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03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三讲【青桐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615

主题

1444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4
贡献
1668
金钱
4600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25-8-30 16:33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参考下面给出的格律,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为意限词林正韵,填”一首《浣溪沙》。
提示:注意虚实相生。


词牌格律:

例词:浣溪沙  作者:韩偓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六铢衣薄惹轻寒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罗袜况兼金菡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雪肌仍是玉琅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骨香腰细更沈檀 





作业截止周六晚8点,过期不予点评!评阅老师点评截止周日晚8点

0

主题

14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6
贡献
40
金钱
6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秋愁寄离情
青桐13~笛梦
何处凝愁心上秋,芭蕉声里忆难休。离人别后意悠悠。
纵使霜风添暗恨,也如逝水惹新忧。凭栏独对月如钩。

点评

情感深度可拓展,可加入回忆片段(如“曾共西窗剪烛游” )与当下孤寂对比,强化愁绪层次。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部分表述稍显直白(如“离人别后意悠悠” ),可增添意象的独特化处理,比如用“残荷承露”替代常规“芭蕉声”,或把“月如钩”具象为“月钩挑断柳梢愁” ,以新奇意象深化含蓄韵味;情感深度可拓展,可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化用“离人心上秋”开篇,紧扣作业“愁”意,以“芭蕉声”“霜风”“逝水”等秋景为实,“忆难休”“暗恨新忧”等情思为虚,虚实交织自然,情感脉络清晰,塑造出绵长的秋夜离愁氛围。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格律运用虽稳,但可尝试在固定格律框架里,通过字词声调的细微变化(如选用更具跌宕感的仄声字),强化情感的起伏节奏,避免因过度循规而稍显平正。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严格契合《浣溪沙》词牌格律,韵脚“秋、休、悠、忧、钩”统一在词林正韵范畴内,平仄交替规整,节奏韵律和谐。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5
贡献
8
金钱
1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秋思
青桐06-小趴菜
写过西风碧树凋。桃笺单薄字难描。流年故事渐沉嚣。
错落心声风在刻,迷离梦影月轻撩。灯花剪瘦一寒宵。

点评

情感可注入更具体的生活细节,比如“桃笺” 写的是“那年雁字约归期” ,让虚情因实事实景支撑,更显真挚动人。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意象关联可更紧密,“桃笺”“灯花” 等意象可围绕“秋思” 做串联(如“桃笺残字伴灯销” ),强化场景统一。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以“西风凋树”“桃笺难描” 等实景起笔,引出“流年沉嚣”的虚叹,下阕“风刻心声”“月撩梦影” 虚实交融,把抽象秋思具象化,“灯花剪瘦” 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可尝试突破常规句式节奏,如将“写过西风碧树凋” 调整为“西风写尽碧树凋” ,通过倒装句式,让格律内的语言更具跌宕感,贴合秋思的幽微曲折。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格律合规,韵脚“凋、描、嚣、撩、宵”严守词林正韵,平仄搭配精准,依格律构建起秋思的节奏韵律。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2
贡献
27
金钱
4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调兵山秋夜
青桐05-白羽
辽北小城晚渐凉,大明镇里独灯黄。一杯苦酒忆人长。

院角柳枝无雨响,谁知寒意透衣裳。愁来不懂躲何方。

点评

情感表达可更细腻,“忆人长” 可拓展为“忆人灯下补衣忙” ,用具体生活场景替代直白抒情,让“愁” 因细节扎根,更具感染力。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意象可更具辨识度,“柳枝”“寒裳” 可替换为调兵山特色景物(如“煤城老柳”“矿工旧裳” ),强化地域与个人情感关联。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以“小城凉”“独灯黄” 等调兵山秋夜实景为基,“苦酒忆人” 直抒胸臆,下阕“柳枝无雨”“寒意透裳” 从环境体感衬心愁,“愁躲何方” 以问收尾,把无形愁绪具象化,质朴接地气。   发表于 6 天前
不足与改进:可尝试在格律允许下,调整字词的声调搭配,如“辽北小城晚渐凉” 中“渐” 字为仄声,可替换为“悄”(平声转仄声轻缓感 ),或“漫”(强化氛围铺展 ),让格律与情感氛围更贴合。   发表于 6 天前
优点:遵循《浣溪沙》格律,韵脚“凉、黄、长、裳、方” 押韵自然,平仄无误,借格律清晰呈现秋夜孤寂节奏。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2
金钱
3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秋怀
文/无情
心上秋凝暗结愁。疏帘半卷对凉秋。芭蕉静立亦飕飕。
客里霜侵怀故苑,梦中月漾泛兰舟。醒来唯有泪沾眸。

