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5|回复: 47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画组中级第三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767

帖子

901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8
贡献
321
金钱
6448
发表于 2015-12-5 2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作业截止下周四

0

主题

45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4
贡献
79
金钱
113
发表于 2015-12-6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马奔腾. 于 2015-12-6 21:57 编辑

古风楹联七期中级第三作业,画21二马奔腾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
  2、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字
  3、接天莲叶无穷碧。   碧字
  4、一片飞花减却春。   减字
  5、一代红妆照汗青。   照字
  6、东方夜放花千树。   放字
  7、自作新词韵最娇。   娇字
  8、闲敲棋子落灯花。   落字
  9、衣上征尘杂酒痕。   杂字
10、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字

点评

10、恰似飞鸿踏雪泥。 想了半天,不知道泥字哪里好,雪泥鸿爪早就很多人用,可能二马觉得泥使字面上飘逸是吗  发表于 2015-12-7 11:18
9、衣衫上面,一路上的尘迹夹杂着酒痕,杂字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借酒浇愁打发时间的悲伤。  发表于 2015-12-7 11:05
敲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在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的细节,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发表于 2015-12-7 10:54
6、应为自琢新词韵最娇,估计还是笔误  发表于 2015-12-7 10:44
5、应为东风夜放花千树。估计是笔误了吧  发表于 2015-12-7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2
贡献
60
金钱
82
发表于 2015-12-7 0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七期中级第三作业,画23-彩霞满天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1、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

2、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的落

3、玉阶空伫立 中的空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

5、无力蔷薇卧晓枝 中的卧

6、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的弄

7、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的闹

8、悠然见南山 中的见

9、忽见陌头杨柳色 中的忽

10、山青花欲燃 中的燃

点评

彩霞满天 你作业做的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5-12-7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4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3
贡献
103
金钱
166
发表于 2015-12-7 1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联班七期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画05-太行山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剪 、 话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幽、深
用草”幽"树“深”表达出一种幽冷的境界。
3、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桃花溪   张旭)

                        飞
一个“飞”字,写出了这座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恍若飞腾状态。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 韩翃)
         
                       斜
“斜"字用得非常巧妙,生动的写出柳枝的摇曳之姿。

5、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

                 忽, 悔
“忽” 字写出了少妇不经意的一瞥,引出了下句“ 悔”。

6、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杜牧)
           笼
两个“笼”字,把月夜江上冷凄的景色描摹出来了。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夕 杜牧)
                      冷、  扑

一个“冷”字与这种华贵形成不和谐的音符,状摹出宫中寂寞的景象,使环境的凄寒之意迎面 扑 来。一个“扑”字再现出宫女捕捉流萤时的忽而蹑手蹑脚,忽而敏捷扑跳的情景。

8、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金谷园 杜牧)
                  自
一个“自”字,拟人化的手法,反映出岁月历史的无情。

9、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为有 李商隐 )
                   怕
  娇媚无比的少妇怎么会产生“怕”的心情呢?一个“怕”字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寻答案。   

1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 韦庄)
                        齐、 空
一个“齐”字写出了草长的优势,又点明了季节,而一个“空”字却道出了诗人因鸟声触发的感慨。

点评

太行山你好,你的作业做的真是太好了,大赞  发表于 2015-12-7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6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3
贡献
162
金钱
255
发表于 2015-12-7 16: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06-素颜浅笑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怨     哀
怨和哀二字烘托出了一个凄清冷寂的气氛

2.终南望余雪          祖咏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霁       暮
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3.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秀     浮
秀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终
南山的挺秀峻拔,浮字生动地写出了高山云端的积雪在阳光下的视觉效果

4.滁州西涧       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急      横
急和横主观感受的字眼加以强调,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

5.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冷     扑
冷字写出了秋夜宫中的寂静与凄清,含蓄地表现了宫女失意后空虚无聊的心情

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咽     冷

7.     秋夜思      王维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怯
一个怯字点出 了闺怨的主题,心里害怕冷寂的空房实在不愿回去


8.     长信怨        王昌龄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玉    寒
玉颜与寒鸦对比,以黑比白,以丑比美,写出了心中的不平与幽怨

