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2

《一苇读诗词》第六讲:永明诗体

[复制链接]

68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4527
贡献
16081
金钱
1727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10-28 2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期讲到南朝末期的齐、梁之际,诗人们愈加重视诗歌的音韵与形式美,特别在音韵方面,永明时期以“竟陵八友”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提出了五言诗创作中“四声”与“八病”的问题,形成“永明体”。“永明体”是格律诗的前身,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新体诗”的发端之地,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下格律诗。所谓格律诗,也叫“新体诗”(和当世的“梨花体”不一路啊),是相对于“古诗”而言的。发端于南朝末年,形成、定型于唐朝初年,在中唐时期达到鼎盛。新体新或者说格律诗的字数统一、音韵协美、对仗工整、平仄也是相当的严格。这种形式的好处是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精美的框架,从框架上保证了作品的音韵美与形式美,当然弊端是框架同时限制了思路,水平不足的作者会受其所扰,作品流于平庸、呆板。

  永明是南齐武帝的年号,在永明年间,萧衍门下的谢眺、沈约、王融等人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依声作诗,殊少变化;“八病”则是五言诗比较常见的一些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里做个简单的解说:
  平头——第一二字与第六、七字同声;
  上尾——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除了首句入韵式之外,要尽量避免)
  蜂腰——句中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调,如“客从远方来”皆为平声,“远”夹在中间,形成“蜂腰”;、
  鹤膝——作品中第五字与第十五字不得同声;
  大韵——两句中间有字挤了主韵;
  小韵——两句中间有同韵字;
  旁纽——句中有同声母的字(这个其实很难做到);
  正纽——句中有声母、韵母都相同的字,但不同调。


  后世普遍认为“永明体”过于严苛,妨碍抑制了诗歌的创作,但有些大家却能够在避开八病的同时,兼顾四声,形成流丽圆润的作品,比如谢眺和王融。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 谢眺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零陵在今湖南永州,洞庭湖、潇湘皆不算远。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苍梧在零陵南边,云向南朝,水朝北流。
  停骖我悵望,辍棹子夷犹。——停下马来我惆怅的四处张望,放下棹橹你也徘徊未去。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广平、茂陵是用了郑袤、司马相如的两个典故。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心事已经没什么要说的了,大江之上徒留离忧。 


  此作音韵谐美,读出来很好听;节奏悠扬,句式富于变化;对仗讲究、工整——虽然没有完全避免“八病”,但影响并不大。其实可以看出来,此作已经很像律诗了或者说排律,它一共有十句,除尾联外基本对仗;主要的问题是“失粘”。

  在格律、音韵之外,我还想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从谋篇角度上说,此作在史上众多送别诗中都是个很新颖、很另类的作品。一般的送别作品都是先当下再未来,先实写再虚写,先不舍再祝愿,最后收得蛮伤感。而此作前四句(没到律诗部分咱们先不说“联”字,还是按句算)完全是范云要去的目的地“零陵”的景色,他写景也是虚实结合,以实景结合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等,笔意开阔、字句优美。第五六句则一笔拉回,两句分写“我”与“子”,一个在马上,一个在舟中。马上的停骖惆怅,船里的搁桨犹疑,典型动作的描写带出了人物的情绪。这是送别场面中最实在的一笔。接着的两句以两位古人的故事勉励范云,让他好好做官或者可以像广平郡郑袤那样众人尊敬,或者像司马相如那样凭借文才打动圣听。这两句虽然仿佛是在“扬”,其实也是痛苦的、无望的。写到这儿,能说的都说了,心里就那么些事儿,还有什么要说的?放眼江上,满满的全是离忧啊!此作并不难懂,事儿也不大,但写得特别曲折,一唱三叹的感觉,让人动容。

  小谢的佳作很多,这里咱们再赏学一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起句连用两典,以王粲临灞水望长安和潘岳临黄河看洛阳的关系来借指自己回望京邑健康的情感(现南京)。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太阳照着飞檐,高低错落。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句名气实在太大了,我从前没读过全篇,就知道这一句。晚霞散落在天空像锦缎一般,而澄澈的江水静静的如同匹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喧闹的鸟儿覆盖了春日的小岛,缤纷的杂花开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哉”对“矣”何其赞也!我要走了,又久久流连;我还想着跟朋友们聚会的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这样的好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再有啊,眼泪哗哗的如同雪珠一样飞散。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有情人总是会思念家乡,谁的头发还能常黑不变呢?


