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8

[诗词理论] 如今网上的许多诗作只相当于古人的私塾作业

[复制链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0-26 0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网上的许多诗作只相当于古人的私塾作业
现在人们总埋怨网上难见好诗。认为多数都是一些只合格律,千篇一律的时景之作,如新春、端午、中秋、重阳、寒霜、大雪之类的公共语言,没有一句专属作者于自身有关的内容。近年来由于对老干体的抨击,写五一、写七一、写国庆的相对减少了许多。
其实,这是一种作业,自古有之的。古人在私塾里就有大量的作业,甚至长大后也沒有多大的提高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很快地就消失了。就说唐人吧,上得全唐诗的无非是百分之一甚而千分之一,不要认为唐人就比今人强多少!无非是三百多年有个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今人网上作诗还不及三十年呢,急什么?
然而话又说回来:按照目前的这些写法,又怕是出不了今人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的。何也?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人的启蒙和他们长大以后的变化:“云对雨,雪对风”;“春对夏,秋对冬”。云雨雪风,春夏秋冬,是一个总的概念,云雨雪风春夏秋冬对东西南北人,对丰衣薄衫者,感觉是不一样的。
李白是这样感风的: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他不说他送客时杨柳还没发芽,却说是春风也知道人离别之苦,不让杨柳发芽。
杜甫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写雨、它写春,他写风,都有具体的环境,都有作者自己的感受。
李商隐的诗是最朦胧的:
昨夜星晨昨夜风。这昨夜的星晨和昨夜的风,陪伴着他美好的回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杜牧写风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们的古人是在学会了“云对雨,雪对风”;“春对夏,秋对冬”技巧之后,就把云雨雪风、春夏秋冬,春花秋月,青春白发,等等,赋于他自己所感知的意境中,决不只是去写云雨雪风、春夏秋冬,春花秋月,青春白发之类毫无作者个性特点的共性诗,而是把这些只作于自己感情个性的载体而存在。
我们来看两首今人在网上的作品:
洋湖泛舟
忍顾夕阳惆,清风逸小舟。
匆匆云霭散,玉兔水中游。
重 阳
年年岁岁进重阳,户户家家新酒香。
寿客芳菲期梦蝶,茱萸插挂待归乡。
登高吟咏鬓边白,赏菊徘徊景外黄。
敬老何当此日在,时时孝悌国兴昌。
   这首五绝, 你读得出来这是在写哪里?夕阳清风,云霭玉兔,和作者有什么关系?你“忍顾”,別人也可以“忍顾”,张三见到的不和李四见到的一样么?
这首七律,纯属客观描写,看不出这些叙述同作者有什么关系。王五写来与周六写来同是一个样!
其实,写诗一触到自己斯时斯地,斯喜斯愁,就得花功夫的。每个诗人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个性来,今天就不再缺李白杜甫了!

831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0
贡献
67335
金钱
8354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0-26 07: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10-26 08:51 编辑

洋湖泛舟
忍顾夕阳惆,清风逸小舟。
匆匆云霭散,玉兔水中游。
这首五绝题目就标明了诗人在洋湖泛舟呢,好诗。


重 阳
年年岁岁进重阳,户户家家新酒香。
寿客芳菲期梦蝶,茱萸插挂待归乡。
登高吟咏鬓边白,赏菊徘徊景外黄。
敬老何当此日在,时时孝悌国兴昌。


这首七律前三联铺陈民间重阳节的习俗,尾联已经点明了作者谋篇的主旨。“此日在”三仄尾瑕不掩瑜,也是好诗。

这两首诗恰好否定了此文论点。

原文:
我们来看两首今人在网上的作品:
洋湖泛舟
忍顾夕阳惆,清风逸小舟。
匆匆云霭散,玉兔水中游。
重 阳
年年岁岁进重阳,户户家家新酒香。
寿客芳菲期梦蝶,茱萸插挂待归乡。
登高吟咏鬓边白,赏菊徘徊景外黄。
敬老何当此日在,时时孝悌国兴昌。
   这首五绝, 你读得出来这是在写哪里?夕阳清风,云霭玉兔,和作者有什么关系?你“忍顾”,別人也可以“忍顾”,张三见到的不和李四见到的一样么?
这首七律,纯属客观描写,看不出这些叙述同作者有什么关系。王五写来与周六写来同是一个样!
其实,写诗一触到自己斯时斯地,斯喜斯愁,就得花功夫的。每个诗人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个性来,今天就不再缺李白杜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453
贡献
13899
金钱
27197

