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15 轻寒一剪梅 一、请写出对联六要素,结合六要素简要指出下面对联中存在哪些问题(10分)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帘外莺声软=z 心中笔抒情 此联的问题在于: 1、节奏没有相对,帘外//莺声//软=z心中//笔//抒情 2、结构不相称,莺声与笔抒 软与情 3、平仄不相谐,声与抒皆平 二、逻辑关系判断:请从下列选项中选上正确答案 (总分15 分,每小题5分)
1.(c)
曾经一诺错相许 【对月】
依旧多年难忘怀 【东风】
A.选择关系;B.条件关系;C.转折关系;D.因果关系
2.(d)
何以至今心愈小
只因已往事皆非。
---《兰亭集序》
A.目的关系;B.转折关系;C.递进关系;D.因果关系
3.(a)
闲邀风月为良友
漫步园林寄逸情
---《兰亭集序》
A.递进关系;B.条件关系;C.承接关系;D.目的关系 三、音节划分:看下面的对联,先标出平仄和音节,再判断符合对联的那些格律:(总分10分,每小题5分) 1、 梅香//一缕//醺//诗案 【联友】 平平 仄仄平 平仄 雪色//三分//费//匠心 【东风】 仄仄 平平仄 仄平 符合: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遵循马蹄韵。 2、 能受苦//方为//志士【清联】 平仄仄 平平仄仄 肯吃亏//不是//痴人【清联】 仄平平 仄仄平平 符合::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遵循意节律。 四、词性结构: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总分10分) 1、分析词性结构(词组结构、大断句结构)(6分) 百年 心事归 平淡 偏正 偏正动 联合 定语 主语谓 宾 十载 狂名换 苎萝 偏正 偏正动 联合 定语 主语谓 宾 2、找出词类活用并说明实际取义(4分)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笑:形容词用为名词。这里的笑意思是成为笑柄和笑话。 五、选字填空题:现有十个备选字,每个字限填一次,不可重复选用。(总分10分,每小题2分)
软 牵 染 喧 流 嫩 孤 采 落 静
1.
梅香(流)笔底
月影(落)樽前
2.
(软)红寂寂蓬门外
(嫩)绿迢迢远水前
3.
一岸柳(牵)流水绿
半船风(采)落花香
4.
门无车马庭能(静)
居有梅花我不(孤)
5.
诗(染)湖光千里净
雀(喧)山色四围幽 六、析联:请用简洁的文字析联(10分) 踏遍家山寻旧影=【天香】 析联:出句平仄和谐,工整。 纵踏遍青山,不见如旧容颜,怅相思无着处,怜玉影水云间。呀,那伊人今何在,可知我意儿悬。 七、对联禁忌:请按各小题要求作答(总分15分,每一小题各5分)
1.挑出以下犯了”合掌”禁忌的对联:
甲、心色皆空成正道==根尘俱彻证圆通
乙、神州千古秀==赤县万年春
丙、金乌幻化腾云照==旭日东升遍岭辉
丁、万民争致富==百姓乐安康
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答: ( 甲乙丙丁戊 )
2.下列对联是否犯了重字?试说明理由.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没有犯重字。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而此联中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3.何谓忌”同声落脚”?
对联应采用马蹄韵,按照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单边韵脚,不能同声落脚。
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 但是,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 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如下要求: (1)、每边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2)、每边三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以上(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同声落脚。 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又平衡了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观点。 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共三种格式。
八、对句:(10分)
惯向湖山邀好句=【柒米】
不从俗世觅知音 九、请给下面杜甫这首七律《登高》找出入声字,标写下来! (10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入声字:急、白、作、百、独、浊 十、附加题:结合下面出句对句,说说你对流水对意境联的理解(总分20分) 出句:几树秋风摧瘦骨===[白衣] 对句:一窗皓月慰愁怀===[东风] 流水对一般来说,是两句共同完成一个意思,单独的上句或者下句不能完整表达,而上下联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比如因果,转折、递进等。流水对相对于工对来讲,更灵活生动,也更加优美。 这两句则是递进关系的流水意境联,秋风萧瑟,凋零玉树,黯然伤神,零仃瘦骨。一幅悲凉的游子悲秋图。而皓月盈窗,千里相对,一夜相思,稍解愁怀。则给人一丝丝微温的安慰。上下联情与景合而为一,共同描画出完整的秋夜相思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