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11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五讲《如梦令》练笔帖

[复制链接]

5

主题

66

帖子

237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2
贡献
308
金钱
149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五讲练笔

出题:梦绿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结束,仲秋时节的开始。秋在每个诗人的眼中各有千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写不尽的秋意,请以白露节气为背景生发,填一首《如梦令》,韵字用词林正韵。押韵只押上声或去声,不押入声。
词牌格律如下:【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仄平平(句),中仄仄平平仄(韵)。平仄(韵),〖平仄〗(叠韵),中仄仄平平仄(韵)。

注意:【周六18:00练笔截止】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阳下的仙女湖 于 2025-9-14 21:40 编辑

一:老师跟帖(免评)

1.如梦令·秋思

文/梦绿
       篱外菊香承露。雁影遥横天暮。重过小桥头,瘦柳乱萍烟渚。凝伫,凝伫,一地薄凉如故。

2.如梦令·露吟
文/天之年
      犹记荷亭相聚。不觉已然秋暮。蝉语换蛩鸣,叶上草间无数。朝露,朝露,岁月若君归去。

3.如梦令·别
文/慢慢长大
     枯草漫延深处。芦雪半遮古渡。游宦恨匆匆,又别椿萱妻女。祈雨,祈雨,或可多留几许。

4.如梦令·致教师节
文/慢慢长大
      叶杪泫然清露,土藓让开小路,破雾有人来,散发一身光柱。师父,师父,家访不辞辛苦。
      
5.如梦令·秋雨落疏桐
文/静影沉璧
     雨落疏桐悄至,点砌声微未启。扰睡梦初惊,始觉夜凉如是。听霁,听霁,蛩泣个中藏秘。

6.如梦令·白露清圆时候
文/雨嫣
       白露清圆时候,入目草花皆瘦。倦倚碧阑干,记取那年初九。如旧,如旧,衣袂晚凉轻透。


7.如梦令•乙巳仲秋闻蜀地地铁偷拍二审落幕
文/见微知著
      谁道人心同古,一纸荒唐难 诉。鞋绿泛青光,沾惹蜀中仙女。无助,无助,律法愧为伥虎。


8. 如梦令·白露
文/兰香淡雅
      凉夜丹枫垂露,阶下寒蛩低语。 晨起踱园中,忽有桂香如许。留步,留步,莫把秋光轻负。


9.如梦令·白露吟
文/凤儿
      玄鸟速归南楚,东壁吟蛩私语。竹簟夜生凉,况味几多难举。回顾,回顾,如梦似烟飞去。

10.如梦令·白露
文/行者
        窗外萧萧秋树,一夜疏枝凝露。几处最销魂,又见荻花飘絮。休妒,休妒,脉脉此情谁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梦令·秋思
文/绿竹-沉默
秋草夜凉凝露。明月拨开云雾。人立影儿单,谁与倾听愁绪?无语,无语,唯酒遥天高举。
天之年简评:
先看格式,①叠韵的“语”后面应是句号,而非逗号”。其根据复xi讲义可见。②组名后应写学号
看格律,格律无误,用韵准确,无入声韵。无不规则重字。好!
看句式,六言句均是222结构,正确。
孤寂的伤秋心态描写的比较细腻,场景在夜间,这本就是容易陷入沉思的时候,第一句点出了白露节气,第二句用“明月拨开云雾”暗指希望排遣心中的愁绪,不错。月下独立无语,此番味况足以动人,接下来又推向一个高潮,大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感。
一首不错的小词!
仅有一处值得商榷,“唯酒”其意可知,但感觉其间省略稍多,略感滞涩,可再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9-11 08:07 编辑

2.如梦令·白露茶
文/扶苏-笙小小
晨起朝霞轻吐,倒映秋枝滴露。
收入彩琉璃,兑上清茶三煮。
微苦,微苦,咽下相思几许。
妮妮浅见:平仄无误格律正确,格式启句要空两格,还有标点符号,两字句不是逗号是句号,两个六字之间衔接有痕,有点各说各话。其他句子都挺好,收集叶面上的露滴煮荼,真是好心境,好情趣。结句话锋陡转咽下相思几许,点点轻愁,又好像晒幸福似的。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当请见谅。