9,   下江陵     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
一个轻状写船快,既见水势之急,舟行之速,更表现了诗人遇赦如释重负的心境

10,    江雪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
独字更写出了渔翁不畏风雪,忘掉一切,孤高独行,凛然不屈的形象

点评

画06-素颜浅笑同学你好,第5句,冷为字眼,扑没感觉是。还有第10句的独没感觉是。个见哈。其他都不错,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5-12-10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7
贡献
151
金钱
238
发表于 2015-12-7 2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回眸典当 于 2015-12-7 22:08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画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27-回眸典当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托:此字可用唤或者候或者感,但都不及托。



2、宋代诗人柳永的《蝶恋花·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消: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3、盛唐诗人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傍: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低:
“低”正好映衬了旷。

5、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尽:一个尽述出了偏爱菊的理由。

6、北宋诗人晏几道的《临江仙》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在:
把“在”字当作表示处所的方位词用,因为在吴系语中,“在”能表达这种意思。某处可说成“某在”。在字很普通,但在这句里却是强调了过去的明月所照的人。


7、明代诗人方孝孺的《画梅》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话:话似乎可有可无,但有它则更好的衬托梅花清香的特别。

8、清代诗人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鸣:不是鸣叫,不是低吟,因为上句的辜负,这里的鸣几近呐喊。

9、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淡:“淡”尽显墨梅的特性。


10、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巧,恨: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点评

只是第五个句子的字眼我不知道应该是哪个,感觉这个尽字不准确。其中不是、偏爱、和开尽、更无都感觉用的特好,个见哈有待老师斧正吧  发表于 2015-12-8 11:56
回眸典当好!作业完成的不错,诗中的字眼找的相当正确,字词的解释也很准确。  发表于 2015-12-8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11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4
贡献
274
金钱
450
发表于 2015-12-8 0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画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组副  当时明月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帘明。宋•苏舜钦《夏意》

上句写夏季小院的凉爽清幽,一个深字,更加突出的感受到了庭院的幽深静谧,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迎面袭来。与此句相似的还有这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下句写夏天的榴花如火,正开得热烈,一个透字,让我们感到虽然隔着帘子,却依然能够感觉到它的艳丽,仿佛直将那种柔和的明丽带入室中。

2  锁衔金兽连环,水滴铜龙昼漏。薛逢 《宫词》

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3  荷风香气,竹露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本句写了荷花的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竹叶上的露珠时不时滴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如珍珠落玉盘般圆润悦耳。诗味醇厚,意韵盎然,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一个送字铿锵有力、一个滴字和谐舒畅,恰到好处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画面和一种清闲之感,一时叹为清绝!

4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南宋陆游《幽居初夏》

水满湖平一片澄碧,视野广阔白鹭翩翩而下。草深处到处都是青蛙的鸣叫。这种纵横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有时  这两个字解释了有的时候可以看到白鹭悠然而飞,衬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而无处  这两个字则突出了蛙鸣的声势之大,与有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形成对立,从侧面渲染了环境之静。用词堪称绝妙。

5  若教眼底离恨,不信人间白头。南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若是没有了离愁别恨,就不信人世间还会有愁肠百结一夜白头!这一有一无殷切的期望及强烈的失望,无疑使我们在有无之间回旋唏嘘。

6  相思海深,旧事天远。南宋乐婉《卜算子·答施》
相思有多深?似海一样深。旧事有多远?如天一样远。似、如二字明白如话、脱口道尽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深、相思之切,令人直抒胸臆。
  
7  朝来入庭树,孤客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最字,最能、最先的意思。。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一颗思乡敏感的秋心和浓浓乡愁。他是最先也是最能感知到秋天来到了,抒发了诗人极度孤独、思乡的感情。最字画龙点睛,从而使思乡的愁绪,显得更加深刻。


8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梅花的颜色秀美,但却不是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只需要把幽幽的梅香留于人间就够了。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充盈人间,无处不在的情景,而且将诗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具体的呈现。

9  寒梅最堪,常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埋怨梅花为何那么过早地开放,就像是开在去年一样,让人遗憾。诗人由忆梅而恨梅,“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

10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通过“情更怯”与“不敢问”,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与由此生产的极度精神痛苦都透彻地表达出来。

