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5|回复: 31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767

帖子

901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8
贡献
321
金钱
6448
发表于 2015-12-5 2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作业截止下周四

0

主题

161

帖子

14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0
贡献
321
金钱
636
发表于 2015-12-7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铿锵玫瑰 于 2015-12-7 10:21 编辑

古风楹联学院中级班第三讲桂组-玫瑰作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诗眼:天地外、有无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
诗眼:旷、低、清、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
诗眼:欲穷、更上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听者)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地错拨它一两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意趣韵味无穷。
诗眼:顾、误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诗眼:更怯、不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诗眼:凌、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句中的“潜,细”说明了春雨的无声无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春雨带给人们的喜悦。
诗眼:潜、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应该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尝尽艰辛,家愁国难填满心胸,真是感慨万端。一旦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端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感伤、沉郁顿挫。
诗眼:白、明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诗眼:半落、中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诗眼:随、尽、入、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悠然驶来,好似来自天边。"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他不但逼真的表现了在行舟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情。
诗眼:出

点评

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一为炼虚字,二为炼迭字,三炼重出字法(炼动词,虚词,形容词,数量词,连词,介词,副词)组长我就瞎点评到这。  发表于 2015-12-9 19:00
第五句诗眼怯,不,因为害怕所以不敢。第六句诗眼诗眼对,第七句诗眼对,第八句对,第九句诗眼落,分,第十句尽,流,十一句出,来,  发表于 2015-12-9 18:55
第三句诗也是理解透彻,诗眼是欲,更,因为想看的更清楚,所以才更上一层楼,第四句诗眼顾,误,因为弹筝女想得到周瑜的关注,才出误,  发表于 2015-12-9 18:51
玫瑰第一句诗的意思理解透彻,诗眼好像没有找对,一句诗一般都炼动词,第二句诗的意思也理解透彻,这句的诗眼是,低,近,  发表于 2015-12-9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5

帖子

269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3
贡献
708
金钱
991
发表于 2015-12-7 19: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桂-13木兰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句蒸,憾两字炼的好蒸字炼的气得动感惟妙惟肖,憾字把湖水浪起的那种动静炼的让人身临其境。这蒸,憾就是诗眼.
2,《夜宿山寺》中这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高字把危楼托起,这摘就把星星拟人化了,这两字就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两字炼的很生动活泼,诗这首诗赋予无边的想象空间。这高,摘就是诗眼
3《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望,炼出作者的动作,带来了下句思,这思又回扣了主题,这就把一首五绝写的很丰满。这望,思就是诗眼.
4,《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咽,冷就是诗眼非常精妙的炼出了清泉石上流的那种感觉,一个冷字渲染了天色的黯淡又深刻隐藏了主人公的那种心境淡泊,想找一个远离尘世的想法在里面.这咽,冷就是诗眼
5<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里一个照字炼出晚上月光下的山景,一个流字炼出清泉的活动,让人很自然就进入美妙的月色下.这照,流就是诗眼.
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这句里横,绕就巧妙的把人的视野有远拉近,,而横和绕一个是动一个是静鲜明的对比,这句,横,绕就是诗眼.
7<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一个幽.一个深就把禅院的清静和幽深描写的惟妙惟肖,使人仿佛就在那条去禅房的小路上,这句的诗眼就是幽,深
8<古行宫>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这句娇,妒就是诗眼,娇就把春暖花开鸟语频繁就表现出来,一个妒把花拟人化了,让这首诗赋予了生命力.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就是诗眼,夜晚了不是推门,而是敲门让人把思想都集中在这里,为什么是敲,这就让读者感到好奇,
10,“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出自杜甫的《上兜率寺》,这一联全凭虚字“有”和“自”,倘若没有这两个字,江山、巴蜀,栋宇、齐梁就不成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66
金钱
119
发表于 2015-12-8 04: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七期桂组第三讲作业