修改稿:
2.如梦令·白露茶
文/扶苏05-笙小小
晨起朝霞轻吐,倒映秋枝清露。
收入彩琉璃,兑上茗柯三煮。
微苦,微苦。咽下寂寥无主。
结句若改成咽下寂莫无主就不是点点轻愁了,相思的人也没有。感觉对于这一词牌来说,下笔略重了。个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9-11 08:10 编辑

3. 如梦令 . 丰收的季节
文 : 扶苏 09- 京门无忧
稻陇翻波天迹 。 枝上橘如灯密 。 纤草理清风 , 竹架夕阳斜立 。 颗粒 , 颗粒 。 欣喜丰年金日 。

白云简评:
先看格式:1.词牌与词题之间的圆的要标在中间,文后面加/名字。2.起拍要空两格,起拍前分句应是逗号,叠韵“粒”的后面应是逗号,而非逗号”。3.看格律“丰”应仄声,用韵准确,无入声韵。无不规则重字。4.看句式:六言句均是222结构,符合词牌要求。词作脉络清晰、切题。从陇上、枝上、架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秋季农家所到之处是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个人感觉“颗粒”太局限,与下一句没有多少联系,建议重新斟酌。以上只是个见,可酌情听取。

4.如梦令·白露
文/青桐13~笛梦
    阶下寒蛩低诉。檐角清辉凝露。风过落梧桐,碎影满庭秋暮。回顾,回顾,雁字已随云去。

心似水:全词紧扣“白露”节气特征,以景衬情,语言浅而不俗,把秋暮的清、寂与词人的感怀融在一起,意境完整,韵味十足。清辉凝露看似无理,如果看成比喻或通感也讲的通。不过即便月光如水,晚上也很难看清雁字吧。

5.如梦令.送别
文/青桐03-浅蓝
    村外桂香盈路,但送小囡离赴。芦荻正苍苍,负笈孤身他处。吩咐,吩咐,露重莫教寒著。

天之年简评:
一首别词,亲情满满。格律用韵正确无误。六字句222句式正确,无入声韵字。好。
起拍铺开场景,指明季节。关于第二句的用词,1、“但”,觉得不妥,此字到各种释义似都不通顺,2、“离赴”,有些滞涩,应并无此用法。第三句,芦荟....与前后句均衔接不紧,影响词脉,值得斟酌。结句语重心长,简洁明了。虽无不可,但以虚写作结更佳。小词有提升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阳下的仙女湖 于 2025-9-10 21:49 编辑

6.如梦令·白露时节
文/扶苏12~杨梅
       天赐瑶池清茗,酒饮微醺乘兴。秋麦植南山,霜柿一窗灯影。风静,风静。缥缈几声钟磬。

江中月评:
这首词紧扣主题,写出了白露时节的特点。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悠远且富有诗意的意境。开篇“天赐瑶池清茗,酒饮微醺乘兴”,将品茗饮酒的惬意展现出来;接着“秋麦植南山,霜柿一窗灯影”描绘了秋天南山种麦、窗前霜柿与灯影交织的画面,充满了田园情趣和生活气息。最后“缥缈几声钟磬”更增添了空灵、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
但美中不足的是词中各意象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够紧密。比如“秋麦植南山”与前面的品茗饮酒场景过渡不够自然,给人一种场景突然转换的感觉。虽然诗词允许一定的跳跃性,但这种跳跃如果处理不当,会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一些障碍。加油!相信你越写越好更好!



