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化谷金青 于 2015-11-5 17:37 编辑
读梁晗曦 《甲午岁杪围炉夜话》 “冲和淡泊意微茫,弦外之音费品章。”这是北京大学博导、当代大诗家袁行霈先生评介渔洋山人的诗句,其实这也是中华古典诗章的品评标准,即诗意崇尚“淡泊”“微茫”,诗味耐人“品章”。袁先生写诗正是这样的,本人曾撰文评介。近日读梁晓曦(晓梦)女士示我的一组七律《甲午岁杪围炉夜话》,心中冒出了她的诗章也耐“品章”的感觉。 其一是诗多典故,意不直出。如第一首:烤薯香浓舔桂枝,红炉围坐话儿时。 尝嫌结袂言欢少,却叹班荆道故迟。
首联平易,明时、地、及事。颔联出句也一般,“袂”,衣袖也,只是一般是“联袂”,说结袂也不会生歧义。而对句“班荆”就非一般人能懂了,这是典故“班荆道故”的引用。略释则是楚国伍子胥的父亲伍举避难欲逃,路遇好友子是,两人铺黄荆于地“道故”,商谈如何安全逃回故国。后世遂以“椒举班荆,班荆道故,班荆道旧,班荆椒举”等词形容朋友途中相遇,不拘礼节而畅叙旧情,借以表达思乡爱国及与朋友的深厚交情。梁女士此处引用,与“欢言少”相对,感叹“迟”。是相交恨晚呢还是“夜话”到深呢?“意微茫”,尽可去“品章”。该诗颈联“破巢完卵”是古语“破巢之下岂有完卵”的翻用,用以感激“君”之“持”。“我”怎么曾经“破巢”幸赖“君持”君又如何“持”也费“品评”。尾联出句是鲁迅诗句的直引,末句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信念。至于“劫波”所指,也待读者诸君去“意会”了。在另十七首中,梁也多作典故,如二中的“倒履”( 蔡邕迎王粲)“停琴”( 停琴听阮),三中的受排斥而落魄的“子建”、屈身下役的“萧生”(汉代抱关者萧望之)、八中的“掣笔郎”、十四中的“泛五湖”(范蠡西施)、十七中的颜渊“歌陋巷”……有的应以解释,有的不解释其用意也大可明了。 这就是梁女士的诗。意象鲜明,意蕴丰赡,时用典故,至使诗意“淡泊”“微茫”耐人“品章”。 其二是意象鲜美,语多玑珠。梁女士诗情充沛才华芳茂,一挥就是一大串,大有古人所赞的“倚马可待”之状。这组诗共18首,足见情丰;读其诗,玑珠满篇,又真佩其艺。诗中璀璨之句、警策之语俯拾皆是。如“未曾倒履迎悬榻,却拟停琴听解嘲”(其二)虽用了典,不释其形象也鲜明可感。“子建风流云变幻,萧生落寞影黄昏。凝眸酸处人无怨,抱膝吟时月有痕。”(其三)前者引古人窘迫际遇以寄感叹,后者画寂寥情景以示境况,可谓意境鲜明意蕴深丰。“萧瑟北风秋后雁,依稀老屋睡前灯”(其九)其景其况令人凄然,“浮生如寄雨凄迷,落絮飘蓬唯自知”比喻形象,色调黯淡,境遇可感。“明日依然歌陋巷,也无欢喜也无忧”(十七)虽然无奈然也随遇而安心胸坦然,“灯下翻残沧海事,客中老尽少年心”(十八)又令人凄惋,唏嘘不已……她的诗句对仗工稳,有的还颇艺,如流水对“如能得慰云霓望,纵使重逢雨雪天”用假设表希望之切期盼之诚,加强了语气。“灯下翻残、客中老尽”一联词语活用,化虚为实,自然无痕。“伫看落霞犹落泪,坐抛流水与流年”两“落”对两“流”,天衣无缝,足显驾驭文字得心应手,岂只娴熟而已! 其三,情未必实,艺却堪赏。 诗是诗人的心灵之歌,一般说,诗如其人诗也是诗人之“史页”,然而由于诗也是“艺”,因此也不必依其诗字字句句勘究其人其事,如是则太呆了。梁女士生于1973年,长成在改革开放年月,看其简介璀璨多丽,但她的诗词中常有嗟叹,即如这组“夜话”,就有“廿年辛苦”、“枥中老马”、“逆境”、“事业艰难”、“庐破曾惊”、“衰年已卷”、“落絮飘蓬”、“清冷”、“凄凉”、“带愁吟”……她也曾嗟叹“心老滇中归不得,凭栏徒忆少年时”,却又“偏爱此间山有色,霞烟随意补藤萝”,似乎生活在矛盾之中。这使人想到宋时的黄庭坚。他早年也赶时髦填过同些艳词,在一次酒宴中,可能有人叽笑他大才子竟玩这小儿科,他解嘲曰“天上语也”,意即我之所写并非我的真情实意。 这就是说,诗人的一些吟咏并不全是心灵的流淌,有的也是应景、酬答,有的只是“练笔”“文字游戏”。虽然其意未必真实,也未必一定不真实,虚虚实实,但是其诗其句特别美雅,可吟可赏。李义山的《锦瑟》《无题》,“身无彩凤”“心有灵犀”千百年来使多少论家、学者、粉丝毕呈才艺,希望考证其真实,演绎其故事,然而又有谁真拿出了令人信服的“终结报告”! 其原因一是李终生只是“下僚”,正史无传,野史也稀微,二是他的诗太朦胧了。鲁迅当年曾说读其诗必知其人,对于梁女士我们也可说“知”,她是当今驰名的诗女,自介也在且文字不少,但那只是才艺成绩的排列,“身世”可说近于无。怎么办?读诗而已。她的诗写得好,意象鲜明意境丰美,语言秀丽,典多蕴藉,足可让我们捧读揣摩,获得艺术的享受,如是也就够了。 末了我要赘言,对于诗词我有固见:诗词宜少不必多。自己挥洒千言万语有何不可,但示人、成集则尽可少些。梁女士似乎太写多了,这组“夜话”诗若只一首也不为少,现在是18首! 固然每首都可赏,但毕竟只是一次夜话之纪或感,何必要写成18首,至多四首足矣!我这么说似乎在干涉他人之自由,岂敢。赞曰:
倚马轻挥诗翼张,飞泉漱玉涧花香。 白云漫涌津何处?弦外之音费品章。
梁女士的诗章的确富于诗味,有弦外之音,耐人品章,读她的诗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 2015年6月24日于化谷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