                 桂-08心烛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怨,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余,上)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湿)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应)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圆)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皆,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泪,烟)
绿池菏叶嫩(嫩)
数升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堪,)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尽,频)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自,谁)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闻,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65
金钱
97
发表于 2015-12-8 16: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1.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浅析:一解、一开,是风的细腻;一过、一入,是风的狂放。一首五绝,还有落,严格一点来说五个动词,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形神兼备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不由你不叹绝。
2..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浅析:这首绝我最喜欢的两个字是丽、香,这里是使。。。美丽、使。。。生香之意,是意动用法;把简单的一个形容词,通过这种用法,变得活色生香。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浅析:诗眼”偷“,把小孩天真无邪,活波可爱的天性表露无遗。
4.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浅析:诗眼”冲“,让人想到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望,。。。。“那种壮士断腕为家国的悲壮场面,直击心灵。
5.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浅析:这首诗让人拍案的是”怯“字。何为怯,为啥怯?让人想起(唐)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种乡愁、那种无奈,别梦依稀,又在眼前,近乡情更怯,早已身为客,这种感觉叫人扼腕。。。

6.莲花坞(唐)李维  
    日日采莲去,
    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
    畏湿红莲衣。
浅析:一”畏“字有两成意思;1.怕;2.畏通偎;这两成意思都为湿服务,为什么怕湿?谁湿?宾语”红莲衣“,道出个中缘由,女孩子的漂亮衣服不要让水打湿了,但衣服被打湿(偎湿),又突显出女孩子的娇羞与柔美。
7.瀑布(唐)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
    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
    白日悬中天。
浅析:我最喜欢的字眼是”悬“。大水冲开断崖,泻出万丈高的瀑布,像一匹白练”悬“在空中。远观由动转静,视野独特,用法巧妙。
8.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浅析:这首诗我感觉震撼的是起承两句中的数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反复强调,给人的感觉是一波又一波次对人最软感官---泪腺的冲击,这是文人的痴,这样反复仔细地“推----敲”,又何尝不是对人生认真地态度?!
9.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浅析:读到全诗的合句上,不由惊叹而又会心地一笑,一个”惊“道出前三的因由”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哈哈,这种高度,这般夸张,唯有诗仙,才有此才,才配杜康。
10.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浅析:整首诗魂在于一个”空“,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有声,月出有动,鸟鸣有声,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用空来承接,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11.春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浅析:全诗一个领字”打“,引出整个脉络。打起黄莺儿,是因为”莫教枝上啼。“为什么呢?”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把哀怨、无奈,以及无尽的相思,又思不得、梦不成的原因,归结到黄莺啼上;一个“打”字,把怨恨齐出、相思深深的年青女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读后不禁莞尔、暗暗折服!
1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浅析:研读这首七绝,一个“裁”字,别具一格;春来了,柳枝在抽芽、吐絮、冒绿,柳叶如眉,是春风拿把剪刀,如细腻村姑,比之娥眉,拓之剪之,满树娇媚。
13.竹石(明)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浅析:全诗开头一个“咬”字,让人眼前一亮,这种不畏贫瘠、不计艰苦,我不负我的生命特征,是对人生一种进取的积极心态,我记得我和好友曾凑一副联:久伴冬梅添傲骨(笛子)==长思墨竹长虚心(雨痴),”咬定“是一种态度,”长思“也是一种境界。
14.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浅析:”须逊“”却输“,一正一反,一主动一被动,吟来诗味香浓、哲理十足;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样的流转,如醍醐灌顶,抽身反思。
15.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浅析:这首七绝,最妙的是一个”乱“字。更让春光无限,诗味浓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叶,像婷婷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荷塘的荷叶和芙蓉一如穿着绿裙有着万种风情的少女;那么这首诗里,能分得清是荷叶是罗裙?是芙蓉是香腮?所以,引入“乱”字,意思分不清哈,只有“闻歌始觉有人来”,给人无限遐想。


点评

雨痴同学作业认真,全部诗句分析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8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帖子

