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無羽 于 2015-10-2 21:25 编辑
赏析《樱花雨》 周光华 春天樱花盛开,形成艳丽的“花海”, 静静的绽放出幽香, 烂漫如云。曾几何时,雨过林荫,繁花似锦,落英缤纷,于是《樱花雨》“在细雨如缕里寻找一份昨日的情感”中诞生。虽然在异国他乡,如痕的心迹在梦中依然走近。
《樱花雨》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描写樱花刻画内心情感,像诗歌那样凝聚神韵,运用象征艺术手法,开拓深刻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表达隐喻含蓄,以“花儿似乎吐露心事,绽放芬芳的情怀,雨丝里有着浓浓的爱意和流年的美丽”,直抒胸臆,触景于情感之中,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作者对樱花自然物体,赋予了深刻的爱恋,语言形像生动,运用比拟的方法,把想像寓于意境之中,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樱花雨》抓住景物的特征,以描绘樱花为主线,同时抒发情感,通过空间的变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樱花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樱花“在微风里向我微笑……在细雨里醉了……轻轻地抚摸你的芳颜,在被相思雨淋湿的芳颜……碎在了我的胸怀,留给我太多的……粉红记忆”。 文章的亮点是语言柔美,生动的情景描绘,不但可以刻划背景,渲染氛围,而且运用环境表象,烘托人物的内心感情,更好的呈现出主题。
日本把樱花定为国花,因为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人们。《樱花雨》 作者的情感演绎,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因此,文章的焦点,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畴推动的作用。作者把深刻的想像,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升华了主题,具有音乐美的特色,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樱花雨》语言优美动人,是人生感悟的参透,给我们心灵深处以及视觉上的一种美感;富有个性化的魅力,是思想理念火花的凝聚,又是睿智的结晶。作者“在飘飞漫天的树下蹉叹……从这个国度里走开……没想到,你一样的微笑……在你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我美丽的芳颜”。 作者的心灵与樱花的神韵,婉约细腻,纵贯了古今,横亘中外,强烈的色彩感,包容大千世界,内涵丰富多彩的语句,贯穿人生社会,寓于人生百态,画龙点睛,揭示主题,闪现在思维领域里的万千景观。
附原文 樱花雨 刘秋实 曾几何时,因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心境,刻意的去追寻一份内心的孤独。曾几何时,也因为“雨过林荫南北路,且将深情东西付”的无奈,刻意在细雨如缕里寻找一份昨日的情感,而现在,却循着梦的边缘,在异国他乡里又将那一份如痕的心迹在细雨里再次画圆,梦里的你依然走近我的视线。 我慢慢地梳理心绪,不敢惊了内心的情感,也不愿细雨里的你再次从我的视线里走失,轻轻地撑着一把雨伞,走在那青黝的石巷,风吹响的毛竹,在细雨里微笑,微笑着我的痴恋,我依然,固执的走在青黝的石巷。不知名的花儿似乎正要吐露心事,静静地绽放芬芳的情怀,雨丝里有着浓浓的爱意,我依然,清新的走在那异国的石巷,看见你了,我又看到你了,一如你流年的美丽,一如你丰润的芳姿,婀娜,芬芳,静静地在那里独自绽放春天的相思。我来了,我又来了,我带着一种虔诚和经诺,带着一种久违的情感,慢慢地靠近,靠近我内心深处的相恋。细雨里的你,芳心暗许,濡湿了几多相盼,风摇曳了几多相思,细雨里的我,倾心暗恋,写下了几多缠绵,写下了又是别年的诗篇。 我曾将梨花当成我的初恋,为了她,我也写下很多的诗篇,没想到,和你相知相识却在这异国他乡,当我看见你的时候,我内心就知道,我已经爱上你了,爱上这个知名的花儿,皎洁中略带着一种粉红,正如我想象的你那样温婉而深情,端庄而大方。我内心欣喜着,雀跃着,不安分的想走到你的面前,你也在微风里向我微笑,绽放出会心的微笑。我在细雨里醉了,轻轻地去抚摸你的芳颜,在被相思的雨淋湿的芳颜,娇艳的花瓣,娇红的芳心,内藏着我曾经很多的情话。我轻轻地一碰,你便碎了,碎在了我的胸怀,留给我太多的如你那细致入骨的粉红记忆。 我在你飘飞漫天的树下蹉叹,就如我读过的宋词“惜春又怕花开早,偏偏落红无数”的惆怅,不愿,真不愿 ,你就这么的从我的视线里走开,也不愿,春天就这样的又把你匆匆的带走,于是,我急切的想把春留住,也想把你留住,我用了内心所有的情感,拼尽了身上所有的力气,想留住。你笑了,说我很傻,傻得可爱,傻得那么让人心疼,来年,我会一样的在你的视线里绽放,我却说,不会了,来年的美丽我不会再见了,我将会从这个国度里走开,回到我那日思梦想的祖国。没想到,你一样的微笑,对我说,我是不是在你的脑海里了,是不是已经侵入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已经在你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我美丽的芳颜。我欣然,也笑了,我知道,其实你已经早已成为我身心的一部分,不管来年,你在哪里开放,我一样感知你的存在。 我慢慢的离身,慢慢地回头,用手里的相机拉长你的焦距,用心体味你的相思,才发觉,你也一直没有走远,就在我内心的最浅处,一如你昨日的美丽,诠释我们最真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