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诗韵版主
精华17
注册时间2014-11-18
威望583
金钱3517
贡献2706
版主
乌蒙诗韵版主
  
威望- 583 点
贡献- 2706 次
金钱- 3517 枚
|
二十四孝之五芦衣顺母
第五孝——芦衣顺母之闽损(字子骞)
集梧
其一
芦花寒似雪,后母脸如霜。
我觉一般白,春知万缕光。
其二
盛夏披阳气,深秋著暖装。
皆因识闽损,始觉孝堪臧。
其三
一梦飞机到宿州,芦花萧县漫天柔。
行人怕见闵公子,孝不亲疏已失俦。
注:宿州萧县乃闵子骞故乡
其四
复圣回车奉瓦樽,子骞德孝两昆仑。
殷殷寄语诸儿女,名动千秋是杜村。
注:杜村,即闵贤村,闵子骞家居处。复圣,指颜回,和闵子骞齐名。
其五
鞭打芦花牛返村,圣贤故事古今存。
春光野火烧不尽,道德文章出闵门。
不怨三冬霜色冷,能凭一孝器怀温。
炎黄儿女多奇节,自有高风启后昆。
注:白居易在宿州符离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
其六
闵子骞墓
江南形胜茂,皖北偃风清。
死后名千古,生前谁一评?
贤哉颜子穆,孝也闵公贞。
墓洒两杯酒,芦花无怨声。
注:贤哉回也,孝也闵子骞,孔子语。
其七
我看诸君,涌泉报德原非少;
天留一子,悲怨能亲本不多。
读芦衣顺母有感
随风
非因苇冷怕风寒,只愿家家日日安
若问子骞何所以,早将仁德刻心端。
芦衣顺母
随风
手足情犹重,风霜袄不禁。
子骞知道德,敬孝是天心。
二十四孝之五•芦衣顺母
踏莎行去
杖责芦衣现,方知后母心。
几言平父愤,数语唤娘情。
芦衣怎可御风寒,只为家和兄弟安。
继母良知终唤醒,亲慈子孝美名传。
(新韵)
中华第五孝:芦衣顺母
岁月留恋
寒风侵瘦体,大雪裹芦衣。
饮得三冬水,闵子沐春晖。
七绝 亲情
岁月留恋
芦花岂可御风寒,不舍亲情忍泪酸。
莫道人生多悖杂,一家和睦最心安。
第五孝:芦衣顺母
念奴娇
芦花不是棉,怎可御风寒。
子骞多孝义,数九化春天。
片片芦花飞隐情,后娘怨子不亲生。
愿得顺母家常在,德并颜渊留孝声。
5芦衣顺母
月若
虽着芦花絮,却忧阿弟寒。
权将肝胆奉,数九化春峦。
犹信人初本善良,唯将孝义暖寒霜。
笑他后母前娘事,十指连心一并长。
芦衣顺母/夜色
飞雪下云端,芦衣巧耐寒。
为家和睦过,掩泪孝心看。
冰霜封道小枝寒,徒叹芦衣保暖难。
不是子骞无泪下,甘藏苦楚愿娘安。
二十四孝–芦衣顺母
七绝 青柯
雪里冰风哪畔行?芦衣失暖齿声声。
但求和顺一家好,我自欢欣看毖宁。
五绝 新韵
冬衣芦替棉,磨齿过冰天。
风霜终有尽,孝义暖人间。
二十四孝之五,芦衣顺母
素影
茫茫四野起寒烟,幼子芦衣谁又怜。
莫道人心比天冷,且观大孝奉春还。
二十四孝之五,
芦衣顺母
素影
芦絮随鞭落,冰花着地寒。
达人能孝悌,今古仰同观。
二十四孝之---- 鹿乳俸亲
秋水长天
踯躅深山里,徘徊群鹿中。
请君休放箭,救母是它功。
芦衣顺母
秋水长天
冷风瑟瑟过檐廊,芦絮冬衣寒梦长。
纵使三更霜做被,孝心可保一家康。
鹿乳俸亲 新韵
改换装容隐鹿群,只因老母病烦心。
求得汁乳床前跪,愿做羔羊报此恩。
中华第五孝之-芦衣顺母
平凡
五绝
后母心肠冷,芦衣孤影纤。
子骞诚谏父,贤德后人瞻。
七绝
冷若冰霜后母心,芦衣怎奈朔风侵。
尊亲爱弟人崇敬,千古高贤说到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