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57
注册时间2014-10-25
威望1885
金钱5954
贡献3556
金牌会员
 
威望- 1885 点
贡献- 3556 次
金钱- 5954 枚
|
本帖最后由 凌寒 于 2015-11-23 15:30 编辑
怀念母亲
当小小的我用一种迷茫的眼神痴痴的看着妈妈闪硕的泪花,当我用稚嫩而又胆怯泪眼汪汪的问:妈妈,你怎么啦?而妈妈的苦笑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一深刻的印记--苦涩!
长大后,妈妈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讲给我们听:那时爸爸当兵不在家,早年都兴过大家口,爷爷奶奶,大伯父全家总共有十几口人。由于家里没了劳动力,我们一家人自然成了吃闲饭的啦。大伯父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是一套让人听了就端不起饭碗的话来。什么:角瓜脑袋西瓜腚,能吃不能挣。什么:干活白瞪眼,吃饭摸大碗。我们一家人就成了多余的啦,奶奶听之任之越发使得妈妈心里难过。
伯父家的哥哥们和我姐姐年纪差不多,所以一同上学,可是在待遇上就不一样,哥哥们用的是白纸订的作业本,而姐姐是奶奶给的黄土纸,妈妈就用那烧纸给姐姐订作业本。在五几年的时候也正值困难时期,艰苦岁月也难怪伯父牢骚满腹。
再后来,日子就更难过了,全靠姥姥家接济。爸爸的津贴费是有限的。大伯父和大妈就接二连三的找茬。妈妈带着那颗受伤的心,忍着心里的疼痛抱着三岁的姐姐从老家一路辗转独自闯到了中朝边境线,到宽甸奔丹东跑岫岩,只要听说有部队的地方就去打听,去找。爸爸入朝前一封家书说去朝鲜作战。已经好久没了音讯,找了十几天也没找到,年轻的妈妈终于结束了那无奈的徘徊旅程。回到家中,仍然是乌云密布!
哦,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妈妈当时的心境。
岁月无声无息的流逝,妈妈那颗孤独无助的心依旧。由于爸爸长期不在家耕种,我们就是吃了伯父家的闲饭。妈妈为了博得奶奶的欢心高兴,竭尽全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内心的巨痛强压在心底,把泪水流在自己的肚子里。
可是,一件不可逆转的事实给了妈妈一致命的,同时也是清醒的一击。听妈妈说,我有一个8个月大的姐姐,得了很正常的小感冒,开始就是发烧,其实用点药也就挺过去了,因为没有钱医治,妈妈又不好开口向奶奶要钱,就那样挺着,后来高烧不退发展成了肺炎。这时的妈妈急了,去找奶奶要钱给孩子治病,奶奶却说没钱,当兵的(指爸爸)不是给你寄钱吗?怎么还来和我要钱,我还没和你要呢,就这样把妈妈顶了回来。妈妈那时是和大妈轮流做饭,每人十天。孩子病的那样重也没人替换她,帮帮她。想起妈妈当时的处境我的心真是在颤抖!妈妈说我那可怜的小姐姐在妈妈没去做饭之前就已经烧昏迷两次了,可是十几口人的饭不做是不行的。妈妈起身去做饭啦,摸摸孩子那烧得红红的小脸和小手,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妈妈一步一回头的看着孩子,孩子暗淡的眼神跟到看不见了妈妈。哎!当妈妈流着眼泪做好了饭,都给他们盛到碗里,人家吃饭的时候,妈妈急匆匆回屋看孩子的时候,她已经咽了气。妈妈嚎啕大哭,疯野似的抱着孩子冲到了奶奶的面前,哭诉着,哀怨着,吵着,可是奶奶却面如冰霜的说:一个丫头片子,死就死了吧。说的就如丢掉一块抹布一样自然平静......!
妈妈哭的死去活来,她的悲愤激起了本家族老字辈的同情和怜悯.在他们的帮助下,把八个月大的小姐姐从妈妈死抱住不放的手里连劝带说强行把孩子抱走掩埋了。这致命的一击,使得妈妈几乎垮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吃的是人家剩下的残羹剩饭,面黄肌瘦的她,加上小姐姐的离去,加上爸爸杳无音信。终于倒下了......!