7. 如梦令 · 白露吟

文 / 绿竹 09- 晴续
      白露碧尖凝萃 , 乌桕蝶纷零碎 。 监控入帘时 , 亲友满堂恭醉 。 惭愧 , 惭愧 , 望月落星吟泪 。

冰竹问好词友!这首以“白露”为题,表面写节气风物,实则借景铺陈一场“监控下的亲友宴会”。上片用“碧尖凝萃”“乌桕蝶纷”点出秋意,下片却忽转“监控入帘”“亲友满堂恭醉”,把古典节物与现代科技并置,造成强烈时空错位;末以“惭愧,惭愧”叠字,引出“望月落星吟泪”,似在热闹中陡生孤寒。作者显然想走“以乐景写哀”一路,但问题也出在这里,词作的不足之处,几乎全部集中在下阕,这是一个从“天堂”到“人间”的硬着陆。首先是意象选择严重失当,导致意境彻底断裂,这是这首词最核心、最致命的问题。首先是“监控入帘时”,“监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科技词汇,它所关联的场景是冰冷的、无情的、带有监视与安全意味的。而“入帘”则是一个极其古典、雅致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卷帘西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与私密。将“监控”与“入帘”强行组合,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就像在一幅水墨山水画中画上了一个摄像头,瞬间破坏了所有古典意境。再有情感上的割裂,上阕营造的是一种自然、宁静、略带伤感的氛围。读者期待的是,在这样的景致下,你会如何抒发情感——或是怀远,或是悲秋,或是独酌。然而,“监控”的出现,将读者的思绪猛地拉入一个现代的、可能是家庭聚会或公共场合的场景。这种场景转换过于生硬,没有任何过渡,使得上阕精心构建的审美空间轰然倒塌。还有情感逻辑混乱,转折生硬。由于核心意象的失败,导致后续的情感表达也变得不合逻辑。“亲友满堂恭醉”:这句本身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团聚场景。“满堂”是热闹,“恭醉”可以理解为恭敬地饮酒至微醺,或是在喜庆气氛中畅饮。这本应是一个温暖、喜悦的场景。然而,它与上阕的“零碎”伤感,以及本句的“监控”冰冷,都格格不入。不知作者为何在看到“监控”后,会想到“亲友满堂”?是回忆?是现场?如果是现场,为何有“监控”?如果是回忆,为何由“监控”触发?逻辑链条是断裂的。最后是“惭愧 , 惭愧”。这是全词情感最令人费解的地方。人为何而“惭愧”?是对景生情,自惭形秽? 看到白露乌桕,感叹时光流逝,而自己却碌碌无为?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但与“亲友满堂”的热闹和“监控”的冰冷都无法顺畅衔接。是在热闹中感到孤独的惭愧? “满堂”的热闹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因而惭愧?这有一定道理,但“监控”的存在让这种孤独感变得非常奇怪。是因无法融入“恭醉”的氛围而惭愧? 看着亲友们欢聚,自己却心有他事,无法尽兴,因而感到惭愧?这也有可能,但“监控”依然是那个无法解释的障碍。无论哪种解释,都因为“监控”和“满堂”这两个意象的并置而显得牵强。作者的情感从“零碎”的伤感,到“满堂”的热闹,再到“惭愧”的内疚,整个过程缺乏一条清晰的、有说服力的情感线索。再有煞尾句意象与全词脱节“望月落星吟泪”:这句本身意境很美,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悲秋、怀远、孤独的表达。“望月落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从傍晚到深夜。“吟泪”则直接点明了悲伤的情感。然而,这句放在这里,却显得“为赋新词强说愁”。它像是一个标准的、可以套用在任何伤感诗词里的“万能结尾”,与前面那个充满现代冲突感的“监控”场景毫无关联。你是在亲友散去后,独自一人望月流泪吗?如果是,那么“监控入帘”和“亲友满堂”的意义何在?它们仅仅是引发“惭愧”和最终“吟泪”的引子吗?这个引子未免太突兀、太不协调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上阕惊艳,下阕惊吓”的作品ĈĈ加油哦,以你的文字功底,相信你一定会越写越好!I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阳下的仙女湖 于 2025-9-11 21:39 编辑

8.如梦令·白露
文/扶苏01-残月
疏苇沾霜日暮,风卷旧踪难驻。露湿去年襦,月照空庭如注。念否,念否,枕畔秋声相诉。


天之年简评:
小词格律用韵无误,立意当是伤秋怀人。
六言句句式222,正确。但二字句叠韵处的格律用了“仄仄”,虽然符合“中仄”的要求,但为了格律美感,最好采用:平仄,再酌。
第一句,“霜”,早了点,通常霜晚于露一些时候。
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旧踪”、“去年”、“空庭”铺垫出了怀人的意境,这方有了“念否”之叹。
结句留白耐品。不错的小令,个别位置的格律有提升空间。加油!