点评

明月的作业做的太完美,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8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8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9
贡献
206
金钱
339
发表于 2015-12-8 09: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落 于 2015-12-9 09:33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画组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12 尘落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自”和“空”, 映阶碧草深深,自生自长,黄鹂隔叶,树荫茂茂;黄鹂空作好音,从这两个字看出了作者以景喻情的一种人事变迁的无奈感。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上句他不用我们惯用的抬头的“抬”字,而用一个“举”字,这个“举”字,想一下,其实还有引颈而探望,蕴涵思乡心切的情态。

3.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李白《相和歌辞 丁督护歌》
歌声一起,就惹来伤心泪水无数,一个“摧”字,更能够体现作者那种悲痛之感。一“唱”一“摧”,照应连贯,承前连后,浑然一体。

4.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李商隐《落花》
“连”“送”,这个“送”字相当的精妙,动感十足,比拟得当。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溅”“惊”。这两字给我们的印象深刻吧?如果是花“流”泪呢?花“掉”泪呢?鸟“动”心呢?鸟“伤”心呢?还真的很难想出比这两个更精彩的字。读到一“溅”一“惊”之间,想不被吸引都不可能,这就是炼字的魅力所在。

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惊”字用得好,好在其反衬的效果,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7.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咏《终南望馀雪》
一个“阴”字。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向终南山看去,看见的只是它的“阴岭”,而且,只有“阴”,才有“馀雪”。这个“阴”字下得非常准确,写出了雪寒冷的特点。

8.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是相当强的震撼力。

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一个“独”字。既有“孤独”之意,又有“孤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若换用别的字,就难以表达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独”字提领出了全篇的精神所在。

10.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6

帖子

9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266
金钱
366
发表于 2015-12-8 13: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10-风清杀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加菜的同学,请找出十五个你认为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指出你所认为炼的好的字眼。

《春夜喜雨》唐.杜甫
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以律诗中流水对而闻名,这两句同样是,以拟人手法,潜,细,我认为炼的很生动,作者勾勒出雨的状态,不免引人入胜,从而表达对春雨的喜爱。


2.《无题》唐.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大师的这两句名句,传颂了上千年了,方,始,这两虚词,炼成经典了

3.《使至塞上》唐.王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千古名句,直,圆,这两句我们七期的老师说过很多次了,很经典,其意,其景,炼字,无一不精。

4.《竹石》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我尤为喜欢这两句,而且我还把它设置了手机主题,咬,立,炼的生动,描写竹子的意象。

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点评

使荒漠有了生机,“圆”字准确地说出了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发表于 2015-12-8 21:04
风情杀你好,你的作业很好,值得学习,就是3小题简单了些,没说出这两个字经典到哪,"直"字是点睛之笔,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风吹而不斜   发表于 2015-12-8 21:01
风情杀你好,你的作业很好,值得学习,就是3小题简单了些,没说出这两个字经典到哪,  发表于 2015-12-8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6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49
金钱
227
发表于 2015-12-8 2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溪清 于 2015-12-8 21:12 编辑

第三讲 作业:画20小溪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杜甫)
        诗眼:“自”,“空”。这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
                 “ 自,空”诗眼的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度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二,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过香积寺王维)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       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幽僻冷寂的景象。

   三,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
      诗眼:“分”“ 挂 ” 。    “分”使得野竹和气相接的静态动了起来。    飞泉“挂”在碧峰上,不仅色彩映衬分明,且有垂落飞洒之势。   两句写出景物的层次感,立体感。

         这两句的大体意思是:戴天山野生的翠竹与山间的青霭融成一片绿色,白色的飞泉挂在青碧的山峰上相映成趣。

   


   四,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白居易  宴散)
               诗眼:“蝉 ”“雁”

   这两句以蝉、雁二字为诗眼写暑尽秋来,蝉随着秋凉的到来,生命的时日将尽,抱树而鸣之声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结队南翔。诗人抓住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把夏去秋来的自然界变化表现得十分富于诗意,称残暑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而去尽,新秋季节是群雁方引来。这字眼不仅使这两个诗句本身意象生动,警策动人,而且照亮了全诗,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五,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
       诗眼:“出 ”“斜 ”
     “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六,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潘大临)

