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450
金钱12781
贡献9787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450 点
贡献- 9787 次
金钱- 12781 枚
|
反正也是闲着,这里就先把宋人三十六字母先列出来,所谓宋人三十六字母实际上是唐人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宋代司马光的音韵学论著《类篇》及清代的《音韵阐微》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它们是: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见、溪、群、疑、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
其中的非、敷、奉、微、床、娘六字母即是守温三十字母后所增的。这三十六字母按唇、牙、舌、齿、喉五音的发音可分为:
唇音:重唇(帮滂並明) + 轻唇(非敷奉微)
舌音:舌头(端透定泥) + 舌上(知徹澄娘) + 半舌(来)
齿音:齿头(精清从心邪) + 正齿(照穿床审禅) + 半齿(日)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影晓匣喻
三十六字母的清浊按最简单的二分法是:
清音(17字母)
唇音:帮、滂、非、敷 舌音:端、透、知、徹 牙音:见、溪 齿音:精、清、心、照、穿、審 喉音:影、曉
浊音(19字母)
唇音:並、明、奉、微 舌音:定、泥、澄、娘、來 牙音:群、疑 齿音:從、邪、床、禪、日 喉音:匣、喻
最后把阴阳分一下,这里的阴阳跟《中原音韵》中的阴平阳平没有半点的关系,传统中古韵书是从来不分阴平阳平的,这里的阴阳是音韵学中的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大分类中阴阳,简单来说,除入声韵独立外,所有的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合闭口韵构成阳声韵,其余即是阴声韵,按平水106韵简单来说,阳声韵含:
前鼻韵([-n]尾,共19部):
上平声:元、寒、删、先
下平声:真、文、欣、魂、痕
上声:阮、旱、潸、铣、轸
去声:愿、翰、谏、霰、震
后鼻韵([-ŋ]尾,共12部):
上平声:东、冬、江、阳、庚
下平声:蒸、青
上声:董、肿、讲、养、梗
去声:送、宋、绛、漾、敬
闭口韵([-m]尾,共12部):
下平声:侵、覃、谈、盐、咸、衔、严
上声:寝、感、敢、琰、豏
去声:沁、勘、阚、艳、陷、鉴
以上这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对初学填词的人来说意义甚微,但却是诗词理论中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词林正韵》有入作三声的说法,跟《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不同的是,《词林正韵》的入作三声是入声当作其余三声时的反切注音全部是宋代朱熹所发明的并在宋代流行很广的叶音,叶音原本是用于协读《诗经》等上古诗歌时权变的叶韵之音,并不是实际语音,也不是传统韵书之音,故叶音在音韵学上受到全盘否定,今人填词亦已几乎完全放弃了《词林正韵》的入作三声的叶音,这点不可不知。
聊加一说的是,闭口韵在两广保存最为完备,闽赣亦有部分地区有保存,其余全国大部分地区已随现代汉语流变为-n尾了,浊音则是吴语保存得相当完备,中古三十六声母保留完整,其余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已浊音清化,按实际生活中的发音已甚难分得清浊音了。
|
|