  小谢此作大大的有名的那句,其实是因为李白。李白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才气纵横的李白对小谢的赞叹是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以至于我们想起谢眺便要先想起来李太白,都是大才啊!

  此作起笔以王粲和潘岳自比,固然是才子没错,却都是悲哀才子;接下来六句描写了绮丽如画的景色,这几句写景绝对是史上景物描写的极品,不是第一亦是第一之一。然而接下来“去矣”“怀哉”两句则笔锋一转,由乐景转入悲情,两个虚字对仗精妙无比,而且语气舒缓,把情绪转得十分婉转,不显突兀。接下来情绪进一步激荡,由怅而泪落如霰。当我们以为他的表达到此为止的时候,诗人的笔锋再次荡开,由己推人,把个人的情感与普遍存在的怀乡之情勾连起来,结于谁能黑发不变的设问。这样一来,此作由一个小官员赴任离乡途中的感慨升华到了人类普遍的怀乡之情,这种情怀那么自然,那么不可改变,如同黑发会变白一样,真实而无奈。诗意至此已似余音绕梁,悠然不绝了。。。


  永明学派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是何逊。何逊的名气比谢眺要小,他的才气差些,写的东西比较平淡,艺术感染力略逊于小谢。但他在炼字上的功夫,在他的年代是极其出色的。我最早知道他还是从老杜的《解闷》诗里“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细品品何逊的用字,的确很赞。他的代表作是《慈姥矶》: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对偶工整稳妥!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这种平白如话的句子,还有点古风的痕迹。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这一联绝对是唐律气象了,单挑出来看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大唐律诗里的一联。字字精妙!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卒章见志,这个“悲”字到最后才透出,好笔法!


  这首诗极像一首偷春格的五律,除了颔联与首联失粘。诗中写景之句确实不如小谢的精彩,但“遥”“安”“暂”“合”“浮”“悲”“望”等字,工稳至极、炼字准确。诗中有四句写景:傍晚时分,遥遥的对岸起了炊烟,低低的太阳照着静静的流水,荒凉的江岸融合在平整的沙滩上,连绵的山脉浮现在远方的夕雾中。。。如此平淡清雅的语言,如此平淡清雅的风景,如同有人在边上轻轻的向你诉说他的所见。他说他看着风景,暂且可以忘却离乡的忧愁,但只是暂且啊,看着远山还是会想起,一旦想起还是会悲不自禁——可是这一切客子又什么都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就站在江边上,静静的,悲哀的,望着江上的归舟。这种悲伤我们能感觉到,比他痛苦流涕还让人觉得悲哀,他可能流泪了,但他的泪甚至没有流到脸上,只在心里,流到字里行间,那样淡淡的。
  我之所以喜欢何逊,便是喜欢他的这种清淡或者说平淡——他炼字不往奇了炼,而是求准求精。老杜比他有阅历(吃苦多),比他有才华,所以一样是炼字,老杜就能炼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份儿,而何逊却不能。

  “永明体”是“古体诗”往“新体诗”过渡的中间状态,这期间它使得诗歌完全摆脱了唱歌的功能而转入彻头彻尾的文人创作,把诗歌的功能从娱乐产品定位到抒情言志;而为了保证诗歌的音韵美,“永明体”创造性的提出了“四声”“八病”,虽然在当时已经因为过于苛刻而受人诟病,甚至提出“八病”说的沈约,他自己的作品亦无法完全避免“八病”,小谢、小何的作品都有“病”。但“四声”“八病”之说把诗歌的音韵和谐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为后来律诗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永明体是古诗往格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同“山顶洞人”,它不完美,毛病多多,甚至弊大于利,饱受诟病。但它为最终完美的律诗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无法替代的贡献!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10-29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4527
贡献
16081
金钱
1727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梅 发表于 2015-10-29 19:24
一苇老师的系列讲座很精彩!可以系统地学习韵文发展史,“永明体‘我第一次听说,受益匪浅。 ...

谢谢寻梅的认真品读,我这点浅显之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8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