在"又"字"又"起到了转折的意思。给人以惊喜。 2 "绿"字是形容词动用。使诗意更具有动态。 3 你说的很好 4 嗯,宋祁的,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5 赞6   发表于 2015-12-9 12:26
又字起到了转折的作用,给人以惊喜。2 绿字是形容词活用动词用,使诗意更具有动感。3你说的很好。4 突出在一个闹字上。5 赞一个。6 嗯,张先的.....  发表于 2015-12-9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4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99
金钱
153
发表于 2015-1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三讲作业杏组25-玉生烟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练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练的好的字眼。

1 (春怨) 唐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欲晚"
春天是美好的,"欲"表行将逝尽。这首宫怨词,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一个"欲"字揭释了女主人公悲叹对年华即将逝去,就如同眼前的春景一样短暂,和遭人冷落的哀婉的心境。

2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个"悔"字,把一个起初还兴高采烈欣赏美好春天景色的少妇由天真浪漫心境,而转到怨恨夫婿长期不归的怨之深,愁之重的心境转换的过程里,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脉络由一个"每"字领起,表出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每逢佳节对亲人的倍加思念。"每"字使人平生出许多思念之情。

4 (渡汉江) 唐 李频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更怯"诗意在写返乡归途中,思乡情切,却正意反说,"更怯"一词,细腻的刻画出归乡游子的喜悦与担心的矛盾心理。用字非常到位。

5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惊"字把思妇怨鸟啼惊梦醒不得与征战边关的夫婿相见的懊恼
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6 (浪淘沙) 宋  欧阳修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这是首惜春怀人的小调
句中的谁同"(谁同)一问,充分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7 (蝶恋花) 宋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渐"字表出了作者的万般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消"字,在这里表的是一种坚持。

8 (春望) 唐 杜莆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词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溅""惊"因思虑国事,在繁华面前美景前,诗人也是伤怀的,而花也向懂人之意,也跟着诗人一起掉泪,"惊"字,因为战乱亲人离散,就连鸟儿也心惊难安,何况人乎。

9 (月夜忆舍弟) 唐 杜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亲人离散本就伤感,又值秋夜月明,使人更是感怀,"从"与"是"有递进关系。很是想亲人团聚共看家乡的明月。

10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照"与"流"一静,一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使人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4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99
金钱
153
发表于 2015-12-9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三讲作业杏组25-玉生烟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练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练的好的字眼。

1 (春怨) 唐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欲晚"
春天是美好的,"欲"表行将逝尽。这首宫怨词,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一个"欲"字揭释了女主人公悲叹对年华即将逝去,就如同眼前的春景一样短暂,和遭人冷落的哀婉的心境。

2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个"悔"字,把一个起初还兴高采烈欣赏美好春天景色的少妇由天真浪漫心境,而转到怨恨夫婿长期不归的怨之深,愁之重的心境转换的过程里,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脉络由一个"每"字领起,表出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每逢佳节对亲人的倍加思念。"每"字使人平生出许多思念之情。

4 (渡汉江) 唐 李频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更怯"诗意在写返乡归途中,思乡情切,却正意反说,"更怯"一词,细腻的刻画出归乡游子的喜悦与担心的矛盾心理。用字非常到位。

5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惊"字把思妇怨鸟啼惊梦醒不得与征战边关的夫婿相见的懊恼
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6 (浪淘沙) 宋  欧阳修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这是首惜春怀人的小调
句中的谁同"(谁同)一问,充分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7 (蝶恋花) 宋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渐"字表出了作者的万般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消"字,在这里表的是一种坚持。

8 (春望) 唐 杜莆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词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溅""惊"因思虑国事,在繁华面前美景前,诗人也是伤怀的,而花也向懂人之意,也跟着诗人一起掉泪,"惊"字,因为战乱亲人离散,就连鸟儿也心惊难安,何况人乎。

9 (月夜忆舍弟) 唐 杜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亲人离散本就伤感,又值秋夜月明,使人更是感怀,"从"与"是"有递进关系。很是想亲人团聚共看家乡的明月。

10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照"与"流"一静,一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使人向往。
   

点评

你好,玉生烟,作业很棒,向你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9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8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201
金钱
340
发表于 2015-12-9 1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杏副组-笑面魔女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眼是三月,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眼月,乡,以月为境,借此入情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眼 是多少,因为听见夜里的风雨声,怜惜不知摧毁了多少花叶

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是讥讽周瑜,如果没有东风之便,东吴将被曹操灭掉,大乔二乔,也会被锁铜雀台前,诗眼东风,二乔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眼冷,用一冷字衬托出全诗的色彩,主人公孤凄的心理状态