      字眼:“ 拳” “退”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意思是 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



  七。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岑参)
  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    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这沉   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

塞花点点飞扬,犹如旅人的眼泪飘洒;边柳条条垂悬,好似思乡的愁绪绵长。


八,     涧花然暮雨, 潭树暖春云。(岑参)
          “诗眼”“然”、“暖”。
“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               
句意是,  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九,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林景熙)
     诗眼,“ 穿”“数”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更见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句意: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十: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王维)
    诗眼: “明”  “出 ”
  “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       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       后,让人惊奇。






点评

小溪好!作业找的古诗很有代表性,字眼找的准确,分析到位。学习了! 第二句是笔误吧,应该是青松,不是香松。  发表于 2015-12-8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8
贡献
109
金钱
177
发表于 2015-12-8 2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然飞扬 于 2015-12-9 09:06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中级第三讲
画15-安然飞扬

作业: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春望》杜甫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面对时局的艰难,诗人十分忧虑,以至于看到盛开悦目的花儿忍不住掉眼泪,听到鸟叫的声音,便感到自己如一只惊弓之鸟,担惊受怕。
溅 、惊二字,生动刻画出诗人那种发自内心的忧虑的细腻情感。

2、《玉楼春》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初春柳新杏娇,生机勃勃。
轻,闹二字形成鲜明对比。
闹,把红杏盛开时的娇艳,用拟人的手法描绘的灵动自然。

3、《春夜喜雨》杜甫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场和风细雨,慢慢的在夜晚降临,如丝如缕,默无声息的滋润着万物。
潜,细,把春雨的写的脉脉绵绵,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春雨图跃然纸上。

4、《苏武庙》温庭筠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苏武当年被流放在匈奴,塞外荒凉,苏武与朝廷音信断绝,只能与大漠孤烟、羊群为伴,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断、归,把苏武的凄苦无助的生活描述淋漓尽致。


5、《无题》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夜光寒
清晨对镜,愁情满怀,美好的容颜在慢慢变老,夜吟遣怀,因相思而无法入眠,月光十分的凄寒。
改、寒,把人的那种无奈与感伤描述的细致精准。

6、《落花》李商隐
高阁客竞去
小园花乱飞
客人走了,诗人发现院子里的花纷纷落下。难道是客人的离去引起了花儿的感伤?
竞、乱,形成了一种人去花不在的伤感画面。

7、《荆门送别》李白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山脉在平野上渐趋平缓直至消失,江水在原野中奔流。
随字,出了平野的辽阔,入字,描绘出江水横流的气势。随、入二字可见诗人用词准确简练。

8、《居秋暝》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野幽静,明月映照着苍翠的松枝,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轻轻慢流。
照、流,通过一静一动的描述,把山野气氛烘托的更加幽静。

9、《过香积寺》王维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溪流因危石的阻挡而发出呜咽声,阳光透过松荫洒落在地上和溪流间,泛出缕缕寒意。
咽、冷二字,用的十分精炼,将水流之慢,树林之茂密,刻画的形象逼真。

10、《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重重叠叠的山峦中,看不见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路上,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两句写雪景,却不着一个雪字,但一幅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绝、灭二字,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寒冬的冷瑟。



点评

飞扬学友好!作业做得非常好,把练字的字都分析的透彻,学习了!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5-12-9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4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110
金钱
165
发表于 2015-12-9 1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影寒烟 于 2015-12-9 10:18 编辑

