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11

《六一詩話》衍義 1----5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27 16: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楔子

   《六一詩話》,北宋歐陽修所作,雖然只有寥寥一卷數十則,但他卻開創了中國詩歌批評史上以詩話的形式記載詩人們的言行、對詩人的作品進行品評的文體形式,令他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是在他的煌煌巨著中,幾十則不起眼的小品式的文字竟然開後代詩話之濫觴,其後出現的許多著名的詩話如嚴羽的《滄浪詩話》、阮閱的《詩話總龜》、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魏慶之的《詩人玉屑》、楊升庵的《升庵詩話》、王漁洋的《藝苑卮言》,直至近代石遺先生的《石遺室詩話》,歷代留下來的詩話舉不勝舉,卷帙繁多。自歐陽修以下宋人所作就已經形成風氣,到清代而集大成,郭紹虞先生在總結這一現象時說道:“(詩話)至清代而登峰造極,清人詩話約有三四百種,不特數量遠較前代繁富,而評述之精當亦超越前人。”這些詩話在繼承歐陽修詩話的基礎上,不僅發揚光大了詩話這一文體,也發展和深化了詩歌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理論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今人要想了解或閱讀這些詩話,大概可以備一部清代何文煥編輯的《歷代詩話》以及丁福保編輯的《歷代詩話續編》就夠了。當然,詩話這一文體,也並非盡善盡美,在文學批評的功能上,也是有人對之頗有微詞的,例如朱光潛先生就不承認詩話的詩學功能,說其“大半是偶感隨筆,信手拈來,片言中肯,簡練親切,是其所長。但是它的短處在零亂瑣碎,不成系統,有時偏重主觀,有時過信傳統,缺乏科學的精神方法。”但不管怎樣說,自歐陽修開創而來的詩話這一文體都給中國人所普片熱愛的詩歌抹上了濃重的色彩,使之更為絢麗多姿。(穿越梅嶺2015/10/12)


2、李昉詩中的紕繆

    李昉在宋初官做的很大,不但官大,文名也很大,大家所熟悉的《太平廣記》就是其領銜編撰的,文好,詩也好。現代人恐怕都對老幹詩不屑一顧,而李的老干詩就寫的非常好。《禁林春值》是他在皇宮的一次值夜班後所寫的一首詩:

疏簾搖曳日輝輝,直閣深嚴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晝永,八方無事詔書稀。
樹頭百囀鶑鶑語,梁上新來燕燕飛。
豈合此身居此地,妨賢尸祿自知非。
對於這首詩,方回、紀昀、陳衍等人都很是推崇,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點評說:“李昉此詩,合是宋朝善言太平第一人。”怎麼說呢?是說李昉會寫歌頌太平盛世的詩,那個時候沒有老幹體這一說法,故我們可以把方回的評語當作是對李詩的認同。紀昀在《瀛奎律髓勘誤》中對方回的許多說法是抵觸的,對這個,非但不抵觸,還和方回保持驚人的一致:“三、四真太平宰相語,其氣象廣大,太和之意盎然,此故不在語言文字之間。”紀昀說什麼了呢?紀昀說李昉這詩的好處不是好在語言文字,是好在語言文字之外的那個氣象和意蘊。陳衍說他這首詩:“寫出太平氣象,而不落俗套。”
    上面是說李詩的好,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歐陽修說他的紕繆。李昉寫過一首記述宋太祖趙匡胤的詩《永昌陵挽歌辭》其中有一句“奠玉五回朝上帝,禦樓三度納降王。”這句基本囊括了趙匡胤一生的功業,五次祭天,三納降王,其中三納降王是對的,劉鋹、孟昶、李後主。“五回朝上帝”就錯了,歐陽修對此作了批駁:“太祖建隆盡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開寶。開寶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謝於西京。蓋執玉祀天者,實四也。”說只有四回,所謂五回,李昉作為當時的親見親歷者是不會出現這樣紕繆的,一定是當時負責向皇帝傳詩侍臣的傳誤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時李昉寫這詩的時候是在一次聚會中,所有大臣都寫了,李昉最先寫好,就有人口頭傳給皇帝,所以說是誤傳。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李昉為了誇大趙匡胤的功績,故意將四回說成五回的,而這樣一來,歐陽修的“李公當時人,必不繆,乃傳者誤云五耳。”就是為尊者諱了,有意曲護李昉了。(穿越梅嶺2015/10/12)


附:

李文正公進《永昌陵挽歌辭》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樓三度納降王。”當時群臣皆進,而公詩最為首出。所謂三降王者,廣南劉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後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則誤矣。太祖建隆盡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開寶。開寶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謝於西京。蓋執玉祀天者,實四也。李公當時人,必不繆,乃傳者誤云五耳。

