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65
注册时间2014-8-31
威望986
金钱4815
贡献3847
金牌会员
 
威望- 986 点
贡献- 3847 次
金钱- 4815 枚
|
发表于 2015-9-6 1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厚公 于 2015-9-6 16:59 编辑
浅賞穿越梅嶺先生佳作《觀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閲兵有感》:
這是一篇仄起(首句入韻)《七律》詩,押寒韵。作者穿越梅嶺先生巧用了賦比興和首尾兩聯不對而頷、頸兩聯對仗的寫作手法,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擲筆空中,借題發揮,寫出了新意,反復讀之如神龍之隱現,是一篇非常不錯的好詩。
起句“鏖戰當年幾膽肝(起),關河莽莽百艱難(承)。”以興起感承的手法由心中所懷之感想暗引題意。宏大的閲兵場景引作者眼前回放起當年殘酷激烈地戰斗中無數將士肝膽相照奮勇殺敵片段;祖國河山茫茫關野硝烟彌漫,人民生存是何等的艱難啊。
接著頷聯“三千萬白頭顱骨,一大堆紅故國丹”用數字闊對的手法賦比續接入題,以三千萬數目巨大的白骨和一大堆紅花漫野的對比,緊接起句之意,引事託景抒情,渲染在那場戰爭中為捍衛祖國和人民而犧牲的英雄血染的風采,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紅旗如潮花如海的美好家園,尤其那第四字眼一“白”一“紅”, 強烈反襯,煉字點意恰到好處。
接著頸聯巧變對“壘廢平時深蔓草,灰餘劫後舊衣冠”妙化了一典一句繼而進一步抒發了懷念英雄以及對畱存下來的老兵的敬意和戰後重建之繁花紅潮的感慨。“壘廢平時深蔓草”化用了清*陳夢雷《西郊雜詠》之八中“殘碑沉蔓草,石幾臥靑苔”之句,形容平日裏那些長滿長莖纏繞攀緣雜草的丘塋,有多久沒有人去祭掃了,他們的親人是去了那裏呢?眞是凄凉無比啊。“灰餘劫後舊衣冠”句化用了“劫後灰”的典故,借比九死一生幸存至今身著軍裝的抗戰老兵,從他們身上隱現了戰火後畱下的殘迹或灰燼以及那些九泉之下的將士,暗示人們不要忘記英雄寫就的歷史和悲慘的故事,有如陳毅《偷渡梅關》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梅關著劫灰”句中之意。
尾結“休驚鐵甲紛遮眼,海上帆風帶雨寒”用了擴意轉結法,給讀者畱下了弦外之音,味外之味。“休驚鐵甲紛遮眼”可以反過來讀成鐵甲紛遮眼休驚,看到一隊隊從廣場駛過的導彈車、坦克裝甲、空中戰鷹和巡洋戰艦紛紛呈現眼前,告戒人们不要驚嘆祖國当前軍事發展的状况,要戒驕戒躁。“海上帆風帶雨寒”,放眼世界,風雲變幻莫測,局勢復雜,世界上各个國家都在迅猛發展,尤其是那些戰敗國和資本主義大國,他們亡我之心不死,貪焚者對海洋資源的爭奪和領土侵略掀起的血雨腥風難以避免,我們未來希望的和平與發展仍然充滿了艱難困苦。
總之,我認為此詩布局謀篇頗有新意,同題之中別具一格。起興特別,避開了泛泛直書的普通寫法,轉乘緊密,對仗工整,賦比得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意深刻,語句精煉,通俗而不失典雅,如“壘廢平時深蔓草”句,語言清新,明白如話;厚重而不沾腐朽,如“休驚鐵甲紛遮眼,海上帆風帶雨寒”句 ,內容容易理解,但詩意卻體味不盡,辭盡而意猶長,讓我們看到了作者深厚的底蘊,也看到了作者深思远虑高瞻遠矚的睿智情懷,醉生夢死眾生中,是問憂懷幾人如?閲兵悼英魂,強演思遠患,愛國之心寓於其中,詩裏詩外都畱給讀者畱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