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2

辞赋的四化特点 网络搜集整理

[复制链接]

139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骈文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964
贡献
13339
金钱
1778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10-9 05: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对辞赋作品的分析,可以将辞赋文学表现内容分为四种,分别是:辞赋文学贵族化、辞赋文学平民化、辞赋文学桃源化、辞赋文学功德化。
一、辞赋文学贵族化
辞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辞赋作品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其本身是有阶级性或阶层性的。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风赋》中对风有两种论述,一种是大王之风,一种是庶民之风。自然界中的景物也因人物身份不同而有所变化。封建士大夫对风雨的感受多是和风细雨,黎庶平民对风雨的感受则多是凄风苦雨。这是现实自身的社会环境决定其自身的自然感受,体现在辞赋文学中自然会有所不同。
辞赋文学是有创作权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下层的黎民百姓是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的,真正的文学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在皇权统治下,诗词歌赋是为了帝王将相服务的。在中国当代,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诗词歌赋的服务对象则是全民族,这方面的作品具有了人民性的特征。
辞赋文学贵族化的表现。在汉朝时期,辞赋文学家出现了司马相如、杨雄等人,他们开启了汉朝大赋的时期,汉朝大赋描写以宫廷、游猎、贵族生活为主要内容,这是辞赋贵族化的特征。
二、辞赋文学平民化
辞赋文学在古代虽然是掌握在封建贵族和士大夫手中,但是他们的思想也不是完全贵族化的。辞赋创作者通过科举制度跻身封建贵族阶层的,或者亲历社会下层劳动者的疾苦,辞赋文学作品中就会有揭示贫民疾苦的文字。在辞赋作品中会出现对于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怜悯,这类辞赋就显示出辞赋作品平民化的特点,《逐贫赋》就是明显的例证。辞赋平民化的意义在于告诫统治阶级,社会上还有穷苦人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生活,以此唤起统治者的同情心,使统治阶级能够爱民而施行仁政。
三、辞赋文学桃源化
辞赋类作品与诗词和散文关系密切,在辞赋的创作中会受到时代诗风和文风的影响。在封建社会里,封建贵族和士大夫在政治斗争中的宦海沉浮,使他们看清了封建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谗言媚主、趋炎附势的丑恶现象,在心里会产生一种逃避社会现实向往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思想,这种思想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作品中。《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此篇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很大,很多诗词歌赋也有追求世外桃源式田园生活的思想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是桃源化的变形翻版。文人喜欢世外桃源式的思想意识或现实生活,在辞赋创作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辞赋桃源化的特征是描绘自然山水落石出及相关的人物事件,回避政治而突出自然,有时也会悟得天地大道,玄机禅理等思想,这也成为其辞赋作品中的升华点。
四、辞赋文学功德化
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把诗词歌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使得文人在饱读圣贤诗书后,通过科举考虑赢得功名,继而走向仕途之路。为了能够显身扬名、青云直上,在诗词歌赋的创作中会有歌功颂德的内容,其意是在于迎合统治阶层的心里,希望得到擢拔而得到进身之机,或者是希望得到被歌颂者的赏识而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恩赐,这种歌颂式辞赋的出现是社会文化的必然。事实上,真正有才干的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赏识。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就是一篇歌颂对方,是篇文采飞扬的文学佳章。另外,有些人的创作辞赋过分吹捧当权当政者的功绩,甚至对贪官污隶进行美化和歌颂,这样的辞赋即使写得再华丽再优美,也是不可取的。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5-10-9 0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鼓励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9 10:33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骈文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964
贡献
13339
金钱
1778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5-10-9 07:35
一、辞赋文学贵族化
①辞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辞赋作品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其本身是有阶级性或阶层性的。 ...

谢谢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