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128

沧浪书院曲三期第四讲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24

主题

20万

帖子

6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978
贡献
206138
金钱
213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22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也有一些的(    )。


曲牌字的平仄比(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仄声要分(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截止到2025、8月29日晚7点半

0

主题

32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65
金钱
113
发表于 2025-8-23 2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42 义辰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答:
〔仙吕•一半儿〕荷塘秋夜
42 义辰
秋塘清浅月悬孤,子夜微茫水泛渚,枝影虚明花欲语。跃金浮,一半儿清欢一半儿舞。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谢谢老师,敬茶问好!  发表于 前天 09:08
问答题无误。 创作题结构合理,语句精准,其间要求符合。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7
金钱
44
发表于 2025-8-24 06: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亮 于 2025-8-24 15:01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05~月亮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拗句,或者填非律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 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换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仙侣宫·一半儿·处暑》

庭柯坠叶响沙沙,砌下残萤犹恋纱,帘外清风徐入家。暮烟嘉,一
半儿蝉休一半儿蛙。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问答题第三空,诗词, 最后一空,平上互相代  发表于 7 天前
问答题正确 创作题整体效果尚可,唯细节不足沙河与其他词语难成鼎足。蝉休和蛙,相近或者相反也还需推敲。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5

帖子

322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9
贡献
814
金钱
1207
发表于 2025-8-24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树林虫 于 2025-8-24 14:18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61:树林虫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或拗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和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参加市作协代表大会有记
作者:虫
清晨秋雨送微凉,
残暑西风逐碧江,
南苑作协迎再航。
愧文荒,一半儿贪闲一半儿忙。

参考曲谱:×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问答题对 创作题前期铺垫颇有秋天味道,贪闲和忙,对于写作生活中也有体会。唯有碧非去声,鼎足对中再航还有不足。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68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联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7
贡献
321
金钱
863
发表于 2025-8-24 1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湖居士 于 2025-8-24 12:33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51-山湖居士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阳平,阴平),仄声要分(上,去),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去声与平上)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之分)。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
〔仙吕•一半儿〕阳湖公园
51-山湖居士
阳湖波绿草平堤,岸柳丝垂影沐晖,兰棹轻摇霞日低。
晓烟微,一半儿风柔一半儿喜。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问答题三空,诗词。七空,去声上声。八空,去声。九空,去声。 创作题韵部平仄无问题,鼎足对全部围绕主题,唯一是风柔和喜不成对或反。精彩....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91

主题

23万

帖子

7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1613
贡献
234118
金钱
25306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24 15: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三期第4讲作业:
10吾波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拗句,或者填非律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换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仙吕•一半儿〕处暑
蝉声未歇绕庭梧,扇影犹摇透袖襦,日色仍骄燃陌途。暑焉无,一半儿骄阳一半儿伏。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感谢潇湘馆主点评,问好祝祺,周四快乐。  发表于 4 天前
歇字有待商榷。  发表于 5 天前
1,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1

帖子

26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9
贡献
660
金钱
998
发表于 2025-8-24 16: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 27 海纳百川巢湖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注意韵字的运用;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仙吕•一半儿】处暑登顶巢湖市银屏山
曲三 27 海纳百川巢湖
暑消霞染半山空,云卷鸥飞宇碧穷,菊绽溪喧霜雾融。野枫躬,一半儿青来一半儿红。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野枫躬,一半儿青来一半儿红。比较喜欢这句,大自然的景象描写的准确。  发表于 5 天前
鼎足对后三字有待商榷。  发表于 5 天前
1,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4

帖子

237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四期兼词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3
贡献
597
金钱
890
发表于 2025-8-24 17: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换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曲三班第四讲作业
〔仙侣·一半儿〕丹枫
曲三23-秋润
香山十里叶青葱,绿水长堤影夏冬。秋雨秋风秋意浓。赏丹枫,一半儿金黄一半儿红。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鼎足对有待商榷。  发表于 5 天前
1,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395

帖子

6659

积分

版主

古韵新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75
贡献
958
金钱
2626
发表于 2025-8-24 18: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骆驼 于 2025-8-24 18:11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32 骆驼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4)〔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2号 骆驼
【仙吕•一半儿】初秋茶话

