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3-6-25
威望867
金钱4293
贡献1238
金牌会员
 
威望- 867 点
贡献- 1238 次
金钱- 4293 枚

|
发表于 2015-9-3 2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凌华光 于 2015-9-4 13:39 编辑
嗟食宋唐效东坡。支持这首诗的一些精神。特选一段文摘于下。
文艺评论<<活在当下的古典诗词>>2014年10月17日
对话人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欣淼(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摘录:
中心议题。在今天这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古典诗词能否活在当下,用什么方式活在当下,这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
2. 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和文化积淀。在培养我们审美感受,横塑我们艺术趣味,淘冶我们生命情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影响。当然,在历史遗产中也有不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封建遗存,因此,我们对它的继承,不是简单的平移和复制,而是一种淬取和提取,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得到传承延续。就此而言,与其说我们在传承古典诗词,毋宁说,我们在通过古典诗词,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3. 研习古典诗词不是要复古,更不是要用古典诗词取代现代诗词。对于古典诗词我们除了将它作为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还要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社会要发展,没有坚强的民族精神支撑,发展和进步就是空话。要让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得以传习和光大。
4. 倡导古典诗词活在当下,不是要提倡好古复古,而是要让古典诗词为当代文学发展服务,为当代生活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如感到"吓人"___就什么都不必问了.总会有人明白.补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