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精华75
注册时间2014-8-20
威望4927
金钱92099
贡献73815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威望- 4927 点
贡献- 73815 次
金钱- 92099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2 21: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9-22 21:35 编辑
“九派”指什么?-----看金筑子对毛词的歪解 【针叶林】
“九派”指什么?-----看金筑子对毛词的歪解
金筑子今天又继续发表一篇歪解毛诗的帖子《再论毛泽东词黄鹤楼》,继续重复他的错误论调,而且更变本加厉,不仅坚持“一线指长江”,而且将“九派”指是长江的“支流”,还胡说“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两句是“因果关系”----他说:
“我认为“沉沉一线穿南北”是指長江。有人认为“茫茫九派流中国”,九派就已指长江,“沉沉一线穿南北”复指长江属合掌。其实,“茫茫九派”原意是指長江的支流,“中国”指“国中”、“中原”,有九条支流从中原汇入长江,然后形成“沉沉一线穿南北”,即这“一线”穿过南北两岸。“茫茫九派”和“沉沉一线”是因果关系,“茫茫九派流中国”为纵向,是因,“沉沉一线穿南北”为横向,是果。“九派”指長江支流,有毛诗“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为佐证。“云横九派”如果指长江,那“浪下三吴”更绝对是指長江,岂不也合掌?“
“可见,毛词自己的原意应该是:茫茫九派支流从中原流入长江,这长江就如沉沉一线穿过南北两岸。“
----这些言论像顺口开河的胡说,哪里像个诗词爱好者说的话?更难以想象是个自称的爱好研究诗词的人!
1、九派 是什么意思?
汉典:“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后也泛指长江”
长江在湖北、江西 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 。 汉刘向 《说苑•君道》:“ 禹凿江以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 。” 晋郭璞 《江赋》:“源二分於崌崍 ,流九派乎潯阳 。” 唐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明徐祯卿《彭蠡》诗:“地涌三辰动, 江连九派深。”(汉典)
再来看唐诗例: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苏味道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骆宾王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汉江临泛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岳阳怀古》吕温
二湖豁南浸,九派驶东流。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白居易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与左兴宗湓城(九江)》熊孺登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上江州陈员外》罗隐
寒江九派转城楼,东下钟陵第一州。
《舟行》郑谷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寄题庐山二林寺》无可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吴筠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
-----可见“九派”指汇合了各条支流而成的长江。若只指支流,则以上诸诗句意均不通,如
浔阳(九江市)九派长-----所有支流都到浔阳吗?
荆门九派通----所有支流都通荆门吗?
九派驶东流----岳阳通各条支流吗?而且所有支流都向东流吗?
九派绕孤城,---九条支流都绕一座城吗?
江逢九派人将别----逢到的这江显然是指九江市的长江。
寒江九派转城楼----同样指长江。(罗隐)
九派迢迢九月残----显然是指夏口(武昌)的长江。
-----由上可见该诗“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九派就是指在武昌所看到的长江。金筑子说“然后形成“沉沉一线穿南北”,即这“一线”穿过南北两岸。“茫茫九派”和“沉沉一线”是因果关系”是一派胡言!
2、“一线穿过南北两岸“会是诗人语吗?首先武昌所能见到的长江宽度1300米,(长江大桥1620米)。,这样宽的江面会用一线来形容吗?难道诗人是在卫星上看吗?
江水在两岸之间流是小孩都知道的,毛泽东会用诗句表达“穿过南北两岸“这种废话的意思吗?
毛泽东这两句明明是并列对偶句,这两句是写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环顾四周胸怀全国,东西有涛涛奔流而去的大江,南北有沉沉远去的平汉铁路。完全符合诗艺的要求金筑子胡说因果关系,成了流水对。毛泽东会在词的开头使用这种类似流水对的联句吗?
3、毛诗“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合掌吗?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这是对仗的一联:上联写云,下联写浪,云浪,九派三吴,黄鹤白烟,何处合掌?只因句意中隐含长江的背景就是合掌吗?那郭朝祚题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上下联皆咏赤壁,是否也合掌?可见金筑子这是不懂对联的胡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