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26 07: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賞拜讀,早上好。
壯懷自未輸幷俠,浪跡人曾慕楚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26 0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提起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26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司空圖說“文之難、而詩之難猶難”。強調詩之“辨於味”。什麼味?當然是詩的韻味,唐人的詩為什麼好,好就好在有韻味,今人的大多數作品為什麼不好,就是缺乏詩的韻味。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781
贡献
17338
金钱
19902
发表于 2015-10-26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诗人月旦诗评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740
贡献
10201
金钱
14209
发表于 2015-10-26 17: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诗人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个性来,今天就不再缺李白杜甫了!

诚然如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0-28 0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時期的學生作文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春江垂钓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刘在镕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
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读后感】笔法果然老练!借友人之言道出己之胸臆,“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堪称警句,一小学生竟有此等见识!方今之世,不知多少“贪饵”之辈自取沦落,何时醒悟?读此文深感前贤可畏。

《记地震》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李蓂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久,为前所未有者。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视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

【读后感】这篇作文记叙的是1933年7月5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从文中可以看出,郫县震感也非常强烈——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小作者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实,文末由地震而生发出的感叹更是发人深省。

《书楼望月记》
四川万县分水场县立第二小学 陈晓初

一夕,人静矣。余倚窗读书,偶见月光射入,宛如白练,顿生明月入怀之感,遂弃书起立,循栏徘徊。见夫玉免悬空,光辉皎洁。举目四望,万籁寂寥,清风夜起,促织微吟,顾而乐之。适有孤鸿横岭东,展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其音交交,掠余而西也。
时已夜半,月凉似水,忽见草际微动,黑影隐露。余不禁长啸,叹曰:“人耶?鬼耶?何裹足而弗前!”半晌无声,长空寥廓,清寒殊甚。少焉,嫦娥西匿,余亦就寝。

【读后感】此文吾读之再三,有似曾相识之感。忽忆及东坡之《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原来如此!小作者将东坡妙句化入文中,水乳交融,浑然天成!读毕,为之击节而赞:东坡千载后,亦有知音矣!

《听鹃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魏邦权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夜,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斯时明月在地,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龙蛇蟠结,盖竹柏葡萄影也。已而庭树之上,鸣声凄切。倾耳听之,似唤“不如归去”者,盖杜鹃也。其鸣急迫,其声凄厉。凡入耳者,未有不动于衷也。夫鹃一鸟耳,昼夜悲鸣,催人耕作,故又谓之“催耕鸟”焉。余听之,不禁有感于中矣!夫人生之光阴有几,而九十春光,尤如白驹过隙焉,彼杜鹃者,夜半啼血,欲唤回将去之东风,吾人对此垂暮之春,能不感韶华之易逝哉?因听鹃而作记自警。

【读后感】又是一个苏东坡的崇拜者,文章前段从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脱化而出,后段的议论由杜鹃鸟而生发,足见少年老成!

《夜月采莲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江炳崧

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乃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举目四眺,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至夜阑兴尽,始摇舟而归,并携莲一枝,置诸瓶内,以驱尘俗。归而记之。

【读后感】月下泛舟,池中观莲,何其美妙!置莲瓶内,以驱尘俗,何其高雅!此非周敦颐乎?此篇作文文字之美倒在其次,生活态度大可玩味。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781

帖子

46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79
贡献
939
金钱
1756
发表于 2015-11-1 08: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律约束后人的思想力自然退化,律的长处我是从来没体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9 15: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