就在那个当时,妈妈在迷茫和失望中接到爸爸的万金家书,妈妈的欣喜冲淡了对小姐姐的思念。在姥姥家的大力帮助下慢慢的好了起来。所以我们姊妹几人对姥姥家特亲。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是姥姥家的及时接济我们才得以生存。
流失的的岁月啊!让我的年轻的母亲承载着本不该承载的悲伤,那是亲如手足的哥兄弟啊?!为什么那样的无情和残忍?!不堪回首的往事清晰的沉淀在妈妈的心底,以至于我们长大后,妈妈象如数家珍一样,历历在目。而每次都是悲愤的抽泣。落寞、惆怅,岁岁月月,寒来暑往,艰辛的印记过早的刻在妈妈的脸庞。
我的妈妈,她是坚强的,也是顽强的,只是在那样的家庭氛围中没有她的立足之地,而显得那样的卑微。待我们长大后发生的许多事情再去看妈妈,她是那么的善良忠厚。为了我们姐弟五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我有一位好妈妈好欣慰!
妈妈也曾是大家闺秀,三个舅舅,妈妈是最受宠的。姥爷为了爱逃学的舅舅就让妈妈陪舅舅读书,所以妈妈识文断字,学习比舅舅还好。可是封建礼教还盛行时,妈妈经双方媒人撮合,双方老人的认可,妈妈就嫁给了一面没见过的爸爸。到了婆婆家,却遭到了如此待遇,经受着冷遇和欺凌,她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但是妈妈从不言放弃,她默默的,苦苦的,痴痴的守望着那份极端冷酷的孤独,那份落寂,那份凄凉,那份等待,那份期盼,执著的打发那段时光。妈说,唯一开心的是姥爷打发舅舅给我们送好吃的。
月缺乃无繁星耀,月缺总有月圆时。风寒路转,1958年,爸爸终于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风尘仆仆回到了那所谓的家。妈妈高兴万分,终于有出头的日子了。爸爸什么也不说,他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一切。也顾不得休息,把家里仅有的随身用品打成包裹。爸爸他们那一大批复转军人都去了北大荒,我们就随着浩浩荡荡的恳荒者的搬家队伍走进了那荒无人烟,奇妙的一望无际的大荒原。那可是第一批垦荒者啊!
那时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住得是干搭垒的房子,到了冬季那样的房子不保暖。零下40多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可倒是应了那句大家都知道的那句顺口溜: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那时想点小技巧狍子和野鸡肉就能美美的供大家享用。那年我七岁,在我的记忆中,北大荒的七年光阴是妈妈人生中最愉快,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经过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妈妈显露出她那农村妇女干练,泼辣,活波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笑声。妈妈变的判若两人。用丹东话说就是干起活来一包劲。在一望无际的大麦田到了收割的时候,靠机器是来不及的。全场上下齐动员,妈妈因为干的好就被任为妇女收割大队的队长。家里家外都风风火火,料理的停停当当。她总算有了自己能主宰的小天地,心里那个兴奋啊,象年轻了好几岁。再也不用受欺凌了。
那时的北大荒还没有什么政策明文规定,谁愿意开小片荒就可以归自己耕种。当冰雪消融,冰凌花吐露芬芳的时候,乍暖还寒,妈妈就已经去开荒啦,大大小小的土地在妈妈的辛勤耕耘下长的枝繁叶茂,足足有十几亩。许是生活的艰难,许是端别人饭碗时的尴尬,许是作为妈妈责任的驱使家庭的眷顾。妈妈不知疲倦的劳作着。使得我们的家丰衣足食,其乐融融。所有这一切都是妈妈的努力奋战的结果。我们在妈妈的细心关怀下幸福的成长着。我也渐渐的长大了,看着妈妈那不知疲倦的身影,也在解读着妈妈的内心世界,她那颗纯仆善良金子般的心是别的女人无法比拟的。苦尽甜来,她珍惜我们家的点滴。可她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1960年自然灾害时期,黑土地也受到了影响。就在那关键时刻妈妈得了肾炎。仍下正在吃奶的妹妹,住进了医院。妈妈的全身关节都出现了紫癫。院方让转院说治不了了。妈妈说什么也不转院,并和院方商量,让他们放开治疗方案,不要有任何顾虑,出现一切后果自负。经过协商医院也是在妈妈身上做了临床实验。我的妈妈啊,她已经濒临死亡的危险,经过院方的积极治疗,竟奇迹般的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妈妈出院后,看见我们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眼泪直流。经过妈妈的调整我们又慢慢的恢复了体力。恢复了往日的快乐。爸爸那颗悬着的心也轻松了。这样的温馨美好的生活让妈妈每天都乐滋滋的。