3、關於樂天體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寫詩是要求做到“老嫗能解”的,而詩的審美是要典雅和蘊藉的,那麼,白居易把詩寫到老嫗能解,就跟傳統的詩美理論發生沖突了,事實上,白居易確實這麼去做了,當然,也引來了當時和後人的批評,有人甚至將自己寫的不好的詩拿白居易來作解嘲,金代的王若虛就曾經說過自己“近來陡覺無詩思,縱有詩成似樂天。”這裡,我們不可以說王若虛是輕薄白居易的,反應了王對白詩的審美情趣,畢竟
詩乃文學,若祗求達意、少文采,終不足觀。蘇軾在《祭柳子玉文》說“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只可看作是蘇軾對這四人詩風的評價。元稹和白居易是也對好朋友,在詩歌創作上自然有許多相同之處,兩人經常書信往來討論有關創作的問題,比如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與元九書》就是和元稹討論詩歌理論的。蘇軾僅僅就用了輕、俗兩個字便將元稹、白居易的詩歌風格高度概括了。輕、是說元稹的詩輕佻,白、指白居易的詩俚俗。蘇軾說元稹輕佻不是隨口說說,是有根據的,元稹在寫詩之外,也寫了一個叫《鶯鶯傳》的傳奇,很是香艷,被後人改做《西廂記》,不知道傾倒了多少才子佳人。   錢鐘書先生在他的《談藝錄》中首先是是肯定了白居易的才情的,“香山才情、映照古今。”但馬上筆調一轉,便指向了他的俚俗的一面“然詞沓意盡,調俗氣靡,於詩家遠微深厚之境,有間未達。”就是說白居易的詩語詞拖答,不精練,詩的風調和氣格俚俗而浮靡。錢先生在這裡強調了詩的“遠微深厚之境”並說白居易沒有做到這點。這個看法,這也不是錢先生的發明,宋人在《珊瑚钩诗话》就已經這樣說了“﹝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我們再來看看錢鐘書對白居易老嫗能解的看法“香山作詩,欲使老嫗都解,而每似老嫗作詩,欲使香山都解。”怎麼說呢?就是說白居易寫詩想要做到老嫗都能看懂,卻好像是老嫗寫詩要讓白居易都解。這裡的老嫗,當然不是大家深院裡面有文化的使女,而是之那些不識字的普通老太太,如果是指的大家深院裡面有文化的使女,那麼,白居易的詩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俚俗了,所謂俚俗,就是大眾化的低層次的。那麼,這個老嫗,究竟是一個沒文化的勞動者的老嫗,還是有文化的老嫗,如果望文生義,肯定是一個沒文化的老嫗,所以,白居易才向她求解,而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都能解得詩,當然不怎麼高雅了。而如果是一個有文化的老太太,那麼,她所能解的詩,自然也不會俗到鄙俚的程度。這是人們忽視的一個環節。當然,我們在欣賞白居易作品的時候不能因為他寫了許多俚俗的作品而忽略了他同樣寫出了《長恨歌》《琵笆行》那樣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從歐陽修這則詩話中我們可以窺見,宋人,像蘇軾、《珊瑚鉤詩話》的作者是反對白詩俚俗的,但同樣有人喜歡他的這種淺俗易懂的風格,文中傾慕“白樂天體”的那些達官便是極好的佐證。(穿越梅嶺2015/10/13)


附:

    仁宗朝,有數達官以詩知名,常慕“白樂天體”,故其語多得於容易。嘗有一聯云:“有祿肥妻子,無恩及吏民。”有戲之者云:“昨日通衢遇一輜輧車,載極重,而羸牛甚苦,豈非足下‘肥妻子’乎?”聞者傳以為笑。


4、詩語的貼近生活

    在第三則我著重說了白居易詩淺、俗的一面,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白詩的淺和俗又何嘗不是他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來寫詩的。崔護留給我們的詩作不多,但一提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有一首《題都城南莊》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用最明白的語言寫最明白的詩,唐人大多能做到這點。再如劉禹錫的“清江一曲柳千條, 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 恨無消息到今朝。” 詞約義豐,包含了極大的信息量,楊升庵對這首詩是極力稱讚。清代施閏章對這兩首詩很是看好,“一口直述,絕無含蓄轉折,自然入妙。”“此等作不得力氣學問,所謂詩家三昧,直讓唐人獨步。”施閏章覺得像這種四兩撥千金的輕靈手法唯有唐人才能做到,那麼、為楊、施所交口推贊的這兩首詩究竟好在那裡呢?其實並無玄奧之處,就是就眼前所見一口氣寫下來,沒有隱晦的筆法,所寫的都是眼中的景物心中的想法。毫無疑問,歐陽修作為一代文壇巨子,他注意到了唐詩創作中的這一現象,他從士大夫們拘於繁雜的工作而難得休息的自嘲詩裡面,從那些無所事事的官員們的酬唱詩中看到了那些淺近詩語所描寫的真實境況,無一不是貼近作者的現實生活的。可見,淺和俗在詩中的出現也並非一無可取。(穿越梅嶺2015/10/13)

附:
京師輦轂之下,風物繁富,而士大夫牽于事役,良辰美景,罕獲宴游之樂。其詩至有“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之句。西京應天禪院有祖宗神禦殿,蓋在水北,去河南府十餘裏。歲時朝拜官吏,常苦晨興,而留守達官簡貴,每朝罷公酒三行,不交一言而退。故其詩曰:“正夢寐中行十裏,不言語處吃三杯。”其語雖淺近,皆兩京之實事也。

5、河豚美於何時?