6: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眼梦不成,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这些物象组织了一幅秋夜图,透露出女子的怨意

7: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眼悔,如果当初不偷吃灵药,怎么会夜夜孤单呢

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眼辞,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万重山

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眼涨,夜雨涨满了秋池,也令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如同巴山夜雨一样涨满了心扉

10: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诗眼梦不成,歌声,恩,前殿的歌声让宫中的女人感觉被宠幸无望,只能独自度过这漫漫长夜

点评

你好,笑面魔女 ,作业棒极了,欣赏你的选句,而且分析得很到位,赞。  发表于 2015-12-9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3
贡献
202
金钱
345
发表于 2015-12-9 14: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三讲作业杏组03-半片柠檬作业
1、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字眼“闲”,道出了云水的那份怡然自得,也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思想。

2、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  
   用“入”、“归”二字,把红、青颜色写成动态,颇富情趣。
3、花深远岸黄莺闹,雨急春塘白鹭闲。花深远岸黄莺闹中的“深”和“闹”,雨急春塘白鹭闲中的“急”和“闲” 一个写出了声音一个写了视觉的美。
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字眼“红”“绿”用在这里极妙,不仅表达了时序的变化,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溅”和“惊”都是炼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字眼:“疾”,“尽”。随畜和煦的春风,洋洋得忘的纵马奔驰。一天时间就要看完长安城的盛景。
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误字,与上文的沉醉呼应。一种恬淡忘形乘兴的神态跃然纸上。
8、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字眼“横”,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9、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字眼“尽”,与下句唯对应。体现作者送行之久,心思已随故人去。更显眼前落寞,心里那份凄凉!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字眼“通,悦,空”。诗人来到这通幽、悦性之处,忧烦得到排遣,尘俗已不再萦心。 “通,悦、空”把外界环境所见和内心所得自然地契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禅院的意境。

点评

随着你的文字又一次领略了古诗词含蓄的美,只一字,著尽风流,每一句字眼你都用简洁的文字分析,一起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9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4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0
贡献
101
金钱
153
发表于 2015-12-9 21: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三讲作业杏组17  微笑的弦月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练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练的好的字眼

1,《断句》孟浩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淡,滴是为全诗的字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均是平常之物,而诗人把这四种物象由两个动词巧妙地串连起来,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淡”写视觉形象,“滴”状听觉体验,均极有味道。

2,杜甫  《水槛谴心》 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出,斜是诗中的诗眼。“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3,唐代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衔。喷,是诗中的字眼。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出了夏雨的特点,来速疾,势猛,雨脚不定。

4,唐代诗人杜甫《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著,湿,牵,长,是诗中的字眼,著,湿,生动的描写出,林花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牵,长。赋以人格化动作,似乎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

5,唐 作者: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是诗中的字眼。写出了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的万千感慨由此而生发,

6,湘驿女子  题玉泉溪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醉,弹是诗中的字眼,“醉”字,把“红树”与“秋色”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秋色具体可感。用字精炼,以少总多。“弹”字也很妙。它不仅写出溪流富有音乐般的诗韵,而且以动衬静,把一个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深。

7,作者:杜甫 年代: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满,压,低,是诗中的字眼,满,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写的别具情趣。

7,孟浩然 年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 年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年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低,近,清是诗中的字眼,“低”和“旷”,近和清,都是相互关联的,“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8,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关,出,是诗中的诗眼,细细品味一“关”一“出”,就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

9.唐诗人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疾,轻,是诗中的字眼,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疾”(快),“疾”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跑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10.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话,一个是动态“剪”,一个是语态“话”。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点评

弦月好,你作业作的很认真,每个字都分析的很透彻底,我也学习了不少,赞  发表于 2015-12-9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4
贡献
153
金钱
217
发表于 2015-12-9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学院七期中级班杏组作业  杏7-海纳百川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这两句诗最经典的用字就是潜和润字,这两个字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的特点,用的恰到好处,无可代替。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这两句诗的诗眼用字就是惊字,这个字写出了山中太静了,月亮突然升起,竟然惊动了鸟儿,一下打破                                   了山中的寂静,但它又让读者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寂静。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这首诗的咬字用的极为有力,充分表现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如果用别的字难以表现出这样的效果来。

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这句诗里惊字用的好,耐人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欣喜,完全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句诗的绿字用的极妙,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如果用到,满等字,只能表达出春风的到来,却不能表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6.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清字用的好,不仅指早春的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指这种景色刚刚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别的字不能完整的表达出这个含义。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这个铺字用的形象,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如用照,射等,都不形象。