到了1964年事情又发生了变故。那年我14岁,爸爸他们那一大批军转干部分批往别的省份调整。把爸爸调整在吉林境内的一小镇,是鸭绿江的上游,对面是朝鲜的满蒲市。因没有房子爸爸只好把我们又安排在老家那曾经让妈妈伤心的地方。房还是那座房,炕还是那铺炕,锅灶还是那个锅灶。锅灶连着炕,中间没有间壁。做起饭来烟雾燎绕。要想没有烟就得开大妈的厨房门,大冬天大妈也冷啊。房子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妈妈把所有的盆都用来接雨水。哪里不漏雨就在哪里小睡一会。我的妈妈又艰难的在那伤心地渡过了三年。当然妈妈与大妈也少不了磕磕绊绊,最后爸爸把我们接到了他工作过的小城。住进了县政府直属的招待所。再到后来我们有了房子。妈妈有了一份工作。由于妈妈工作出色,早早的就给转正了。虽然是高兴,可是妈妈的胃病越来越重,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为了能涨一级工资,为了达到出勤率,妈妈忍着疼痛坚持上班。我永远佩服妈妈的毅力和耐力,并且潜移默化的传给了我。她带病工作,她的工作量也比别人多。而且质量还好。很少出残次品。终于有一天妈妈疼的受不住了。倒在了地上,口吐鲜血。工友们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结果是胃穿孔。妈妈又面临一次大手术,还好的是经过修补妈妈的胃病慢慢的好了。
那时,我已结婚成家了,把妈妈接到我那里让她好好养一段时间。妈妈哪里能安心的养病啊,她惦记着她的工作,还能不能给她涨工资,养了没几天就回到了她的工作岗位。
有时,我默默的在想妈妈的时候,止不住的眼泪尤如泉涌。最不能容忍的是我的错造成了我今生今世永远的遗憾!!
这无法弥补的遗憾啊!是我永远的痛!!现在我再说什么也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假如,再假如,妈妈啊!多少个假如也挽回不了我那愧疚的心!!
我的母亲和我都是属大龙的,她大我二十四岁。在我的姐妹和一个弟弟五人中,我是最能粘腻妈妈的一个,小时候只要妈妈不在我的视线之内,我就会十分恐惧的哭喊,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我的心里就是特别怕失去妈妈,我的恐怖哭喊声是很吓人的。其实大人有时还真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老天真是象捉弄人一样,偏偏在妈妈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最能粘腻她的女儿却不在她的身边!成为我永远的痛!
1995年7月我休探亲假,探望父母亲。回到久别的妈妈身旁,妈妈高兴的不得了。做了我最爱吃的饭菜,妈妈微笑着看我吃的那么香,她的心里是一种甜甜的满足。除了会老同学外,我一直守在妈妈身边,她最喜欢的女儿回来了,有说不完的贴心话,想到哪说到哪,说到高兴的时候我们娘俩开怀大笑,说到悲伤的时候我马上扭转话题。我希望我的妈妈开心的过好每一天。探亲假很快的过去了,我又要离开妈妈回丹东了,临走的那天早上,妈妈那难舍难分的眼神只有我做女儿的能读懂,她是舍不得女儿走啊!我也舍不得离开妈妈,我边哭边嘱咐妈妈,现在日子都好过啦,别太勤俭了,和爸爸把伙食一定调解好,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那时我再找不出最恰当的理由来说服妈妈啦,她一直和爸爸过着清贫的生活。也是我最为挂念的。
我真的要走啦,说好不让妈妈去送我,因为比较远。我打车到了车站正和送我的同学们聊着呢,忽然看见妈妈小跑式的来送我,我一下搂住了妈妈,说好了不来送,你怎么又来啦,多累呀,我心疼的说。妈妈泪眼涟涟的说:“〈就是想送送你〉”。我太懂得妈妈了,她确实舍不得她的女儿走啊!当车启动了妈妈流着眼泪和我挥手告别的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小时粘腻妈妈,惟恐失去妈妈的感觉,一路上妈妈的一双泪眼永远的定格在我深深的记忆中。就是那次的母女分别,竟成了我和亲爱的妈妈的永别!!
