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6|回复: 10

[个人专辑] 【报告文学】《共青城志》专稿——共青精神(一)

[复制链接]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发表于 2014-7-8 1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鄱滨歌者 于 2014-7-8 10:01 编辑

【专记】共青精神
【作者按】为使诗友对江西省共青城市的诞生历程有所了解,特刊发此文,感兴趣者不妨一读。

萌生于青年垦荒,肇定于伟人耀邦,完善于改革开放,弘扬于崛起战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是共青城新老建设者奋斗半个世纪创造积累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见证了这座“活力之城、崛起之城、希望之城”的荣辱兴衰,也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最年轻县级市亮丽登场的奠基石。

燃情岁月垦荒人

提起54年前的那段创业史,当年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中坚之一、为建设共青城无私奉献37年的于维忠认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垦荒精神永远是一面旗帜,她已与“崇尚科学,开拓奋进”一起合成完整的“共青精神”,指引着共青人和全国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大量人口失业,粮食等食品严重短缺。1955年4月,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鼓励广大青年自愿到边疆去开荒种地,解决粮食问题。陈家楼和街道里的青年周文英、于维忠等了解到国家和上海的困难,从描写苏联共青城建设的小说《勇敢》和电影《第一个春天》里知道了苏联青年的英雄业绩,热血沸腾,联络了十多名青年给陈毅市长写了血书,要求组织上海青年像二战胜利后苏联青年到西伯利亚垦荒那样,为国家分忧排难,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中国的共青城”!
上海市长陈毅看到陈家楼他们的血书后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了,上海团市委书记从北京带回了好消息,党中央和毛主席、周总理批准了他们去垦荒的要求。 1955年10月15日,陈家楼从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手中接过绣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锦旗,首批98名垦荒队员唱着《垦荒队员之歌》,从上海来到鄱阳湖畔德安县的九仙岭下,开始艰苦创业。荒原土岗,荆棘丛生,野兽出没,芦苇滩地,钉螺遍布,人迹罕见,难以想象的困难如大山一样,是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卷起背包回家,成为许多人激烈斗争的心病。周文英、陈家楼等队领导帮助队员解决生活和劳动中的具体困难,于维忠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誓言影响鼓励队友。烈火烧荒的燃爆声与劳动号子的呼喊声汇成了一支壮美的青春交响曲,沉睡千年的荒地惊醒了。凭着对祖国的赤诚,凭着对垦荒事业的真情,凭着年轻人的干劲和志气,全凭抡七八斤重的大锄头,每天“从鸡叫到鬼叫”拼命干,他们当年就开垦荒地300多亩,秋后获得了好收成。
1955年12月和翌年1月份,上海市先后续派第二、三批垦荒队员400余人和300余人,分乘“江新”、“江华”轮至德安,多安插在县郊及各乡山区。1957年底,参与共青垦殖场创建的“老垦”除首批的周文英、于维忠、周承立、汤秀英、沙佩珍、益友福等人之外,还有第二、三批的陶金娣、陈国祥、倪新华、黄孝英、蒋桂珍、周以琴、张崇政、夏金兰、王观生、濮景元、张广兰、潘金娣、陈大兴等,他们大都坚守在垦荒第一线。其中始终没有离开共青城有于维忠、陶金娣、陈国祥、倪新华、黄孝英、蒋桂珍、周以琴、张崇政、张广兰等9人。
在上海知青的感召下,江苏、安徽等地知识青年也纷纷投入到共青垦荒的行列,戚善宏、蒋仲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为共青城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垦友情浓眷注深

1955年11月29日,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来到九仙岭下,专程看望开进驻地刚40天的98名青年垦荒队员,鼓励说:“你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好得很,开荒就是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要大家生活一天好一天,你们明年生活一定要比今年好才行。你们不仅要勇敢,要不怕困难,而且要动脑筋,想办法,多积肥,多搞一些副业,增加收入。”“茅棚究竟是临时的,我们只能让它三岁,不能万岁。你们将来要建设得像上海一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才行!”应垦荒队员的要求,他用小山竹夹着药棉,题写了“共青社”三个大字,还在一些队员的日记本上题词:“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努力做社会主义的积极分子!”“做祖国的好儿女!”。和队员们一起吃了一顿盐豆稀饭,他临别时勉励大家:“你们要战胜困难,多想办法,一定要把共青社办好。”回北京收到垦荒队员的生产计划修改报告后,他写了回信:“用稿费为你们买了几件乐器,供你们文娱活动使用;买了书,供你们学习;送一只闹钟,愿你们和时间赛跑。”此后的30多年里,胡耀邦一直关心共青的发展。1978年9月26日在听取共青建场以来的情况汇报后,又欣然题写了“共青垦殖场”五个大字。
1984年12月12日,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再次来到共青,听取了上海志愿垦荒队员、共青垦殖场党委书记于维忠关于“共青城”发展的情况汇报后,在当年题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日记本上又写了“有志者事竟成!”同时为共青新一代题词:“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还把留在共青城的17名上海老垦荒队员找来合影留念,并为共青人题写了“共青城”三个大字。1985年10月15日,纪念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赴江西垦荒30周年联欢会召开之际,胡耀邦又给共青专门写了亲笔贺信:“三十年前你们中间的老一代人响应党的号召,高举向困难进军的旗帜,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垦荒精神,勇敢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三十年来,你们在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上安家落户,生根开花,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机勃勃、繁荣富裕的共青城,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青年的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创举。今天,在我们党领导十亿人民进行改变自己命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仍然需要大力发扬你们这种极可宝贵的垦荒精神。”“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出息的中国当代青年,都应该从你们的奋斗历程中悟出一个不朽的真理:中国青年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开辟,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开辟”。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批准其夫人李昭的请求,将他的骨灰深葬在共青城的青山绿林之中。

