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5
注册时间2014-6-20
威望4792
金钱10813
贡献961
金牌会员
 
威望- 4792 点
贡献- 961 次
金钱- 10813 枚
|
本帖最后由 北国幽兰 于 2016-9-1 19:57 编辑 <br /><br /> 【紫华小记二则】
(2015-11-8早)
1
紫华娘家是潮阳北票市的,俩哥哥四姐妹六人,还有个三哥小时候夭折了。从小都宠着她,所以她性格很任性。据她说,她大姐在生产队当保管员,每次回来都带苹果糖块,很溺爱她。他父亲最喜欢的孩子是她二哥和她,直到老,直到去世之前还这样。
她老家所住的镇子叫什么无关紧要,我却另命名为“快大茂镇”,当然,这个取源于一个抗战剧里的地名。她二哥干净到极致,近乎是洁癖,极有才学和艺术细胞。小时候他自己在果园子盖个小屋,自己在那住,读书拉琴唱歌。子华呢,也去偷看二哥的书刊,就有路遥的《人生》,她识字不多那时候,羁羁绊绊的看字,了解到高加林和刘巧珍,打那时候就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子华出身于半个书香门第,她父亲很像周恩来,可惜没机会当特型演员,她祖父写得一手好小楷狼毫。真正种下文学梦的是母亲,一手好文章传给了子华。她从小学三年级作文就好,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子华记忆力超好,小时候两岁就记事,那时代的一些镜头仍旧刻在她脑子里。比如,毛主席逝世了,她父亲忽地从炕上站起来,敏感地说要变天了,那种社会责任感使他做出预言。比如,广播里传来郭沫若的声音,“科学的春天来了”,这是个著名的比喻句,后来在语法修辞里经常被提到。
子华二哥也颇具形象思维,善于雕刻造型。子华老家那有个化石村,老百姓可发财了,捡的那,捡的这。她二哥成了化石收藏爱好者,他极少喝酒,不吸烟,把所有精力投到这上面,成疯成魔,干这行七八年了。还跑遍全国各地,淘宝,大块的奇石弄不动,就带回一些小块的,为此,这方面没少自费花钱。还注册了奇石网的ID,和藏友相互切磋交流。
石头是一种历史印记。辽西的有动物化石,他二哥标本采的很到位,比如说鱼鳞和树叶都清晰可见。辛辛苦苦采集回来,再刨光,深加工。成品大的小的一大屋子,其中有一块大玉石,上头雕以花纹和文字,后来发展成两块,一龙一凤。人家给一百多万,他二哥都不卖,宁肯自己借钱。他子女力劝卖掉,都50多岁了,还是坚持不卖,他就喜欢那个,还以为值好多钱呢。他也让她大哥去整,但不往上悟,好几年也没淘几块好石头。
2
以前,包括昨天和今早,子华与我讲过潮阳北塔,那塔真正叫什么名字她也迷糊,反正是一座倒塌的故乡的塔,倒了多少年谁也不知道。那塔子的底座是块风水宝地,风水奇异得很,冬暖夏凉,冬天还生长着婆婆丁、寝么菜、以及一些野花什么的。鸽子花、耗子花、大脑袋花等等,都是紫花。
她二哥常到此砍柴,背回烧火,一路上吼歌,尽情抒发胸臆。其实,她二哥也隔三差五到乡下果园去住,看书弹琴,倾听天籁、虫鸣和露水。她二嫂也贤惠,理解丈夫的超然脱俗,也的确是,她二哥过着一种悠哉的桃源生活。这座塔子山成了一个好去处,距子华家才二里地,站在子华家院子里举目便是青山,这里,是大凌河北岸,一个胳膊肘的弯儿叫九龙湾,也叫九龙口。子华出生在这里,生长了一代小龙女,才华横溢的子华。
当年李世民征东,即薛礼征东,至此,望见此处有帝王之气,就命袁天罡、李淳风找到龙口,造一座塔压住。这块龙兴之地,至于出产过什么大人物,历史记不得了。那座千年古塔还是熬不过岁月,据说在民国年间倒塌了。之前,一个道士曾有预言,何年何月何日要有灾难,还刻了一副对联在塔上——塔倒铁鸡到,砸死个属狗的。事情也真如此,一天一个叫“铁鸡”的来此捡粪,见一块砖摇摇欲坠,快跑出来一刹那,轰然倒塌,他属狗,捡了条命。
关于此塔,当地坊间有个传说。塔里有个金马驹,一到早上就在墙壁上跑,一个南蛮子听说了来偷,挥舞菜刀连砍九下,弄走了金马驹。从此,古塔没了灵性就倒了。子华说,这只是个传闻,也可能真有一尊金马驹,藏在那古塔的地宫什么部位。悠悠九龙塔,幽幽塔子沟。
www.138195.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