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怀特邀顾问
精华337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11823
金钱136307
贡献115809
论坛元老
雪域情怀特邀顾问
 
威望- 11823 点
贡献- 115809 次
金钱- 136307 枚
  
|
发表于 2015-11-27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国幽兰 于 2016-9-1 19:42 编辑 <br /><br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王玮庆《补注》:“案进退者两韵并用,一前一后也。如李师中诗:‘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也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案难字在十四寒,而山字在十五删,寒字在十四寒,而还字又在十五删,此一进一退也,不知者为落韵矣。”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www.13810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