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22

转格律几点(添加中)

[复制链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31 14: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萧揄 于 2015-11-1 10:03 编辑

1、要点:
(1)结体、命意、炼句、用字,此为做诗的四个要素。
(2)诗不可穿凿强作,应由感而生,自然成诗。或兴起,或比兴,或赋起,须寓意深远。
(3)立意明确,起承转结,有机一体。
(4)立音浑厚,气贯长虹,忌卑弱浅陋。
(5)遣词炼煅,雄伟清健,如金石落地,出语惊人。
(7)书事不拘,大而国事,小而家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著迹,只可映射。
(6)说理简易,古事实说,今事虚说;讥人不露,人无察觉。
(8)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意含蓄为妙。
(9)写意带景,写景含意,事中瞰景,缜密清淡,忌庸俗雕凿。
(10)琢对宁粗勿弱,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忌俗野。
(11)诗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
(12)学诗避俗体,避俗意,避俗句,避俗字,避俗韵(此“俗”乃庸俗,非“通俗”)。
(13)语不同众:人皆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然不俗。
(14)诗有九品: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
(15)古诗要法:先立大意,铺叙既定,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全然可观。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2、格律
       格律大概从南朝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算起,而成熟于盛唐老杜之手。后人在考察唐诗时,继承和规范了一套“格律”,基本上是以杜甫的诗为典范。格律本来没有硬性的规定,老杜直到晚年都在作格律的探索。现在还在流传的一些变格体律诗,也大多源于老杜。从明朝实行科举制后,格律越发被严格规定,有时甚至将这一形式看的比内容更为重要,实际上从某种程度制约了格律诗的发展。今人写律诗,应以唐人为范本,采用格律适度从宽的原则,而不必拘束于明清形成的那些古板的格律理论。当代王力的格律理论被普遍认可,其“拗救”理论新颖,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些流传的“变格”律诗,应承认其合法,甚至邻韵通押也在情理。适度放宽格律势在必行,这是由语言发展所决定,现代汉语词汇不像文言那样可以灵活置换位置,有人现在还把诸如“四声八病”这种理论当诗法,未免就有些太古板了。“拗救”及“特殊句式”在律诗中的运用应视为完全合律。格律从宽是相对的,推荐用王力的格律理论作为执行参照。那些主张废除格律的人就不必作律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3、用韵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到不同的韵部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由于语音的演变,原来的一些声韵差别已经消失了,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4)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4、对仗
      “对仗”时,“出句”和“对句”完全或基本同义为“合掌”;出句和对句虽然描述的是不同的事物,但意思相近的,为正对。正对不是好的对仗,“合掌”则是病例;但二者区别并不很明显。合掌是唯一从意义而不是形式上来限定的格律。《文心雕龙》说:“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又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前人对合掌问题讨论颇多。例如:“风定花犹落”对“鸟鸣山更幽”,此对出句静中有动,对句动中有静;如换成:“蝉躁林愈静”对“鸟鸣山更幽”,意思则基本相同了,描写角度也一致,所以不如前面的对仗好。  
诗句"合掌"的认定比较复杂,对合掌的判定,争论也比较多,须详加体会:不能只从某一单词表面义同的现象来判定是否合掌,而应看整句诗词是否意思上完全一样来判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5、重字
       诗中某字重复或重复过多,往往会损伤意境(重字不是指句子中的叠字),特别是重字出现在上下对偶句中,更易破坏意境;所以,要回尽量回避。但并不是重字都会损伤意境,这需要具体的来看。原则上,只要不影响诗词的意境,重字并非不可取;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事实上,重字运用得当,有时还能增强诗词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6、用典
       适当用典故,能够拓宽诗词的表达范围,在很少的字数中,表达出深邃的思想。但一首诗中不能过多的引用典故,要避免用僻典,更不要堆砌典故;过多的引用典故不仅冲淡了中心,反而杂滥无章,在诗词中称作“吊玉带”。也是一种弊病。用典要用的不晦涩才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沉着】
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无韵
病害:使诗丧失声音的回旋美也不为诗了
病因:1.不了解韵的重要性。  2.受现代诗影响,讲究自由。
病例:古人作诗无此病,由于古今发音不同而出现此病的有: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重韵 
*此病自唐开始 古风、排律可不拘
病害:
可能造成语意重出没有利用好字并显作者的语言词汇匮乏
病因:
1.作者本身驾御词汇能力不高;
2.创作草率,不用心
病例:
张耒《京师废宅》用两“生”。今人作诗多此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3.出韵 
*夹杂他韵
病害:
只要出韵,其余不论,都为劣等。诗之大忌。
病因:
1.忘了韵部;
2.现代人不知道这也是病。
病例:
1.李商隐《茂陵》中“郊”为肴韵,“娇”、“萧”为萧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4.平仄互押
病害:
读来别扭
病因:
不晓平仄或不知这是病
病例:
古人没有《兴城夜饮》中“巷”为此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凑韵
病害:
为了押韵把意思破坏了
病因:
在韵与意发生矛盾时 和韵之作易出此病
病例:
苏轼《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 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西施不姓西,这里的“西”就是凑上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4: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6.句句押韵(不该押韵处押韵)
病害:
也会破坏诗的音乐美
病因:
1.初学者易犯此病。
2.好押韵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7.失粘 
*上一联对句的第二字与本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要相同,否则叫失粘
病害:
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
1.王维《出塞》2、3句;
2.韦应物《滁州西涧》2、3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8.失对 
*同一联出句的第二字与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应不同,否则叫失对。
病害:
造成平仄紊乱,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例:
1.王维《山中》、《终南别业》;
2.杜甫《忆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9.平仄紊乱
病害:
节奏不鲜明,读来别扭,削弱诗的艺术感染力。
病因:
多为今人所犯之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0.孤平 *诗之大忌
病例:
现存唐诗中只两首犯此病:
1.李颀《野老曝背》;
2.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今人犯此病者较多:天涯孤舟的“梦还在小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三平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平声
病害:
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
不规则
病例:
1.王维《终南别业》笑谈无还期;
2.庐鱼(今人)《秋夜三唱》晨声耕人鸡 *居然五平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2.三仄调
*指句尾三字都为仄声
病害:
破坏音律美,读来别扭
病因:
不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揄 于 2015-11-1 10:16 编辑

       “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
       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
       上述四个例句,五律七律各两个,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都指诗句的开头;
       第二,起码两联四句(两平头为律诗格律要求,必须如此);
       第三,都在节奏点上,五律可以是第一个字,也可以是第二个字,但七律如果不是双音节词,那一定是在第二个字上;
       第四,都是名词,或者偏正式短语,或者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短语,一般在句首作主语;
       上述所说的“平头”是清代的诗人学者借用了南朝“四声八病”里“平头”一词,但词义绝非指声律瑕疵,而专指遣词造句的毛病。是指律诗四联,特别是颔联、颈联四句开头第一个音步的字(词)都使用了名词,特别是工对名词,从而形成词性一致,意义重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38
贡献
20454
金钱
36431

勤勉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15-11-1 14:0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兄一论,胜读十年!收藏细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9
贡献
13439
金钱
1483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11-5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9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5993
贡献
24657
金钱
342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11-7 10:3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拜读,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