7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8
贡献
174
金钱
273
发表于 2015-12-8 2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听风看月 于 2015-12-8 21:01 编辑

古风楹联学院中级班第三讲桂组    桂02-听风望月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和啄,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
  一个满字,让人望文知其意,吟咏之间便觉鲜花满目了。

3,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地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远”字,让人联想到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羁旅之人孤寂困顿急于投宿的焦急心态。贫穷的茅屋又逢寒冷的天气更加困窘。”寒”,为承上启下打下伏笔

5,“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改“一”为“半”字。“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
登飞来峰

6,【宋】乐雷发的“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句中的“满”和“压”用得好。满枝蓬蓬勃勃的花遮住了小路,这就是“满”。而“压”又是“满”的原因,正由于千朵万朵的花相互挤压,绽满花朵的树枝才延伸到了花间小路上。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舒适和快慰之感。

8,“红数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湘驿女子的《题玉泉溪》
句中的“弹”字精练传神。写出了溪水声,富有音乐性。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静。同时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玉泉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

9,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杜甫的夜)
`卧`和`无`,采菊南山下,一人病`卧`在床那北去的雁还没稍去信息,真的好无情,此时此刻卧病了才感到情无所依更无所寄。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的鸟鸣涧)
`落`飘落闲静幽深的感觉。人静,夜静,淡雅的一幅水墨画跃眼而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9
金钱
59
发表于 2015-12-8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声悠扬 于 2015-12-8 20:56 编辑

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
泉声危石,日色青松
“红杏枝头春意”(宋祁)
“云破月来花影”(张先)
“坐看黑云猛雨,洒前山此独晴
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应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春白雪青冢, 万里黄河黑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飘飘,雨萧萧。
春风绿江南岸。
所有加粗的字既是我认为练得好的字。有动词,数词,副词。都凝练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78
金钱
123
发表于 2015-12-8 2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学院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桂18-酒醉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流”字炼的好,用泉流淌正显示出山间松林的清幽。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和“明”练的好,简单,直接,更体现出烦恼的心迫切需要一味乡情来滋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和“细”练的好,共同表现出春雨于无声的夜里滋养万物,这两个字共同把春雨表现的细腻和祥和!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练的好,绿为春之本色,寓意蓬勃生机,万物争春的季节更能唤起出思乡的愁绪!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和“涌”字练的好,星星垂挂在天上一直蔓延到遥远的地平线上,月亮照在滚滚东流的江上更能体现一种生动形象的夜景!

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急”和“横”字练的好。采用拟人的手法,一动一静,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油然而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非常形象的描绘出江春来的早
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醉”字练的好,把春风得意喜气洋洋的季节里游人如痴如醉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炼的好,更加生动,既是绘景,又是写情,突出春天的和煦迷人!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字练的好,跟上句的碧相呼应,既描绘出荷花的红和娇艳,又给人以活力无限的视觉感受!

点评

酒醉友好!分析既简洁又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9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3

帖子

1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414
金钱
567
发表于 2015-12-9 1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20-冷月作业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我觉得“垂,涌”两字下得美。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惊”联承上句的“破”,确为一妙笔所在。我觉得“溅、惊”两字妙。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哀”字是诗眼,定了诗的基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所以我觉得“绿”特好。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6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7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广袤的沙漠上,可以看到一缕轻烟在向上飘,没有一丝的风,烟也显得孤独无依。长长的河水上方,是一轮圆圆的落日,让整个画面更加悲壮。这两句诗用排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副壮丽的山河图。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广袤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得惟妙惟肖。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其实作者在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所以我喜欢“绿,又”两个字。
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写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发出来,由于它的背景是如此宽广无垠,因而往往被反衬得特别矮小,好似被天地压扁了似的,这就是“天低树”三字的意境。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江清月近人”是谓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诗人在此句中同样也赋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写它的灵性。它似乎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蕴。如此说来,本诗后两句并非纯为写景,而是渗透着诗人强烈感情色彩的景语,为景中含情的名句。”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却又善解人意,似乎与诗人越来越近,于寂寥中给诗人平添一份温暖和亲切之感。此诗之愁,读来足见其雅,而一个“新”字,又可见出人生旅途之中,别样的感受随时而生,终有明月相伴,却是人生不变的情感安慰。我觉得“低,近”两字特好。

