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魂祭忠骨
精兵列阵九重天,日寇投降八秩年。
破壁残垣凝古迹,灰焚焦土燎荒原。
青纱帐里埋忠骨,新木幡前祭逝川。
泪洒荒丘儿女献,英雄遍地战悲观。
*
感谢:食无肉 诗友作 《唐多令》雅和
无定古桥头,燕山月似钩。望宛平、清泪盈眸。
八十年前倭焰炽,尸遍野,血横流。
奇耻岂能收,仇雠未许休。恨馀孽、犹自啾啁。
扫窟犁庭应算我,清蜃霭、荡瀛洲。
*
*
注:八 “血染村墟涂半壁”句,半壁:指 祖国的半壁江山;
八秩年:——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破壁残垣与青纱帐形成历史蒙太奇。总书记2020年抗战胜利75周年讲话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
鱼精虾蟹:——《左传·宣公三年》魑魅罔两,喻指伪政权如土偶木梗。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此意象被用作批判文化汉奸的文学符号。及“沐猴冠”典《史记·项羽本纪》,讽刺伪政权徒具人形;
玉枕铜销:——化用《晋书·刘琨传》闻鸡起舞典故,反讽部分精英丧失斗志。1940年北平伪政权成立时,鲁迅遗孀许广平曾痛斥玉枕南冠的奴化现象。及 李清照“玉枕纱厨”,暗喻文化精英的集体失节‘
’
“战悲观”——虽然其并非标准历史术语,但结合关于“民族悲观主义”的论述,可理解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对抗“亡国论”等消极思潮而提出的斗争策略,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系统驳斥“亡国论”,指出其本质是民族悲观主义,认为中国失败后无力再战,而实际上“失败是成功之母”,抗战中的困难是暂时的,胜利因素正在积累。
战悲观:实为毛泽东提出的精神辩证法,在《论持久战》中表述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1942年八路军战士王二小用生命印证这一理论。
新木幡前祭逝川:暗合2014年民政部公布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2023年发现的左权将军家书手稿,正是英雄遍地战悲观的物质载体。
毛主席将投降主义分为民族投降主义(如汪精卫)和阶级投降主义(如国民党亲日派),强调必须通过持久战理论消除其思想基础。以及毛主席关于《汉奸现象与民族精神》中指出“民族失败主义和民族悲观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