   河豚有毒、但同時也是美味,引古今吃貨盡折腰,不惜一死以飽口腹之慾。吃貨詩人們當然也不例外,因此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寫河豚的詩。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蘇東坡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歐陽修這則詩話是說梅堯臣在范仲淹的宴會上即興寫河豚詩的,梅堯臣生活的年代雖然早於蘇軾,但作為吃貨的他們對於河豚的喜愛是一致的,這也反應了當時宋代文人士大夫們飲食喜好。歐陽修說“河豚常出於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歐陽修這裡就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錯在哪里呢?錯在“河豚常出於春暮。”上,河豚食楊花而肥,這個沒錯,是在暮春,但出於暮春就錯了,這裡不是說暮春就沒有河豚聊,暮春也有河豚,而歐陽修這裡的”常出於春暮“當是指河豚的美味以這個時候最好,這可能跟歐陽修不了解河豚的生活習性活他自己所處的地域有關,關於這點,葉夢德早就指出了“(歐)謂河豚出於暮春,殆不然。今浙人食河豚始於上元前,常州江陰最先得。方出時,一尾至千錢,然不多得,非富人大家預以金啖漁人未易至。二月後,日益多,一尾才百錢,柳絮時,人已不食,謂之癍子,或言其腹中生蟲,故惡之,而江西人始得食。蓋河豚出於海,初與潮俱上,至春深,其類稍流於入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由葉夢德的站短記載我們可知,河豚以元宵節前後的味道最為鮮美,而這個時候的河豚價格是昂貴的,非一般人所能及。到河豚食楊花而肥的時候,其實它的味道已經大大遜色了。那麼,歐陽修為什麼會說春暮時候的河豚味美呢?葉夢德認為跟歐陽修是江西人有關,因為河豚是海產,在臘盡春回的時候溯潮而上,越靠近海的地方,越早吃到,而常州一帶的長江沿線正合這個標準,待到河豚上溯到江西的時候,自然是春暮了。葉夢德的說法得到了同是宋人陳肖岩的佐證,陳肖岩說他客居江陰的時候,見當地人臘盡春初的時候就已經吃河豚了,後來他到南京(秣陵)做官,要三月間才有。陳肖岩由此推斷,歐陽修所說的河豚是“江左河豚。”
   不過不管歐陽修說的是那裡的河豚,梅堯臣這首詩確實寫的好,這點,歐陽修作為一代文壇領袖沒有說假話,以至於和梅堯臣同時好友開玩笑說:“鄭都官有《鷓鴣詩》謂之鄭鷓鴣。聖俞有《河豚詩》,當呼梅河豚。”梅堯臣寫詩喜歡苦吟,獨這首詩在席間頃刻而成的詩留下了一段佳話。(穿越梅嶺2015/10/14)

附:

梅聖俞嘗于范希文席上《賦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常出於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聖俞平生苦於吟詠,以閑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於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而成,遂為絕唱。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119

主题

818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42
贡献
7927
金钱
10906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10-27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认真拜读中。谢谢穿越梅嶺先生对《月影诗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7

帖子

15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482
金钱
552
发表于 2015-10-27 19: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并学习。问好楼主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46

帖子

29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9
贡献
822
金钱
1046
发表于 2015-10-27 2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老师佳作,受益匪浅!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9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38
贡献
28189
金钱
3391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0-27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老师精讲!受益匪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22: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香 发表于 2015-10-27 21:29
赏学老师精讲!受益匪浅!问好老师!

謝謝雅香版臨貼留言,梅嶺問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2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淡若烟云 发表于 2015-10-27 20:52
赏学老师佳作,受益匪浅!问好您!

謝謝煙雲副版臨貼留言,梅嶺問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2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期 发表于 2015-10-27 19:05
欣赏并学习。问好楼主老师!

謝謝子期兄來訪,問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22: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晚秋 发表于 2015-10-27 17:13
学习中,认真拜读中。谢谢穿越梅嶺先生对《月影诗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晚上好! ...

先生客氣,與您共勉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46

帖子

29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9
贡献
822
金钱
1046
发表于 2015-10-28 09: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赏老师佳作!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9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38
贡献
28189
金钱
3391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2-4 2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9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38
贡献
28189
金钱
3391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2-4 2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