点评

问好冷月!作业写得很好,又多学到几个动词和形容词做诗眼的  发表于 2015-12-9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60
金钱
260
发表于 2015-12-9 15: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27禅心作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皆为眼也。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寒”和“老”把诗给带活了。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逐”和“带”是这里的诗眼。“逐”有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二个“带”字是重出字,后面我们会讲他的用法)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
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是一首“重阳词”,其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人比黄花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典用语了,皆因为这个“瘦”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雾气蒸腾,湖面浩淼的特点。“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雄伟壮阔的景象。诗句在写景中,包含了作者歌颂太平盛世,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的《鸟鸣涧》。“惊”字用得好,好在其反衬的效果,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终南望馀雪》)。只有“阴”,才有“馀雪”。这个“阴”字下得非常准确,写出了雪寒冷的特点。
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是相当强的震撼力。
柳宗元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个“独”字。既有“狐独”之意,又有“狐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

点评

禅心你好,仔细看了你的作业,字眼找的很好,很到位,解析的也很精彩,点赞!!! 提点小建议哈,下次交作业,整理整齐点,有点乱哈……  发表于 2015-12-9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157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一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2
贡献
417
金钱
579
发表于 2015-12-9 1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红颜 于 2015-12-9 18:20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桂16-醉红颜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初日照杨柳,玉楼含翠阴。

字眼:照,含;
上句照杨柳,下句含翠阴,很好地回扣了上句,衔接出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

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字眼:白发,青山。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唯独不变的只有家乡的青山。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字眼:潜,润,细。
丝丝细雨在夜间,随着风儿潜入大地,无声无息滋润着万物;
潜,润,细,三个字巧妙地点出了雨的特点……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字眼:欲,更。
字面上是,要想看的更远,必须站的更高;
激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字眼:照,流。
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斑斑疏影,
清泉在石上轻轻地流淌,时而发出叮咚的响声……
明月照,清泉流……充满了诗意!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字眼:喧,动。
竹林传出浣家女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喧,动,二字使上下句子灵动起来,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7,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字眼:直,圆。
这句诗描绘了大漠壮阔的景象;
孤烟直,落日圆,气势壮观……
直,圆,练字非常精炼,到位,赞!

8,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字眼:知,斗。

草木得知春天将要离去,争奇斗艳,吐露芳菲…… 草木能感知世态变化,还能斗艳吐芳菲,令人感慨;都说草木无情,其实并非如此……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字眼:绝,灭,孤,独。
冰天雪地,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孤舟蓑笠翁”描绘出重心,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渔翁远离尘世……
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
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