藕花凝露暑初收,瓜架筛凉茶叙幽,蒲扇摇风言未休。忆曾游,一半儿青山一半儿友。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忆曾游,一半儿青山一半儿友。结句赞!  发表于 5 天前
鼎足对后三字有待商榷  发表于 5 天前
1,问答题正确。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556
贡献
35108
金钱
370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8-24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期47正午阳光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答: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既拗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和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偶尔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仙侣·一半儿] 学子
文/正午阳光
清晨柳下默诗书,晌午家中充饿腹。夜晚灯前功课读。紧忙乎,一半儿欢欣一半儿苦。
附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小令前三句最后俩字词性不对仗。没有形成鼎足对。  发表于 昨天 14:01
回答问题正确,小令格律无误。  发表于 昨天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1

帖子

36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98
贡献
889
金钱
1422
发表于 2025-8-24 18: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41-力辛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侣·一半儿] 麻雀
41-力辛
树梢麻雀已集多,院里群声似唱和,墙外小童方觑窝。怕层罗,一半儿飞腾一半儿躲。
附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小令前三句尤其后三字词性和语法功能均不契合,缺少鼎足对的严谨性。  发表于 昨天 14:12
小令前三句缺少鼎足对的工整感。  发表于 昨天 1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4

主题

20万

帖子

6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978
贡献
206138
金钱
213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四课作业:

18似水年华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或拗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 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雨天闲情
18似水年华
清秋细雨一丝凉 ,遥夜随风千虑想,独醒思情寻梦长。入心房,一半儿闲敲一半儿讲。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后三字中“凉”是形容词、“想”是动词、“寻梦长”(动宾+形容词),词性功能混乱。  发表于 昨天 13:59
- “随风”是动宾词组(动词“随”+宾语“风”,表动作),与“细雨”的偏正结构不对应;  发表于 昨天 13:55
小令前三不对仗。 “独醒”是主谓词组(主语“独”+谓语“醒”,表状态),与“清秋”“遥夜”的偏正结构不匹配;  发表于 昨天 13:54
但是(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括号漏掉(去)  发表于 昨天 1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68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联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7
贡献
321
金钱
863
发表于 2025-8-24 2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15静影沉璧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阳平,阴平),仄声要分(上,去),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去声与平上)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之分)。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
〔仙吕·一半儿〕秋思
闲云数缕绕峰梁,野菊盈丛绽道旁。瘦马驮诗穿古庄。月如霜,一半儿清欢一半儿想。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清欢”与“想”在词性和韵律协调性上存在不足。把想改为“惘,伤,凉”试试符合秋色不。  发表于 昨天 14:36
小令“瘦马驮诗”虽赋予诗意,但“驮诗”一词略显刻意,与“瘦马穿古庄”的自然画面衔接稍显突兀,若改为“驼霞,驼霜,踏霜”会更有画面感。  发表于 昨天 14: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63

帖子

8490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5
贡献
1842
金钱
345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8-24 2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5-8-28 07:45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60东江渔夫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换)。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答:〔仙吕・一半儿〕荷塘月色
东江渔夫
银蟾铺水镜涵天,玉露凝香风暗传。蛙鼓荷塘人未眠。望田田,一半儿光浮一半儿掩。
参考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9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1
贡献
219
金钱
368
发表于 2025-8-24 2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芳菲 于 2025-8-24 23:19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38-若曦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阳平,阴平),仄声要分(上,去),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去声与平上)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之分)。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作业:
〔仙吕•一半儿〕雨夜思
雨敲窗阁夜更寂,风卷珠帘人半倚,笔走红笺情难矣。几时归,一半儿开心一半儿戚。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同学的写作让读者回味有余,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不错  发表于 6 天前
回答问题仔细认真正确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6

帖子

249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赋三期版主赋版块版主兼曲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
贡献
541
金钱
1099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元伞业 于 2025-8-29 15:36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01-开元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和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和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和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和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声和去声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换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花开
当年忙碌不及夸,今日悠闲详细察,玉蕊亭亭终是杀。悟浮华,一半儿真来一半儿假。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谢老师指正,已修改。  发表于 3 天前
同学的作品写的是想表达一种哲理性,但是要句意捋顺,让人读起来舒服,不能给人一种读着别扭,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  发表于 6 天前
同学的回答问题仔细认真正确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28

帖子

43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6
贡献
975
金钱
168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文/12和铭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长短句 ),也有一些的(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和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游莽山