点评

若能穿插“远雁”、“寒山”等意象增加空间感,会更有余味。  发表于 4 天前
格律正确,用韵和谐。不足之处起拍用情过早,“秋”字重复使用,全诗“愁”、“泪”字眼频繁出现,削弱了古诗词的含蓄之美。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小词以羇旅为背景,通过秋日意象叠加和时空交错的变化书写乡愁,整体结构清晰,情感真挚,赞一个!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19
金钱
31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楠香 于 2025-8-26 22:41 编辑

古风词11班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舟中秋思
青桐组组长苏楠香

风卷残云过水流,浮生舟里写春秋。一怀暮色锁眉头。

酒尽杯空思旧侣,灯孤影只念归舟。霜声渐起又添愁。

点评

第二句,写春秋的宏大与浮生舟里的渺小略显违和,霜声一词搭配略显生硬,结句“又添愁”直白收束,余味不足。各见,说错误怪。  发表于 4 天前
下片偶句对仗工整,直抒胸臆,情感表达真切动人。不足之处练字可更精准。  发表于 4 天前
起拍通过视觉动态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漂泊苍凉的生活,上景下情,融情于景,过渡自然。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格律正确,用韵准确。小词整体意境统一,主题明确,语言流畅自然,不错!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6
贡献
11
金钱
19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秋江忆远
青桐26-四哥

雨戏蘋洲风带寒。秋江棹影对愁眠。回眸未见意阑珊。
无赖荷残寻旧约,可怜人去别前缘。断鸿声里逝华年。

点评

下片偶句对仗工整,结句以景融情收束漂亮有余味!若是鸡蛋里挑骨头,起拍雨戏 戏字与整篇基调略显违和,秋风秋雨本是萧瑟之物。说错误怪。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小词格律正确,以秋江为背景,抒写忆远怀仁之情。意象清晰,流转自然,谋篇布局足见功力。非常漂亮的一首小词,点赞学xl了。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7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6
贡献
157
金钱
28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蓝 于 2025-8-27 14:55 编辑

古风词十一第三讲作业青桐03-浅蓝

浣溪沙.秋愁
文/浅蓝
  凄切蛩声透小楼,孤窗伫听月如钩。秋心未解结成愁。
  菡萏香残思历历,芭蕉雨过意飕飕。衡阳雁去怎堪留。

点评

这首小词可以说构思巧妙,情景交融,上下片对偶工稳。 需精炼的是,整首词带入的景物有点多,可以尝试去一个景物  发表于 5 天前
过片入情,心里的动态和眼中的物态合拍,收尾以一种无奈承接了上片成愁  发表于 5 天前
突出来的情节,秋心未解,成愁了,此时呢作者的心情是难以释怀了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同学,起篇蛩声寒凄带入景,孤窗残月由景更层递一步两步不同角度的描写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6
贡献
9
金钱
1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期班第三讲作业贴
浣溪沙: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为意
文/青桐11~木棉

雁字横空送晚愁,离心先被桂风秋。芭蕉凝泪立阶头。

旧梦难寻尘迹在,清宵谁共月华流?一声蛩语搅凉眸。

点评

我只是发表个见,如有不周请谅解  发表于 5 天前
词意升华了,下片整体来看比上片按排的要好,收尾做到了词味绵长。  发表于 5 天前
起篇就说出愁,后面的景再表达愁是不是就显得无力了!再看过片过片入情了,也是这首词的加分项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同学,起篇送晚愁,这愁字出现在有点早了,愁不要写愁,要用景,物,去表达愁,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6
贡献
20
金钱
36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秋思
文/秋韵
何处成愁心上秋,青松落色泪忧忧,墓中家母可能留。
南雁排飞天上影,芭蕉无雨也飕飕,时光追忆念难休。

点评

以上仅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见谅  发表于 5 天前
再看看这首词牌特点要求上下片的第一二句做对偶句,  发表于 5 天前
起篇第一句愁和秋有一个就可以。  发表于 5 天前
问好同学,我最欣赏的是下片的后两句。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5
贡献
9
金钱
1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作业青桐18-芳
浣溪沙·秋思
冷雨敲窗夜未停,梧桐碎叶院中零,西风卷动小帘旌。
遥想匠人千里外,可怜今日独舟行,满庭秋色与谁听。