1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字眼:怜,带,急,横。
独怜”二字,感情色彩很浓郁,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字眼:尽,闲,厌。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看似悠闲,其实很孤独;
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6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158
金钱
234
发表于 2015-12-9 1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学院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桂22~意静云闲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这句写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由归鸟入林可知,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这句从侧面体现了泰山之美
关键字 荡 生 决 入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天上的云终日飘来飘去,远方的客人怎么久久不至。由浮云想到游子,用的比兴手法
关键字 终  久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诗人将愁怪于本不相干的清秋,让两句诗变的耐人寻味,雁去黄昏后,淡淡哀愁从诗人心头泛起,诗人不去管这哀愁的由来,却怪罪于周围清秋薄暮的山色
关键字起  发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偶句工整,且把一幅春天生机勃勃的图展现在大家面前,炼字好的有鸣  上  翠 靑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炼的好的字有清 明写出了月之皎洁,水之清澈,流和照承接了清明写出了动态之美
竹宣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炼的好的字有宣写出了声音,动写出了下渔舟时莲的动态,竹莲选物也很好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走马相逢,没有纸笔,就请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诗人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又眷念家人,又渴望建功立业,这种复杂的心情可想而知
关键字逢 无  传  报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岁岁朝朝写出了征战时间之长,次数之多,说明了几乎每天都有战争,以至于马不卸鞍,把战争生活的单调与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字岁岁 朝朝 复 策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诗人仅用了十个字,把宫女的不幸遭遇,时间之长,离家之远写的淋漓尽致
关键字三千  二十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两句看似平常,表现了人生到了暮年,对往日峥嵘岁月的无限怀恋,吐露出劝君应惜少年时的意味
关键字好  只  黄昏
古风楹联学院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桂22~意静云闲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这句写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由归鸟入林可知,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这句从侧面体现了泰山之美
关键字 荡 生 决 入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天上的云终日飘来飘去,远方的客人怎么久久不至。由浮云想到游子,用的比兴手法
关键字 终  久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诗人将愁怪于本不相干的清秋,让两句诗变的耐人寻味,雁去黄昏后,淡淡哀愁从诗人心头泛起,诗人不去管这哀愁的由来,却怪罪于周围清秋薄暮的山色
关键字起  发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偶句工整,且把一幅春天生机勃勃的图展现在大家面前,炼字好的有鸣  上  翠 靑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炼的好的字有清 明写出了月之皎洁,水之清澈,流和照承接了清明写出了动态之美
竹宣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炼的好的字有宣写出了声音,动写出了下渔舟时莲的动态,竹莲选物也很好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走马相逢,没有纸笔,就请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诗人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又眷念家人,又渴望建功立业,这种复杂的心情可想而知
关键字逢 无  传  报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岁岁朝朝写出了征战时间之长,次数之多,说明了几乎每天都有战争,以至于马不卸鞍,把战争生活的单调与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字岁岁 朝朝 复 策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诗人仅用了十个字,把宫女的不幸遭遇,时间之长,离家之远写的淋漓尽致
关键字三千  二十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两句看似平常,表现了人生到了暮年,对往日峥嵘岁月的无限怀恋,吐露出劝君应惜少年时的意味
关键字好  只  黄昏










点评

小诗妹:意静云闲作业完成的很认真,至于字眼有些我感觉不是很准确,比如最后一句,字眼我感觉是好,近,这只是我的看法,说的对与不对望  发表于 2015-12-12 11:32
问好云闲:析联析的极好!素描学习了!诗眼找的极其准确,若能把诗眼的好处,说一说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5-12-9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14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0
贡献
321
金钱
636
发表于 2015-12-9 1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09-小诗妹交作业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宿 敲  这两个动词是这联的字眼 表明主语的状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喜欢下 这个字 特别形象灵动 也是这句话的字眼
3.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穿 上 这两个动词灵动贯穿主谓宾语
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满 前面吹动词 后面满形容词表示状态程度 也是这句话的字眼
5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过 动 这两个动词是这联的字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5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4
贡献
144
金钱
198
发表于 2015-12-9 2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桂组19-素描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岳鄂王墓 (元朝赵孟俯作品)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最喜这句诗中的“轻”字,仅一字就传神地道出南宋朝廷上至君、下至臣,不思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只贪图一时之欢,置百姓安危,家国荣辱于不顾的丑恶嘴脸。

