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无羽老师意见修改了初稿后,周老师也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在此再跟两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两位老师都对初稿首联第一句“树老灯昏幽巷深”中的“幽”提出了建议,确实“幽”和“深”组成“幽深”意为“幽静而深远”,“幽”字和本句中的“深”字有意义重合之处,还同时和颔联下句的“静”字有部分意义重合,因此非常认同两位老师的意见。修改之所以没有用两位老师建议的“小”字,主要是因为“小”字主要表现量度,但解释不出为何“树老、灯昏”。而“旧”字则不仅可以解释清楚“树之所以老是因为街巷旧,灯之所以昏也是因为街巷旧”,同时还兼有“旧巷一般不宽敞”之隐含意义。另外在国外,城市建设不像国内那样拓宽街道、大拆大建,尽管会建高楼大厦,但街道会基本保留原有的宽度和绿化。
首联下句为“高楼暗隐月沉沉”,最初的时候也曾是“高楼暗影月沉沉”,这里周老师建议整句改为“高楼斜影月西沉”,我觉得不是特别合适。一、这里“初冬”主要指立冬前后这段时间,今年的这段时间月亮正好处于残月和新月之时。在夜色中,在昏暗的街灯映射下,高楼更像是暗影隐藏在暗淡的天空中。颔联上句点出了时间为“半夜“,月亮只能”沉沉”而不能“西沉”。
颔联上句初稿为“天寒夜半人行少”,无羽老师指出“少”字可斟酌,我确实非常认同无羽老师的这个意见。尽管在宽对中,“少”可以和“吟”相对,但不够工整,还有提升的余地。无羽老师建议把“人行少”改为“人声寂”,考虑到后面一句中的“叶落吟”明写“声音”,颈联上句还有“清音”,因而坚持用“人行”。周老师建议用“尽”替代“少”,这个建议也不错,但考虑“尽”字为关键字,而之前的“行”字尽管是后鼻音,但和“尽”音相近,因而“尽”读起来不响亮,在看到无羽老师建议时也考虑过这个字,还考虑过“急、速、绝”等字,但都觉得不太满意。后来想起老杜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觉得这个“断”字特别好,也特别适合我这里的含义,不仅和下句的“吟”完全匹配,而且增强了“夜半街静”的感受。不过“天寒夜半人行断”这句中“天、寒、半、断“这四个字含有相同的韵母,还有改进的余地。不过,暂时还想不出合适的替代,只好留待以后了。
尾联“异邦杯酒欲酣醉”,意义承接上句“愁绪又敲心”,“一醉解千愁”,在异国他乡,在听到落叶吟,想起叶落归根,也想一醉把这种无奈的乡愁解了,可是醉酒后,对什么都麻木了,那么“连梦回故乡”的希望可能都没了,这愁又怎么才能解呢,真是夜难眠啊。
周老师建议尾联上句改为“异邦杯酒酣君醉”,我有些弄不明白“酣君醉”是什么意思。周老师同时建议尾联下句改为“却怕相关梦难寻”,这样修改意义明确,但格律却不合了。“难”有平声和仄声,此处按格律应为仄声,那么“难”字的意义就不是“难以,困难(此为平声)”之意了,而是“灾难、大难临头(此为仄声)”之意了啊。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具体提出修改建议,你们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点,在诗歌论坛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非常珍惜。通过交流、相互讨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写作能力。结识两位老师,得到两位老师的不吝指点,这是我在香港诗词论坛浙江诗潮板块最大的收获,非常敬佩!非常感谢!
辛苦两位老师了! 问好!敬茶!并祝老师安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