古风楹联七期中级第三作业,画26-竹影寒烟



1泉声咽危石,


“咽”是这句练得最好的字。




“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





2日色冷青松。


“冷”是这句练得好的字。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


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


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

3松风吹解带,


“吹”是这句练得最好的字,闲适生活的具体而形象的描绘:正因自己“万事不关


心”,所以才能懒散地解开衣带任清凉的山风吹拂。


4山月照弹琴。


“照”字练得好,节奏鲜明,情景相生,意境两谐,充分体现了王维的闲适情趣和生



活理想。他厌倦了喧嚣纷扰的尘世生活在他看来,这些无知之物都是充满感情的。


松风有意,吹人解带而饱享大自然的恩赐,山月多情,照人弹琴而领略那音乐的


美妙。


5白云回望合,



“回”字下的好,准确。回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



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



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



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6青霭入看无


“入”字在这句用的好。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


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



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



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7感时花溅泪,


“溅”字下的好。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拟人修辞手法。


8恨别鸟惊心。


“惊”字用的好!拟人修辞手法,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


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9“国破山河在,


“破”字下的好一个“破”字,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使人触目惊心



10城春草木深。




“深”字,下的好准确,能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





点评

寒烟好。炼字找的特别准确,解析的也特别详细透彻。向你学习!唯一的缺点是把上下句分成两题了,如果用完整的一联就完美了。  发表于 2015-12-9 20:04
寒烟好。炼字找的特别准确,解析的也特别详细透彻。向你学习!唯一的缺点是把上下句分成两题了,如果用完整的一联就完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9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20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3
贡献
489
金钱
764
发表于 2015-12-9 1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纸流年 于 2015-12-9 19:50 编辑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09-一纸流年
作业要求: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炼字:鸣、照、孤。
“鸣、照”,风声,月色,视觉对听觉,横向与纵向描写,互相衬托,一动一静更突出了“孤”字,也就是作者的凄凉、孤寂之情。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炼字:迷、没。
即写出了作者的见到美景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景,又活现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美丽景色。用字新奇,此句如换任何两字都觉无味。

3.《滁州西涧》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炼字:急、自。
一个“急”字顿使上句有了气势,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自”字,更是写出了悠闲和自得。


4.《青溪》王维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炼字:喧、静。
“喧”字 给人以强烈的声感,有如闻其声的感受。“静”字突出了澄澈的溪水与两岸葱郁的松色相映相融,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有声有色,极富意境美。

5.《过香积山》王维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炼字:咽、冷。
听觉加视觉。一个“咽”字,把受山中危石阻挡艰难穿行的流水声音拟人化,用字生动、传神。下句是说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咽、冷”形象的写出了日色凄冷与泉声幽咽深僻冷寂的境界。

6.《践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炼字:没、空。
整联以景抒情,镜头由远至近。用字耐品,以字融情。隐喻了作者对友人归宿的关心和分别后空虚寂寞的心情。

7.《春夜喜雨》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炼字:潜、细。
两字同样用拟人手法,将雨无声无息滋润万物的情境描写的出神入化。用字形象贴切。

8.《蜀相》杜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炼字:、自、空。
两句前面本是暖色调,写美好的春色,“自、空”忽将色调扭转,写出此地的寂寥清冷。以景抒情,用字凝炼。

9.《春望》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炼字:溅、惊。
“溅、惊”二字拟人写法,移情于物,用字新鲜,让人眼前一亮,更能强烈感受到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10.《春思》皇甫冉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炼字:论、笑。
虽赋、书等等一类字同是表达书写的意思,但不生动,俗套。“论”字更新奇,更深度的表达出无穷的相思之苦。下句是说花在笑我独眠,一个“笑”字反衬出“我”的孤独寂寞。两个动词字皆用拟人化手法,读来动情。

点评

问好流年!你找的字眼都非常准确无可挑剔,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5-12-10 21:32
流年好,作业很认真,炼字找得很准确,文字说明也很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10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20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3
贡献
489
金钱
764
发表于 2015-12-9 2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纸流年 于 2015-12-9 21:15 编辑

不好意思,点错了,请老师隐藏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5

帖子

2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76
金钱
110
发表于 2015-12-10 1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七期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画08-孤独的对白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裁、开)
 裁、开两个动词生动的描写了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二、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埋 、成)
这两个字更好的阐释了当年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这里蕴含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

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李白
   (绝、叹)
绝,消失断绝。叹,悲叹,哀叹。这两个字强烈的展现了作者于相思深处那种绵绵不休、欲罢不能又无可奈何的感性情怀。。令人扼腕。

四、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宿府》杜甫
   (悲、好)
悲,悲凉。好,美好。这两个字一正一反, 用字准确,似在用悲凉的曲调与言语强化人们对带给人们无限苦难的战争的印象。高悬中天的月亮虽皎洁明亮美好,但是作者思及与家人的分离,便发出了“好谁看”的慨叹,再次突出了他孤独寂寥之情。