点评

同学好,敢写就不错,点赞了。建议多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进行写词。  发表于 前天 13:07
下片过句要求对偶,个见不宜流水,除非出彩。 结句中的 色 需要改改,它是看的而非听的。  发表于 前天 13:03
总体不错,韵律和句式正确,有秋的感觉。但有些直白少了些婉约的韵味。上片3句都写景过实了。  发表于 前天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22
金钱
4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惯看浮世几多痴

青铜21-红叶
小院空明虫语稀,残灯辉映影相随。芭蕉树下独徘徊。
昨日山盟成旧忆,红尘过往似烟飞。惯看浮世几多痴。


点评

个建:题目也可考虑修改下。  发表于 前天 13:41
下片过句对仗工整,道明了愁的真正原因,点赞了。但结句的 浮世 和上句的 红尘 意重不妥。建议把 浮世 改 秋月 试试。  发表于 前天 13:39
上片以明快连贯的笔法勾勒了一副唯美秋愁图,点赞了。  发表于 前天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6
金钱
2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凉(11) 于 2025-8-28 12:25 编辑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离愁
文/天凉
      且伴秋风独倚楼,晴空雁阵哪堪留。门前流水思悠悠。
      不雨芭蕉难解意,多情杨柳又生忧。天涯离恨几时休?

点评

同学写的很好,点赞了。个建宜把“雨”改“语”。  发表于 前天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1
金钱
51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秋怀 青铜22--湄子 镇日霜风叩小楼,梧桐叶老不禁秋,雁行更觉惹凝眸。 走北走南何处尽,伤离伤别几时休。何堪身老一怀愁。  

点评

修改建议 浣溪沙·秋怀 镇日霜风叩小楼,梧桐叶老不禁秋。云边雁字怎凝眸? 客路三千终有尽,离殇百叠总难休。灯花零落小窗幽。  发表于 4 天前
③结句 “何堪身老一怀愁”情感真挚,然表达略失含蓄,未能以景结情,削弱了余韵。  发表于 4 天前
②下阕“走北走南何处尽,伤离伤别几时休”对仗工整,但“走北走南”口语化过重,与全词典雅语境稍显不协。  发表于 4 天前
①上阕“霜风叩小楼”“梧桐叶老”“雁行”等意象切合秋意,能烘托离愁,但“雁行更觉惹凝眸”稍显直白,未充分展现虚实相生的妙处。  发表于 4 天前
词作用韵严谨,格律正确,紧扣秋愁主题,上阕写秋景萧瑟,下阕直抒愁绪。意象选取与意境营造均有可取之处,然在虚实相生、语言锤炼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9
金钱
2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青桐08-昭棠
《浣溪沙·客中秋》
文/昭棠
        欲解愁根问素秋,离人心上锁轻忧。蕉声未雨先飕飕。
        风叩竹窗疑客至,云遮雁字教眉囚。寒烟漠漠绕孤舟。

点评

词作以愁绪贯穿全篇,尾句“寒烟漠漠绕孤舟”以景结情,有余味。  发表于 4 天前
对仗句“风叩竹窗疑客至,云遮雁字教眉囚”平仄工整,以雁阵被云遮喻愁眉不展,虚实相生。  发表于 4 天前
下阕风叩竹窗、云遮雁字,拓深羁旅孤寂。唯“锁轻忧”稍显直白,若化实为虚更得词味。  发表于 4 天前
上片以问起笔,直指愁源,“蕉声未雨先飕飕”化用原意,但“飕飕”叠词稍显直白,可更含蓄。  发表于 4 天前
词作能紧扣“离人心上秋”的愁意,且尝试融入了芭蕉、秋雨等意象,整体氛围营造得较为成功。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8
金钱
12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心上秋
青桐19小雪雪
烟索桐枝湿孟秋,风吹凉月到重楼。一笺小字尽关愁。
滴泪芭蕉孤影瘦,凭栏笛韵别情幽。庭除落叶正飕飕。

