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3|回复: 8

越战电影观后感二则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447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792
贡献
961
金钱
10813
发表于 2014-7-12 16: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战电影观后感二则
    【1】《两山轮战》感后感
    (2014-7-12早5点)
    7月11日早3点,终于找到一部老片子,是关于越战的,那网站叫它《两山轮战》。实际是《黑豹突击队》,其中一些细节很感人。
    比如一个老人和他孙女住前山,不肯搬走,寨子其他人都搬到后山了。我侦察战士劝他,他说当年法国胡子打到县城,他都没搬家,一直住在这,这是中国的土地,怕啥。老人的话震撼着我。他对战士说,我搬走了,你们来了,连个烧水的人都没了。老汉让孙女去瀑布下打水,用竹筒接水,那是最原始的天然取水方式,淳朴绿色天然。瀑布的水真纯净,边疆的水真可爱,那一滴子水,是祖国的河山呐。女孩很漂亮,打来水给战士们烧水烫脚。一个新兵蛋子去帮忙打水,他喜欢上了她,她太像他姐姐了。悄悄话记在了他日记里,这是子弟兵的乡愁啊。
    这支特种兵侦察队,叫黑豹突击队。去前哨抓俘虏,结果,跑了一个,枪响了,惊动了敌人……一个战士负伤了,逮到的那个俘虏也伤了。两人争一个氧气袋,不幸的是,这惟一救命的东西究竟给谁用呢。一边是亲爱的战友,一边是杀人不眨眼的敌人,一边是舍生取义,一边是作战任务。这样生死抉择的一刻,我伤员果然拔下呼吸架,说,死不了,可气息迅速急促起来,没多久就那啥了。俘虏获救了。是硬生生愣是抬回来的,越过那峭壁一样的陡坡,而俘虏还铜牙铁壁,撬不开口。
    昨天,我看了一个凤凰网视频,是关于国共谍战的。前台湾国安局副处长萧台福,说,他们这代人的谍报奋斗似乎迷失了,没了灵魂。但看到大陆新资本主义,他说这些年的奋斗还是有价值的,他一语双关。这是负能量,信仰会产生动荡。而《两山轮战》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人心是随着美而流转的。是啊,每次出征,战士们都怀揣着橘子和苹果,寄予着吉祥平安,还有和平。当他们登上高丘,回转身一刹那,那军营号子,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那是怎样的眷恋啊。
    而当他们凯旋归来,中途,他们预感一种不祥之兆,有人说这仗打得太顺了。似乎不死人就不安生,果然,通道上出现了地雷,一个战士炸断了腿,被迫只能搜索前进,一边撤退。不敢使用电台,只能传统土办法,信鸽。为防不测,提前把敌人的防部图拍照,微缩胶卷,信鸽传回去。危情果然出现了,就在来时的那道土坡上,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响起……
    遭袭后,一些战士被冲散了,陷入孤军奋战,各自为战。丛林战,狙击战,潜伏穿插,打冷枪。饥饿与意志,经验和胆识……多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搅拌着,开始较量。
   
    【2】《血战丛林》感后感
    7月11日早7点,看对越作战神剧《血战丛林》。为掩护战友撤退,我方一战士滞后,被敌人掷弹筒炸“飞”了,就是肩扛的那种火箭弹炸的。他冲锋陷阵,端枪雄踞一块岩石上,被爆炸的气浪掀翻。
    他衣裳被烧成一块一块的,就似遍体鳞伤似的,醒来了,还好,他幸免于难。昏迷许久了,硝烟散尽,火药味犹存,他翻转躯体向前爬向。他发现了白蚁,太饿了,生存的本能让他拼命一搏。于是,他伸出第一步,这时,他已经用手爬着走路了。手指像钢钎一样插入草坯里,呼吸细若游丝,那爆发出的最后一丝底气,如同坚韧的钢丝绳,奋力缠绕在钢钎之上。一截截,一截截的缩短,胳膊拖着身体趴着爬着,趴着爬着。
    白蚁密麻麻,跳跃如幻影。饥不择食呀,他不顾一切了,抓起一把抿入嘴里,好了,这下有些不慌了。稍稍抬起眼神,嘴唇还沾着一粒白蚁。人饿到极限的时候,一闭眼,连老鼠都敢吃,这白蚁怕什么。他咀嚼着,满嘴巴翻白,如同挂满了白芝麻糖。
    他有一颗热烈的心脏啊,翻滚着,气喘吁吁,跌跌撞撞地爬行,终于到了一块水边。脑袋伸进去,咕嘟嘟,咕嘟嘟,好个痛快。可他发现了一具死尸,就死命的伸手指往外抠,往外呕。任凭怎样奋力摇头,也呕吐不出来。也罢了,好歹有了游魂儿一样的力气,能踉跄着站起来了。
    从此,开始猴子一样拽野果子,大口大口的撕咬。渴了,就削开植物的枝干,其实就是划开一道口子,其中的“纯净水”就汩汩溢出……他很聪明,让一块植物的外皮外翘,水就顺着淌下来,一伸脖儿,恰好喝到,真过瘾。
    困了,就苫上几片宽大的植物叶子,防蚊虫,又隐蔽,真舒服。忽然,一阵小雨弄醒了他,是一个越南兵来撒尿。他蛇一样吐出了信子,那柄匕首已然抽出,一个鲤鱼打挺,敌人应声栽倒。
    他用猎人的办法,布设机关,单兵作战,心思真巧。比如,他削了一截截尖木棒,自造了一种刺猬式的狼牙球,就当作了滚木礌石。
    越南鬼子更加凶残无道,用中国小孩做刑具,对他威逼利诱,美其名曰“启发启发人性”。那是一对被俘虏的中国母子,小孩子被高高吊起,下面插满竹签。孩子母亲最后哀求他,那吊绳被敌人一枪枪打穿。他一言不发,被敌人摁着,讽刺他没人性。最后一枪响起,孩子大头朝下,被竹签乱身戳透,惨不忍睹了。

625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翠微风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496
贡献
32852
金钱
518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7-12 2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三秋问好。

157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89
贡献
12059
金钱
1743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7-12 2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章,问好。
开心每一天!