9.如梦令·晨出
文/扶苏-山间路上
急件远程心怨。风冷露重星散。河畔路漫漫,大挂横冲催唤。长叹,长叹,落泊天涯独转。
天之年简评:
格律用韵都正确。句式也符合要求。感叹生活中的愁烦、艰辛,一吐为快。画面鲜活,
第二句描绘出白露节气清晨的光景。二字句叠韵是情绪抒发的高潮。结句饱含着那份无奈。打动读者。
整体不错,富于生活气息。

10.如梦令·秋思
文/绿竹28-晓风残月   
    晨起漫听秋语,梧叶草尖珠举。心醉欲轻沾,那滴却从泥处。凝伫,凝伫,叹问怎能留住?
天之年简评:
格律韵字正确无误,句式符合要求,叠韵格律处理得当。
立意感叹浮生流光。
起拍第一句指明秋季,第二句点明白露节气,第三句转情,醉心于光阴荏苒,“欲轻沾”露滴,暗指惜时光,接下来,露滴却掉落泥土之中。此情此景,人儿不禁凝望伫立不动了。
第三、四句和二字句以灵动的笔触表达了,时不我待,流年难驻的感动。是出彩之处。
结句直抒胸臆,道出了主题,可以,若以景结再含蓄些些更佳。

11.如梦令·秋晨
文/青桐20-秋韵
    晓露门庭风爽,月季长春争放。静坐狗相陪,吟诵读书冥想。真棒,真棒,幸福简单明亮。
        江中月评:一首简单明了的《如梦令》。
词的开篇“晓露门庭风爽,月季长春争放”,巧妙地选取了秋日清晨的典型意象。晓露、门庭、凉爽的风,勾勒出一幅宁静清幽的画面:安静地坐着,有狗相伴,进行着吟诵、读书、冥想等精神活动,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真棒,真棒,幸福简单明亮”以直白的重复表达,将词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之情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这种情感真挚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幸福真谛。整首词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以质朴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如果挑点骨头的话,就是语言过于直白。虽然我也是这样直白,但我还是想要指出来。比如“狗”换成“犬”也行吧。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单一。例如在描写花卉争放时,如果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能会让花卉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增强词的艺术感染力。
12. 如梦令 · 白露
       野岸蒹葭凝露 , 河畔寒蛩低语 。 慢驾小单车 , 细赏古槐风度。 钦慕,钦慕,庇护布衣无数。


冰竹问好词友!这首词描绘了白露时节的秋景,并融入了对古槐的赞美,立意上有可取之处,开篇即选取了典型的白露节气意象(蒹葭、白露、寒蛩),准确点题。“凝露”、“低语”用词生动,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画面感较强,是词中的亮点。
有待提升之处:
前两句描绘的是开阔的野外河岸景象(蒹葭、寒蛩),第三句突然转到“慢驾小单车”,场景转换略显突兀。从“野岸”、“河畔”的远景、自然景,跳到“驾小单车”的个人行为近景,衔接不够自然流畅。“细赏古槐风度”承接“慢驾小单车”,点明此行目的。但前两句的清冷秋意与后两句的悠闲赏景之间,情感基调的过渡不够清晰。寒蛩“低语”通常带有萧瑟或孤寂感,与“慢驾”、“细赏”的闲适感如何统一?需要更细腻的笔触来融合。再有叠句铺垫不足, 前面仅有“细赏古槐风度”一句对古槐的正面描写,其“风度”具体如何体现?为何能引发如此强烈的“钦慕”?显得比较空泛,情感爆发的基础稍弱。煞尾点明古槐的功德是好的,但“庇护布衣无数”的表达过于直白和概括,缺乏具体的形象支撑。如果能通过一两笔具体的场景描写(如树荫下休憩的农人、嬉戏的孩童等)来暗示其“庇护”之功,会比直接陈述更有画面感和感染力。现在这样略显口号化,削弱了词的含蓄美。还有“小单车”是具现代生活气息的词汇。将其置于“蒹葭”、“寒蛩”、“古槐”等古典意象中,需要高超的技巧才能不显违和。此处稍显突兀,打破了前两句营造的较为纯粹的古意氛围。用“蹇驴”、“短棹”或更中性的“徐行”、“漫步”等可能更易融入意境。当然,创新引入现代元素并非不可,但需要更整体的构思和更圆融的表达。