点评

建议:字句稍作打磨,可更臻妙境。如“湿孟秋”中“湿”字稍硬,可考虑“锁”等更贴合秋意之字;“吹”“到”稍显直白,可尝试用“扶”“浸”;“庭除”若用“空阶”“苔阶”或更添寂寥。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阕“笺字关愁”为虚写心绪,下阕“落叶飕飕”为实写秋声,虚实相生。  发表于 4 天前
下阕“芭蕉滴泪”“笛韵别情”深化离愁,末句“落叶飕飕”呼应“不雨也飕飕”,以声衬寂,秋声与心绪交织。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阕以“烟索桐枝”“凉月重楼”勾勒秋寒之景,“一笺小字”由实转虚,愁绪凝于笔端,情景交融自然。  发表于 4 天前
词作用韵严谨,格律正确,能紧扣“离人心上秋”的愁绪主题,意象选取与意境营造均有可圈点之处。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8

帖子

23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4
贡献
540
金钱
91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8-30 07:44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青桐01~语儿

浣溪沙*听雨犹知夏已休
文/语儿
     听雨犹知夏已休。迎风更赋露凉秋。庭园落叶入清眸。
     岁月如梭人易老,情怀几许上心头。斜阳一缕慰闲愁。

点评

问好!小词写的很好,有景入情  发表于 昨天 22:39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147
金钱
21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糗妞 于 2025-8-28 20:58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青桐25-糗妞
浣溪沙*秋夜离思
文/糗妞
     何处秋声惹尽愁?残灯孤影照空楼,芭蕉凝露冷飕飕。
     鹭宿桥头孤冷影,风传旧梦泛古舟,心随明月满江柔。
IMG_20250828_205645.jpg IMG_20250828_205705.jpg

点评

问好!抓住了秋夜特点来写,写出了离满腹愁。满江愁!好  发表于 昨天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2
金钱
21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富贵 于 2025-8-30 07:41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青桐09~花开富贵

浣溪沙*秋抒怀
文/花开富贵
     野菊逢秋盛艳开。山枫坠露染红腮。凉风萧瑟过亭台。
     莫道时光如水逝,可知旧事已心栽。一窗月色寄情怀。


点评

抓住了秋天的物象来写,有景抒情  发表于 昨天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04

帖子

28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8
贡献
718
金钱
104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风江雪 于 2025-8-29 23:09 编辑

2025年8月25日 21:30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浣溪沙 •七夕 
文/青桐~江雪
        阵阵秋风催菊黄,潇潇秋雨湿霓裳,恰逢今夕气初凉。
        好趁佳期消暑闷,遥看仙鹊架桥忙,双星会晤且无妨。

点评

问好江雪,看错行了哈,整体效果很好,意境美,添词漂亮,就是把消暑热的消字改一下就更好了  发表于 前天 01:20
这首《浣溪沙·七夕》以秋日的景物起笔,融七夕时节的神话传说于一体,风格清新自然,奠定全词舒适、恬淡的基调风格  发表于 前天 01:06
问好花开富贵,这首词格律正确,以秋景的实暗含七夕节的情,符合题的要求虚实相生  发表于 前天 0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3
金钱
22
发表于 前天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幻玉 于 2025-8-30 13:41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三讲【青桐组】作业

青桐10-幻玉

浣溪沙·遥思

卉木初黄入早秋,廉纤细雨织成愁。芭蕉叶老冷飕飕。
怅望家山伤远别,回看相册湿昏眸。万千思绪恐难收。

点评

整体写的很棒,棒棒哒  发表于 前天 18:54
核心表达了秋日思乡的惆怅与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上片借早秋萧瑟之景暗蕴愁绪下片通过“怅望家山”“回看相册湿眸的细节流露远别家乡伤感...  发表于 前天 18:54
上片以“卉木黄、细雨、老芭蕉”铺写早秋冷寂之景,景中融愁;下片转“怅望家山、回看相册”的叙事,以“伤远别、湿昏眸”直抒思乡情“  发表于 前天 18:52
这首小词,格律正确,。韵脚“秋、愁、飕、眸、收”押韵工整无出韵。书写工整  发表于 前天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2

帖子

13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6
贡献
318
金钱
528
发表于 前天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第三讲作业