坎坷风雨催奋进

尽管垦荒创业路上历经风雨、充满坎坷,共青人仍旧满怀信心、百折不挠。
1957年10月德安县委决定将垦荒队与金湖乡合并建立垦殖场,1969年10月场社分开又搬迁至当时的不毛之地南湖(现址)重新白手起家;十年动乱中期,人祸天灾夹击,垦殖场几乎被军代表强令解散,于维忠、蒋仲平、周承立等人挺身而出顶风护场,终于绝处逢生,从两度创建板鸭厂出口换汇,到试制第一批羽绒背心打进广交会,从自行研制机器扩大羽绒厂生产规模,到引种葡萄酿制出部优、省优级红白葡萄酒系列产品,共青人不仅领悟到崇尚科学、尊重人才、把握信息对转型发展的重要,而且让工商加外贸和农林牧副渔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为传统的垦荒牛插上了腾飞的双翅,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诸多奇迹。
1978年,安徽省委率领该省农民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历年来因天灾人祸外出逃荒要饭的乡亲有了果腹之粮;稍后,四川省委也推行了类似的改革,才使“天府之国”逐渐恢复了元气。与他们相比,共青人实行的改革开放举措至少还要早三年,不同的是安徽和四川的改革是在省委领导下公开的大范围推行,而共青则是由于外部环境的逼迫不由自主地走上了这条改革开放之路,共青人是历经漫长时间的摸索才找到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正确道路的。目标一旦明确,共青人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的步伐就日益坚定,成就也日益显著,其中畅销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占领京沪、走出国门的“鸭鸭”羽绒系列制品就是代表。1984年5月30日和6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先后两次给《人民日报》写信推荐《中国青年报》和《昆仑》杂志发表的《风雨共青路》(作者 李海燕、黄晔明)和《共青畅想曲》(作者 贺捷生)。
1996年11月26~27日,共青垦殖场第三次暨共青开发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作出《关于确立“共青精神”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共青垦殖场第三次、共青开放开发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确立‘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这十六字为共青精神。共青精神是共青新老建设者在41年的奋斗历程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它是共青克难制胜的法宝,更是立业、兴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高昂姿态迈向新世纪的征程中,我们更要发扬光大这种极可宝贵的精神。大会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宣传共青精神,做实践共青精神的模范;大会号召全体共青人民再接再厉,争做弘扬共青精神的标兵,为共青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如今矗立在共青城回圆广场23年的飞牛城标和新落成的《创业颂歌》浮雕墙,就是对“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高度浓缩和准确图解的最好象征。

(待续)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157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89
贡献
12059
金钱
1743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7-8 10: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共青精神,弘扬正能量,点亮共赏,学习并问好。

点评

作为共青城居民和建设者的一员,宣传共青城和共青精神义不容辞。奉茶谢赏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8 11:07
开心每一天!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4-7-8 10:19
学习共青精神,弘扬正能量,点亮共赏,学习并问好。

作为共青城居民和建设者的一员,宣传共青城和共青精神义不容辞。奉茶谢赏评!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4743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140
贡献
26497
金钱
4304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7-8 11: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一种可贵的共青精神!

点评

其间坎坷,亲历方知;蝶变不易,晚年可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8 11:51
客邑多勤者,家居好古风。苇塘清且浅,笛韵与云融。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14-7-8 11:23
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一种可贵的共青精神!

其间坎坷,亲历方知;蝶变不易,晚年可安。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5944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翠微风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50
贡献
31192
金钱
4920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7-8 21: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三秋问好。

点评

本家关注支持,谨此奉茶致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9 09:26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秋之晨 发表于 2014-7-8 21:14
欣赏佳作,三秋问好。

本家关注支持,谨此奉茶致谢。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1236

主题

39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15
贡献
2073
金钱
6512
发表于 2014-7-9 1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文章、、、、

点评

井版关注支持 ,奉茶致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9 21:35
常忧心积病,不泣泪含章。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21: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水一瓢 发表于 2014-7-9 19:39
欣赏好文章、、、、

井版关注支持 ,奉茶致谢。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70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94
贡献
12611
金钱
16409
发表于 2014-7-9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问好先生!

点评

花版关注支持,顺送夏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0 09:25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9: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深处 发表于 2014-7-9 21:42
欣赏美文!问好先生!

花版关注支持,顺送夏凉。
【双调·水仙子】诗痴说
今人七十哪为稀,弱水三千早觉奇。云衢九万凭鹏翼,齿豁头童志(不)低。吟罢诗词曲新题。学海无涯际,书山有径梯,秉烛闻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30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