13  如梦令•白露吟
文/阿弥陀佛
        一夜凉风霜起,露打草枯虫死。悲泣野萧萧,世事奈何如此?蝉子,蝉子,最后一声凄唳。


冰竹问好词友!​这首以白露时节的肃杀之景为背景,抒发了深沉的悲秋之慨,意象选择精准。
“凉风霜起”“露打草枯虫死”直击白露节气特征,用“霜”“枯”“死”等字强化了秋日的凋零感,与主题高度契合。末句“蝉子,蝉子,最后一声凄唳”以蝉的绝唱收束,赋予秋日终结的象征意义,悲怆感强烈,余音耐人寻味。
有待提升之处:
首先是意象堆砌,缺乏层次。前四句连续铺陈“凉风、霜、露、枯草、死虫、萧萧野”,密集的衰败意象稍显0重复,削弱了画面纵深感。建议可加入少量动态或反差意象调节节奏,不如往“孤雁掠寒塘”“残荷曳冷池”上考虑,避免单一化的萧瑟。其次“悲泣野萧萧,世事奈何如此”直接点破悲情,削弱了词的含蓄美。类似“奈何如此”的慨叹流于泛泛,未能聚焦具体情感支点。建议将抒情转化为场景暗示。以景象代情绪或借典故深化“世事”之叹。再有叠句的叠用符合词牌要求,但仅作为称呼略显平淡,未发挥叠句应有的情感递进或转折功能。建议赋予叠句动作感或哲思,像“知否?知否?此去再无晴昼”或“休诉!休诉!天地本无常主”。煞尾句中“凄唳”稍显直白,且“最后”一词彻底封死意境,少了“弦外之音”。建议改用意象收尾,如“声断斜阳里”,或引入对比:“犹向青天振翅”(悲中见壮);或设问:“可能唤得春归?”(开宕新境)。这里平仄自己掌握哈,我只给出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4.如梦令
文/扶苏组长-白璧微瑕

恰至孟秋白露,风扫庭阶闲树。草叶渐凋零,碧盖径残难护。回顾,回顾,怎把时光留住。
慢慢评:1.小词平仄合谱,情致婉转,很得词牌真意。2.起拍点明时间,次拍推出地点,然后过渡到具体想写的事物,结拍发出感慨。步步为营,顺流直下,物象紧紧围绕所要表达的情感,写作很有章法,古典基础深厚。3.可商榷处:“风扫庭阶闲树”“庭”可以有树,“阶”一般没有,可以考虑“深庭或者幽庭”,第四句比较聱牙,可以再斟酌润色一下。另外,最好有个题目,一来便于别人理解,二来便于提醒自己不要偏离。等我们熟练了,可以再写无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阳下的仙女湖 于 2025-9-11 21:41 编辑

16.如梦令·秋思
文/扶苏18-惜缘
白露草枯梧瘦,几缕凉风侵袖。漫步寂庭前,犹念玉人安否。回首,回首,满院菊香依旧。
天之年简评:
一首怀人的小令,格律用韵正确,立意清晰,择用物象合理,气息流畅。
起拍描景,点明节气,枯,瘦,凉,景中有情,渲染着对亲人的忧思。
第二拍入情,在空荡荡的庭院中踱步,是沉浸在对玉人的惦念心绪之中,回首一看,物是人非,心情的抒发更进一步,
景句结拍,留白耐品。
不错的作品。点赞!

17.如梦令·孟秋有思
文/扶苏 木溪生
苟且眼前生路,不觉孟秋白露。晴日有温时,变脸便成冷雨。何去,何去,且把宽心留住。


天之年简评:
一首生活慨叹小令,格律用韵正确,立意清晰,句式符合要求。
赋句起拍叙事,第二句点明节气, 三四句入情,借气温晴雨变换,喻世态人情薄凉,这才有了结拍“把宽心留住”的自我慰藉。
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以质朴的语言截取了心思的一个点位,与时令变换联系起来,表达出对生活某些思考与态度。贴近生活是其看点,不错。
不足之处是少了景句的描写,几乎没有用到借景抒情的手法。加油!


19.如梦令·白露
文/绿竹13-字母宝宝
        竹簟生凉凝露,蕉幌浮光笼雾。独数漏声迟,月上小窗微暮。无绪,无绪,风过荻花飞絮。
慢慢评:1.小词合谱合律,声情婉约,文词雅致,符合白露背景,很是好看。2.从“竹簟凝露、蕉幌浮光、漏声迟、月上小窗”看,应该不是黄昏而是夜很深或者将黎明时,所以“微暮”时间不对,可以改“微注”,“风过飞絮”也看不到,而且有风的话,也很难“凝露”。3.物象选择和表达都很美,只是组合有些失当,略加调整,应该是一首养眼的好词。
20.如梦令·睡
文/扶苏22-云心
      秋日又逢闲值,夜露闹钟俱醉。魂魄碧穹间,惊醒晓窗难寐。重睡,重睡,还续梦中千泪。


