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4-10-9
威望121
金钱316
贡献193
高级会员

威望- 121 点
贡献- 193 次
金钱- 316 枚
|
发表于 2025-9-3 08: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9-5 15:20 编辑
二.学生跟帖:
1. 鹧鸪天 · 秋光漫吟
青桐 13 ~ 笛梦
岁序潜移景幻然,秋光如绘映眸前。夕晖酿就橙霞酒,倾落遥空染岳川 。 鸿阵过,暮云连。霜枫似火意绵绵 。时光暗换催羁客,遥念归期梦亦牵 。
白云简评:时光匆匆,景色变幻,不知不觉又到了使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常由眼前景而衍生出一个个思亲怀远的情感故事。小词格律、韵部无误,立意明确,层次清晰,色彩明艳,有画面感。上片的景描为下片情感叙述做好了铺垫。上下片衔接连贯无痕。准备过片、过片都作流水处理。词的部分内容及结拍做到虚实结合。如果准备过片工对会更好。另外记住格式:文/青桐 以上只是一己之见,酌情听取。
2.鹧鸪天 · 小聚
文 / 笙小小
入晚清凉邀友宾,齐来庭院满堂亲。玉壶频转经秋色,杯酒轻摇动影身 。
灯交错,曲低循 。声声寄语燕儿闻。绕檐为我千回舞,更待明年又一春 。
白云简评:词作围绕“小聚”展开,立意明确,脉络清晰,季节、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从词的内容能感受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温馨欢快的场景,同时又寄予一种美好的期待。词作部分化用前人词句,恰到好处,衔接无痕。准备过片对偶工整,结拍言尽而意无穷。另外“交”平声,此处应仄声。反复阅读同学词作,足见其功底。给你点赞!以上只是个见,酌情听取。
3.鹧鸪天·秋景
文/青桐~木棉
晚日西沉新月悬,携瓜载豆满车还。霞成橘酒倾天际,林染丹枫映晚川。
云影淡,雁行翩。碧空澄澈写新篇。时光漫卷流年画,一树槐荚展笑颜。
妮妮浅见:整体读下来还是比较顺畅 ,物象选择也无误,也符合鹧鸪天这词牌的声情,两个偶句也比较出彩。但是有点小问题,第一,两个晚字属于不规则重字,第二,槐荚的荚是入声字,此处应平。第三,一般来说这词牌适合上景下情,三字偶句就应该入情,入情迟。其它七字句虽然做到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情感还是略显不足。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当请见谅。
4.鹧鸪天·秋日寄语
文/绿竹01-沉默
漫步闲游向夕阳,红霞投水泛金光。云中一抹征鸿影,风里几丝野菊香。
心烂漫,意飞扬,晚年何必道愁肠。青丝白发悠然理,明月相临更举觞!
妮妮浅见:小词格律正确平仄无误,符合鹧鸪天这词牌的声情。上片描景,下片抒情,深得这词牌的要求。七字偶句三字偶句都漂亮。上下片衔接无痕。结句我特别喜欢,尤其青丝白发悠然理这心态真好。稍微有瑕疵,起句漫步和闲游这俩词有点相近,浪费字了。加油,期待更好。
5.鹧鸪天.秋日感怀
青桐05-白羽
雁过晴空已入秋,残阳西下照山丘。云随河水伴舟远,风带寒声唱恨愁。
思旧日,踏神州,当年无惧敢争流。如今磨尽锋芒影,徒对诗文忆旧游。
慢慢评:小词合谱合律。起拍以“雁”引出“秋”,以“残阳、寒声”顺延到“恨愁”,丝滑流畅。意象符合出题要求。下片由秋想到岁暮进而到自己青春已逝,却磨尽锋芒,徒留回忆。整词婉约清雅又淡淡哀愁,很合词牌格调。三字句对偶带流水,上片结拍对偶,但是“随舟远”对“唱恨愁”结构不对,“舟远”动宾结构,“恨愁”并列结构,“愁”字不若“稠”字。另外上下阕之间不用隔一行。总体读来,本词写的真的很不错,作者很有功底,一点瑕疵,瑕不掩瑜。
6. 鹧鸪天•秋归
文 / 扶苏 - 山间路上
归影摇曳小池边,泉清如镜映晴天。枯杆尽染丰收色,小镇新颜锦绣篇 。
云淡淡,水涓涓。清风拂面稻香缘 。斜阳仍照炊烟起,牧问归家心似山 。
白云简评:词的起拍赋起,切入主题,韵部无误,层次清晰,家乡所到之处是一片丰收祥和的秋天景象。小词语言自然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镇的眷恋之情越发浓郁。但为了营生归来也是暂时的,终究无法久留。小词上片描写田园景色,下片情景交融。准备过片及过片偶对,结拍以问句作结,言尽而意无穷。不足之处,“曳、池”出律。以后注意检查格律。以上只是个见,酌情听取。
7.鹧鸪天秋思
文/青桐-03浅蓝
秋水渐寒荷渐枯,落霞飞处鹜身孤。菊香三径撩青眼,月色一痕侵白须。
时既换,梦还余。丹枫似火酿千壶。栏杆懒倚流年事,且把橙黄饮到无。
江中月评:
