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
注册时间2014-6-19
威望333
金钱1213
贡献687
高级会员

威望- 333 点
贡献- 687 次
金钱- 1213 枚
|
本帖最后由 雪飞龙 于 2014-7-8 07:17 编辑
怀念大杂院
自从搬住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新居后,生活中便少了几许喧闹,少了几许邻里间的投缘。一开始很是不适,有意无意地总朝“旧居”走去。
新居与旧居相距不远,至多五百米之隔,同属一个校园。只不过新居在东,旧居在西,各守一“边疆”,以至给人一种千里之遥的感觉。
前几年,学校集资建房,于是,有的老师住上了“别墅”,而我,则还在一幢大杂院守着。
大杂院是一幢单人宿舍楼,楼房座北朝南,上下两层,共二十个房间,住十几户人家;楼后是一排厨房,每家一个。厨房与楼房围成一个院子。每到吃饭时,院子里可就热闹了,家家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饭菜香飘得满院都是。有时,饭熟了,大伙都盛了饭在院子里站着吃游着吃,你看看我碗里有没有肉,我瞧瞧你碗里有没有鱼,都不必顾忌,不待人叫,自伸筷子去夹,嚼在嘴里,美在心里。这时,便是大杂院人最快乐的时光。
有时,节假日,大伙兴致一来,凑了份子,到菜市场买回各色佳肴,这就算是全院聚餐,宁都人叫打平伙。女的都在厨房张罗;男的则在前楼打牌的打牌,下棋的下棋,输的钻桌子;孩子们在院子内外跑来跑去,玩着快乐的游戏。待一声“饭熟了”响起,大伙都将牌一丢,嘻嘻哈哈,全挤进了院子。饭桌摆在院子里。女人们真是能干,菜炒得香喷喷的,早有人手也不洗,瞧见桌上哪样菜中意,拈上就嚼,嚼得满嘴流油,脸上写满了开心。全院人到齐后,站的站,坐的坐,打铁般的就吃开了。也不讲什么礼数,大伙早习惯了梁山好汉般的吃法,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其实,梁山好汉的日子又怎能跟咱们相比?要是他们还在,见我们这般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样子还不羡慕死?
同在一个院子住,家家厨房挨着厨房,东家能闻到西家的香,西家能嗅到东家的味。挨得这么近,心也没了距离。东家没盐没味精可到西家抓点用;西家大蒜葱姜不够使,到东家挑一点。你只要说缺什么,保管有好几家送上门来;你买了啥好吃的,大伙都凑上来,笑言“今天在你家吃”云云,你会觉得,这个院子就像一个家,一个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家。
同在一个院子住,要办个事也容易。比如买菜买盐之类,你要是没时间上城,只一句话,自然话到物来;要出门,往邻里嘱咐一声,自可放心大胆去,完全不必担心家中情况。
大杂院的人是豪放热情、纯朴善良的。一家有难,家家相帮,没有人会看着你在地狱煎熬。那天,刘老师的女儿发高烧,情况危急,妻子又不在家,急得刘老师团团转,眼泪都急出来了。温老师下课回来,得知情况,立即用摩托车将刘老师父女送至县医院。李老师脚崴了,行走不便,打开水,蒸饭端饭,买菜,等等,都由我们代劳了。彭老师年纪最大,扛液化罐吃力,买米困难,也由我们完成。平时,闲来无事,要到哪家坐坐,直踱进去,有凳就坐,没凳就站,聊完就走。
现在,我搬出了大杂院。因为住套房的一个老师在城里买房了,学校就将他的房子分给了我。说实话,我真舍不得搬走,因为大杂院有我的乐趣,那是一种随着现代社会渐渐远去的乐趣。
住套房后,每家一个阳台,一个家就是一座围城。邻里间门户相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先的那种亲密再也找不到了。即使回到大杂院,也难寻回昔日的感觉。
原以为住上宽敞的房子后心情会更加开朗,没想到却使自己惶惶然有了一种失落感。人啊,就是这样,没住套房时,盼得刻骨铭心;真的住上了,又觉原先的好。
其实,世上的许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写于1999年5月 同年6月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