青铜-一溪云

浣溪沙

香溢西窗知落梅,天边云破梦门开,
几声莺语入胸怀。
烦恼心情成过去,暖阳窗影上茶台,
人间秋色最先来。

点评

写的不错,继续努力,加油  发表于 前天 18:39
虚实结合:“落梅香”“莺语”“暖阳茶台”是可感的实景,“梦门开”“烦恼成过去”是主观情思与心境的虚写,虚实交织让心绪转变更自然  发表于 前天 18:32
写作手法以景起情,情景交融:开篇“香溢西窗”“云破”“莺语”等实景,触发“梦门开”的朦胧感与“入胸怀”的细腻感受,  发表于 前天 18:30
这首词意境清新,以景衬情的手法将心绪转变与秋景融合,是一首兼具韵律美与画面感的小令  发表于 前天 18:28
这首小词,格律正确,压韵合规,就是注意书写格式,跟老师要求的有出入,再看看讲义上老师要求的书写格式  发表于 前天 1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1
金钱
52
发表于 前天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秋心
青铜02~悟明
几处堆成一段愁?离人镜里怯新秋。竹帘半卷怯飕飕。
记得当时同倚楼,蝉声犹带旧年柔。风过庭空月在钩。

点评

错了一个字脉络清晰,不好意思啊  发表于 前天 21:34
不足之处;个别词稍显重复,可以在炼。  发表于 前天 21:33
开篇触景生愁,甜蜜回忆和当下形成鲜明对比,以景结尾,脉络清醒,婉约含蓄。  发表于 前天 21:31
小词内容复合要求,个别字出律了,下次要注意。  发表于 前天 2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3
金钱
22
发表于 前天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十一期初级第三讲作业
青桐15~云落
浣溪沙·乙巳秋初
节后高蝉唱已哀。东桥木叶正初裁。去年萧索落今怀。
水袖吹波团月走,风裳飞袂下云来。深宵漏尽更无涯。

点评

上片运用典型的秋声秋色开头,意境拉满。对仗非常出彩,水袖、云裳把景色写活了,但这句和作业要求稍有出入。整体不错,很喜欢。  发表于 前天 21:47
小词格律正确,写得非常棒。  发表于 前天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5

帖子

155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8
贡献
423
金钱
567
发表于 昨天 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第三讲青桐组作业小结
        本次作业应交23份,实交23份,22位学友按时按量完成,只有一位在周六晚8点后上交。但老师还是予以点评,希望下次能提前完成。大部分老师能及时上论坛评阅作业,特别表扬木槿昔年和筱筱兰两位老师,点评及时而详尽,希望老师们能常关注评阅群通知并回应,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辛苦大家了!
        本次作业质量还不错,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如笛梦同学的词作“化用“离人心上秋”开篇,紧扣“愁”意,以“芭蕉声”“霜风”“逝水”等秋景为实,“忆难休”“暗恨新忧”等情思为虚,虚实交织自然,情感脉络清晰,塑造出绵长的秋夜离愁氛围;小趴菜同学的词作则以“西风凋树”“桃笺难描” 等实景起笔,引出“流年沉嚣”的虚叹,下阕“风刻心声”“月撩梦影” 虚实交融,把抽象秋思具象化,“灯花剪瘦” 以景结情,余味悠长;白羽同学的词作以“小城凉”“独灯黄” 等调兵山秋夜实景为基,“苦酒忆人” 直抒胸臆,下阕“柳枝无雨”“寒意透裳” 从环境体感衬心愁,“愁躲何方” 以问收尾,把无形愁绪具象化,质朴接地气;无情组长的小词以羇旅为背景,通过秋日意象叠加和时空交错的变化书写乡愁,整体结构清晰,情感真挚;四哥的小词以秋江为背景,抒写忆远怀人之情,意象清晰,流转自然,谋篇布局足见功力……可谓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但仍存在许多需改进的地方,简述如下:
        1.有一位同学未按要求排版,导致版面不
整齐,不规范。
        2.出律问题依然存在,如“风传旧梦泛古舟”
“古”处应该为平声。
        3.有个别学友未按要求立意,或者说不明
显。应围绕“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立意,生发联想,虚实相生。
       4.有部分作品上下阙一、二句未形成对
偶,不合作业要求。
       5.用词欠圆融,如“霜声渐起又添愁”,“霜
声”不如“蛩声”;“不雨芭蕉难解意”,赞同如烟师的建议:把“雨”改成“语”。
       6.仍有不规则重字现象,影响表达效果。
       7.部分表述稍显直白(如“离人别后意悠
悠” ),可增添意象的独特化处理,比如用“残荷承露”替代常规“芭蕉声”,或把“月如钩”具象为“月钩挑断柳梢愁” ,以新奇意象深化含蓄韵味。
建议:交作业前请自检格律,审清讲义及题干要求。
提醒:评阅老师上传点评前先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尽可能减少失误。
       老师们辛苦了!同学们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