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世之感 蓬草 2025年9月2日 往事连珠走,闲来捻指中。 因缘常自转,彼此少相逢。 入梦奇还乱,出神醒复忪。 三生非幻境,妙在悟时空。
回首往事,似过三生 平时忙忙碌碌,倏忽而过,已是七旬。少年时期,记忆中多是动乱。该上大学之时,在乡间劳作。 其后有机会上了大学,继而走上研究之路。过了而立之年,漂流过海,辗转数个大中小城市,往返美国东西。所遇之人,所临之事,所思所行,也大不相同。闲来回忆往事,二三十年前的经历,好像距离很遥远,竟然有隔世之感。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屡屡脱离原来的环境,新生活和旧环境没有联系,属于不同的世界。如果依据神经科学来寻求解释,我想与情境依赖性记忆脱不开干系。 大脑之所以能储存情境性的记忆,关键在于海马的作用。海马像一位时空的编织者,把零散的感官体验纳入具体的时与地。若海马受损,病人便失去了将新鲜经验固定在时空中的能力,活在片段而孤立的现在。他们的过去依旧完整,却难以延续当下;他们时时面对新鲜,却很可能把所有长时记忆都体验为“隔世”。 对正常人而言,隔世之感则源于生活情境的断裂。新生活与旧环境之间缺乏连续的线索,记忆无法自然衔接。于是,当我们偶然回想起往事,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串不起来。眼前世界与记忆世界仿佛属于不同的宇宙,才会生出那种恍若隔世的错觉。这情形又有点儿像做梦,大脑与外界隔绝,各种记忆碎片纷至沓来,一时难辨真假。人生如梦,也有科学道理。屈指算来,恐怕不止三生。 如再加追究,当下所达之所,与最初梦想目标未必一致。入梦出梦,皆如隔世,这便是人生的感悟了,科学未必算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