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用忽字显得十分轻巧,却能突出天气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大家的手笔就是不一样,字用的极为巧妙。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里的直和圆用的看似很平淡,其实用的很精妙,这里的直写出了孤烟的劲拔和坚毅之美。落日本给人以伤感的印像,但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直一个圆,不仅描绘了沙漠景象,而且还表达了作者的感受,是任何字都无法取代的。

10.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
老字是形容词,但这里当动词用,诗人从爱国主义角度出发,慨叹国乱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滞留在锦江边上,这里只用一个老字,就表达了这种浓厚之感,这是别的字无法代替的。

点评

百川你好!很荣幸能点评你的作业,仔细的看了几遍。都很不错,只是第一个句子,我认为“细'也是字眼.这一个"细"字,把春雨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   发表于 2015-12-10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

帖子

1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424
金钱
566
发表于 2015-12-9 2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凡@ 于 2015-12-10 09:35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副组 平凡

1、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
本句出自杜工部的蜀相,这两句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意念用“自”和“空”字赋予物之情感,将春之鲜艳的色彩和喧闹的鸟鸣衬以“自”和”“空”不仅将丞相祠堂久无人往,空旷萧条的景致呈现在读者面前,更用“空”和“自”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凄然之情。


2、秦岭家何在?蓝关马不前。
本句出自韩愈,云横秦岭家望之不及,“横”字既表现了云的浓密也表现了山之危耸,雪拥蓝关而马之停步“拥”字既表现了雪之漫漫又表现了路途艰险,同时用恶劣天气含蓄的隐喻了自己极为恶劣的心情,寓景于情,情景交融。

3、五岭逶迤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这两句出自毛泽东的长征,“腾”细浪将五岭山的逶迤比喻成细浪,将翻越乌蒙山比喻“走”泥丸,看似不和常理,但对于当时的红军万里长征来说,正是军人坚强意志的表现,在红军严重这些困难不算什么,表现了对困难的一种轻视的态度。

4、窗西岭千秋雪 ,门东吴万里船
这两句出自杜工部的绝句,作者用一个“含”将窗外千秋之雪纳入眼中,也可以说作者是将窗当做一副画,将西岭雪看成画外之画,所以“含”字用的生动有趣,而一个“泊”字亦是如此之妙,这画外画给人一种镜阔之美。

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这两句出自柳宗元,这两句中“乱飐”形容风之萧瑟和无情,斜浸形容雨之细密和刮意,用风急雨沥对芙蓉和薜荔摧残,来暗喻恶势力的摧残,其中“乱”字更隐含了作者乱如麻绪的心情。

6、三湘愁鬓秋色,万里归心月明。
这两句出自卢纶的晚次鄂州,“逢”秋而愁鬓,“对”月更思乡,一个“逢”字将诗人的无限悲伤和秋的不尽悲凉联系在一起,将心中情感移之于物,而一个“对”字将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望月思乡的无奈和愁苦之情推到我们面前,融情于景,感人肺腑。

7、海内风尘诸弟,天涯涕泪一身
这两句出自杜甫,一个“隔”字将骨肉亲情分之海内,一个“遥”又将无限相思置于别地之远,这种隔而不见、分别之远的无奈,满腹的思念,难抑的心情通过这两个字更显得怆然而忧伤。

8、画省香炉伏枕,山城粉堞悲笳。
 这两句出自杜甫有名的秋兴八首之二,“违”伏枕“隐”悲茄,将一个凄然之人辗转无眠卧听隐隐悲茄的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更显示了作者的无奈和百无聊赖的心情,将悲凉情绪更推一层。

9、一去紫台朔漠,独留青冢黄昏。
这两句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二,一去紫台连朔漠,一个“连”字将漫漫黄沙,一望无垠的大漠寂寥和荒芜写的空阔,也表现了明妃此去寂寥无限,幽怨重重,青冢“对”黄昏更添一缕凄绝。这两句从怨始到怨终,都给人一种哀痛的感觉,令人读来唏嘘不止。

10、红颜轩冕,白首松云。
这两句出自李白的赠孟浩然,这里“弃”轩冕将孟浩然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卧”松云一个“卧”将孟浩然寄情山水的雅致表达的充分具体,而“弃”轩冕和“卧”松云这一“弃”一“取”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孟夫子的高风亮节,摒弃尘俗的品格更进一步的表达了出来。




点评

谢谢飞飞的点评。辛苦了。  发表于 2015-12-11 16:09
作业完成认真,详细,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0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235
金钱
341
发表于 2015-12-10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班第三讲作业杏16-倣飛
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1: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字眼:怯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字眼:裁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字眼:争,啄