这首《鹧鸪天》格律无误,读起来流畅。意境营造比较出色:词开篇“秋水渐寒荷渐枯,落霞飞处鹜身孤”,描绘出一幅秋景图。渐寒的秋水、枯萎的荷花、天边的落霞以及孤独的鹜鸟,多种意象组合,营造出清冷、孤寂又带有几分诗意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寂寥,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时既换,梦还余”短短六个字,蕴含着时光更迭、梦想未消的复杂情感。最后“栏杆懒倚流年事,懒倚栏、借酒消愁的形象,委婉地表达出对流年往事的感慨和无奈。 但也有不足之处:“月色-痕”的“一”应平。全词虽营造了较好的意境,表达了一定的情感,整体主题还是略显单薄。
8.鹧鸪天•清秋
文/杨梅
落日熔金染橘洲,晚风轻拂桂香幽。双飞鸥鹭穿云去,几缕烟霞平野收。
徐漫步,细凝眸。一年好景数清秋。归舟载得鱼虾满,欸乃笙歌逐水流。
冰竹问好词友!这首鹧鸪天整体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展现了清秋傍晚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日黄昏图。“落日熔金”形容夕阳的辉煌,“染橘洲”点明地点并增添色彩。“晚风轻拂桂香幽”调动了触觉和嗅觉,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双飞鸥鹭穿云去”以动衬静,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感。“几缕烟霞平野收”则描绘了晚霞渐收的辽阔景象,视野开阔。
上阕写景清幽淡远,下阕“徐漫步,细凝眸”转入人物活动,闲适从容。“一年好景数清秋”直接点题,表达对清秋的喜爱。结尾“归舟载得鱼虾满,欸乃笙歌逐水流”描绘了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以“欸乃”声和“笙歌”声融入流水,更添生活气息和悠扬韵味,整体情感是闲适、愉悦、满足的。整首词结构清晰, 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符合词牌的结构安排。
值得推敲之处:意象组合稍显堆砌,内在联系可加强。 上阕连续铺陈了“落日”、“晚风”、“桂香”、“鸥鹭”、“烟霞”等多个意象,画面虽美,但部分意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稍弱,显得有些并列堆砌。若能更注重意象之间的呼应或情感线索的贯穿,意境会更浑然一体。例如,“桂香幽”与“鸥鹭穿云”之间的过渡稍显跳跃。“染橘洲”的“染”字可再推敲,“染”字本意不错,试图表现落日余晖浸染的效果。但“橘洲”作为地名,其色彩本身可能就比较鲜明,用“染”字稍感用力过猛,或可考虑更贴合其固有特征的词,如“映橘洲”、“镀橘洲”等,或更侧重光线效果的词。
下阕起句对仗可更工稳: “徐漫步,细凝眸”是“鹧鸪天”词牌下阕要求的三字对仗句。“徐”对“细”(形容词),“漫”对“凝”(动词),“步”对“眸”(名词),从词性上看是工整的。但“徐”修饰“漫步”,“细”修饰“凝眸”,在节奏和意境上稍显平淡,若能锤炼出更精妙、更具画面感或情感张力的对仗句,会为下阕增色不少。再有一点主旨深度略显单薄, 全词主要描绘了清秋美景和丰收喜悦,情感基调是积极愉快的。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作为一首咏秋词,若能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些更深沉的感悟,如对时光流逝的感喟、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对自然造化的赞叹等,或赋予“清秋”更独特的个人化理解,会使词的意蕴更加深厚,避免流于单纯的景物描写和表层喜悦。结尾的“笙歌”略显直白,削弱了上阕营造的清幽意境。“鱼虾满”的表述稍显直白, “归舟载得鱼虾满”直接点明“鱼虾满”,虽然表达了丰收,但在诗词语言中略显直白,缺乏一点含蓄蕴藉之美,可以考虑用更富诗意或象征性的表达来暗示丰收。以上若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9.鹧鸪天·秋暮
文/梅涧
霞酿丹醺漫宇穹,金风调色染千峰。 寒林醉抹胭脂色,霜叶酣燃烈焰浓。
云迹远,雁书工,斜行墨字破长空。 谁将秋思斟成酒,斟到西山夕照红。
心似水评:词作描秋细致,很美。尤赞结尾二句。上片一句写晚霞,三句都是写秋树,秋叶太废笔墨了。下片雁书与斜行墨字也重复了,可适当增加物象,而不致于单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