奇峰古树展山峡,烏语清泉绕旋花,竹韵松琴传倒茄。怯腾踏,一半儿惊奇一半儿雅。 

参考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第一回答题,同学再回顾一下讲义,认真学一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30
金钱
48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汐 于 2025-8-25 18:25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59雨汐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或拗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和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少林寺
作者:59雨汐
少林寺里宿乌鸦, 白昼堂前披圣裟, 谁料多年揭面纱。 快瞧呀,一半儿真来一半儿忙假。  参考曲谱:×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抱歉!“掩”仄了,把“掩真”改成“修真”,即:一半儿修真一半儿假。  发表于 6 天前
末句不足处:“真来”与“忙假”词性不对,在这里依曲普:“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试改成“一半儿掩真一半儿假”即可。  发表于 7 天前
问好,一题填空无误,基础知识掌握尚好。第二创作题,前二句鼎足可以,第三句属于流水对。依作业要求,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231
金钱
367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春芳草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仙吕.一半儿】客来
数年离索守空斋。
忽有知交月问阶。
夜半鼾声良费猜。
忘他来。
一半魂惊一半哀。

点评

问好,第一题填空无误。第二创作题意不明,造句生硬,前三句词性欠工,末句属于平上互代,初学者末字最好用“上”声,曲味效果会更好。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315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绝句五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54
贡献
529
金钱
953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曲37-京门无忧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答: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轻风闲
曲37-京门无忧

闲风摇柳荡秋千,云锦满汀水沐莲。油纸伞娉婷渐远,舞翩跹,一半酸甜一半软。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点评

问好,第一题知识填空无误。创作题第二句“满”出律,前三句鼎足对欠工,第三句与前二句词性不对,第五句整体应是“一半儿酸甜一半儿软。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3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3
贡献
342
金钱
52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曲三07水芙蓉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仄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声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仙吕·一半儿]晚间狂风暴雨
制曲:水芙蓉
不知夜色笼茅庐,仍在屏前观画图,忽见纱窗飞泪珠。我惊呼,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点评

不足之处:“夜色“与“屏前”词性宽了点,再酌改一下,意境效果会更好些。  发表于 6 天前
第二创作题,形成生动,前三句鼎足基本完成得很好,平上韵符合作业要求,整体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填空题第二个应是(拗句,或者非律句)第三个应是(诗、词),其它无误。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30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5
贡献
2529
金钱
1988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醉舞可乐作业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通押)。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初秋



〔仙吕•一半儿〕初秋
文/醉舞可乐
蝉鸣高树韵悠长,燕掠平湖水皱光,蛙鼓荷塘明月朗。铺如霜,一半儿清辉一半儿爽。

附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仙吕•一半儿〕初秋,内容切题,自然流畅,形式符合曲谱格律,前三句鼎足对很好。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师妹。问答题无误,为你点赞。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231
金钱
36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吕.一半儿】客来
曲-三春芳草
数年离索守空斋。
忽有知交月问阶。
夜半鼾声良费猜。
忘他来。
一半魂惊一半哀。

点评

第二题的【仙吕.一半儿】客来,写出了部分切题内容,但词句多有费解处,如 忘他来,忘何意?前三鼎足对完全不对。望多研究例曲。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学友。没有第一题,基础知识很重要,望补上。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9
金钱
2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19-不胜凉风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去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仄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上平互替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山居
文/不胜凉风
锦袍鲜亮是曾经,茅舍清幽再半生,月色朦胧听素筝。惹心倾,一半儿青山一半儿卿。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仙吕•一半儿〕山居,合曲合律,前三鼎足对也很好。后二句尤妙,山居似有艳遇。醉赏佳作,大赞一个。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学友。问答题正确。赞一个。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

帖子

29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1
贡献
703
金钱
113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20-非鱼红色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阳平,阴平),仄声要分(上,去),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去声与平上)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之分)。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答:
〔仙吕•一半儿〕处暑寻藕

