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靑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歷代為人們所傳誦,被奉為經典,也是流行的版本,幾乎所有的唐詩選本都收錄了它,特別是影響較大的幾種唐詩選本、如明人高棅的《唐詩品匯》,清人沈德潛的《唐詩別裁集》以及廣為人知的《唐詩三百首》。宋人尤袤在其所撰的《全唐詩話》中收錄的版本卻與諸本有異,詩的題目也不同。
江南意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兩種版本,究竟哪一個版本是王灣的原創?明人王夫之在他的《唐詩評選》中取後者,他從詩的描寫和對詩境的分析中中得出《江南意》才更符合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心情,認為高棅在編選《唐詩品匯》的時候所依據的是別本“不但蹇拙失作者風旨,且路由青山,舟行綠水,是舟車並發,背道交馳矣。北固,江間一卷石而,安所得青山外之有路邪?頜腹二聯取景和美,了無客路之感。“鄉書”“客路”其來無端。“洛陽邊”三字,湊泊趁韻。此必俗筆妄為改篡,竊取少陵“戎馬關山”、崔顥“日暮孤舟”之意,割裂補輟而成。”
《次北固山下》和《江南意》雖然只是首尾二聯的不同,但詩的意境卻大相徑庭了,一為鄉愁而寫,一為路途景色所感,前者是客路無依的迷茫,後者是旅途光景有感,一愁感,一在有無之間,各有意趣,王夫之說《江南意》詩“的是江南風景,非特語似,抑亦神肖。”可能是出於個人對《江南意》的偏愛。
另《次北固山下》的“潮平兩岸闊”一句,在《唐詩別裁集》中作“潮平兩岸失”沈德潛這樣說“兩岸失,言潮平而不見兩岸也。別本作兩岸闊,少味”對於沈德潛的這個說法,我個人不認同,從煉字的角度來說“闊”好於“失”。(梅嶺2015/9/14)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