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5
注册时间2014-6-20
威望4792
金钱10813
贡献961
金牌会员
 
威望- 4792 点
贡献- 961 次
金钱- 10813 枚
|
本帖最后由 王泽生 于 2014-7-20 09:16 编辑
传记:小村兵站
(2014-7-20上午9点)
薛家屯有一个小兵站。
那是通黑河的军用电话线路,检修站,设在俺那,前后长达20年之久。经常住着几个通讯兵。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兵站和俺村上的女人好上的,有好几对呢。
比如,“大广播”的老闺女,刘海燕,就跟当兵的结缘了,那兵站上的。刘海峰,气管炎,擅长电焊。他老婆公鸭嗓,泼妇,吼一嗓子满屯子都能听到,外号大广播。
乡上电话站(交换台),接班的蒋宝雯,都三十一了,听说不生育,跟一个叫罗斌的排长好上了。之后,搬到了绥化。之前,邮局剥离出来,单独盖了个小二楼,在老公社大院南侧。蒋宝雯在那上了一阵子班儿,后来调走了。
罗斌也曾跟卫生院的小护士,高向明,有一腿。李春海追过“高护”,杜文杰家的独子——杜海军也追过,但都失败了。高护士,最后被据说是上海小伙子弄走了,做生意的,高护也辞职不干了。
薛立君家的大闺女,薛晶,高高个儿,白净,好看一些。嫁给了通讯站最后一位排长,他善良,瘦高,超高,一米九的样子。家是兴隆镇那边的,买了楼,给老薛家10万块钱,他家有钱。
小薛家屯的姑娘很金贵,就连我学生王丽,王焕文家的闺女,胖而丑,都找了个吃公家饭的,原联合信用社的小郑,后来调到三井乡信用社了。
小时候,生产队大院里,露天电影,曾放过一部外国片《永恒的爱情》。仿佛总记成印度的片子,可直到后来才晓得是巴基斯坦的。当时,我最爱看反特片、武打片了,对这类没什么大兴趣,捏鼻子看的。后来,收音机里听相声,有人引用过这片名,不知是师胜杰,还是冯巩。当年看的时候,那故事就看的一塌糊涂,久远的岁月里,万千事都模糊掉了,只记得那片中爱的死去活来。当年,和我一样,那些社员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
老一辈人厮守一生,他们演绎了永恒的爱情,那是村庄的神话。可是,老传统在乡村早已松动了。
近年,村上的老娘们也忽然值钱了,就连40岁的老女人都私奔了,比如张春清的老婆。生活是车外路边石头跟刀子似的,不敢跳车的,这年头婚姻跳车的很多。俺那疙瘩太穷了,女人们都没见过世面,物质女多。就是婚后,私奔的也不是啥磕碜事了。
是啊,我们渴望改变命运,可一张豆饼似的日子,却不能带来任何改变。生存压力渗透进婚嫁领域,这是爱情的密码。我一直以为,爱情这个主题写来“比较虚”,因为爱情是两人之间的事儿,其中况味,只有局中人自知。
也许乡村只有物质式的婚姻,没有纯粹的爱情。但是,乡村爱情像老家的绵羊,卷卷着,但温暖,防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