莲塘深处踏泥污,香径尽头闻暮鼓,玉节销时忆当初。试新茹,一半儿冰瓯一半儿煮。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另外,前三之踏,尽,忆,三字出律了,望修改之。  发表于 6 天前
〔仙吕•一半儿〕处暑寻藕,前三鼎足对还好。美璧微瑕:新茹/冰瓯,雅而过虚,影响表达。个见勿怪。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学友。问答题正确。赞一个。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0
贡献
97
金钱
16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三期第4讲作业:
09荷香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拗句,或者填非律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声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 上声去声   )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声去声)。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互换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仙吕•一半儿〕小园
牡丹仿佛画中来。芍药分明诗上开。杨柳依然池畔栽。伫楼台。一半儿多情一半儿哀。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也可能是我记错了。作业小园的前三句对仗不错,但结句的“一半儿多情一半儿哀”同前三句关联不足。继续努力。  发表于 4 天前
填空题答得不错,但这首曲不是你自己作的,是陈克明的。这种态度很不好。只有自己写,才能提高。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101
金钱
15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边日出 于 2025-8-26 18:58 编辑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11.东边日出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答:
[仙吕·一半儿]·猫
东边日出
生肖无意录灵身,老虎欺师成可蠢,硕鼠登台已断魂。
懒腰伸,一半儿眼醒一半儿盹。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多谢老师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前天 20:20
填空题答得不错。 作曲题也不错,前三句对仗也不错。第三句“已”当用平声。末句“眼醒”二字当用平声。继续努力。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9
贡献
41
金钱
7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溪 于 2025-8-27 03:00 编辑

曲三第四课49花溪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  律句  ),也有一些的(  不同程度的非律句  )。

曲牌字的平仄比( 诗词  )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 阴平,阳平   ),仄声要分(  上声,去声  ),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  上,去声   )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   去声韵 )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  去声  )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  平声、仄声   ),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  上、去   )。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  平上互代  )。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曲三49花溪

【仙吕·一半儿】晚步
池中蛙鼓两三声,丛里蛩音千百鸣,树杪霞光多少层。独行时,一半儿心情一半儿景。
参考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填空题答得不错。作曲题前三句对句不错,格律上有点问题。第二句中的“百”字当用去声。第三句的“独”字当用仄声。“时” 字出韵。继续努力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43
金钱
66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9--日照沙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或者填非律句)。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阴平、阳平,)仄声要分(上声、去声。)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声、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字不仅规定(平声、仄声),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1、注意:
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
2)注意韵字的运用;
3)仙吕调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内容。


2、〔仙吕•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第二三句第六字也有用上声者,此两以是上声还是去声,必须一致。


3、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4、作业要附带曲谱,写好后,照曲谱、依韵书韵检查格律,搜韵上的曲格自检不准确,写曲子就是人工检查格律。


5、参考例曲
〔仙吕•一半儿〕落花
元代:徐再思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6、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上——用上声;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仙吕•一半儿〕农家小院
南墙搭架种方瓜,北牖修畦栽辣茄,院里安炉冲绿茶。径边花,一半儿含苞一半儿芽。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填空作业完成的不错。作曲作业完成得也很好。前三句对仗符合要求,格律无误。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1
贡献
64
金钱
103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曲三期第4课作业:
06水珠

一、元曲韵律知识填空:
元曲的韵律平仄严格,曲句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也有一些的(拗句)。

曲牌字的平仄比(词)的平仄都要严格,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曾经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曲字平声要分(阳平,阴平),仄声要分(上,去),不过,从曲谱来看,阴平、阳平差别不大,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但是(上去声)的区分,有时却是非常严格的 ,特别是韵脚,(去声与平上)的对立很明显。但是(入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入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以上是就用韵的平仄而言的,至于某字某句的平仄,曲跟词比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曲牌字不仅规定(平仄),而且有些地方还要限定仄声中的(上去之分)。

另外,由于上声与平声接近,二者在法上,特别是韵脚处,可以(平上互代)。

二、试作一首〔仙吕•一半儿〕题目自拟。 (宫调、曲牌、题目),
韵书《中原音韵》韵部自选。

〔仙吕・一半儿〕闲居昼寝
06-水珠
藤床斜倚避芳尘,竹影筛窗翠色匀,绕盏茶烟初气新。倦游人,一半儿清风一半儿欣。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点评

内容,结句写游人很好。从题目看是写自己,不能自夸。  发表于 前天 15:47
二题,色不是去声。题目《闲居昼寝》,与“倦游人…”有点不合适。  发表于 前天 15:40
一题,入声应是去声,其余正确。  发表于 前天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