4.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字眼:潜

5.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字眼:绿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字眼:破,深

7.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字眼:‘敲’

8.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字眼:关,出。

9.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字眼:溅,惊。

10.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字眼: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235
金钱
341
发表于 2015-12-10 1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 发表于 2015-12-9 22:30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杏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副组 平凡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作业完成认真,详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5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136
金钱
204
发表于 2015-12-10 19: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辞树 于 2015-12-10 19:27 编辑

古风七期中级第三讲  杏11-花辞树  作业:1.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都是可以看做使动,又可以当作是夸张的手法,增添了伤感的气氛。
2.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字和“空”字,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描写静物添加了动态的效果。
3.
王安石《船泊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不止是色彩,更把江南的春天写活了。

4.
宋祁《画堂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用了拟人手法,正如王国维说的:“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绿”字是形容词活用,“闹’和“弄”是拟人的手法。无论动词活用,还是拟人,都起到了生动形象,化美为媚的效果
5.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的“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含蓄而深沉地写出了离愁别绪。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便称郑谷为“一字师”。

6.
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7.
宋祁《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8.
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9.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10.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字用来描写桃花,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把桃花当作去年时的人面来看,更增添了惆怅的情绪。

点评

借点评之机学习了,第四与第六,七题重复  发表于 2015-12-11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5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
贡献
123
金钱
189
发表于 2015-12-10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七期第三讲  瑾瑞作业

1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钟,钟爱,把大自然写活了。割,用字大气,突出山之高,同时泰山阴阳两面景观立现眼前。
2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荡,有心旷神怡之感。
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凌,高旷之感。小,体现了山之高,诗人之崇高境界。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仿佛听到落叶的声音,滚滚,又感受到诗人的无耐。
5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诗人孑影如立眼前。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穿,下二字,诗人喜悦,急切返乡之情跃然纸上。

7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润,春风春雨,轻柔之态呼之欲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重,写出了花之繁茂。

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浮,洞庭湖景色壮观,诗人博大胸襟可见。
9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响二字前后呼应,突出了山之静美。但字转折很漂亮,令人眼前一亮。
10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浥,湿润,刚好压住灰尘,使送别场景显得清新。新,虽是送别,用了此字,便有了希望之意。

点评

你好同学,作业完成的很好,像你学习,只是有的分析的不到位,以后多分析的仔细点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5-12-12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6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138
金钱
238
发表于 2015-12-11 15:2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望 发表于 2015-12-6 20:21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杏26-仰望圉福
作业:   

仰望围福好!
真让你说中了,又轮我评你了。拍狠点哈。不对我们再交流。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字眼选择“来”和“开”是不是好一些。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向轩辕台。
“大”字在这里名词动词化了。字眼选它和“飞”是不是好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77
金钱
113
发表于 2015-12-12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七期中级杏组第三讲作业: 杏08-素心若兰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陆游的巜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中的“又”字非常精妙,使眼前的美景和诗人赏景的心境得到很好的延续,自然而不突兀。
2,白居易《夜筝》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音乐之美在于声,但在整个旋律中倾刻的无声也是有机组成部分,而弦凝指咽.....凝与咽两个动词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无声,恰到好处,把如泣如诉的情感发挥到极致。
3,刘禹锡《始闻秋风》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这句诗中的“思”“眄”两个动词用的非常贴切,把马因吃边草前拳毛动,和雕睁开睡眼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形象而贴切。
4,杜枚《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句中的“涵”字用的精妙,把空中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
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此句诗中“锁”字用的非常好,把阴云的浓、暗以及被阴云所困无法挣脱的情态,很好地得以展现。而且也点题秋,因为只有秋天的云雾才会深锁。
6,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此句中伤和枕的动词用的精准。人事变幻,物是人非,徒增伤感,用伤这个动词直接点明伤想的心绪,枕则更能准确地体现了长久而固定不变的一种情态。
7,徐寅《新月》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此句中悬、印两个动词形象而生动地描写新月在空中的形态。
8,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此句中用“闲”和“戏”两个动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虽感叹世味,但却从容淡定地应对的生活情态。
9,萧纲《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二
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
此句中的“恒”“自”炼字巧妙,恒字表达出了陇暮风急的常态,自字同样也准确地表达了关寒霜浓的本来性。
10,白居易《答客问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此句中“堆”和“泻”用的好,堆字体现了山的青翠和浓郁,泻字表达了湖面倒映这青翠把绿油油的色彩折射的形态。

点评

作业还算不错,炼字基本找的正确,分析的也还好。只是作业交的有点晚 下次周四之前交上  发表于 2015-12-12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