见微浅评:问好同学,格律无误。小词想勾勒出一副秋日闲夜的复杂心绪。情感表达上闲到泪,跨度有点大。夜露闹钟俱醉,这句有点匪夷所思。结句千泪一词也可斟酌。是千行泪?还是千里泪?所以造成整体脉络有点紊乱。个见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1.如梦令.牵牛花
文/青桐-03浅蓝
    正是露寒时候,明月西山斜又。冷翠上横墙,不肯随风消瘦。知否,知否,暗与残星相守。


梦绿浅评:问好同学,1,词牌与题目的间隔号应放在中间,小令有两处格律有误,“随风”的“随”,残星”的“残”这里应该用仄声字。2,开片点出了时间与环境,一个露重的明月夜。冷翠随影横墙,明月西斜,在星与月,人与月,人与影相守的幽夜,运用意象营造了几分的冷寂与孤寂感。叠韵句与结尾互相呼应,运用景结,情景交融,余味无穷。3,小词清雅,符合词牌声情,如若在细节上稍微注意一下,是不错的。



22. 如梦令·秋意
    文/绿竹 02 一叶
   渐次叶残霜坠,雁去昏庭诗未。忆里好秋光,何以尽抛轻对。拼醉,拼醉,最怕瑟风寒碎。


   兰香淡雅浅评:这首《如梦令·秋意》以简练笔触勾勒秋愁,情感细腻且层次分明,是一首很见巧思的小令且格律正确,用韵无误。赞!
1. 开篇“渐次叶残霜坠,雁去昏庭诗未”,用“叶残”“霜坠”“雁去”三个典型秋景,以“渐次”带出时光推移的动态感,“昏庭”则点明环境的凄清,既铺垫出萧瑟秋意,又用“诗未”埋下人物心绪——因秋景扰心,连诗都难以成篇,景与情的交融自然不刻意。
2.“忆里好秋光,何以尽抛轻对”一句转折巧妙,将“忆中美好秋光”与“眼前萧瑟秋景”对比,既解释了开篇“诗未”的缘由(因今秋不如旧忆,难寻落笔灵感),更暗透出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怅惘,让“愁”从单纯的伤秋,多了层对过往的怀念。
3. 末句“拼醉,拼醉,最怕瑟风寒碎”,以叠词“拼醉”强化人物“借酒消愁”的决绝,却又用“最怕”反转——醉是为了逃避秋寒,可又担心寒风连这短暂的醉意都吹散,将“愁无可解”的无奈推到极致。
4. 值得惋惜的是:没按出题要求去填词,要求写白露时节的景,词中虽然写的是秋景,但是霜降以后才能有霜,霜降和白露之间相隔了两三个节气,相差一个半月啦。而词中”露”的影子都没有,如果能把物像调换成白露时节的物像,那将是一阕不错的小词。也许是地域差异造成的偏差,酌情听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3.如梦令.秋思
文/扶苏16_浅念
秋至凉风轻露,静夜蛩鸣高树。
望远又凭栏,欲寄相思何处。
无助,无助,谁解世间之苦。


暖风浅评:问好学友,一首相思之作。淡淡的相思之愁凝住在无助上,表现了难言的心中之苦。小词格律韵部无误,起句222句式,秋至凉风轻露,还算说的过去,静夜蛰鸣高树,就有点儿牵强了,蛰鸣大都在夜间暗处,与高树牵扯远些,最好换个物象。凭栏望远,欲寄相思何处,无助,无助。谁解此间之苦,挺顺畅的句子,合题,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8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190
金钱
312
发表于 前天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24.如梦令*白露初零夜静
青桐-01语儿
白露初零夜静。疏影梧桐月冷。独倚碧栏杆,犹觉薄衣凉境。欣幸。欣幸。记忆存储恩敬。


青雲评,本词没有硬伤,亦少亮点,小令精悍不宜铺述过多,作者可能忽略了这点,描景多了些,主观意识少了些,其他都好。

25.如梦令  白露为霜
扶苏29-淡淡
今夜月凉风静,难耐宵长霜冷,小坐已知寒,此景绝非佳境。平定,平定,最合磨人心性。


青雲评,这阕发挥比较稳妥,从风静,霜冷,到知寒,非佳境,来自我安抚,煞尾平定不错。整体构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6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