2、《游山西村》(宋朝陆放翁作品,七言律诗,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甚喜此句中的“追随”与“古风”二词,炼的极好。“追随”一词,说出了箫鼓之音此起彼伏、绵延不断,画面的立体感极强,似有余音在耳;“古风”一词,隐隐暗示了当地百姓知书识礼,人人兼有君子之风。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作品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此诗句中"愁"与"喜"二字,用得贴切传神.上句的一个”愁”字既是对前情的一个高度概括,又为下文”喜”字的出现作了一个铺垫,使喜字更喜.上下句道尽了阴霾尽去后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喜悦之情.
4、《恨别》(唐朝杜少陵作品,七言律诗,选自全唐诗:卷226_24)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眠”字,写出诗人归家无望,思念亲人唯有白日成梦的苦涩之情.
5、《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唐代岑参作品,七律,选自全唐诗:卷201_3)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随”“ 洗”,写出诗人心中豪情万丈,欲跃马沙场重整河山的一片赤子之情。
6、《左迁至蓝关侄孙湘》(唐朝韩愈作品,七言律诗,选自全唐诗:卷201_3)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马不前”,用衬托的手法说出了诗人当时地处寒凉之地,大雪封山还要前行的无奈与凄苦。
7、《书愤》(宋朝陆放翁全集,七言律诗,选自苏轼诗集 卷二十九)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这里的“空”,是诗人梦想的落空,是梦想落空后的无限惆怅,是惆怅梦想成空后的无限凄凉。
8、《钱塘湖春行》(唐朝白居易作品,七言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一个“争”字,道出了早春归来后的那一树生机招惹来几只顽皮、可爱的黄莺,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淘气的孩子在争抢着这一树的暖碧,是自己最先看到的。平白给诗文增加了趣闻感。
9、《长安秋望》(唐朝赵嘏全集,七言律诗,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横”字,不仅道出了时节是秋末,而道出了鸿雁列阵而别的凄婉氛围。
10、《归王宫次年作》(唐代司马图作品,七律,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一个“春”字,不仅点名了写诗入景的时间,也让人于字面之外,恍惚看到的是一派生意盎然,花红水碧的美景长天。


点评

谢谢古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4 20:20
素描同学好,作业很棒!所举例句都很有特色,诗眼更是炼字到位,赞!  发表于 2015-12-11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2

帖子

10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3
贡献
245
金钱
378
发表于 2015-12-10 0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15-12-11 00:39 编辑

古风学院七期中级三讲作业:
桂29-古月

1、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的《春宿左省》,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描8绘生动传神,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并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含蓄双关。其中“动”字和“多”字用得极好,就是大家所称的“句眼”,此联因之境界全出。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分析:此联来至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了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句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春望》,句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春望》,句中“溅”、“惊”体现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5、
星垂平原阔,月涌大江东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旅夜书怀》,句中垂、阔、涌字见奇,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6、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对雪》,“多”“独”二字好,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分析:此句出自王维《使至塞上》,“直”“圆”二字锤炼,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8、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分析:此联出自王维《过香积寺》,句中“咽”“冷”二字佳,“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

9、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分析:此联出自王维《山居秋暝》,句中“喧”“动”二字巧妙,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10、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分析:此联出自王维《山居即事》,句中“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1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分析:此联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句中“和”“斜”二字突出,“绿树村边合”,近景。“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远景。“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12、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恨别》,句中“老”字耐人寻味,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13、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分析:此联出自王维《观猎》,句中“疾”“轻”二字俱妙,“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


14、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分析:此联出自白居易《暮江吟》,句中“铺”字最高,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15、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分析:此联出自杜甫《登高》,句中“常”“独”二字绝妙,“独”字在句中表明诗人是自己独自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又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更突出“常”“独”二字的绝妙之处。


点评

问候古月,认真的看了你的作业,发现我们也有共同的句子,你分析的比我好多了,详细又准确,像你学习!也看了其它句子,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5-12-10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13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350
金钱
520
发表于 2015-12-10 1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桂-15小陌轻寒作业:
1,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驱~返  带~归
连续的动作,驱而返,带而归,前句非常悠闲自在,后句有气势,也很自得。这几个字极具画面感。


2,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余   上
这是一个黄昏晚景,余 字体现出暮将尽,上 字,大概这个黄昏风微,所以烟袅袅直上。两句一静一动,写的是秋天,读来也能感觉到那份孤寂。



