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9|回复: 6

[律绝] 咏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长红檵木

[复制链接]

293

主题

1146

帖子

5768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694
贡献
894
金钱
2245
发表于 2014-7-18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征夫 于 2014-7-18 22:18 编辑

咏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长红檵木(词韵)


檵木寻常贱作柴,春花烂漫遍山崖。

年年斫去年年茂,岭岭生来岭岭皚。

此树命超千岁活,其花年享四回开。

尤珍花色红如火,取种新培天下栽。


    注:檵木,即宁都乡下称为“给(音)朸杈子”者,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状椭圆形,花线形,白色。白鹤村檵木树,树龄约1900年,一年开四次花,花红色,故被命名为“长红檵木”,天下唯一者也。其长红之特质,乃基因突变之结果也。林业专家取其基因,培育出檵木新品种,红叶红花,为景观树种,现已遍种国中矣!此树实为天下长红檵木之祖也。

4771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244
贡献
26790
金钱
4352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7-18 22: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兄台佳作,此类题材要写好确需功力!原来宁都客家话的“给朸杈子”就是“檵木”,又长见识了,谢谢兄台分享,晚安!
客邑多勤者,家居好古风。苇塘清且浅,笛韵与云融。

293

主题

1146

帖子

5768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694
贡献
894
金钱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23: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赐赏!觉得有些独特的事物能够表达出来,也可能是一种创新的突破点,就是显得有些吃力、生硬。遥祝
晚安!

点评

同感!我曾尝试多写赣南风物、客家风情方面的题材,但有一些事物知之甚少,或只宜于散文体裁,所以不敢贸然动笔,即便动笔也总是一种失败感。如宁都采茶戏题材,一年多来我一直找不到感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9 07:42

4771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244
贡献
26790
金钱
4352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7-19 07: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夫 发表于 2014-7-18 23:58
谢谢版主赐赏!觉得有些独特的事物能够表达出来,也可能是一种创新的突破点,就是显得有些吃力、生硬。遥祝 ...

同感!我曾尝试多写赣南风物、客家风情方面的题材,但有一些事物知之甚少,或只宜于散文体裁,所以不敢贸然动笔,即便动笔也总是一种失败感。如宁都采茶戏题材,一年多来我一直找不到感觉。

点评

对某一事物要从整体上反映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认识上深化不够的局限。可能有时不妨从一个侧面去表现会更容易一些。比如从它的起源,或功能,或突出的特征,或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部分,吟咏起来也许会方便一些,也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0 18:20
客邑多勤者,家居好古风。苇塘清且浅,笛韵与云融。

157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89
贡献
12059
金钱
1743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7-19 0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音)朸杈子也被诗人歌颂了,学习并问好。
开心每一天!

293

主题

1146

帖子

5768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694
贡献
894
金钱
2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8: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14-7-19 07:42
同感!我曾尝试多写赣南风物、客家风情方面的题材,但有一些事物知之甚少,或只宜于散文体裁,所以不敢贸 ...

对某一事物要从整体上反映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认识上深化不够的局限。可能有时不妨从一个侧面去表现会更容易一些。比如从它的起源,或功能,或突出的特征,或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部分,吟咏起来也许会方便一些,也就是从一滴水看太阳的光辉的意思。浅见,仅个人的一点体会。

1236

主题

39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15
贡献
2073
金钱
6512
发表于 2014-7-20 20: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欣赏好诗,又科普了一下,赞你哦!
常忧心积病,不泣泪含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