1010

主题

69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2
贡献
5837
金钱
9190
发表于 2014-7-12 2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先生!

1236

主题

39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15
贡献
2073
金钱
6512
发表于 2014-7-12 2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王兄观后感,赞你!
常忧心积病,不泣泪含章。

521

主题

5924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大中华诗词论坛永久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987
贡献
3734
金钱
729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7-12 2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问候朋友!品读、欣赏佳作!
热烈庆贺玄鹿吟社回贴总数超越一万大关!玄鹿吟社全体吟友向各位老师致以崇高敬意!并祝各位老师中秋节快乐!万事如意!欢迎您常来玄鹿交流指导! ...

70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94
贡献
12611
金钱
16603
发表于 2014-7-12 2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先生看的是电影。我在79年还是小孩子,当年是自卫反击战,我生活在军营,我父亲的军营没有参战,但是其他军队参战,我在医院看到那些你说的负伤的战士,听他们讲起类似你在电影看到的。很残酷!

问好先生!

点评

2014-7-14晚12点,我回复百花深处: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日暮乡关何处是,回不去的乡土中国》。过去,我打小直到初中,接触外界环境惟一的渠道就是收音机。俺那个小山村很闭塞,爷爷的收音机听到了终点,又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5 00:31

4410

主题

447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792
贡献
961
金钱
108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泽生 于 2014-7-15 00:37 编辑
百花深处 发表于 2014-7-12 23:43
欣赏佳作!先生看的是电影。我在79年还是小孩子,当年是自卫反击战,我生活在军营,我父亲的军营没有参战, ...


    2014-7-14晚12点,我回复百花深处: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日暮乡关何处是,回不去的乡土中国》。过去,我打小直到初中,接触外界环境惟一的渠道就是收音机。俺那个小山村很闭塞,爷爷的收音机听到了终点,又听父亲买的那台。直到后来我自己买了小型收音机,这已是后来的事了。爷爷的时候,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我能倒背如流,至今我是半个说书匠。另一种便是纯文学了,记得最初是中央台的小说《黄河东流去》,还有广播剧《高山下的花环》。
    记得这广播剧是我很小的时候,每晚守着煤油灯听的,特认真,一男一女播音腔,那配乐至今历历在目。那时代,俺家是筒子炕,里外屋,外屋是爷爷奶奶,那是东北典型的民居。当时,生产队里大院里,记得是个夏天晚上,放了露天电影,就是那部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的画面很模糊,只记得炮火连天,炮弹如蝗虫一样密集的飞出去,打向越南。
    老人们说中国的人超过美国的子弹,那场战争是人海战术,靠活人往上堆。没料到,竟是那样旷日持久,直到我上初中,涌现出那么多英模报告团。最典型的便是徐良了,那首血染的风采红极一时。关于徐良有很多传说,倒不很明朗。民间都传言,徐良是逃兵,杀了班长,推到悬崖底下,人家回来了才东窗事发。我幼小的记忆力,记得徐良是轮椅了的,双腿炸飞了,当时一个姑娘嫁给了他。我至今还不明白,那年代的女性真傻,傻得到了家。她们高尚,选择了英雄情怀。
    也许支撑上世纪80年代的,就是那种老山精神、者阴山精神。那时,还在1989年政治风波以前,直到后来90年代,富人圈逐渐端倪,我特别困惑了迷惘了。因为物质极大繁盛了,金钱挂帅了,物质女拜金男比比皆是。其实,生活中总是充满着迷惘。现在我们这代人冲刺网络文学,比如辞赋领域,我宣传自己的“政党理念”,带着一些文学批评的味道。而商业辞赋却总是占上风,或者说,我们的生活真的缺少正能量。而网上和现实中,那些披着正能量的东西,我从不相信。
    上世纪80年代的张海迪,轮椅在中央广播台做事迹报告,可以说听者万人空巷,万人流泪。当时,我才小学三年级,全国学校发了一册书《闪光的生活道路》,就是张海迪的日记摘要等等。当时,那个班主任叫“小先生”,因为他特别严厉,一个普通的乡村民办教师,他让我天天早例会上,给全班级读那本书。那本书,留给了我多年,一直从中寻找一种底气。直到后来,路遥《平凡的世界》出炉,那我已是大学时候了,那部书特别枪手,很多人抢购邮给亲朋好友。但是,有人打了一句破头楔——说那书是当代青年的自卑史。的确,也过于沉重了,再到陈忠实的、贾平凹的,都呈现的是荒土地的鄙陋。而我,呈现的是黑土地的鄙陋。
    大学时代,我第一次统读了那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直到毕业后多年,05年以后,网上再三看越战题材电影。因为我喜欢丛林战的、狙击战的、特战的题材,顺便就勾出了越战老片。记得我写过一篇《热血英雄赋》,就是写云南越战烈士陵园的故事,说一个烈士母亲去看儿子,没有钱的故事。今天回顾这些,再审视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就无不感叹,战争给一个民族带来的的创伤,用时间很难磨平。虽然比刺刀更锋利的,是时间。

293

主题

1146

帖子

5768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694
贡献
894
金钱
2245
发表于 2014-7-15 08: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祷人类告别战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