3,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落~白   来~青
这两句真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日落、潮来,是动,极传神,有气势。江湖白,天地青,颜色描写的非常美,。前后加一起就有姿态的美和颜色的美。读之如景在眼前。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 ~阔  涌~流
这两句极具气势。星垂 月涌气象大,阔和流则非常壮美,自然。

5,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微~淡  疏~滴
这两句写得非常自然 自在,微、淡等字一看就是经过推敲 锤炼,却又毫无痕迹,一切都那么的自然而然。微所以淡,疏所以滴,甚妙。

6,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
收  没
两句描写了傍晚雨后初晴。虹收,鸟没,俩字极好,成为调和的美,就像一幅画。


7,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咽  冷
两句描写了山寺之深僻幽静, 咽 ,冷俩字形其幽静,甚妙。泉遇石而咽,松向日而冷,有声有色。

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动,  多
这两句写景象。妙在 动、多俩字。明极而如动,九霄高远而得月独多。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枯~疾  尽~轻
这是描写一个出猎的场景,疾 轻俩字传神,枯 尽俩字点眼。因枯而疾 尽而轻,会境入神,甚妙。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照 ,流
这是非常美的流水对。因明月之照,而见清泉之石上流。俩字呼应,整体自然、美好,静谧。

1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低  清~近
这两句非常廖阔的景色,但还是感觉一点荒凉与冷清。因野旷,远眺之下,天显得比树还低。同时水清则见月,似乎与船中人很近。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近和清也是这样。

12,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尽  多
这两句说春色临关便已尽,关外唯黄云多矣!景色非常之萧条。尽和多两个字意思相反,对比强烈。

13,廖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悲  笑
这是作者感怀之语,一悲一笑,俩字虽是对比,笑却是苦笑。但读来更加触动人心,不免潸然

14,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背  入
这首诗是送别,这两句描绘了当时送别的景色。荒城和流水是诗中两个景观,但用了“背”字被有了流水远去、荒城近人那种互相背离的动感;远雁飞向寒云本是普通景象,但“入”字却使人有了远雁消逝在云层之中的渺远之感

1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    弄
这是描写月夜的景色,非常之美,意句极工。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掬水见月 则知水清月明,弄花沾香 可见花香之浓烈。手中月是虚,衣上香则是实,这样子虚实结合,真是神来之笔

点评

小陌轻寒你好!你找的诗眼我认为完全准确,分析的细致,调汇清晰生动,学习了!古人名句字字都是千锤百炼的,非我辈能企及,希望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15-12-10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3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99
金钱
150
发表于 2015-12-10 19: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三讲作业
桂25-春天
一,唐,李贺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诗眼“冷”,用冷表达深秋气候又代表诗人悲凉心境。
二,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全诗诗眼“闲”,一个闲字道出青春不在的白头宫女寂寞无聊,只能凭闲聊旧皇回忆往昔的风光。
三,秦观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诗眼“含,卧”,用含表达雨后芍药挂的雨珠如泪水。用卧表达被雨浇后的蔷薇花朵娇弱的伏在枝上。
四,杜甫
薄云何寄宿,初月浪中翻。
诗眼“翻”,一个翻字表现出月影摇曳,在浪花中翻腾,使整诗画面活起来。
五,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诗眼“蒸,撼”,表达出湖上烟波空濛的浩渺境界和震人胸臆的强烈主观感觉。
六,杜甫
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
诗眼“燃,捣”,外面的捣衣声像烛火一样燃起游子思乡之愁。
七,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眼“直,圆”,用直圆对比表达大漠空旷寂寥。
八,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诗眼“余,上”,
九,李白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寒老两字将秋色写活了。
十,王之涣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眼“度”,度是不到之意,又含佛教语脱离苦难之意。暗示朝庭对边关地区的漠不关心。

点评

春天作业做得好认真,诗眼找的都很准确,说明也写得很清楚,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10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5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4
贡献
144
金钱
198
发表于 2015-12-14 2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描 发表于 2015-12-9 20:24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桂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桂组19-素描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 ...

谢谢古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