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杜甫
   (声、影)
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鼓角声分外响亮,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声、影两个字从从侧面烘托出夔州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六、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其二》
   (寻、渡)
形象的写出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急切心里。


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杜甫
   (潜、细)
“潜”、“细”二字,十分精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

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珠、玉)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明珠有泪,沧海无缘。用珠玉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情感已达到难以分辨的妙境。

九、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应)
一个“应”字,显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可见她对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王维
   (苦、香)
苦,痛苦。香,芬芳。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使青年人那种任侠使气,浪漫追高的青春热情充分地展示给了我们后来的人。

点评

谢谢组长  发表于 2015-12-10 21:11
第三个叹字不好,第四、五、八所选字也不是炼得好的字。  发表于 2015-12-10 13:50
问好孤独,作业整体不错!  发表于 2015-12-10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3

帖子

14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5
贡献
306
金钱
649
发表于 2015-12-10 1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组-简宁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 刘禹锡

自古以来,悲秋的人们只在秋天里看到萧条,感到寂寥,你看那只振翅高举、排云直上的鹤!这里的“上”“引”两字用得好,可见鹤的矫健凌厉,正是这种气势,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也引得我们诗性大发。

2.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未展芭蕉》 钱珝

这句中,一个“怯”字用得传神,写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娇怯含羞的状态,把芭蕉拟人化,使未展蕉叶好像也具备了少女临春的种种情态与情怀。

3.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一个“老”字,真可谓神而化之:这西风如此厉害,竟然可以使不老的湘水水神也愁老了!

4.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早梅》 齐己

一个“递”字,点出调皮的风将梅花内蕴的幽香拂出,轻轻向外吹送:一个“窥”字,形象地描绘了鸟儿们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的惊奇。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一个“更”字,一个“尽”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离别之时的无比眷恋只有用这一杯杯的的痛饮来表达了。“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感叹,更是含蓄深沉地抒写了对朋友远行的无限关怀与牵念,显得低回不已,韵味无穷。

6.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东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诗人善于捕捉刹那间心灵震撼而引起的剧烈动态,一个“惊”字,将不幸消息带来的惊心动魄、激愤不平,诗人的强烈关注,刻画得淋漓尽致。

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 李白

“青山”、“白水”色彩明丽;“北郭”对“东城”,方位清晰。“横”字勾勒青山的静态,“绕”字绘出白水的动态。

8.醉后不知身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压”字神来之笔: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能压得星河都觉得沉甸甸,从而把醉后的幻觉写得十分真切、十分酣畅。

9.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李白

“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老年的生涯;“轩冕”对“松云”,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有“弃”就有取,宁弃仕途而隐遁,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一个“卧”字,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期散朗、寄情山水的“风流”高致。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王维

月光明亮澄澈,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流淌于光滑的溪石之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月“照”与泉“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动静之间,天地造化的生机盎然于其中。

点评

分析的很好,很到位。不过私以为5、9、10、的炼字不是很明显。  发表于 2015-12-10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4

帖子

380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
贡献
1054
金钱
1375
发表于 2015-12-10 18: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31~天涯倦客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以动写静 )。“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6、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闹,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烂漫之意。 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潜,偷偷的;细,细细的,绵绵的。这两个字抓住了春雨的特点;运用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8、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虞美人》)
“红”、“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既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自然变化规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又将“流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的深意艺术地表达出来。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1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燃”字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赋予花以动感,把花朵竟相开放的特征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点评

第四句,闲字,还有闲适之意。其他都很好。  发表于 2015-12-10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10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7
贡献
267
金钱
374
发表于 2015-12-10 2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中级第三讲作业:
画22-垂柳飞扬

从古诗中,找出十句你认为的炼字好的句子出来,并且指出你所认为的炼得好的字眼。

1,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洗”字,“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字,用来支配“江南岸”,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出来了。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
“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抒怀》
“垂”、“涌”二字,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故用一“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又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予了景物以感情。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闲”字,体现出作者是,安闲与闲适。

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直”字,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9,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
“网”字。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1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轻”字,让气温有重量,似乎可称斤计两;“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点评

别的诗句都读过,感觉也都很不错,但特别喜欢”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网”字。想把春天”网”挽留住,用的绝!!!.....  发表于 2015-12-12 1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