1996年7月份我因身体不好提前内退了。我爱人说让我回家看看爸妈,我想了好久,最后决定暂时不回去,那时的我,腿疼的站立十分钟都很困难了。就这样回家让妈妈伺候我,我是不会那么做的。就是这一决定造成我终生的悔恨,我自己都不能原谅我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好后悔!!
那时,妹妹知道了我的腿疼的特别厉害,临来看我之前把我的病不经意的告诉了妈妈。说是要来丹东看我,妈妈心里犯了嘀咕,在妈妈想来,就是我得了治不好的病了,不然,妹妹两口子怎么能来看我,就是不和她说实话。所以妈妈给我来了电话,在电话里妈妈那怜爱的问询,使我一生都难以忘记,我一再和妈妈说我没什么病,就是腿有点疼,等我好啦就一定回去看你。最后妈妈还是疑疑惑惑的挂了电话,这就是我给妈妈留下的最后的惦记和牵挂!!
1996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凌晨十二点我亲爱的妈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天夜里凌晨一点多,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的心立刻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当妹妹痛哭着告诉我妈妈走了。我惊呆了。我悲痛欲绝!
第二天当我们在外地的姐妹三人赶到家的时候,妈妈已经安祥的躺在那冰冷的床上。我握着妈妈那双冰凉的手,我心中的感慨万千,我哭诉着,我忍着腿的疼痛,长跪不起。我真真的是在向妈妈忏悔啊!妈妈那慈祥的面容好象是在问我小华你好了吗?啊......! 妈妈! 我回来的太晚啦.......!
处理完妈妈的后事,我深深的陷在懊悔和自责,愧疚之中,在痛苦的煎熬着。因为爸爸说妈妈为我的病上火着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情况告诉了我,本来心脏就不好的妈妈那几天就觉得不舒服。我那个悔呀!!假如我用上止痛药,回到妈妈身边,她就会解除疑虑。也不会因此离我们而去我...悔...悔...悔......! 再假如我接到妈妈的电话,就立即回去,宁可让妈妈再为女儿劳累一次,只要能解除她的疑虑。我...错...错...错.....! 知道妈妈为我着急上火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的心里真是痛...痛...痛......! 那半年中我因思念着妈妈,加之自己的愧疚,我失眠了,白发明显显现。
我默默的思念着亲爱的母亲。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会想起母亲背着小垛般的柴草蹒跚的向我走来。当春意盎然,晴空万里我就会想到妈妈那从心里荡漾出来的惬意。当天寒地坼的冬季因炕太凉,您用温暖的胸膛将小妹托起。当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的屋里下起了小雨,锅碗瓢盆交响音乐唱起,母亲带着我们找一不漏雨的地儿小睡一会。妈妈您好辛苦!
当雨水无情的洗刷着夏日的浊热,您也不会闲着,五八年的时候北大荒没有电,油灯下飞针走线的缝补衣衫。以至于我不能再听那首‘烛光里的妈妈’。听了那首歌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下,那就是唱的您啊!母亲,您知书达理,使得我们姐弟五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记得您常说的一句话是:言多语失,食多反胃。告诫我们诚实的做人,踏实的做事。妈妈!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你熬红了的眼睛,你那混浊的双眼早已告诉了我们你曾经的艰辛。妈妈!女儿懂你,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您的凄苦,落寂和失意没有压倒您,你刚强中还透着那份坚毅,在女儿的心里是你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育!您在女儿心中就是一位可亲可敬伟大的母亲!!
母亲,女儿真的好想您,我在夜晚期盼着梦见您。
我曾站在秦皇岛那一望无边的大海,从心底凭借全身的力气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唤,妈妈你在哪里......!
鸭绿江水潮起潮落,川流不息。十四年的光阴仿佛就在昨天!如果能有来生,滔滔的鸭绿江水为我作证,妈妈我还做您的女儿,我要好好的孝敬您!弥补我做女儿的愧疚!!
妈妈您在天国还好吗?女儿小华在想您!!如今您已经走了十九年多了。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父母还健在一定要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切切!! 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切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